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咱就說筒子哥做事還是非常靠譜和講究的。


    且不說是不是為了自己的kpi考核力保自己的飯碗吧。


    但人家做的這事那還是挺讓朱由檢這位宿主點讚的。


    此次升級神機龍驤騎,人家筒子哥壓根就沒提什麽積分的事。


    走的是額外幸運大禮包渠道,等於是白嫖。


    不僅如此,人家還非常敞亮的將大明新軍中的60萬戰兵直接升級成了神機龍驤騎。


    超額完成了朱由檢對新式騎兵的規模預期。


    騎兵比步兵還多!


    這力度絕對沒的說............


    但這還不算完。


    給了“魚”不說,這次還附送了“漁”!


    神機龍驤騎所使用的那些先進的騎兵燧發槍、短燧發槍、連發弩、強弩、馬刀和騎兵鎧甲。


    全套詳細的設計圖紙和製造工藝及相關技術資料全部附送!


    也就是說,朱由檢可以拿著這些東西讓大明擁有量產這些先進武器裝備的能力。


    並且,還可以讓大明的武器工匠參考這些圖紙技術開發衍生出新的武器裝備。


    比如,開發專屬於步兵使用的步戰型燧發槍和相應型號的步戰型連發弩、強弩。


    所以,朱由檢對筒子哥的這個安排那真的是相當的滿意。


    對於這些經過係統優化過的新式裝備。


    朱由檢已經想好了——新式裝備那肯定得有新名字。


    這名字還是和當初的“崇禎寶元”一個思路,那必須突出他崇禎大帝的特色。


    所以,朱由檢親自將神機龍驤騎的這些標配武器裝備命名為——“崇禎銳騎”係列。


    如——騎兵燧發槍在明軍序列裏的正式名稱為“崇禎銳騎火銃”。


    短燧發槍為“崇禎銳騎短銃”。


    連發弩為“崇禎銳騎連弩破虜機”。


    強弩為“崇禎銳騎勁弩”,依此類推。


    並下旨命朝廷軍器局調集全國優秀武器工匠著手組建專門用於生產“崇禎銳騎”係列裝備的武器工坊。


    還重點強調——務必以“崇禎銳騎”係列為基礎盡快開發衍生出相應的新式步戰型武器裝備。


    等整合了亞細亞之後,朱由檢的下一步便是集中優勢力量劍指泰西。


    讓泰西人重溫一下“上帝之鞭”的恐懼。


    不!應該是力度空前的“大明之鞭”!


    搞定奧斯曼帝國、薩法維王朝和莫臥兒帝國之後。


    在順帶手把已經被建奴按地摩擦的羅刹給擺平。


    那麽,大明新軍便可以直接通過羅刹直接殺入泰西東部。


    開啟對泰西的“鞭打”序幕!


    很顯然,從大明方麵對亞細亞的布局和安排。


    朱由檢很明顯根本沒將這一時期的羅刹放在眼裏。


    甚至都沒有將已經被建奴折騰的自顧不暇的羅刹列為大明新軍一統亞細亞的主要阻礙。


    因為,這一時期的羅刹國甚至都算不上是泰西列強。


    處於羅曼諾夫王朝早期階段的羅刹,國內政治局勢尚未完全穩定。


    再加上羅刹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農奴製盛行導致其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商品經濟發展緩慢。


    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小,缺乏重要的貿易港口和發達的商業網絡。


    也沒有像泰西其他國家那樣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體係。


    所以,羅刹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影響力都十分的有限。


    而且,這一時期的羅刹軍事技術方麵也與泰西列強存在一定的差距。


    羅刹的火槍、火炮等武器的製造技術和性能相對落後。


    軍隊的組織和訓練水平也較低。


    文化繁榮度和科學技術領域也都發展緩慢。


    遇上舉族遷徙的清軍,羅刹軍隊中唯一能拿出手的騎兵麵對八旗騎兵也是沒了脾氣。


    所以,以現在的局勢發展來看。


    羅刹那邊最好的結局也會是被清軍折騰掉大半條命。


    猛點的話,多爾袞他們甚至都能打到莫城城下給羅刹君臣來個貼臉開大!


    到時候,大明新軍順帶手來個一鍋燴也就齊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芒並收藏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