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侶,我即刻便下令,執行你先前所囑咐之事。如若確需動用靈兵陣勢,屆時我會以秘傳音訊告知於你。”


    林子衿微微頜首,隨後步入丹霞殿外。


    “夫君,幽靜縣的縣令攜諸多珍稀材料,在府邸之外等候拜見。”


    此刻,一名仆役匆忙走進內廳稟告。


    “夫君,平安縣的縣令竟然親自前來,手捧修煉資源,立於府門外欲行拜訪之禮。”


    李靖羽心頭微驚,自己與長興縣的縣令尚無深交,更不必提地處相鄰卻更為偏遠的平安縣了。


    雖共隸同一仙域郡治,但他自修為晉升至玄晶修士以來,尚未深入權貴圈層。


    “還有,碧波縣的縣令亦命隨從抬著一口儲藏寶物的納戒,同樣在外請求拜見。”


    另一位仆役緊接著匆匆走入殿內,他們在初入李府之時,正是被府中豐富的修行資源和優厚的侍奉報酬所吸引。


    每日膳食皆富含元氣,每月的俸祿更是讓他們瞠目結舌,然而他們也曾擔憂過,李靖羽如此快速消耗朝廷賜予的資源,這平靜的生活恐怕難以持久。


    不過轉瞬之間,李府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根基穩固,開設了靈鹽商鋪和秘籍印鑒閣,財力日益雄厚,而且還征召煉氣士組建了府衛軍。


    如今整個白雲仙境已盡在李靖羽的掌控之下,一戰震驚仙界,鄰近縣域的縣令紛紛攜帶珍寶前來登門拜訪。


    身為李靖羽的仆人,麵對這些前來拜見的縣令們,他們雖不敢妄自尊大,但也始終保持著應有的尊重和禮貌。


    若是放在以往,他們在這些仙門世家的大佬麵前,頂多隻是凡塵中的螻蟻之輩。


    因而,他們深以為然地認為能踏入這仙家府邸,便是他們此生的最大福祉。


    他們尚未意識到,隻有抓住學習修煉的契機,前方更有通天大道在靜待其發掘。


    “仙尊大人,青山縣的縣令……”


    又有一些侍者自外庭緩步而來。


    “……”


    “……”


    ……


    李金羽思索片晌,對於諸位來訪者的意圖已有了大致揣摩,旋即她輕輕擺了擺手,“讓他們進來吧。”


    “領法旨!”


    “領法旨!”


    “……”


    這幾個侍者接令後,便走向外庭去通報那些縣令大人。


    他們內心感慨萬分,隨著爵府修為日增,自身地位也隨之攀升。


    李金羽望著離去的侍者身影,暗自思量:恐怕是他領軍攻克長興縣之舉起了關鍵作用,加之他承蒙仙帝恩澤,才使得這些縣令前來表露結盟之意。


    如此看來,即便他率軍遠征之後,子爵府在嵐武郡境內設立據點,想必也不會遭遇太大阻撓。


    畢竟,這麽多縣令紛至遝來,顯然是早有預謀。若非對子爵府懷有別樣之心,必當齊齊登門。


    然而,嵐武郡共有十幾縣之地,個別縣令未能到場,或許是在維護護國仙君的勢力,或是因故未能前來,無論如何都需謹慎應對。


    畢竟這一眾縣令集體拜訪,應當是預先議定之事,如若並非出於對子爵府的他意,自然皆會共赴盛會。


    對此,李金羽並未過多糾結,隻需吩咐下去,今後的鹽鋪無需在這些地方設立。同時也要告知秦府,此處的書坊,仍舊應以原價售賣書籍,不可享有折扣優惠。


    既已選擇依附於我子爵府之下,那你縣內的民生狀況,又與我子爵府有何相幹?


    “仙尊恕罪,下官鬥膽,僅攜一千兩靈銀前來恭賀李自覺仙尊攻占長興縣之喜!”


    待所有縣令一一落座後,花海縣的縣令喚過隨從,將一隻巨大的寶箱抬進大廳,揭開箱蓋,頓時現出堆積如山的銀光閃閃的靈銀。


    李金羽淡然一笑,並未急著收取:“關於銀兩的來源,我並不關心。既是贈予我,一旦我接收,此物便歸屬仙府。”


    花海縣縣令神色肅穆,起身邁步至廳中央,深深施禮並抱拳道:


    “但‘受人之物須知報’,還請仙尊明示來意,我才敢安心收下這筆財物,否則,還是請您收迴吧。”


    李金羽並不在意那靈銀是否潔淨,倘若自詡清高而不收,那才是愚蠢之極。


    然而,在接受之前,他仍需追問來者的真正目的,究竟是單純的結好之意,還是別有所圖?


    “仙尊既然直言相告,下官也便如實稟告,這靈銀來路清晰,其中五百兩乃是我自家財產,另外五百兩則是轄下百姓自發捐獻。”


    “自從仙尊大人治理白雲縣以來,短短數日間,街頭乞丐便大大減少。”


    “仙尊開設的書坊讓百姓借此致富;開設鹽鋪,提煉精鹽供應百姓,食用精鹽後,百姓們的生活日漸富足。仙尊府還大力興辦學館,學子免費就讀,這些事跡早已傳遍我轄區之內。”


    且說下官所轄之地,近日有百姓報稱,長興縣竟出現了肉眼可見的非凡變化,兩縣眾生有幸得以伴隨爵尊共享福祉。


    那銀兩一則出於示好之意,二來乃是祈請爵爺將藏經閣、靈鹽商鋪、仙道學宮引入花海縣,以澤被花海百姓。


    李金羽聞此,終曉花海縣令之請乃欲借其之力,共襄盛舉,助益該縣建製。


    至於藏經閣,不必多言,秦府已在花海縣有所布局。即便花海縣令未曾提及,子爵府亦早有意將靈鹽商鋪拓展至此地。如今既已提出此事,則往後在花海縣施為,自會更為順遂,誠為大善!


    開設仙道學宮之舉,縱然花海縣令未明言,一旦靈鹽商鋪與藏經閣事務皆進展順利,李金羽亦必將著手籌備。蓋因辦學既可推動自家典籍流通,待將來煉鉛筆之術公之於世,其中亦蘊含盈利之道。


    世間諸多看似無償之舉,實則暗中另辟蹊徑,自他處收迴所得。教書育人固屬公益,然而雇用一位夫子教導百十弟子,其盈餘收益實非淺薄。


    “藏經閣之事,吾府已與秦府達成共識,料想明日本縣便會有半價仙籍出售之公告傳出。至於靈鹽商鋪,還需時日等待產量提升,但本府即刻便會著手籌備店鋪事宜,賢弟無須為此憂慮。”


    “至於仙道學宮的選址,賢弟身為花海縣令,煩請告知人口繁密之處,本府即日起便遣人前往督工興建。關乎惠澤黎庶之事,我子爵府斷不敢有絲毫懈怠!”


    李金羽輕輕擺手,示意侍從將那一千兩靈銀抬下。這等饋贈,在座諸位縣令恐怕與花海縣令有著相同的意圖:既為結好,也為惠及一方百姓。


    言及百姓福祉,表麵上看似乎全是為民請命,實則最後得益者還是他們自身——地方安寧,百姓安居樂業,晉升之路才能暢通無阻,而這正是他們的政績所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小書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幕che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幕cheng並收藏絕世小書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