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朱元璋仍然坐著,莫名其妙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 作者:天馬芯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謂始皇托夢,完全就是他瞎幾把亂扯的話,又哪裏會是真的。
係統的存在,這是他最大的秘密,不會告訴任何人,哪怕再親密。
“也好。”
“省得去解釋了。”朱雄暗想道。
“難怪咱的雄英當年能夠死裏逃生,從感染天花活下來,難怪雄英你能夠在戰場上 所向睥睨,這一切都是始皇帝庇護啊。”
“始皇帝也在庇護咱大明的後繼之君。”朱元璋又緊接著說道。
“老頭子。”
“你得虧我恢複記憶吧。”
“要不然這傳國玉璽我真的不會拿出來。”朱雄笑著說道。
這可是一句實話。
原本。
朱雄是打算拿著這傳國玉璽在境外開國的,但現在自己可是恢複了記憶,自己可是 大明的皇嫡長孫,未來大明都是自己的,就算將這玉璽交給老朱,以後也是自己的。
讓老頭子看到傳國玉璽高興一下,也是值得的。
“你這臭小子,咱就知道你成了精,心思深的很。”
“這麽大一個秘密,竟然被你藏了這麽久。”
“你告訴咱,除了你我外,還有誰知道?”朱元璋也是沒好氣的笑罵道。
但是對於自己孫子給自己的坦誠相待也是非常的高興。
朱雄記憶恢複了,是他的孫子迴來了。
隨著記憶恢複,也沒有那般疏遠了,完全相信了自己。
“隻有妙錦知道,其他人,我又怎會告訴。”
“這原本可是我去境外開國的皇權憑證。”朱雄笑道。
“你給咱老實的待在大明,未來整個大明都是你的,別再想著什麽境外開國了。”
有聽到境外開國四個字,朱元璋沒好氣的罵道。
“老頭子,這你可就放心吧。”
“繼承大明,境外開國,哪一個更有價值,我可是想的通透。”
“所以你就不用擔心我跑了。”朱雄笑嗬嗬的迴道。
“你這臭小子。”朱元璋笑罵一句,又緩緩將傳國玉璽放到了玉盒內,重新裝起來, 向著朱雄推了過去。
朱雄一愣:“老頭子,你這是做什麽?傳國玉璽啊,難道你不想要?隻要展現出 現,天下都會震動,老頭子你的威望也會更高。”
這實在是讓朱雄沒有想到的。
看著自家老頭子那看見傳國玉璽的樣子,喜歡之意難以言表,可是他卻推了迴來, 這又是什麽意思?
倒是讓朱雄看不懂了。
“雄英啊雄英。”
“你聰明的確聰明,但是,老頭子如今的威望在大明還不夠強盛嗎?”
“天下百姓,少有不敬咱的。”
“天下官員,少有不畏咱的。”
“天下番邦小國,又有誰敢不尊咱為天朝皇帝?”
‘咱如今的威望,還需要這傳國玉璽來加成嗎?’
“當年咱之所以費盡心思去尋找傳國玉璽,那是因為咱剛剛建國,威望不夠,所以 想要這皇權象征,但現在的咱根本不需要了。”
“咱,朱元璋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皇權。”
“天下何人不敬?不畏?”
