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這幾句話真的可比醍醐灌頂的雷霆聖言了,震懾十足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 作者:天馬芯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了,三夫人。”
“你是沈家的小姐,應該對經商算賬也很精通吧。”林伯笑著問道。
“自然是精通的。”沈嫣兒點了點頭。
“那就再好不過了。”
“你們沈家送來了那麽多賬本,賬簿,還有契約,我一個人還真的處理不了,就勞 煩三夫人一起了。”林伯當即邀請道。
“可以啊。”
“我現在每天除了去找徐姐姐,也是很無聊。”沈嫣兒笑著點頭同意了。
“辛苦了。”朱雄笑著道。
“為了夫君,沒有什麽辛苦的。”
“而且夫君,妾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妾身有喜了。”
沈嫣兒湊到了朱雄麵前,溫柔的說道。
“真的?”
朱雄一把摟住了沈嫣兒的腰肢。
“恩。”
看著朱雄高興的樣子,沈嫣兒也是十分開心。
“太好了。”
“看來嫣兒也是有福氣, 一來就懷上了,我家的後裔子嗣越多越好。”朱雄笑嗬嗬的 道。
“恭喜少爺,恭喜三夫人。”林伯也是立刻笑道。
北平府!
朱棣拿著手中的一張紙, 臉上也帶著震驚之色,
“朱雄,朱雄……”
“本王真的小看你了啊。”
“如此千古絕唱之言竟然從你口中說出。”
“這幾句格言必流傳於千古,青史永載。”
“可惜了。”
“如若真的知道除了武略外還有如此能力,本王不管怎樣也要將你留在北平,而不 是讓你去大寧,讓你去應天。”
看著手中的幾句格言,朱棣心中都在顫動。
朱雄說的這句話無論是有才之士,還是販夫走卒,都能夠清楚的明白。
因為這幾句話說的正是人性。
“以後,必將成為本王的大敵啊。”朱棣心中一歎,想到了朱雄,讓他心中有著強烈 的不安來。
“燕王殿下。”
這時。
一個精壯的男子走到了朱棣的麵前。
“丘福。”
“怎樣了?”
朱棣立刻問道。
“屬下辦事,請殿下放心。”
“那些錦衣衛耳目都被屬下派人盯著的,絕對不會影響到燕王殿下。”
“而且也保管他們再如何查也查不到什麽。”丘福恭敬迴道。
“做得好。”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曆史上。
朱棣之所以能夠順利奪位,靖難成功,除了他自己的能力外還有一群忠心臣子的追 隨,這丘福就是其中之一。
“應天還有什麽消息沒有?”朱棣問道。
丘福臉色微變,隨後道:“殿下,的確有一個消息,但不是什麽好消息。”
“說。”朱棣眉頭一皺。
“屬下收到了消息。”
“不久前朝堂之上,孔納,趙瑁等人聯合向皇上啟奏立儲之事,言明太子昏迷,不 知何時蘇醒,必須立下皇太孫以穩定國本……”丘福恭敬道。
“我父皇難道準奏了?立下皇太孫了?”朱棣臉色一變。
雖然。
當日在議政殿內,自己父皇已經立下了儲君聖旨,而且還明確告訴了所有人,他, 朱棣,不會是聖旨上的人。
但哪怕到了現在。
朱棣心中還是抱著幾分僥幸之心。
“皇上並沒有立刻立下皇太孫。”
“但卻是在朝堂上宣布了,未來必會在太子子嗣之中立儲,並且會立長。”丘福恭敬 道。
聞言。
朱棣的臉色也變得極為難看起來。
“父皇!”
“你太偏心了。”
“終究在你心底隻有大哥才是你的親兒子,你們才是一家人,哪怕是大哥現在都昏 迷不醒了,你竟然都未曾考慮我,選一個無用無能的朱允收。”
“兒臣不服。”朱棣心中無比怨憤的想道。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
“未來皇上會立朱允收為皇太孫。”
“但是也有幾分古怪的情況。”
“皇上竟然廢了呂氏執掌東宮的權柄,將執掌之權交給了朱允煬。”
“這一點讓許多朝臣一度認為皇上會傳位給朱允煬,而非朱允收。”丘福又說道。
“無需想了。”
“這肯定是父皇的一種平衡之策,更是清理朝堂之策。”
“本王父皇的心機和手段,天下間又有誰能夠和他比?”朱棣笑了一聲,透出了心中 對朱元璋的又敬又怕。
“而且。”
“聽密報說。”
“朱雄自歸於應天後,仍然格外受皇恩恩寵,不僅納妾宴皇上親自去了,而且還將 朱雄召進了議政殿輔佐批閱奏折。”丘福又說道。
聽到這個。
朱棣的臉色徹底變了:“你說什麽?”
