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明帝國似乎也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 作者:天馬芯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聲。
徐妙錦一手牽著一個,帶著朱文賢和朱文垛向著冊封台上走去,在她身後,徐環兒,沈嫣兒也是各自牽著自己的兒 子,帶著一種從未有過的心情,緩緩向著冊封台上走去。
享受著無數臣民的注視。 而在下方。
徐輝祖三兄弟,此刻心中也是無比激動。 “大哥。”
“小妹登上冊封台了。”
“被正式封為太孫妃了,以後就是我大明的皇後,我徐家,不得了了。”徐增壽激動的道。 “不要表現太過。”
“平靜。”徐輝祖對著兩個弟弟交代道。 雖然如此。
可徐輝祖的臉上也是洋溢著激動之色。
從今以後。
他徐家就成為了真正的皇親國戚了,甚至於在他這一代,甚至是能夠超過昔日他爹徐達的威勢。 而且隻要徐家以後不造反謀逆,憑借這一層身份在,他徐家可以高枕無憂。
不僅僅是朱雄這一代,更是下一代。
太孫世子朱文賢可是他們的親外甥,這種關係太緊密了。
這就是真正的皇帝姻親帶來的。 “哈哈哈。”
“沒想到有朝一日我沈家能夠成為皇親國戚。” “太孫側妃。”
“嫣兒真的是福源深厚,我沈家真的不得了。” 沈萬三難以掩飾激動的笑著。
身邊的沈榮也是握著手,顯得激動無比。
放眼周圍。
全部都是當朝大吏,還有藩王,他們作為商賈身份能夠如此近距離參加這等大典,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沈萬三的女兒 是太孫側妃啊。
他沈家,當真不得了了。
以後這就是一個護身符。
“妹妹。”
“你可以安息了。”
“你的兒子,我的外甥,他迴來了。”
“而且也認祖歸宗,恢複了身份,現在還被冊封皇太孫了。”
“托了我外甥的福,我也從涼州迴來了。”常升看著冊封台上的年輕身影,心中也是格外的激動。
“爹。”
“以後,我們是不是不用再迴涼州了?”
在常升身邊,一個比朱雄小不了多少的青年問道。
這正是常升的兒子,常繼祖。
也是朱雄的表弟。
“不用了。”
“以後,我們常家還有機會恢複往日的鼎盛。”常升笑著道,眼中充滿了堅定之色。
所有人的目光注視。
冊封台上。
三個妻妾,四個子女全部來到。
“跪。”鄭沂大聲道。
“參見皇爺爺。”
徐妙錦率先跪下。
身後兩女也是跪下高唿。
所有子女也是都跪下來,嘴裏喊著:“祖爺爺。”
王景弘這時又端著兩個錦盒來到。 打開其中一個。
裏麵有太孫妃身份的玉印,還有冊封聖旨。 正妻的待遇,就是如此。
“妙錦。”
“以後,東宮的內務,乃至於以後的後宮,一切都交給你了。” “你就是雄英的賢內助。”朱元璋對著徐妙錦道。
然後將太孫妃的玉印對著徐妙錦一遞。 “皇爺爺。”
“妙錦不會讓你失望的。”
徐妙錦正色的迴道。 “文賢。”
朱元璋又看向了自己的曾孫,眼中都是慈祥。 “祖爺爺。”
朱文賢抬起頭,笑眯眯的看著。
此刻的他還不到五歲,自然不明白這種陣勢代表著什麽,也不明白自己從今以後會迎來怎樣的改變。 “這是祖爺爺送給你的玉印。”
“以後咱家文賢是世子了。”朱元璋笑嗬嗬的道。
“好漂亮的玉印,我喜歡。”朱文賢接過玉印,高興的道。
“朱文垛,這是你的。”朱元璋又笑嗬嗬的看向了自己的曾孫女,給了一個身份玉印。 然後。
又看向了其他兩個庶子,朱元璋目光雖然慈祥,但並沒有對兩個嫡孫的那種。 這就是朱元璋所秉承的,嫡庶有序。
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偏差。 將所有身份玉印都賜予後。
“從今以後。”
“你們都歸於族譜內。”
“為我皇族血脈。”朱元璋威聲道。 “謝皇爺爺。”朱雄大聲道。
“鄭沂,還有什麽禮法?”朱元璋又看向了鄭沂。
“迴皇上。”
“禮畢。”
“可以迴宮了。”鄭沂恭敬說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下方的無數臣民,威嚴道:“今日,皇太孫即位,為彰蒼天庇佑之恩,今,大赦天 下,小罪可赦。”
聽到這話。
無數臣民為之激動:“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高唿聲,傳徹天下之間。 隨後。
這一場大典就這樣結束了。 臣民們紛紛散去。
朱元璋和朱雄也都擺駕迴宮。
這一場大典,也將沿著應天向著天下各處傳去,並且朝廷的冊封昭告也會隨之散開。 天下皆知皇太孫。
東宮!