“這傳國玉璽,咱現在已經不需要了。”朱元璋微笑著說著,不過目光之中看著朱雄 卻是充滿了欣慰。
“雄英,你能夠恢複記憶真好。”
“至少,沒有像以前那樣防備咱了,而且這傳國玉璽如此瑰寶都拿出來給爺爺,咱 心中的高興比看到這傳國玉璽多多了。”
“這傳國玉璽,你留著。”
“等著你恢複身份的那一天,等著咱向天下昭告你皇嫡長孫身份的那一天,等冊封 你為皇太孫的那一天。”
“你再拿出這傳國玉璽,宣告著你找到了昔日始皇所鑄的傳國玉璽,這必會讓你的 威望登臨到極致,讓你威震天下。”
“你的名字,朱雄英三個字,將會與傳國玉璽綁定,縱然過去百年,千年,萬年。”
“世人都會記得傳國玉璽乃是你朱雄英尋迴,你,除了是我大明的皇帝,更是昔日 始皇皇權意誌的繼承者。”
朱元璋一臉正色的說著,將眼前的玉盒對著朱雄一推,眼中的期許,沒有任何掩 飾。
對於朱雄。
正如同當年那樣。
朱元璋傾覆了所有。
他已經老了。
現在隻想著將一個強盛的大明交到朱雄手中,隻要對朱雄有利,他一切都會去做, 去辦。
感受著朱元璋眼中的炙熱,還有期許。
朱雄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重新將玉盒給拿了起來,收入了儲物空間內:“您的意 思,孫兒明白了。”
“雄英!”
朱元璋表情重新變得柔和了起來。
“老頭子,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朱雄笑道。
“爺爺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這也是爺爺心中最大的擔心,最害怕的事。”
朱元璋目光帶著一種懇求的眼神看著朱雄。
“老頭子,你要說什麽就說吧。”朱雄微微一笑。
“咱希望,你以後不要沾上親人的血。”
“對於你爹來說,他是咱的長子,更是大明的太子,他宅心仁厚,與他許多的弟弟 都相處融洽,對待他們也有很大的包容之心,所以你爹得眾皇子敬,得眾臣~敬。”
“但是你不同。”
“你的那些叔叔除了少數的幾人在小時候與你一起,其他的都沒有太多感-情。”。
“以後你為皇帝,咱真的怕,怕你對你的那些叔叔們下屠刀。”
“咱知道你的性格,不張揚,心中卻有著恪守。”朱元璋聲音透出無奈的道。
這三年時間,自己孫子從民間歸來後是怎樣的性格,朱元璋非常的清楚。
對敵人,睚眥必報。
而大明的那些皇子們,他的那些兒子們,或許在未來每一個都有可能成為朱雄的敵人。
以朱雄的性格。
根本就不在乎外界之人什麽看法,他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心思。
聽到朱元璋的話。
朱雄並沒有開口,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對於老朱而言,有此懇求並沒有任何的意外。
雖然他獨寵於朱標,還有朱雄英,但是對於其他兒子也是有情誼的。
朱雄沉默許久後,開口了:“老頭子。”
“我頂多答應你,不殺他們,但是不能答應你不對付他們。”
“如果你要將大明交給我的話,這是必然要做的。”
朱雄言下之意。
那自然就是削藩。
而且朱雄削藩勢在必行。
如果朱雄掌國,他不僅要削藩,更要將屬於皇族那種無差別的供奉給取消掉,每一 年,因為皇族那麽多人,支出就超過了國庫的五分之一不止。
如若是朱雄當政,朱雄絕對會將此舉給廢了。
“我知道你心中所想。”
“藩王,的確是咱給你留下的禍端。”
“放心吧。”
“咱會解決的。”
“等之後,咱會召集六部,商議皇族藩王處置。”朱元璋歎了一口氣,說道。
越是到了垂暮之年,朱元璋就越是能夠明白藩王鎮守,還有皇族供養歲俸有多麽拖 累國庫,影響國本。
“老頭子,這件事等我解決了四叔後,就來與你一同商議。”
“此事,必須要解決。”
“趁著你老鎮壓天下時,他們還不敢如何,但如若以後是我,他們肯定會造兵禍 的。”
“一旦動兵,那就不可挽迴。”
“雖然我不會殺他們,但他們也會被我圈禁至死。”
如今敞開心扉,朱雄也沒有隱瞞。
如果不是老朱這一懇求,對於那些叔叔們,隻要他們敢動兵造反,朱雄必一概殺之。
什麽殺叔,他對他們沒有感情下,根本就不會在乎。
“蔣琳帶著沐昂他們已經去北平了。”
“應該過幾天,北平軍權就不會再為老四執掌了。”朱元璋說道。
“雖如此。”
“我還是要親自去一趟北平府。”
“錦衣衛將整個燕王府都查了,卻沒有發現那黑衣僧的蹤跡,可見四叔將他藏的很 深,我必須親自去一趟,二則,我也想迴安沙一趟,再拜祭一下馬祖母。”朱雄緩緩說 道。
他是一個重情義的人。
已經有一年未曾去祭拜了,如今正好要去北平,他自然不會不去。
“你準備什麽時候動身?”朱元璋問道。
“解決了孔納之後吧。”
“這東西,我不看著他死,總感覺不爽。”朱雄實話實說道。
朱元璋笑了笑:“你啊……還真的是。”
“也好。”
“那就盡快處置了孔納,讓你親自去做監斬官。”
“也算你親自報仇了。”
朱雄一笑:“那就多謝老頭子了,親自送著孔納上路,倒也是一件快意之事,隻不 過,以後我大明可就沒有孔家了。”
“有沒有孔家,對我大明有影響嗎?”
