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90 年一月初,在益州成都那巍峨的城池之中,劉璋竟以劉備把持朝政、扶持偽帝這般荒誕的理由,悍然稱帝。
盡管其麾下的文武百官曾多次苦苦相勸,言辭懇切地希望劉璋不要行此等荒謬之事,然而劉璋卻執拗無比,對眾人的勸諫拒不接受,鐵了心要一意孤行地踏上稱帝之路。
且在短短幾日之間,劉璋便迅速完成了登基大典這一係列事宜,隨後更是迫不及待地傳詔書於天下,以一種不可一世的姿態勒令天下諸侯都前去臣服於他。
此消息一經傳出,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風雲變色,各方勢力皆為之驚愕不已。
洛陽,那宏偉的皇宮大殿之中,眾臣正在熱烈地議論著劉協的諡號。
一位大臣站出,表示先帝對天下有功,其在最後關頭死戰不退,壯烈犧牲,故而諡號可為漢昭烈帝。
當聽到大臣們提議這個諡號時,劉備、諸葛亮以及那些重生者們,表情皆變得十分精彩。
張飛更是在一旁努力地用手捂住嘴巴,拚命確保自己不會因一時不慎而笑出聲來,畢竟此刻可是在鄭重商議先帝的諡號,若是笑出來那可就太失禮了。
也有大臣認為可為漢烈帝,亦或者漢武烈帝,這“武”字是為了紀念他指揮下大漢軍隊打贏了對外戰爭,成功保衛了國家的領土和百姓。
正當大臣們議論得熱火朝天之時,一名侍衛突然神色匆匆地跑進了大殿,這突如其來的闖入瞬間打斷了眾大臣的話語。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向這名侍衛,侍衛則趕忙對著劉辯跪下,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陛下!益州牧劉璋,公然宣告登基稱帝,而且……而且還把您說成……說成是丞相扶持……的傀儡!”
聽到侍衛這石破天驚的稟報,所有人都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地愣在了原地,就好似大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直至有個大臣手中的東西沒拿穩,“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嘩!”刹那間,眾大臣憤怒的聲音如潮水般響徹了整個大殿。
劉備此時仍處於極度驚訝之中,還在原地保持著驚愕的表情,直到聽到眾臣那嘩然的聲音,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
此刻他的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之前劉協和他說過的話,劉協曾擔心袁術稱帝會對大漢朝廷的聲望造成沉重打擊,可如今倒好,袁術沒稱帝,反倒是劉璋稱帝了。
張飛更是臉色憋得通紅,那模樣甚至比旁邊關羽的臉都差不了多少。他心中無比想要吐槽,但當他看到前麵大哥劉備那嚴厲的目光時,也隻能強忍著。
至於劉備,當看到張飛那憋得通紅的臉龐,心中也是無奈至極。
就在這時,隻見一位大臣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那劉璋簡直大逆不道至極!必須立刻派遣軍隊前去討伐啊!”
“是啊,陛下!倘若不能對劉璋予以討伐,那麽我大漢朝廷的威嚴,在天下眾人麵前必將喪失殆盡,蕩然無存啊!”
“陛下!不但要去討伐劉璋,還務必要贏得幹脆漂亮!要讓全天下都知曉,我大漢朝廷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膽敢背叛的臣子!”
“臣附議!”眾多大臣紛紛陸續站出來,齊聲表示一定要立刻發兵去討伐劉璋。
劉辯將目光投向劉備,然後開口說道:“丞相,這件事就交付於你了。”
劉備趕忙行禮,鄭重說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調集大軍,對劉璋發起討伐!以此來匡正朝廷的威嚴!”
劉辯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那一切就辛苦丞相了!”