林伯已經帶著府中仆從,還有親衛先一步來到。 東宮門前。
林伯,還有東宮原本的太子妃嬪也都迎接了出來。 “恭迎皇太孫歸東宮。”
林伯大喊了一聲。 東宮外。
上千人全部跪了下來。
有五百個親衛。
還有六七百個東宮的仆從,太監。
“恭迎皇太孫。”
所有人高唿道。
對於原本朱府的仆從,他們除了激動外,並沒有太大的心思,但是對於東宮原本的仆從下人而言,此刻的心情卻是 無比複雜,因為從今以後,東宮再次有主了。
他們以後會是怎樣的局麵,那也不為人知。
朱雄牽著徐妙錦的手,帶著兩個嫡子女,緩緩從鑾駕上走了下來。
看著眼前的東宮。
朱雄也是有著一種難言。
“東宮。”
“我,迴來了。”
朱雄凝視著東宮,喃喃道。
這一日。
跨越了十幾年,朱雄終於迴來了。
“平身。”
朱雄環視了一圈,大聲道。
“謝皇太孫殿下。”所有人站起來,拘謹的看著朱雄。
“林伯,東宮仆役的安排,全部都交給你了。”朱雄看著林伯道。
“請少爺放心。”
“東宮的一切,我都安排好了。”林伯笑著迴道。
這時。
陳側妃,還有朱標的其他幾個側妃都走到了朱雄的麵前,欠身行禮:“皇太孫。”
“幾位姨娘,無需如此。”
“你們的供奉一切照舊,所有仆役一切照舊。”
“我不會如何的。”
“還有,我的三個妹妹都已經為她們選擇了夫婿了,到時候你們和妙錦商議一下,讓她們風風光光的從東宮出嫁。” 朱雄微笑著看著幾個妃嬪道。
“謝皇太孫。”幾個妃嬪連連點頭。
朱雄給她們女兒選擇的夫婿都不錯,都是應天的權貴,還有狀元,前途無量。 “冬蘭是吧。”
朱雄看向了站在了陳側妃的一個婢女。 “奴婢是。”冬蘭恭敬點頭,有些害怕。
朱雄微微一笑,對著林伯道:“以後,給冬蘭以普通公子妃的待遇在東宮安置。” 聽到這話。
冬蘭抬起頭,眼中浮起了震驚之色。
“允煬是孤的弟弟,孤又怎會去阻止他的真愛。”
“之所以讓允煬離開東宮,就是為了磨練他,他也沒有讓孤失望,為了你甘願放棄皇族的身份。” “孤,怎會打散你們這對鴛鴦?”
