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春日正好,有道書院
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 作者:別打地耗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日正好。
青城的街頭多了許多儒袍書生,背著沉甸甸的行囊,陸陸續續匯集到文曲街的有道書院。
醉仙居上的風韻禦姐點上嫣紅唇彩,畫上美美的妝,這麽招手一搖,笑盈盈道:“小郎君,來玩兒啊?姐姐學了首新詞兒,彈你聽聽好不?”
“不不不,姐姐穿好衣服!小生告辭,小生告辭!”
街上儒生滿臉通紅,弓腰施了一禮,默默念叨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視,就逃命般離開醉仙居。花魁們相視而笑,“好可愛的書生!”
施三娘過來瞧了一眼,沒好氣兒地對姑娘們說道:“看什麽看,那都是岑夫子家裏好徒兒,可莫要帶壞人家!要動心也要多想想,畢竟多情每是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呢!”
“聽見了沒,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個風韻禦姐臉上浮現出朵朵紅彩,對著坐在角落撥弄琵琶的春泥戲弄道:“你那小相好的,家裏不是大官嗎?怎麽這都舍不得贖你迴去當媳婦兒?”
春泥沒有迴應,她常常沉默,都不知道藏了些什麽心思,但毋庸置疑,從自命不凡的官員子女淪落為酒樓藝伎,這落差並非常人能夠忍受。
施三娘哀歎一聲,抬手道:“好了,自個兒忙自個兒的。”
街道傳來馬車踢踢踏踏的動靜,她朝窗外看去,五匹馬的車駕路過醉仙居,直勾勾地朝那文曲街而去。
“怪事,世子爺改了性子,要發奮圖強開始讀書了?”
......
按照禮製,諸侯駕五。
楊侑作為成國世子,以諸侯世子的身份正式出席一些場合,那陣仗自然是不容小覷的。他應下岑夫子約定,說是元宵過後就來擔任一個名譽院長,啥事兒不幹,就這麽坐著即可。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借書院整點新活!
死記硬背能成狀元?
搖頭晃腦能成人才?
興許有這種人吧,但是楊侑可是不喜歡滿口仁義道德的書呆子的。
江山社稷,大國競爭。
牌桌上的無不是萬裏挑一的老狐狸,跟他們講什麽仁義道德,怕自己不會被吃幹抹淨?
而且大雲科舉考察的科目,相較於前世的科舉來說,就隻有“經義”這一門,考查內容呆板單一,反而製約了人才的發展。
如此一來,那就還有楊侑發揮的餘地。
正好是大雲王朝準備重興科舉的階段,他完全有機會將改造成最適合大雲王朝的模樣!
有道書院分成三個層次。
初等、中等、高等......
每等都有四個班,各自二十五人,合計也就是三百人。
在整個成國六郡來說,算得上是最大的書院了。
能在這裏學習的,家族在鄉裏都有那麽些地位,至少交得起束修行拜師禮。
開學第一天。
三百弟子收拾好寢室,就來博學樓前盤腿坐著。
“也不曉得岑夫子是怎麽想的,咱們剛剛過完元宵呢,這就開學了?害我不得在上元佳節上孝父母,下疼娘子,簡直非人哉!”
“少說兩句!你丫的上次亂說話讓岑夫子撞見,害得我也抄了八百遍孝經!”
“上京那邊有消息說咱們大雲朝要全麵恢複科舉了,成國也會設立考場,馬上就是春闈,夫子抓得緊些也是情理之中。”
“有傳聞說這都是為了年底的文武大會盟,大雲、北蒙會在晉國雲中郡會盟,篩選各自最優秀的青年,文武二道,各自八場,勝出者便能拿下遊牧王庭關東舊地!”
......
丁鈴當啷——!
書院的上課鈴如時響起,有道書院三百弟子的竊竊私語戛然而止。但是春闈篩選天下文才的消息,卻是讓所有人都有些按捺不住躁動的心思。
終於。
有位夫子徐徐上了講台,說是講台,實則更像是木製的涼亭,三層圓台逐級加高,九根棕色圓柱撐起高高的寶頂,擋雨遮陽,不耽誤夫子講書傳道。
那老邁的身子像是風中搖搖欲墜的枯木,讓人擔心他下一刻就會摔倒在講台上再也爬不起來。
誰知道他終究是到了台前,旋即盤腿坐下,露出和藹慈祥的笑容。
“好久不見呐,娃娃們!有人上元佳節沒有過完,就匆匆從家裏趕來,實在是老夫太急了呀!”