“朱雄入議政殿輔佐皇上批閱奏折,連續多日。”丘福立刻迴道。
“朱雄……朱雄…… ”
朱棣喃喃自語著,念叨著朱雄的名字。
在念著念著。
腦海之中直接浮現了十多年前的記憶。
“四叔。”
“怎麽?你這是想逃出皇宮嗎?讓我猜猜,你不想成婚?不想娶徐家長女?”
“不過,就你這樣想逃出皇宮?”
“以為裝成了太監就能出宮?你想太多了。”
“如果一個太監能跑出去,估摸著你剛剛走出宮門就被抓走了。”
“想離開皇宮,我可以幫你啊!”
“四叔。”
“聽說你從軍了,還在你未來嶽父軍中挨了棍子,哈哈,笑死我了,四叔你也有今 天。”
“四叔……皇奶奶可告訴我了,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你是逃不過的。”
曾經一幕幕畫麵環繞在了朱棣的腦海之中。
“殿下。”
“朱雄入宮輔佐批閱奏折,難道有什麽蹊蹺之處?”
“是不是皇上有何深意不成?”
看著忽然變臉的朱棣,丘福立刻問道。
“查。”
“去安沙鎮查朱雄的消息。”
“不管是什麽消息,全部都給本王查出來。”
“他的來曆,他何時出生的,他父母是誰,他祖上是誰,能查的,都給本王查出 來。”
“不管用出什麽代價,不管用什麽手段,都給本王查出來。”
朱棣表情變冷, 一臉嚴肅的對著丘福道。
“殿下。”
“為何要查朱雄?”
“這個,曾經登記籍貫時,朱雄的信息都已經在軍中了,他出生於北平府安沙鎮, 自幼父母雙亡,隻有一個祖母撫養他長大。”丘福一臉的莫名。
“別問。”
“你去查。”
“查到之後,立刻告訴本王。”朱棣沒有去解釋什麽,十分嚴肅的對著丘福說道。
“屬下領命。”
丘福見此不再多問,躬身一拜後,迅速退出了大殿。
在他走後。
朱棣臉上浮起了一抹陰雲。
“父皇,你為人慎重,除了大哥以外,幾乎不會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朝堂上有那麽多大臣,再如何表示忠心,你都絕不會讓他插手奏折批閱, 但唯獨對朱雄, 一個武臣,你竟然讓他去批閱處置奏折,名義上為輔佐,其實是指 導。”
“兒臣太了解你了。”
“如果是對一個外臣,你絕對不會如此。”
“以你的性格,真正能夠讓你推心置腹的人,在這世間隻有三人。”
“一個是母後,第二個是大哥,而第三個就是已經死去的雄英。”
“難道……難道……”
朱棣心中瘋狂推測著,想到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朱雄,他是雄英?”
其他的朝臣。
哪怕是朱元璋其他的兒子,根本想不到這一點。
但是朱棣他卻能夠想到。
因為他是除了自己大哥以外,最了解自己父皇的,他深刻知道自己父皇的性格,除 了他真正視之為家人的人,其他人都不會真的相信。
對於作為藩王的其他兒子,那是防了又防。
所以。
朱棣就是因為太了解了。
他幾乎在瞬間就想到了這個可能。
朱雄就是他曾經的大侄兒,朱雄英。
他隻要一想,就覺得除了這個可能以外,再沒有其他可能了。
“如果真的如此。”
“那我或許明白父皇心中想的什麽了。”
“那聖旨上的名字也可以推測到了。”
“但願……不是吧。”
“如果是朱允收,那還可以對付,可如果真的是朱雄,那就真的不好對付了。”朱棣 心中暗暗想道。
此刻的他。
心中有著萬分的憂慮。
對於他而言,想到了這一件事後,遠遠比他知道了自己父皇在朝堂上所言要立長更 為的恐懼。
不過。
現在一切還需要調查。
這還隻是他的推測罷了。
大寧。
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
大寧府也徹底從三部叛亂的戰禍影響下恢複了過來,而鎮寇軍俘獲得來的奴隸也是 優先配給大寧府,用來恢複戰爭造成的一切。
如今的大寧府,已經恢複了戰爭前的情形,欣欣向榮。
不過。
當初那戰場殺戮的影響也注定會烙印在那些被異族所欺辱,所殺戮的百姓心底深 處,成為他們無法抹去的陰影。
畢竟。
這就是戰爭啊!