……
在天下所有人當中,對於劉璋稱帝這件事最為傻眼和驚訝的,除了朝廷那幫人,那就得數漢中的張魯了。
他此刻完全就是一種莫名其妙、人在家中坐,鍋?不對!隕石卻從天降的感覺。
要討伐益州,總共就隻有兩條路,一條是從荊州那邊,另一條就是從漢中這邊。
而朝廷急於盡快剿滅劉璋,那必然是要兩麵同時出兵的,荊州那邊不用說,早就落入劉備囊中了。
如此一來,在劉璋倒黴之前,自己就先要倒大黴了。
要麽乖乖地對著朝廷投降,離開漢中去享清閑養老的日子,要麽就跟著劉璋一起去反抗朝廷。
這是個連傻瓜都知道該怎麽去選擇的問題,可這樣的話,他那近似於土皇帝般的幸福生活也就此宣告結束了。
想到這些,張魯氣得一下子站起身來,快步走到窗戶邊,伸出手指著益州的方向破口大罵道:“劉璋!你特喵***!自己想死直接去自刎啊!*****害我幹啥?益州的文武百官都是**麽?這事情劉璋不聽勸直接兵諫啊!!!****!!!”
張魯府上的下人們看著張魯在那裏肆意地破口大罵,都不禁有些麵麵相覷,感到十分驚愕,而倒是張魯的那些謀士們都深深地理解張魯為何會如此氣急敗壞、怒不可遏。
罵累了的張魯,揮了揮手,叫來下人讓其前去給朝廷上表,聲稱自己願意竭盡全力地配合朝廷去討伐那個偽帝劉璋。
……
在那廣袤的西涼地域,韓遂和馬騰在獲知了劉備於司隸取得輝煌大勝。
並且如今已然榮耀地兼任大將軍和丞相這兩個要職的消息後,那興奮之情簡直難以自抑,滿心歡喜地擺起了極為盛大的筵席。
隻見那筵席之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韓遂和馬騰及其麾下眾人開懷暢飲,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待酒過三巡之後,隨著眾人散去,他們更是將話題重點轉向了該如何與董卓相處這件事情上。
馬騰和韓遂兩人經過一番探討和思索後認為,董卓這輩子沒犯下什麽不可饒恕的大錯,然而其前世卻無疑是犯下了極大的過錯。
劉備或許心地仁厚能夠放過董卓,不會因為前世的那些事情而牽連到今生的董卓,可是那劉辯呢?
倘若劉辯一心想要懲處董卓,即便劉備那恐怕也隻會乖乖地聽命行事,畢竟他可不是曹操那樣會完全將劉辯當作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來看待。
最起碼他絕對不會為了董卓而公然違抗劉辯的旨意。
所以對於他們二人而言,不管是當下就火急火燎地去勸說董卓主動向劉備投降,還是絞盡腦汁地想出其他什麽辦法,似乎都根本行不通。
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命令下達之後,在合適的時機替董卓說些好話,試圖以此種方式來報答董卓曾經的救命之恩。
他們這邊剛剛商議結束,沒過多長時間,便極其意外地收到了劉璋稱帝的這一驚人消息,他們兩人瞬間就被震驚得目瞪口呆,那臉上的表情充滿了難以置信。
在他們此刻的腦海中,唯一的念頭便是劉璋肯定是瘋了,如今的劉備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威名,單單就其自身而言,完全足以將前世的曹操狠狠碾壓。
在這種極為懸殊的狀況下,他劉璋稱帝這一舉動跟自尋死路又有什麽本質上的分別呢。
不過韓遂在經過一番縝密地思考後,卻覺得劉璋這明顯就是在進行最後的瘋狂掙紮,他心裏應該非常清楚自己已然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了。
在另一邊,董卓也同樣收到了劉璋稱帝的這一重大信息。
此前,盡管劉備在司隸大勝的消息他也有所耳聞,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特別的反應,畢竟這對他來說影響似乎並不太大。然而,當這則劉璋稱帝的消息傳來時,董卓
也是萬分驚愕,整個人都被驚得愣在了原地。
隻見李儒滿臉好奇,極為不解地表示道:“主公啊,這劉璋莫不是瘋了吧?”