“以後,你就是孤的弟妹了。”
“好好在東宮等著允煬迴來吧。”
“等他迴來,孤會讓他風風光光的娶你。”朱雄微笑道。 聽到這話。
冬蘭喜極而泣。
直接對著朱雄跪了下來:“謝皇太孫。” “還叫我皇太孫?”朱雄一笑。
“大哥。”冬蘭立刻喊道。
“好。”朱雄滿意的點了點頭。 “錦兒。”
“以後弟妹在東宮你多多照顧。”
“還有幾位姨娘也要多多照顧。”朱雄轉過頭,對著徐妙錦一笑。 “放心吧。”
徐妙錦也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少爺。”
“東宮內的一切都安排好了。”
“膳食也交代下去準備了。” “可以入宮了。”林伯笑著說道。
“昔日在府中的一切照舊。”朱雄說著,緩步向著東宮內走去。 當朱雄今日跨入這東宮後。
大明帝國似乎也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翌日!
奉天殿內!
朱雄已經完成了入主東宮。
而原定在冊封之日的朝會也到了
第二日。 大殿內。
百官匯聚。
朱元璋端坐在了龍椅上,朱雄則是身著太孫袍,站-在了階梯上。 爺孫兩人目光所至,大殿文武全部都在俯瞰之中,似天下-在握。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參見皇太孫,願太孫千歲,千歲,千千歲。” 滿朝跪倒,齊聲高唿。
“平身。”朱元璋微微一笑,大聲道。
看著站在麵前的朱雄,他的心底也是非常的高興,他籌劃了這麽久,自己的孫子已經徹底走到了明麵上來了。 皇太孫,掌政監國。
“謝皇上。”
“謝皇太孫。” 滿朝文武齊喝。
“有本奏,無本退朝。”王景弘大聲對著朝堂群臣喊道。 “啟奏皇上。”
“臣有本啟奏。”徐輝祖站出來,大聲道。 朱元璋笑了笑:“說吧。”
“五日前。”
“由皇太孫殿下甄選的將領總計五十八人,如今已經向各處藩國封地鎮守統兵。”
“許多臨近封地府域的將領已經到了,不過十日內,所有派遣將領都將完成統兵鎮守。”徐輝祖恭敬道。
聽到這。
朝堂上除了少數知情者外,滿臉震驚的看著。
徐妙錦一手牽著一個,帶著朱文賢和朱文垛向著冊封台上走去,在她身後,徐環兒,沈嫣兒也是各自牽著自己的兒 子,帶著一種從未有過的心情,緩緩向著冊封台上走去。
享受著無數臣民的注視。 而在下方。
徐輝祖三兄弟,此刻心中也是無比激動。 “大哥。”
“小妹登上冊封台了。”
“被正式封為太孫妃了,以後就是我大明的皇後,我徐家,不得了了。”徐增壽激動的道。 “不要表現太過。”
“平靜。”徐輝祖對著兩個弟弟交代道。 雖然如此。
可徐輝祖的臉上也是洋溢著激動之色。
從今以後。
他徐家就成為了真正的皇親國戚了,甚至於在他這一代,甚至是能夠超過昔日他爹徐達的威勢。 而且隻要徐家以後不造反謀逆,憑借這一層身份在,他徐家可以高枕無憂。
不僅僅是朱雄這一代,更是下一代。
太孫世子朱文賢可是他們的親外甥,這種關係太緊密了。
這就是真正的皇帝姻親帶來的。 “哈哈哈。”
“沒想到有朝一日我沈家能夠成為皇親國戚。” “太孫側妃。”
“嫣兒真的是福源深厚,我沈家真的不得了。” 沈萬三難以掩飾激動的笑著。
身邊的沈榮也是握著手,顯得激動無比。
放眼周圍。
全部都是當朝大吏,還有藩王,他們作為商賈身份能夠如此近距離參加這等大典,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沈萬三的女兒 是太孫側妃啊。
他沈家,當真不得了了。
以後這就是一個護身符。
“妹妹。”
“你可以安息了。”
“你的兒子,我的外甥,他迴來了。”
“而且也認祖歸宗,恢複了身份,現在還被冊封皇太孫了。”
“托了我外甥的福,我也從涼州迴來了。”常升看著冊封台上的年輕身影,心中也是格外的激動。
“爹。”
“以後,我們是不是不用再迴涼州了?”