“你當初一句世修降表已經讓孔家的威望降到了極致,這兩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士人 彈劾,要咱廢了孔納的國公之位,如今你親自操刀,也會獲得更大的威望。”
“還有,這也是你在那些儒學士子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他們當中的人才不在 少數,未來也可有大用。”朱元璋淡笑了一聲。
“老頭子放心吧。”
“我心中有數。”朱雄點了點頭。
“解決完孔納,你去北平的時候多帶一些人手,如今想要你的命的人可不少。”朱元 璋叮囑道。
“老頭子,這一次去北平我不準備走陸路。”朱雄笑道。
一聽這話。
朱元璋沒好氣的道:“不走陸路,難道你還能走水路不成?”
“老頭子。”
“我就再給你看一件震撼之事。”朱雄站起來,向著殿外走去。
朱元璋仍然坐著,莫名其妙。
係統的存在,這是他最大的秘密,不會告訴任何人,哪怕再親密。
“也好。”
“省得去解釋了。”朱雄暗想道。
“難怪咱的雄英當年能夠死裏逃生,從感染天花活下來,難怪雄英你能夠在戰場上 所向睥睨,這一切都是始皇帝庇護啊。”
“始皇帝也在庇護咱大明的後繼之君。”朱元璋又緊接著說道。
“老頭子。”
“你得虧我恢複記憶吧。”
“要不然這傳國玉璽我真的不會拿出來。”朱雄笑著說道。
這可是一句實話。
原本。
朱雄是打算拿著這傳國玉璽在境外開國的,但現在自己可是恢複了記憶,自己可是 大明的皇嫡長孫,未來大明都是自己的,就算將這玉璽交給老朱,以後也是自己的。
讓老頭子看到傳國玉璽高興一下,也是值得的。
“你這臭小子,咱就知道你成了精,心思深的很。”
“這麽大一個秘密,竟然被你藏了這麽久。”
“你告訴咱,除了你我外,還有誰知道?”朱元璋也是沒好氣的笑罵道。
但是對於自己孫子給自己的坦誠相待也是非常的高興。
朱雄記憶恢複了,是他的孫子迴來了。
隨著記憶恢複,也沒有那般疏遠了,完全相信了自己。
“隻有妙錦知道,其他人,我又怎會告訴。”
“這原本可是我去境外開國的皇權憑證。”朱雄笑道。
“你給咱老實的待在大明,未來整個大明都是你的,別再想著什麽境外開國了。”
有聽到境外開國四個字,朱元璋沒好氣的罵道。
“老頭子,這你可就放心吧。”
“繼承大明,境外開國,哪一個更有價值,我可是想的通透。”
“所以你就不用擔心我跑了。”朱雄笑嗬嗬的迴道。
“你這臭小子。”朱元璋笑罵一句,又緩緩將傳國玉璽放到了玉盒內,重新裝起來, 向著朱雄推了過去。
朱雄一愣:“老頭子,你這是做什麽?傳國玉璽啊,難道你不想要?隻要展現出 現,天下都會震動,老頭子你的威望也會更高。”
這實在是讓朱雄沒有想到的。
看著自家老頭子那看見傳國玉璽的樣子,喜歡之意難以言表,可是他卻推了迴來, 這又是什麽意思?