他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眼神中滿是疑惑。“當今天下,劉備已然大勢已成。他劉璋究竟憑借什麽突然就稱帝了呢?除了瘋了這個解釋,實在是找不到其他任何合理的緣由了。”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後,也是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道:“是啊,的確如此,當今天下劉備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恐怖了,強大到根本沒有任何一個諸侯能夠與之相抗衡。”
“劉璋在今時今日這般局麵下突然稱帝,顯然是已經存了必死的決心,他壓根就沒想著還能活下去啊。”
此時的董卓,麵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光芒,似乎在思索著這天下局勢的變幻莫測。
“文優啊,在你看來,我是不是應該上表朝廷,表示我對朝廷的臣服呢?”董卓目光深邃地看向李儒,認真地詢問道。
李儒聽後,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一陣思索當中。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主公,您本來就是大漢的忠臣啊,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又何須額外地去特意表示臣服呢?”
“不過,眼下倒是可以上表向朝廷表明您對於劉璋稱帝這件事的憤怒之情,並且表達希望能派遣您麾下的將士隨朝廷大軍一起去討伐劉璋的意願。”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後,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隨後便立刻吩咐裏麵叫人前來。
不一會兒,就有侍從匆匆趕來,董卓讓其準備好筆墨紙硯,隨後讓李儒寫奏折,準備上表朝廷。
……
在荊州之地,此刻正沉浸於享樂之中的劉表,也同樣收到了關於劉璋稱帝的這一情報。當他最初聽聞此事的時候,甚至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隨後,他更是親自伸手拿過那份情報,仔細地看起來。
隨著他逐字逐句地閱讀,他的表情逐漸變得複雜無比(老人看手機圖)。
而在揚州,孫堅的舊部們,當他們聽到傳來孫堅投降後的消息,便已經迅速開始著手準備和朝廷交接各項事宜了。
實際上,在此次出兵之前,周瑜就曾和張昭深入地交談過,所以張昭對此也早有了相應的準備。
張昭原本以為,這天下已經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再讓自己感到驚訝了,然而,就在這時,這道令他無比驚訝的消息卻突然傳來。
得知劉璋稱帝,張昭心中暗自思忖,覺得劉璋比前世那個自稱大皇帝的孫權以及仲家皇帝的袁術還要厲害得多。
如今的張昭,也隻能在心裏默默地說上一句:“劉璋,汝甚牛之!”仿佛在感慨這世間局勢的變幻無常和令人驚歎之處。
當然了,有覺得劉璋牛*這種想法的可不光是張昭一人。
法正、張鬆亦是如此,他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都對劉璋的舉動感到震驚和慨歎。
乃至諸葛亮、龐統這等智謀之士,甚至是被軟禁在洛陽的孫堅等人,還有曹操等人,也都紛紛將目光投向益州方向。
他們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對劉璋牛*的驚訝之意。
在冀州,袁紹根本沒心思去理會什麽劉璋稱帝之事。
他迴到冀州後,驚愕地發現,近乎半個冀州竟然都已被黃巾軍所攻占,冀州的世家大族們也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而鞠義等一眾文臣武將的背叛,更是猶如一把利刃狠狠刺進袁紹的心頭,讓他痛苦不堪。
最讓袁紹吐血不已的是,他的家眷竟然也都悉數落入了黃巾軍的掌控之中。
這對於袁紹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要知道,在前世,他就是那個因為孩子病重,能夠直接舍棄前線戰況而趕迴去看一下孩子的人,對他而言,家人遠比戰爭要重要得多。
如今,得知家眷落入黃巾之手,當他聽到這一消息的瞬間,整個人直接從馬上一頭栽了下來,滿臉的驚愕與絕望。
在兗州這邊,荀攸在收到曹操投降的消息之後,便一方麵繼續全力防禦著青州方麵,另一方麵則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政務,同時靜靜地等待著朝廷官員的到來。
而當他聽聞劉璋稱帝的這一消息時,也是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道:“這等愚蠢至極的諸侯,居然沒有比我主公更快地走向滅亡,這究竟是什麽道理啊?天理何在?”
