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手好牌打個稀爛?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作者:灰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十七年五月。
明軍精銳盡出正式發起了內平叛亂外滅建奴的複興之戰。
其中,至關重要備受矚目的莫過於決戰山海關。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明軍的首敗必在山海關。
畢竟,現如今的山海關不僅匯集著吳三桂最為精銳的關寧鐵騎以及部分降清的邊軍部隊。
最重要的是——還有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精銳。
有消息說,集結山海關的兵力已高達15至20萬之間。
由此可見,清軍對山海關之戰非常重視。
而大明一方,則是大明皇家新軍白虎衛指揮使、白虎大將軍白無屠所率的精兵20萬,對外號稱擁兵百萬直撲山海關。
雖然,大明新軍剛剛憑借剿滅李自成10萬犯京賊軍的壯舉威震天下。
但僅憑這一戰的勝利,被崇禎強硬推行新政和清算天下的態度逼上絕路的這幫人依舊不相信崇禎這種掀桌子的玩法可以笑到最後。
他們更是打心底裏不願意相信——崇禎鼓搗出來的大明新軍能夠打的贏戰力強悍的八旗精銳!
在這些人眼裏,現如今的大明朝廷就是那個犯了眾怒、瘋狂作死的瘋子。
因為,曆朝曆代這種不遵守遊戲規則觸動天下門閥利益的狂徒都沒有問鼎天下的成功案例。
當初,第一個站出來打破成規開了大肆“物理超度”門閥士族先河的黃巢。
最後不也是落得個兵敗身死的結局嗎?
所以,無論是直接率兵與清軍兵合一處的吳三桂。
還是割據江北擁兵自重的劉澤清之流。
他們都不看好如此激進的大明朝廷。
-------------------------------------
山海關——多爾袞中軍大營。
“當初,範師傅斷言——明朝已是內憂外患、病入膏肓。”
“已然到了我們進軍關內問鼎中原的大好時機。”
“可人算不如天算。”
“沒想到,李自成在已經攻入明朝京師的情況下。”
“竟然還能被崇禎逆風翻盤、絕地反殺!”
“誰也沒想到——都到這步田地了,崇禎手裏竟然還掌握著一支奇兵。”
“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之前我們從各個渠道打探的消息都沒有探查到這支奇兵的存在。”
“看來,我們還真是有些小看明朝皇帝了。”
“範師傅。”
“如今的局勢,你怎麽看?”
多爾袞將目光看向了範文程。
麵對不日便將抵達山海關的大明軍隊。
剛剛與眾將討論過對敵部署的多爾袞隨即便單獨召見了足智多謀的內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與內國史院大學士瓜爾佳·剛林。
一直以來,多爾袞都非常看重範文程這位漢臣。
所以,眼下——多爾袞最想聽的就是範文程對目前時局的建議。
“王爺,臣知道——我軍現在雖然調集了精兵良將一副與明軍決戰山海關的態勢。”
“但私底下,還是有人建議我軍應避其鋒芒固守關外。”
“讓明軍與關內的起義軍和叛軍互相殘殺。”
“我軍擇機而動,等待時機坐收漁利。”
“表麵上來看——這種觀點好像並無不妥。”
“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我軍實力。”
“但臣以為——如果我軍真的退守關外。”
“很可能不僅不能夠坐山觀虎鬥,還會痛失逐鹿中原的大好機會!”
“現在,關內很多勢力都已經向我們明確表明了態度。”
“他們願意順清反明與我軍裏應外合共同消滅崇禎手裏的這支新軍。”
“那些還沒有向我們正式表態的,也正在保持觀望。”
“我軍一旦退迴關外。”
“勢必會直接影響到關內的抗明大局。”
“我軍也會失去滅明領頭羊的地位。”
“到時候,最大的可能就是便宜了明軍。”
“更為糟糕的是——待明軍收拾了關內亂局。”
“我大清則危矣!”
“所以,如果王爺要問臣對此事的看法。”
“臣是堅決不讚成此時退迴關外的。”
“更何況...........”
“臣以為——王爺心懷大誌,萬不可錯過這“成大業以垂休萬世”的大好良機!”
“範師傅!”
多爾袞聽了範文程的這番話,若有所思道:“這麽說,直到現在這種局麵。”
“你依然認為眼下的形勢對大清比較有利。”
“而且,是大清問鼎中原的大好時機?”
