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之跟永豐商行的四百石精鹽生意也是照常進行了一次。


    後山堡總共收獲了現銀四萬五千兩,生鐵四萬斤,糧食無算,戰馬一百多匹。僵元加上庫存,又積累到了四百多個。


    而且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奮戰,盔甲再次打造出了一百九十件。鳥銃三十根,長槍三百多根。


    而且還為阿生,大強,二柱他們十個三品武者,特製了十件更厚重的盔甲,以及全身鐵製長槍。


    看上去就鋒芒畢露,讓人望而生畏。好似人間兇獸,重現世間。


    可以說武備十分充足。就連庫存中積壓的也足夠再裝備幾百人的隊伍。


    看著越積越多的銀庫,張震山直接通過永豐商行的劉通,以遠高於正常價格的高價,大量收購僵元。


    十兩銀子一個一階僵元,二百兩一個二階僵元,五千兩一個三階僵元。


    可以說此舉直接打亂了整個山東地區僵元的正常流通,各個家族都在暗中調查是誰擾亂市場秩序。


    可劉通做事還是極有分寸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根本不留什麽馬腳,而且賣家也不會傻乎乎的到處宣揚。


    所以此舉就像是一場風暴,來的快,去的也快。但席卷了整個山東的風暴,還是獲益匪淺的。


    一階僵元買來了一千二百多個。二階的也有三十幾個,三階的隻買來了四個。


    還是遇到人家家族遭逢大難,急需周轉才偶然所得。要不然根本沒人會賣。


    一批僵元直接花去了兩萬多兩銀子,不過張震山卻一點也不心疼,甚至還打算繼續買下去。


    哪怕銀庫直接下去了一小半,隻餘五萬兩左右。


    因為效果立竿見影,後山堡的實力突飛猛進。


    到目前為止,後山堡二品武者足足達到了三百人,其中二百五十人著鐵甲。


    加上十位三品武者,一支兼備境界和裝備的重裝步兵,全新出爐了。


    餘下的五十個二品武者無鐵甲,但作為張震山的親兵衛隊,也是大家寧願不穿鐵甲的原因。


    剩下的四百人也全部晉升一品武者。但鐵甲就沒有了。


    不過戰馬足足有了二百多匹,這四百人,直接分出了二百人,搖身一變成了騎馬步兵。


    保持著高機動性,應對著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和漏洞。


    其餘的二百人作為重步兵身後的遊蕩兵,防止他們被圍困,拉扯。算是一種戰場上的輔助吧。


    鳥銃雖然打造的數十杆,但那些半大小子們,還需要再好好練練,而且接下來要麵對的是鬼僵大潮。


    用鳥銃對敵太奢侈,還會打破鬼僵腦中的僵元,得不償失。等將來對上奴酋的大軍,再拉上來使用,才能物盡其用。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整個膠州,甚至整個華夏大地,都陷入了整軍備戰,積極整訓的氛圍中。


    因為一年一度的清繳鬼僵大潮的行動,即將徐徐展開。每個地方勢力,都將竭盡所有。


    這個時候清繳的越幹淨,一年之中剩下的時間才能越安穩,一旦誰偷工減料,濫竽充數。


    後果隻能自己慢慢品嚐了。而且一旦後續僵潮爆發,殃及臨近的區域,即使你有足夠的力量全身而退。


    等大家騰出手來,賠償那隻能算輕的,血腥的報複這麽多年就從來沒斷過。


    大家那時候可不管你背後是哪方大佬,直接斬盡殺絕,斬草除根。也算為死去的無辜冤魂,盡了一份心力。


    。。。。。。


    這幾日間,往返於浮山所所城的錦衣衛也是密集了不少。因為現在的浮山所儼然成為了膠州南部的核心。


    實力那是隱藏在水麵下的東西,身份和象征卻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雄崖所的楊景民,鼇山衛的劉指揮使,現在都是仰仗張震山的。


    鹽政巡檢顧公子更不用說,即墨知縣也被關大人特意吩咐過。


    而且受總旗大人的命令,錦衣衛董方小旗全隊也是直接駐紮在了浮山所所城。


    可以說現在膠州南部的軍事,政治力量已經完成了基本的統一,正摩拳擦掌的準備對鬼僵大潮進行徹底的清剿。


    浮山所所城,董方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張震山位居側席。


    下麵還有一整個小旗的人馬,大家都正襟危坐。


    因為今天將宣布一個重大任命——張震山的任命。


    自從張震山晉升三品武者的消息傳迴膠州城總旗大人手裏後。


    這位對張震山照顧有加的女總旗,第一時間就將提拔張震山為錦衣衛小旗的請求文書上報百戶。


    而且根本不等上麵的批示,直接就派人將任命文書帶給了身在浮山所的董方,讓他務必在鬼僵清繳行動前將任命下達。


    後續行動以配合張震山為主,董方全麵負責情報,傳訊。戰事部署全部交給張震山。


    這既是對張震山之前布局謀劃的肯定,也是對他臨戰指揮的考驗。


    此戰成,以後會將特權延續下去。


    此戰敗,張震山就隻能乖乖放棄手上的事業,來膠州城當一個錦衣衛小旗。


    “起”董方一聲厲喝,在場的錦衣衛齊整的起身。


    張震山獨自上前,躬身站在大堂中央。


    主位上的董方拿出一紙任命文書。


    “錦衣衛張震山,才幹卓絕,武藝出眾。謀劃深遠,處事公正。”


    “經膠州百戶所查實,其在膠州南部一次次的事件中均有建樹。”


    “對於地方安定,治理立下了汗馬功勞。”


    “今擢升膠州百戶所錦衣衛小旗,望再接再厲,報國忠君。”


    張震山一臉嚴肅的上前,接過任命文書。


    臉上的喜色根本按耐不住。


    這可是錦衣衛小旗,手裏權利大著呢,即使自己是浮山所防守官。


    跟錦衣衛小旗也根本沒有可比性。


    浮山所防守官是地方衛所官,是大明最底層的官員。


    除了百姓,可能就是衛所官了。即使是商人也在衛所官之上。


    因為他們既沒錢,又沒權。地位就更別提了。三無人員當之無愧。


    錦衣衛就不同了。


    錢,有大把的人往手裏送,隻看你想不想要。


    權,什麽都能插手,什麽都有權裁定。無論是誰,都得給幾分薄麵。


    地位,即使是大明掌握朝政的文人,掌握時局的士紳,那都是拚了命的巴結。


    隻要有結識錦衣衛的機會,那是拋家舍業的往上衝。


    畢竟,關鍵時刻能保命,那可不是說著玩的。


    更何況,現在的張震山是錦衣衛小旗了。手底下可以有十個錦衣衛差使。


    可以說,現在的張震山在膠州南部,才算是真正的權力一統。


    不隻是明麵上的官職,和勢力。


    暗地裏的職權那也是當之無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渠先生不姓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渠先生不姓張並收藏鬼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