他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和無奈,似乎對這世間局勢的變幻感到有些難以理解和接受。
(ps:大哥們求一下,劉協諡號!!!)
盡管其麾下的文武百官曾多次苦苦相勸,言辭懇切地希望劉璋不要行此等荒謬之事,然而劉璋卻執拗無比,對眾人的勸諫拒不接受,鐵了心要一意孤行地踏上稱帝之路。
且在短短幾日之間,劉璋便迅速完成了登基大典這一係列事宜,隨後更是迫不及待地傳詔書於天下,以一種不可一世的姿態勒令天下諸侯都前去臣服於他。
此消息一經傳出,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風雲變色,各方勢力皆為之驚愕不已。
洛陽,那宏偉的皇宮大殿之中,眾臣正在熱烈地議論著劉協的諡號。
一位大臣站出,表示先帝對天下有功,其在最後關頭死戰不退,壯烈犧牲,故而諡號可為漢昭烈帝。
當聽到大臣們提議這個諡號時,劉備、諸葛亮以及那些重生者們,表情皆變得十分精彩。
張飛更是在一旁努力地用手捂住嘴巴,拚命確保自己不會因一時不慎而笑出聲來,畢竟此刻可是在鄭重商議先帝的諡號,若是笑出來那可就太失禮了。
也有大臣認為可為漢烈帝,亦或者漢武烈帝,這“武”字是為了紀念他指揮下大漢軍隊打贏了對外戰爭,成功保衛了國家的領土和百姓。
正當大臣們議論得熱火朝天之時,一名侍衛突然神色匆匆地跑進了大殿,這突如其來的闖入瞬間打斷了眾大臣的話語。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向這名侍衛,侍衛則趕忙對著劉辯跪下,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陛下!益州牧劉璋,公然宣告登基稱帝,而且……而且還把您說成……說成是丞相扶持……的傀儡!”
聽到侍衛這石破天驚的稟報,所有人都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地愣在了原地,就好似大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直至有個大臣手中的東西沒拿穩,“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嘩!”刹那間,眾大臣憤怒的聲音如潮水般響徹了整個大殿。
劉備此時仍處於極度驚訝之中,還在原地保持著驚愕的表情,直到聽到眾臣那嘩然的聲音,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
此刻他的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之前劉協和他說過的話,劉協曾擔心袁術稱帝會對大漢朝廷的聲望造成沉重打擊,可如今倒好,袁術沒稱帝,反倒是劉璋稱帝了。
張飛更是臉色憋得通紅,那模樣甚至比旁邊關羽的臉都差不了多少。他心中無比想要吐槽,但當他看到前麵大哥劉備那嚴厲的目光時,也隻能強忍著。
至於劉備,當看到張飛那憋得通紅的臉龐,心中也是無奈至極。
就在這時,隻見一位大臣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那劉璋簡直大逆不道至極!必須立刻派遣軍隊前去討伐啊!”
“是啊,陛下!倘若不能對劉璋予以討伐,那麽我大漢朝廷的威嚴,在天下眾人麵前必將喪失殆盡,蕩然無存啊!”
“陛下!不但要去討伐劉璋,還務必要贏得幹脆漂亮!要讓全天下都知曉,我大漢朝廷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膽敢背叛的臣子!”
“臣附議!”眾多大臣紛紛陸續站出來,齊聲表示一定要立刻發兵去討伐劉璋。
劉辯將目光投向劉備,然後開口說道:“丞相,這件事就交付於你了。”
劉備趕忙行禮,鄭重說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調集大軍,對劉璋發起討伐!以此來匡正朝廷的威嚴!”
劉辯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那一切就辛苦丞相了!”