“學生拜見岑夫子!學生不辛苦!”
“學生拜見岑夫子!學生不辛苦!”
......
楊侑在台下抱著手,暗暗有些驚訝,看來岑夫子的人望比自己想象的更高。他往台下看去就見了個熟人,李寒秋的好閨蜜,嘉寧鄭家的鄭玉寧!
那小妮子顯然也注意到自己了,以為他是來讀書的,興奮得悄悄招手。
岑夫子轉頭看向她,嗬嗬道:“鄭玉寧,你笑得這麽開心,還一直招手,說明你假期過得很充實了?那你來給大家說說,假期怎麽過的?”
???
鄭玉寧愣在原地,笑容僵硬,咳了兩聲。
其他學生當場迸發出哈哈大笑。
楊侑強忍笑意,別過臉去,他很專業,除非忍不住。
鄭玉寧略微有些窘迫,指尖相繞道,突然冒出一個古靈精怪的好主意,吐了個舌頭,嘻嘻笑道:“我......我過年的時候去李府拜年了,還在李府見到了世子!”
臥槽!?
儒袍的師兄弟們馬上就是滿臉羨慕,去李府,還見了世子爺!
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那劍川李氏可是整個大西南的士族之首,成國世子更是坐擁三十萬玄甲軍的少主,兩家前段時間聯姻了,傳說是郎才女貌,神仙眷侶呢!
尋常家族都沒資格跟李府或者成國府搭腔。
鄭玉寧竟然有這等機會,實在是羨煞旁人!
正襟危坐的書院學生們馬上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我真的很想見一次世子爺,上次他在青湖詩會寫的《月下獨酌》還有《將近酒》,我現在已經能倒背如流了呢!”
“最近醉仙居流傳的《琵琶行》,聞說也是世子爺的手筆呢!沒想到世子爺不僅會寫浪漫的,還能寫這種現實得讓人揪心的!”
“你說你見了世子爺,有沒有問他要兩首詩?這麽好的機會,總不能一首詩都沒要到吧?”
師兄弟們馬上起哄道。
“有啊!我肯定有啊!”
鄭玉寧急得俏臉紅透,可是轉念一想,她沒得到,可是秋兒寫的那兩首,不就是姐夫的嗎?她想了一會兒,將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詞兒掏了出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青城的街頭多了許多儒袍書生,背著沉甸甸的行囊,陸陸續續匯集到文曲街的有道書院。
醉仙居上的風韻禦姐點上嫣紅唇彩,畫上美美的妝,這麽招手一搖,笑盈盈道:“小郎君,來玩兒啊?姐姐學了首新詞兒,彈你聽聽好不?”
“不不不,姐姐穿好衣服!小生告辭,小生告辭!”
街上儒生滿臉通紅,弓腰施了一禮,默默念叨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視,就逃命般離開醉仙居。花魁們相視而笑,“好可愛的書生!”
施三娘過來瞧了一眼,沒好氣兒地對姑娘們說道:“看什麽看,那都是岑夫子家裏好徒兒,可莫要帶壞人家!要動心也要多想想,畢竟多情每是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呢!”
“聽見了沒,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個風韻禦姐臉上浮現出朵朵紅彩,對著坐在角落撥弄琵琶的春泥戲弄道:“你那小相好的,家裏不是大官嗎?怎麽這都舍不得贖你迴去當媳婦兒?”
春泥沒有迴應,她常常沉默,都不知道藏了些什麽心思,但毋庸置疑,從自命不凡的官員子女淪落為酒樓藝伎,這落差並非常人能夠忍受。
施三娘哀歎一聲,抬手道:“好了,自個兒忙自個兒的。”
街道傳來馬車踢踢踏踏的動靜,她朝窗外看去,五匹馬的車駕路過醉仙居,直勾勾地朝那文曲街而去。
“怪事,世子爺改了性子,要發奮圖強開始讀書了?”
......
按照禮製,諸侯駕五。
楊侑作為成國世子,以諸侯世子的身份正式出席一些場合,那陣仗自然是不容小覷的。他應下岑夫子約定,說是元宵過後就來擔任一個名譽院長,啥事兒不幹,就這麽坐著即可。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借書院整點新活!
死記硬背能成狀元?
搖頭晃腦能成人才?
興許有這種人吧,但是楊侑可是不喜歡滿口仁義道德的書呆子的。
江山社稷,大國競爭。
牌桌上的無不是萬裏挑一的老狐狸,跟他們講什麽仁義道德,怕自己不會被吃幹抹淨?