“正是如此!”
範文程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原本,如果大明朝廷在解除京師危局之後,懂得見好就收的話。”
“那我絕對第一個建議我軍立即班師迴朝固守關外。”
“甚至,我還會建議王爺——主動向大明朝廷議和。”
“可是,崇禎此人實在是太過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了。”
“消滅了李自成的十萬主力大軍後。”
“天下震驚之際,大明朝廷是完全有機會以恩威並施之策來挽迴局麵的。”
範文程看著認真聆聽自己分析的多爾袞,侃侃而談道:“可是,崇禎皇帝卻並沒有那麽做。”
“不知道是不是被壓抑的太久了,還是崇禎完全被自己的狂妄衝昏了頭腦。”
“總之,崇禎在解除京師危局後走了一步最臭最爛的棋!”
“竟然直接放言要清洗天下!”
“崇禎的這一舉動,無異於將天下的門閥士族全部推向了大明朝廷的對立麵。”
“這種直接掀桌子的做法,也徹底將劉澤清等擁兵自重的軍門逼上了不得不反的絕路。”
“不過,也正是因為崇禎的這波愚蠢操作,才再次給了我們問鼎中原的最佳契機!”
“如果不是崇禎這種根本就不給人活路的做法。”
“在京師危局已經解除的局麵下。”
“中原的那些世家門閥、富商豪紳以及劉澤清、左良玉這些人又怎麽會這麽痛快的主動提出順清滅明之議。”
“現在,我們等於是天下反明勢力的盟主。”
“我們此番入關,那是受天下“苦明久矣”的“仁人誌士”之邀討伐暴明!”
範文程笑了笑:“隻不過是換個說法而已。”
“之前,如果李自成占了明朝京師,那我們就打著“為明複仇”的旗號入關。”
“隻要爭取到中原士大夫的擁戴與支持,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取代明朝問鼎天下。”
“現在,反倒不用那麽麻煩了——崇禎直接把中原的士大夫階層全部打包趕到了我們的陣營。”
“有天下門閥世家的支持,王爺還有什麽可顧慮和猶豫的呢?”
明軍精銳盡出正式發起了內平叛亂外滅建奴的複興之戰。
其中,至關重要備受矚目的莫過於決戰山海關。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明軍的首敗必在山海關。
畢竟,現如今的山海關不僅匯集著吳三桂最為精銳的關寧鐵騎以及部分降清的邊軍部隊。
最重要的是——還有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精銳。
有消息說,集結山海關的兵力已高達15至20萬之間。
由此可見,清軍對山海關之戰非常重視。
而大明一方,則是大明皇家新軍白虎衛指揮使、白虎大將軍白無屠所率的精兵20萬,對外號稱擁兵百萬直撲山海關。
雖然,大明新軍剛剛憑借剿滅李自成10萬犯京賊軍的壯舉威震天下。
但僅憑這一戰的勝利,被崇禎強硬推行新政和清算天下的態度逼上絕路的這幫人依舊不相信崇禎這種掀桌子的玩法可以笑到最後。
他們更是打心底裏不願意相信——崇禎鼓搗出來的大明新軍能夠打的贏戰力強悍的八旗精銳!
在這些人眼裏,現如今的大明朝廷就是那個犯了眾怒、瘋狂作死的瘋子。
因為,曆朝曆代這種不遵守遊戲規則觸動天下門閥利益的狂徒都沒有問鼎天下的成功案例。
當初,第一個站出來打破成規開了大肆“物理超度”門閥士族先河的黃巢。
最後不也是落得個兵敗身死的結局嗎?
所以,無論是直接率兵與清軍兵合一處的吳三桂。
還是割據江北擁兵自重的劉澤清之流。
他們都不看好如此激進的大明朝廷。
-------------------------------------
山海關——多爾袞中軍大營。
“當初,範師傅斷言——明朝已是內憂外患、病入膏肓。”
“已然到了我們進軍關內問鼎中原的大好時機。”
“可人算不如天算。”
“沒想到,李自成在已經攻入明朝京師的情況下。”
“竟然還能被崇禎逆風翻盤、絕地反殺!”