……
在天下所有人當中,對於劉璋稱帝這件事最為傻眼和驚訝的,除了朝廷那幫人,那就得數漢中的張魯了。
他此刻完全就是一種莫名其妙、人在家中坐,鍋?不對!隕石卻從天降的感覺。
要討伐益州,總共就隻有兩條路,一條是從荊州那邊,另一條就是從漢中這邊。
而朝廷急於盡快剿滅劉璋,那必然是要兩麵同時出兵的,荊州那邊不用說,早就落入劉備囊中了。
如此一來,在劉璋倒黴之前,自己就先要倒大黴了。
要麽乖乖地對著朝廷投降,離開漢中去享清閑養老的日子,要麽就跟著劉璋一起去反抗朝廷。
這是個連傻瓜都知道該怎麽去選擇的問題,可這樣的話,他那近似於土皇帝般的幸福生活也就此宣告結束了。
想到這些,張魯氣得一下子站起身來,快步走到窗戶邊,伸出手指著益州的方向破口大罵道:“劉璋!你特喵***!自己想死直接去自刎啊!*****害我幹啥?益州的文武百官都是**麽?這事情劉璋不聽勸直接兵諫啊!!!****!!!”
張魯府上的下人們看著張魯在那裏肆意地破口大罵,都不禁有些麵麵相覷,感到十分驚愕,而倒是張魯的那些謀士們都深深地理解張魯為何會如此氣急敗壞、怒不可遏。
罵累了的張魯,揮了揮手,叫來下人讓其前去給朝廷上表,聲稱自己願意竭盡全力地配合朝廷去討伐那個偽帝劉璋。
……
在那廣袤的西涼地域,韓遂和馬騰在獲知了劉備於司隸取得輝煌大勝。
並且如今已然榮耀地兼任大將軍和丞相這兩個要職的消息後,那興奮之情簡直難以自抑,滿心歡喜地擺起了極為盛大的筵席。
隻見那筵席之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韓遂和馬騰及其麾下眾人開懷暢飲,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待酒過三巡之後,隨著眾人散去,他們更是將話題重點轉向了該如何與董卓相處這件事情上。
馬騰和韓遂兩人經過一番探討和思索後認為,董卓這輩子沒犯下什麽不可饒恕的大錯,然而其前世卻無疑是犯下了極大的過錯。
劉備或許心地仁厚能夠放過董卓,不會因為前世的那些事情而牽連到今生的董卓,可是那劉辯呢?
倘若劉辯一心想要懲處董卓,即便劉備那恐怕也隻會乖乖地聽命行事,畢竟他可不是曹操那樣會完全將劉辯當作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來看待。
最起碼他絕對不會為了董卓而公然違抗劉辯的旨意。
所以對於他們二人而言,不管是當下就火急火燎地去勸說董卓主動向劉備投降,還是絞盡腦汁地想出其他什麽辦法,似乎都根本行不通。
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命令下達之後,在合適的時機替董卓說些好話,試圖以此種方式來報答董卓曾經的救命之恩。
他們這邊剛剛商議結束,沒過多長時間,便極其意外地收到了劉璋稱帝的這一驚人消息,他們兩人瞬間就被震驚得目瞪口呆,那臉上的表情充滿了難以置信。
在他們此刻的腦海中,唯一的念頭便是劉璋肯定是瘋了,如今的劉備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威名,單單就其自身而言,完全足以將前世的曹操狠狠碾壓。
在這種極為懸殊的狀況下,他劉璋稱帝這一舉動跟自尋死路又有什麽本質上的分別呢。
不過韓遂在經過一番縝密地思考後,卻覺得劉璋這明顯就是在進行最後的瘋狂掙紮,他心裏應該非常清楚自己已然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了。
在另一邊,董卓也同樣收到了劉璋稱帝的這一重大信息。
此前,盡管劉備在司隸大勝的消息他也有所耳聞,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特別的反應,畢竟這對他來說影響似乎並不太大。然而,當這則劉璋稱帝的消息傳來時,董卓
也是萬分驚愕,整個人都被驚得愣在了原地。
隻見李儒滿臉好奇,極為不解地表示道:“主公啊,這劉璋莫不是瘋了吧?”