倒是讓朱雄看不懂了。
“雄英啊雄英。”
“你聰明的確聰明,但是,老頭子如今的威望在大明還不夠強盛嗎?”
“天下百姓,少有不敬咱的。”
“天下官員,少有不畏咱的。”
“天下番邦小國,又有誰敢不尊咱為天朝皇帝?”
‘咱如今的威望,還需要這傳國玉璽來加成嗎?’
“當年咱之所以費盡心思去尋找傳國玉璽,那是因為咱剛剛建國,威望不夠,所以 想要這皇權象征,但現在的咱根本不需要了。”
“咱,朱元璋這三個字,代表的就是皇權。”
“天下何人不敬?不畏?”
“這傳國玉璽,咱現在已經不需要了。”朱元璋微笑著說著,不過目光之中看著朱雄 卻是充滿了欣慰。
“雄英,你能夠恢複記憶真好。”
“至少,沒有像以前那樣防備咱了,而且這傳國玉璽如此瑰寶都拿出來給爺爺,咱 心中的高興比看到這傳國玉璽多多了。”
“這傳國玉璽,你留著。”
“等著你恢複身份的那一天,等著咱向天下昭告你皇嫡長孫身份的那一天,等冊封 你為皇太孫的那一天。”
“你再拿出這傳國玉璽,宣告著你找到了昔日始皇所鑄的傳國玉璽,這必會讓你的 威望登臨到極致,讓你威震天下。”
“你的名字,朱雄英三個字,將會與傳國玉璽綁定,縱然過去百年,千年,萬年。”
“世人都會記得傳國玉璽乃是你朱雄英尋迴,你,除了是我大明的皇帝,更是昔日 始皇皇權意誌的繼承者。”
朱元璋一臉正色的說著,將眼前的玉盒對著朱雄一推,眼中的期許,沒有任何掩 飾。
對於朱雄。
正如同當年那樣。
朱元璋傾覆了所有。
他已經老了。
現在隻想著將一個強盛的大明交到朱雄手中,隻要對朱雄有利,他一切都會去做, 去辦。
感受著朱元璋眼中的炙熱,還有期許。
朱雄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重新將玉盒給拿了起來,收入了儲物空間內:“您的意 思,孫兒明白了。”
“雄英!”