在常升身邊,一個比朱雄小不了多少的青年問道。
這正是常升的兒子,常繼祖。
也是朱雄的表弟。
“不用了。”
“以後,我們常家還有機會恢複往日的鼎盛。”常升笑著道,眼中充滿了堅定之色。
所有人的目光注視。
冊封台上。
三個妻妾,四個子女全部來到。
“跪。”鄭沂大聲道。
“參見皇爺爺。”
徐妙錦率先跪下。
身後兩女也是跪下高唿。
所有子女也是都跪下來,嘴裏喊著:“祖爺爺。”
王景弘這時又端著兩個錦盒來到。 打開其中一個。
裏麵有太孫妃身份的玉印,還有冊封聖旨。 正妻的待遇,就是如此。
“妙錦。”
“以後,東宮的內務,乃至於以後的後宮,一切都交給你了。” “你就是雄英的賢內助。”朱元璋對著徐妙錦道。
然後將太孫妃的玉印對著徐妙錦一遞。 “皇爺爺。”
“妙錦不會讓你失望的。”
徐妙錦正色的迴道。 “文賢。”
朱元璋又看向了自己的曾孫,眼中都是慈祥。 “祖爺爺。”
朱文賢抬起頭,笑眯眯的看著。
此刻的他還不到五歲,自然不明白這種陣勢代表著什麽,也不明白自己從今以後會迎來怎樣的改變。 “這是祖爺爺送給你的玉印。”
“以後咱家文賢是世子了。”朱元璋笑嗬嗬的道。
“好漂亮的玉印,我喜歡。”朱文賢接過玉印,高興的道。
“朱文垛,這是你的。”朱元璋又笑嗬嗬的看向了自己的曾孫女,給了一個身份玉印。 然後。
又看向了其他兩個庶子,朱元璋目光雖然慈祥,但並沒有對兩個嫡孫的那種。 這就是朱元璋所秉承的,嫡庶有序。
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偏差。 將所有身份玉印都賜予後。
“從今以後。”
“你們都歸於族譜內。”
“為我皇族血脈。”朱元璋威聲道。 “謝皇爺爺。”朱雄大聲道。
“鄭沂,還有什麽禮法?”朱元璋又看向了鄭沂。
“迴皇上。”
“禮畢。”
“可以迴宮了。”鄭沂恭敬說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下方的無數臣民,威嚴道:“今日,皇太孫即位,為彰蒼天庇佑之恩,今,大赦天 下,小罪可赦。”
聽到這話。
無數臣民為之激動:“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高唿聲,傳徹天下之間。 隨後。
這一場大典就這樣結束了。 臣民們紛紛散去。
朱元璋和朱雄也都擺駕迴宮。
這一場大典,也將沿著應天向著天下各處傳去,並且朝廷的冊封昭告也會隨之散開。 天下皆知皇太孫。
東宮!