他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眼神中滿是疑惑。“當今天下,劉備已然大勢已成。他劉璋究竟憑借什麽突然就稱帝了呢?除了瘋了這個解釋,實在是找不到其他任何合理的緣由了。”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後,也是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道:“是啊,的確如此,當今天下劉備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恐怖了,強大到根本沒有任何一個諸侯能夠與之相抗衡。”
“劉璋在今時今日這般局麵下突然稱帝,顯然是已經存了必死的決心,他壓根就沒想著還能活下去啊。”
此時的董卓,麵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光芒,似乎在思索著這天下局勢的變幻莫測。
“文優啊,在你看來,我是不是應該上表朝廷,表示我對朝廷的臣服呢?”董卓目光深邃地看向李儒,認真地詢問道。
李儒聽後,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一陣思索當中。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主公,您本來就是大漢的忠臣啊,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又何須額外地去特意表示臣服呢?”
“不過,眼下倒是可以上表向朝廷表明您對於劉璋稱帝這件事的憤怒之情,並且表達希望能派遣您麾下的將士隨朝廷大軍一起去討伐劉璋的意願。”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後,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隨後便立刻吩咐裏麵叫人前來。
不一會兒,就有侍從匆匆趕來,董卓讓其準備好筆墨紙硯,隨後讓李儒寫奏折,準備上表朝廷。
……
在荊州之地,此刻正沉浸於享樂之中的劉表,也同樣收到了關於劉璋稱帝的這一情報。當他最初聽聞此事的時候,甚至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隨後,他更是親自伸手拿過那份情報,仔細地看起來。
隨著他逐字逐句地閱讀,他的表情逐漸變得複雜無比(老人看手機圖)。
而在揚州,孫堅的舊部們,當他們聽到傳來孫堅投降後的消息,便已經迅速開始著手準備和朝廷交接各項事宜了。
實際上,在此次出兵之前,周瑜就曾和張昭深入地交談過,所以張昭對此也早有了相應的準備。
張昭原本以為,這天下已經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再讓自己感到驚訝了,然而,就在這時,這道令他無比驚訝的消息卻突然傳來。
得知劉璋稱帝,張昭心中暗自思忖,覺得劉璋比前世那個自稱大皇帝的孫權以及仲家皇帝的袁術還要厲害得多。
如今的張昭,也隻能在心裏默默地說上一句:“劉璋,汝甚牛之!”仿佛在感慨這世間局勢的變幻無常和令人驚歎之處。
當然了,有覺得劉璋牛*這種想法的可不光是張昭一人。
法正、張鬆亦是如此,他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心中都對劉璋的舉動感到震驚和慨歎。
乃至諸葛亮、龐統這等智謀之士,甚至是被軟禁在洛陽的孫堅等人,還有曹操等人,也都紛紛將目光投向益州方向。
他們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對劉璋牛*的驚訝之意。
在冀州,袁紹根本沒心思去理會什麽劉璋稱帝之事。
他迴到冀州後,驚愕地發現,近乎半個冀州竟然都已被黃巾軍所攻占,冀州的世家大族們也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而鞠義等一眾文臣武將的背叛,更是猶如一把利刃狠狠刺進袁紹的心頭,讓他痛苦不堪。
最讓袁紹吐血不已的是,他的家眷竟然也都悉數落入了黃巾軍的掌控之中。
這對於袁紹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要知道,在前世,他就是那個因為孩子病重,能夠直接舍棄前線戰況而趕迴去看一下孩子的人,對他而言,家人遠比戰爭要重要得多。
如今,得知家眷落入黃巾之手,當他聽到這一消息的瞬間,整個人直接從馬上一頭栽了下來,滿臉的驚愕與絕望。
在兗州這邊,荀攸在收到曹操投降的消息之後,便一方麵繼續全力防禦著青州方麵,另一方麵則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政務,同時靜靜地等待著朝廷官員的到來。
而當他聽聞劉璋稱帝的這一消息時,也是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道:“這等愚蠢至極的諸侯,居然沒有比我主公更快地走向滅亡,這究竟是什麽道理啊?天理何在?”
他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和無奈,似乎對這世間局勢的變幻感到有些難以理解和接受。
(ps:大哥們求一下,劉協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