“誰也沒想到——都到這步田地了,崇禎手裏竟然還掌握著一支奇兵。”
“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之前我們從各個渠道打探的消息都沒有探查到這支奇兵的存在。”
“看來,我們還真是有些小看明朝皇帝了。”
“範師傅。”
“如今的局勢,你怎麽看?”
多爾袞將目光看向了範文程。
麵對不日便將抵達山海關的大明軍隊。
剛剛與眾將討論過對敵部署的多爾袞隨即便單獨召見了足智多謀的內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與內國史院大學士瓜爾佳·剛林。
一直以來,多爾袞都非常看重範文程這位漢臣。
所以,眼下——多爾袞最想聽的就是範文程對目前時局的建議。
“王爺,臣知道——我軍現在雖然調集了精兵良將一副與明軍決戰山海關的態勢。”
“但私底下,還是有人建議我軍應避其鋒芒固守關外。”
“讓明軍與關內的起義軍和叛軍互相殘殺。”
“我軍擇機而動,等待時機坐收漁利。”
“表麵上來看——這種觀點好像並無不妥。”
“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我軍實力。”
“但臣以為——如果我軍真的退守關外。”
“很可能不僅不能夠坐山觀虎鬥,還會痛失逐鹿中原的大好機會!”
“現在,關內很多勢力都已經向我們明確表明了態度。”
“他們願意順清反明與我軍裏應外合共同消滅崇禎手裏的這支新軍。”
“那些還沒有向我們正式表態的,也正在保持觀望。”
“我軍一旦退迴關外。”
“勢必會直接影響到關內的抗明大局。”
“我軍也會失去滅明領頭羊的地位。”
“到時候,最大的可能就是便宜了明軍。”
“更為糟糕的是——待明軍收拾了關內亂局。”
“我大清則危矣!”
“所以,如果王爺要問臣對此事的看法。”
“臣是堅決不讚成此時退迴關外的。”
“更何況...........”
“臣以為——王爺心懷大誌,萬不可錯過這“成大業以垂休萬世”的大好良機!”
“範師傅!”
多爾袞聽了範文程的這番話,若有所思道:“這麽說,直到現在這種局麵。”
“你依然認為眼下的形勢對大清比較有利。”
“而且,是大清問鼎中原的大好時機?”
“正是如此!”
範文程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原本,如果大明朝廷在解除京師危局之後,懂得見好就收的話。”
“那我絕對第一個建議我軍立即班師迴朝固守關外。”
“甚至,我還會建議王爺——主動向大明朝廷議和。”
“可是,崇禎此人實在是太過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了。”
“消滅了李自成的十萬主力大軍後。”
“天下震驚之際,大明朝廷是完全有機會以恩威並施之策來挽迴局麵的。”
範文程看著認真聆聽自己分析的多爾袞,侃侃而談道:“可是,崇禎皇帝卻並沒有那麽做。”
“不知道是不是被壓抑的太久了,還是崇禎完全被自己的狂妄衝昏了頭腦。”
“總之,崇禎在解除京師危局後走了一步最臭最爛的棋!”
“竟然直接放言要清洗天下!”
“崇禎的這一舉動,無異於將天下的門閥士族全部推向了大明朝廷的對立麵。”
“這種直接掀桌子的做法,也徹底將劉澤清等擁兵自重的軍門逼上了不得不反的絕路。”
“不過,也正是因為崇禎的這波愚蠢操作,才再次給了我們問鼎中原的最佳契機!”
“如果不是崇禎這種根本就不給人活路的做法。”
“在京師危局已經解除的局麵下。”
“中原的那些世家門閥、富商豪紳以及劉澤清、左良玉這些人又怎麽會這麽痛快的主動提出順清滅明之議。”
“現在,我們等於是天下反明勢力的盟主。”
“我們此番入關,那是受天下“苦明久矣”的“仁人誌士”之邀討伐暴明!”
範文程笑了笑:“隻不過是換個說法而已。”
“之前,如果李自成占了明朝京師,那我們就打著“為明複仇”的旗號入關。”
“隻要爭取到中原士大夫的擁戴與支持,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取代明朝問鼎天下。”
“現在,反倒不用那麽麻煩了——崇禎直接把中原的士大夫階層全部打包趕到了我們的陣營。”
“有天下門閥世家的支持,王爺還有什麽可顧慮和猶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