林伯已經帶著府中仆從,還有親衛先一步來到。 東宮門前。
林伯,還有東宮原本的太子妃嬪也都迎接了出來。 “恭迎皇太孫歸東宮。”
林伯大喊了一聲。 東宮外。
上千人全部跪了下來。
有五百個親衛。
還有六七百個東宮的仆從,太監。
“恭迎皇太孫。”
所有人高唿道。
對於原本朱府的仆從,他們除了激動外,並沒有太大的心思,但是對於東宮原本的仆從下人而言,此刻的心情卻是 無比複雜,因為從今以後,東宮再次有主了。
他們以後會是怎樣的局麵,那也不為人知。
朱雄牽著徐妙錦的手,帶著兩個嫡子女,緩緩從鑾駕上走了下來。
看著眼前的東宮。
朱雄也是有著一種難言。
“東宮。”
“我,迴來了。”
朱雄凝視著東宮,喃喃道。
這一日。
跨越了十幾年,朱雄終於迴來了。
“平身。”
朱雄環視了一圈,大聲道。
“謝皇太孫殿下。”所有人站起來,拘謹的看著朱雄。
“林伯,東宮仆役的安排,全部都交給你了。”朱雄看著林伯道。
“請少爺放心。”
“東宮的一切,我都安排好了。”林伯笑著迴道。
這時。
陳側妃,還有朱標的其他幾個側妃都走到了朱雄的麵前,欠身行禮:“皇太孫。”
“幾位姨娘,無需如此。”
“你們的供奉一切照舊,所有仆役一切照舊。”
“我不會如何的。”
“還有,我的三個妹妹都已經為她們選擇了夫婿了,到時候你們和妙錦商議一下,讓她們風風光光的從東宮出嫁。” 朱雄微笑著看著幾個妃嬪道。
“謝皇太孫。”幾個妃嬪連連點頭。
朱雄給她們女兒選擇的夫婿都不錯,都是應天的權貴,還有狀元,前途無量。 “冬蘭是吧。”
朱雄看向了站在了陳側妃的一個婢女。 “奴婢是。”冬蘭恭敬點頭,有些害怕。
朱雄微微一笑,對著林伯道:“以後,給冬蘭以普通公子妃的待遇在東宮安置。” 聽到這話。
冬蘭抬起頭,眼中浮起了震驚之色。
“允煬是孤的弟弟,孤又怎會去阻止他的真愛。”
“之所以讓允煬離開東宮,就是為了磨練他,他也沒有讓孤失望,為了你甘願放棄皇族的身份。” “孤,怎會打散你們這對鴛鴦?”
“以後,你就是孤的弟妹了。”
“好好在東宮等著允煬迴來吧。”
“等他迴來,孤會讓他風風光光的娶你。”朱雄微笑道。 聽到這話。
冬蘭喜極而泣。
直接對著朱雄跪了下來:“謝皇太孫。” “還叫我皇太孫?”朱雄一笑。
“大哥。”冬蘭立刻喊道。
“好。”朱雄滿意的點了點頭。 “錦兒。”
“以後弟妹在東宮你多多照顧。”
“還有幾位姨娘也要多多照顧。”朱雄轉過頭,對著徐妙錦一笑。 “放心吧。”
徐妙錦也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少爺。”
“東宮內的一切都安排好了。”
“膳食也交代下去準備了。” “可以入宮了。”林伯笑著說道。
“昔日在府中的一切照舊。”朱雄說著,緩步向著東宮內走去。 當朱雄今日跨入這東宮後。
大明帝國似乎也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翌日!
奉天殿內!
朱雄已經完成了入主東宮。
而原定在冊封之日的朝會也到了
第二日。 大殿內。
百官匯聚。
朱元璋端坐在了龍椅上,朱雄則是身著太孫袍,站-在了階梯上。 爺孫兩人目光所至,大殿文武全部都在俯瞰之中,似天下-在握。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參見皇太孫,願太孫千歲,千歲,千千歲。” 滿朝跪倒,齊聲高唿。
“平身。”朱元璋微微一笑,大聲道。
看著站在麵前的朱雄,他的心底也是非常的高興,他籌劃了這麽久,自己的孫子已經徹底走到了明麵上來了。 皇太孫,掌政監國。
“謝皇上。”
“謝皇太孫。” 滿朝文武齊喝。
“有本奏,無本退朝。”王景弘大聲對著朝堂群臣喊道。 “啟奏皇上。”
“臣有本啟奏。”徐輝祖站出來,大聲道。 朱元璋笑了笑:“說吧。”
“五日前。”
“由皇太孫殿下甄選的將領總計五十八人,如今已經向各處藩國封地鎮守統兵。”
“許多臨近封地府域的將領已經到了,不過十日內,所有派遣將領都將完成統兵鎮守。”徐輝祖恭敬道。
聽到這。
朝堂上除了少數知情者外,滿臉震驚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