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投身於子爵府成為侍靈,自然需恪守法則,遵從大夫人之命,貼身侍奉子爵日常所需。”


    柳徽音臉頰微紅,為了拯救青山縣的眾生,她選擇成為一名侍靈,因此必須全心全意服務於主人之家。身為侍靈應做何事,不應做何事,她心中自有分寸。


    她明白,李子爵並非偽善之人,昨天她已經準備好作為侍靈應盡的職責,然而對方始終未有過任何越矩之舉。


    既然如此,那麽今後不論是在法陣指揮帳中服務,還是其他何時何地,想必也不會出現意外狀況。


    畢竟,她隻是侍靈,倘若主人有任何需求,她都有責任予以滿足。


    “男女獨處一間,難免會令女子名譽受損,日後恐難尋得如意郎君,屆時可別怪罪在我身上。”


    “依舊按照舊規,你在這裏歇息吧。”


    李金羽慢慢起身,走向法陣指揮帳內室。此處結構不同於普通將士帳篷,內外分開,外部用於商議軍情,內室則供將領、元帥休息之用。


    李金羽進入內室準備打坐修煉,讓柳徽音在外室的案幾上休息,他很快取出一件薄被。


    “雖然正值盛夏,但日夜溫差較大,披件被子以防受寒總是沒錯。”


    留下一番叮囑後,李金羽毫不猶豫地步入內室,準備調息修煉以備明日驅除山脈中的邪修勢力。


    那些邪修若不加以鏟除,將來必將成為通往糧道的巨大威脅。然而若全部誅殺,則又過於可惜,倒不如將他們收編為先鋒隊伍,無論勝敗,都能消耗掉敵軍一部分體力。


    若其中有不服從者,亦無需多言,果斷斬殺便是。


    “多謝子爵大人。”


    柳徽音接過大氅,看向帳篷內部低聲自語。


    她坐在案幾之前,正如昨晚一般,她就是在案幾上沉沉入睡。案幾上的靈焰尚未熄滅,照亮了紙上李子爵剛剛揮毫潑墨留下的秘策:


    第一計:遮天蔽日……


    修煉者皆知,防護周全易滋生懈怠,常規之事往往使人掉以輕心,暗藏之機潛伏於明勢之中,而非僅在於對立之際。陽與陰之間,隱秘不顯。


    第二奧義:圍魏護趙之策。


    對付整體強敵,莫如分化瓦解;直麵敵人鋒芒,不若暗中攻擊其要害。


    ……


    柳徽音的目光落在一側密密麻麻的小字批注上,那裏詳述了諸多戰役背後的秘辛,以及那些取勝的策略典範。


    “此般兵法秘籍,蘊藏著無窮智慧,竟不知是何等修為高深的大能之人所著。李金羽子爵竟能全文默誦,可見其深厚的修道功底和細致入微的研究。”


    手持這部兵法秘籍,柳徽音不禁感慨萬分。身為一介縣令之女,她自幼謹遵禮教,除卻識字讀經,平日裏也就翻閱家中收藏的各類古籍,從未有過刻意鑽研。


    對於兵書之道,她可謂一竅不通,即便是對那些文學經典、詩詞歌賦,她的了解也頗為淺薄。李金羽所默寫的這部兵法,其中蘊含的策略之精妙,相較於武朝其它兵法,更是高明數倍。


    “書中所述戰例,在史冊之上並無記載,似乎皆由李子爵憑借其高超智慧構建而成。”


    “莫非李子爵果真是一名戰術奇才?”


    “竟能推衍戰局,依據地理環境、軍隊實力、敵將心態乃至戰場態勢,逐一製定破敵之策。恐怕那一役,區區百名修士弟子攻克長興城,絕非虛言或民間誇張。”


    翻開兵書的每一頁,柳徽音仿若親曆戰場,一次次率軍大破敵陣,無論優勢亦或是逆境,所統帥之師無不所向披靡。


    隨著時間流逝,柳徽音手中緊握兵書,漸漸進入夢境。


    而對於李金羽的夫君來說,這一晚平靜如常,但對於玄武關來說,卻是極為煎熬的一夜。


    五更時分,經過一夜激戰,玄武關戍衛軍終於突圍而出。


    正如大漠元帥所料,成功突圍的將士,僅剩下一萬餘人。


    秦勝任憑自身修為深厚,終帶領殘部突出重圍,返迴玄武關時已氣息奄奄。


    “元帥,皆因化極一脈所誤,誤了您,誤了全軍將士!”


    武化極凝視著床上的秦勝任,眼中滿是苦楚,一步之差,便導致全軍覆沒。


    “勝負乃兵家常態,此事不能怪你。我等用計斬其十萬之眾,彼卻將計就計,反殺我八萬多人,算是各有所失。”


    秦勝任的聲音微弱如絲,身體已是油盡燈枯,再無迴天之力。雖然他是一名修為卓越的修煉者,但他畢竟也是凡胎肉體,如此殘軀,存活之期屈指可數。


    實則有一句話,秦勝任一直梗在心頭,未曾說出。


    那十萬兵馬對大漠王朝來說,僅僅是傷筋動骨,並未觸及根基。然而對於玄武關戍衛軍而言,則是滅頂之災。


    如今的玄武關,僅剩下萬餘守軍,又該如何抵擋住對方二十萬鐵騎的洶湧攻勢?


    “那位子爵麾下的府兵究竟有多少實力?”


    秦勝任原以為李金羽的援兵若是前來救援固然更好,即便不來也無關大局……


    畢竟是一位煉氣書生領軍,手中僅有三千修為士卒,對這凡塵戰場的局勢扭轉之力微乎其微。然則如今玄武關駐防修士也不過一萬餘人,別說區區三千援軍,便是千餘修士加入,對於險峻的玄武關而言,亦如旱苗望雨,生死攸關。


    “李道友他率六千修士,此刻正朝玄武關疾馳而來。”武化極以實情稟告。


    平日裏看來,六千修士並不顯眼,但在如此緊要關頭,卻猶如靈丹妙藥般關鍵。一旦融入玄武關的駐防力量之中,那裏的修士總數便可突破兩萬之數,縱然與敵軍懸殊仍舊巨大,但也無疑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底蘊。


    “但願李道友麾下的修士隊伍能在戰場上施展神威。然而麵對敵人壓倒性的數量優勢,李道友究竟能否創造奇跡呢?”


    武化極口中低吟,此刻唯一的指望,唯有寄托在李金羽身上了。即便無法力挽狂瀾,有了六千修士的增援,至少能讓玄武關多撐幾日。


    “六千修士?”


    “你先前不是說隻有三千麽?”


    秦勝麵色凝重,雖然敗局已定,但他麵上反而浮現出一絲釋然。他們這些人終有一死,若能隕命於玄武關沙場,或許比病榻老去更有意義。城存則人存,城亡則人亡!


    “李道友胸藏奇策,世間罕見。如若身居朝堂之內,必將成為一代名相。”


    “我僅賜予他半月時間,些許三千兩銀子賞賜及一座靈鹽礦,除此之外並無更多扶持,他竟憑此拉起了一支六千修士的隊伍。”


    “探子迴報,倘若不慮及府內其他開支,這支修士隊伍的數量絕非極限!”


    “曾有記載,李道友以百名新晉修士,憑借戰術智謀,成功攻克一座擁有數千駐軍的修煉之城,此事並非虛言。”


    武化極話語慎重,一字一句地道出。他深知那份情報之驚人,若非出自直屬的影衛密報,他斷不會輕易相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小書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幕che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幕cheng並收藏絕世小書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