朱元璋表情重新變得柔和了起來。
“老頭子,你有什麽話就說吧。”朱雄笑道。
“爺爺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這也是爺爺心中最大的擔心,最害怕的事。”
朱元璋目光帶著一種懇求的眼神看著朱雄。
“老頭子,你要說什麽就說吧。”朱雄微微一笑。
“咱希望,你以後不要沾上親人的血。”
“對於你爹來說,他是咱的長子,更是大明的太子,他宅心仁厚,與他許多的弟弟 都相處融洽,對待他們也有很大的包容之心,所以你爹得眾皇子敬,得眾臣~敬。”
“但是你不同。”
“你的那些叔叔除了少數的幾人在小時候與你一起,其他的都沒有太多感-情。”。
“以後你為皇帝,咱真的怕,怕你對你的那些叔叔們下屠刀。”
“咱知道你的性格,不張揚,心中卻有著恪守。”朱元璋聲音透出無奈的道。
這三年時間,自己孫子從民間歸來後是怎樣的性格,朱元璋非常的清楚。
對敵人,睚眥必報。
而大明的那些皇子們,他的那些兒子們,或許在未來每一個都有可能成為朱雄的敵人。
以朱雄的性格。
根本就不在乎外界之人什麽看法,他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心思。
聽到朱元璋的話。
朱雄並沒有開口,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對於老朱而言,有此懇求並沒有任何的意外。
雖然他獨寵於朱標,還有朱雄英,但是對於其他兒子也是有情誼的。
朱雄沉默許久後,開口了:“老頭子。”
“我頂多答應你,不殺他們,但是不能答應你不對付他們。”
“如果你要將大明交給我的話,這是必然要做的。”
朱雄言下之意。
那自然就是削藩。
而且朱雄削藩勢在必行。
如果朱雄掌國,他不僅要削藩,更要將屬於皇族那種無差別的供奉給取消掉,每一 年,因為皇族那麽多人,支出就超過了國庫的五分之一不止。
如若是朱雄當政,朱雄絕對會將此舉給廢了。
“我知道你心中所想。”
“藩王,的確是咱給你留下的禍端。”
“放心吧。”
“咱會解決的。”
“等之後,咱會召集六部,商議皇族藩王處置。”朱元璋歎了一口氣,說道。
越是到了垂暮之年,朱元璋就越是能夠明白藩王鎮守,還有皇族供養歲俸有多麽拖 累國庫,影響國本。
“老頭子,這件事等我解決了四叔後,就來與你一同商議。”
“此事,必須要解決。”
“趁著你老鎮壓天下時,他們還不敢如何,但如若以後是我,他們肯定會造兵禍 的。”
“一旦動兵,那就不可挽迴。”
“雖然我不會殺他們,但他們也會被我圈禁至死。”
如今敞開心扉,朱雄也沒有隱瞞。
如果不是老朱這一懇求,對於那些叔叔們,隻要他們敢動兵造反,朱雄必一概殺之。
什麽殺叔,他對他們沒有感情下,根本就不會在乎。
“蔣琳帶著沐昂他們已經去北平了。”
“應該過幾天,北平軍權就不會再為老四執掌了。”朱元璋說道。
“雖如此。”
“我還是要親自去一趟北平府。”
“錦衣衛將整個燕王府都查了,卻沒有發現那黑衣僧的蹤跡,可見四叔將他藏的很 深,我必須親自去一趟,二則,我也想迴安沙一趟,再拜祭一下馬祖母。”朱雄緩緩說 道。
他是一個重情義的人。
已經有一年未曾去祭拜了,如今正好要去北平,他自然不會不去。
“你準備什麽時候動身?”朱元璋問道。
“解決了孔納之後吧。”
“這東西,我不看著他死,總感覺不爽。”朱雄實話實說道。
朱元璋笑了笑:“你啊……還真的是。”
“也好。”
“那就盡快處置了孔納,讓你親自去做監斬官。”
“也算你親自報仇了。”
朱雄一笑:“那就多謝老頭子了,親自送著孔納上路,倒也是一件快意之事,隻不 過,以後我大明可就沒有孔家了。”
“有沒有孔家,對我大明有影響嗎?”
“你當初一句世修降表已經讓孔家的威望降到了極致,這兩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士人 彈劾,要咱廢了孔納的國公之位,如今你親自操刀,也會獲得更大的威望。”
“還有,這也是你在那些儒學士子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他們當中的人才不在 少數,未來也可有大用。”朱元璋淡笑了一聲。
“老頭子放心吧。”
“我心中有數。”朱雄點了點頭。
“解決完孔納,你去北平的時候多帶一些人手,如今想要你的命的人可不少。”朱元 璋叮囑道。
“老頭子,這一次去北平我不準備走陸路。”朱雄笑道。
一聽這話。
朱元璋沒好氣的道:“不走陸路,難道你還能走水路不成?”
“老頭子。”
“我就再給你看一件震撼之事。”朱雄站起來,向著殿外走去。
朱元璋仍然坐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