而且大雲科舉考察的科目,相較於前世的科舉來說,就隻有“經義”這一門,考查內容呆板單一,反而製約了人才的發展。
如此一來,那就還有楊侑發揮的餘地。
正好是大雲王朝準備重興科舉的階段,他完全有機會將改造成最適合大雲王朝的模樣!
有道書院分成三個層次。
初等、中等、高等......
每等都有四個班,各自二十五人,合計也就是三百人。
在整個成國六郡來說,算得上是最大的書院了。
能在這裏學習的,家族在鄉裏都有那麽些地位,至少交得起束修行拜師禮。
開學第一天。
三百弟子收拾好寢室,就來博學樓前盤腿坐著。
“也不曉得岑夫子是怎麽想的,咱們剛剛過完元宵呢,這就開學了?害我不得在上元佳節上孝父母,下疼娘子,簡直非人哉!”
“少說兩句!你丫的上次亂說話讓岑夫子撞見,害得我也抄了八百遍孝經!”
“上京那邊有消息說咱們大雲朝要全麵恢複科舉了,成國也會設立考場,馬上就是春闈,夫子抓得緊些也是情理之中。”
“有傳聞說這都是為了年底的文武大會盟,大雲、北蒙會在晉國雲中郡會盟,篩選各自最優秀的青年,文武二道,各自八場,勝出者便能拿下遊牧王庭關東舊地!”
......
丁鈴當啷——!
書院的上課鈴如時響起,有道書院三百弟子的竊竊私語戛然而止。但是春闈篩選天下文才的消息,卻是讓所有人都有些按捺不住躁動的心思。
終於。
有位夫子徐徐上了講台,說是講台,實則更像是木製的涼亭,三層圓台逐級加高,九根棕色圓柱撐起高高的寶頂,擋雨遮陽,不耽誤夫子講書傳道。
那老邁的身子像是風中搖搖欲墜的枯木,讓人擔心他下一刻就會摔倒在講台上再也爬不起來。
誰知道他終究是到了台前,旋即盤腿坐下,露出和藹慈祥的笑容。
“好久不見呐,娃娃們!有人上元佳節沒有過完,就匆匆從家裏趕來,實在是老夫太急了呀!”
“學生拜見岑夫子!學生不辛苦!”
“學生拜見岑夫子!學生不辛苦!”
......
楊侑在台下抱著手,暗暗有些驚訝,看來岑夫子的人望比自己想象的更高。他往台下看去就見了個熟人,李寒秋的好閨蜜,嘉寧鄭家的鄭玉寧!
那小妮子顯然也注意到自己了,以為他是來讀書的,興奮得悄悄招手。
岑夫子轉頭看向她,嗬嗬道:“鄭玉寧,你笑得這麽開心,還一直招手,說明你假期過得很充實了?那你來給大家說說,假期怎麽過的?”
???
鄭玉寧愣在原地,笑容僵硬,咳了兩聲。
其他學生當場迸發出哈哈大笑。
楊侑強忍笑意,別過臉去,他很專業,除非忍不住。
鄭玉寧略微有些窘迫,指尖相繞道,突然冒出一個古靈精怪的好主意,吐了個舌頭,嘻嘻笑道:“我......我過年的時候去李府拜年了,還在李府見到了世子!”
臥槽!?
儒袍的師兄弟們馬上就是滿臉羨慕,去李府,還見了世子爺!
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那劍川李氏可是整個大西南的士族之首,成國世子更是坐擁三十萬玄甲軍的少主,兩家前段時間聯姻了,傳說是郎才女貌,神仙眷侶呢!
尋常家族都沒資格跟李府或者成國府搭腔。
鄭玉寧竟然有這等機會,實在是羨煞旁人!
正襟危坐的書院學生們馬上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我真的很想見一次世子爺,上次他在青湖詩會寫的《月下獨酌》還有《將近酒》,我現在已經能倒背如流了呢!”
“最近醉仙居流傳的《琵琶行》,聞說也是世子爺的手筆呢!沒想到世子爺不僅會寫浪漫的,還能寫這種現實得讓人揪心的!”
“你說你見了世子爺,有沒有問他要兩首詩?這麽好的機會,總不能一首詩都沒要到吧?”
師兄弟們馬上起哄道。
“有啊!我肯定有啊!”
鄭玉寧急得俏臉紅透,可是轉念一想,她沒得到,可是秋兒寫的那兩首,不就是姐夫的嗎?她想了一會兒,將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詞兒掏了出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