“張輔,看到沒有。”
“你家將軍厲害啊。”
“說出了這等千古絕唱之言。”
“人性貪婪都在這幾句話之中展現。”
“這仿佛也是撕開了那些貪婪之人的遮羞布,天下人都會以此為警醒。”
“難怪父皇會下旨將這幾句話抄錄,散發給朝堂文武,散發給天下大明官吏。”
“這幾句話真的可比醍醐灌頂的雷霆聖言了,震懾十足。”朱權揚了揚手裏的紙,大笑著說道。
而看著他的臉色。
也是帶著幾分酒醉的紅暈。
“你是沈家的小姐,應該對經商算賬也很精通吧。”林伯笑著問道。
“自然是精通的。”沈嫣兒點了點頭。
“那就再好不過了。”
“你們沈家送來了那麽多賬本,賬簿,還有契約,我一個人還真的處理不了,就勞 煩三夫人一起了。”林伯當即邀請道。
“可以啊。”
“我現在每天除了去找徐姐姐,也是很無聊。”沈嫣兒笑著點頭同意了。
“辛苦了。”朱雄笑著道。
“為了夫君,沒有什麽辛苦的。”
“而且夫君,妾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妾身有喜了。”
沈嫣兒湊到了朱雄麵前,溫柔的說道。
“真的?”
朱雄一把摟住了沈嫣兒的腰肢。
“恩。”
看著朱雄高興的樣子,沈嫣兒也是十分開心。
“太好了。”
“看來嫣兒也是有福氣, 一來就懷上了,我家的後裔子嗣越多越好。”朱雄笑嗬嗬的 道。
“恭喜少爺,恭喜三夫人。”林伯也是立刻笑道。
北平府!
朱棣拿著手中的一張紙, 臉上也帶著震驚之色,
“朱雄,朱雄……”
“本王真的小看你了啊。”
“如此千古絕唱之言竟然從你口中說出。”
“這幾句格言必流傳於千古,青史永載。”
“可惜了。”
“如若真的知道除了武略外還有如此能力,本王不管怎樣也要將你留在北平,而不 是讓你去大寧,讓你去應天。”
看著手中的幾句格言,朱棣心中都在顫動。
朱雄說的這句話無論是有才之士,還是販夫走卒,都能夠清楚的明白。
因為這幾句話說的正是人性。
“以後,必將成為本王的大敵啊。”朱棣心中一歎,想到了朱雄,讓他心中有著強烈 的不安來。
“燕王殿下。”
這時。
一個精壯的男子走到了朱棣的麵前。
“丘福。”
“怎樣了?”
朱棣立刻問道。
“屬下辦事,請殿下放心。”
“那些錦衣衛耳目都被屬下派人盯著的,絕對不會影響到燕王殿下。”
“而且也保管他們再如何查也查不到什麽。”丘福恭敬迴道。
“做得好。”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曆史上。
朱棣之所以能夠順利奪位,靖難成功,除了他自己的能力外還有一群忠心臣子的追 隨,這丘福就是其中之一。
“應天還有什麽消息沒有?”朱棣問道。
丘福臉色微變,隨後道:“殿下,的確有一個消息,但不是什麽好消息。”
“說。”朱棣眉頭一皺。
“屬下收到了消息。”
“不久前朝堂之上,孔納,趙瑁等人聯合向皇上啟奏立儲之事,言明太子昏迷,不 知何時蘇醒,必須立下皇太孫以穩定國本……”丘福恭敬道。
“我父皇難道準奏了?立下皇太孫了?”朱棣臉色一變。
雖然。
當日在議政殿內,自己父皇已經立下了儲君聖旨,而且還明確告訴了所有人,他, 朱棣,不會是聖旨上的人。
但哪怕到了現在。
朱棣心中還是抱著幾分僥幸之心。
“皇上並沒有立刻立下皇太孫。”
“但卻是在朝堂上宣布了,未來必會在太子子嗣之中立儲,並且會立長。”丘福恭敬 道。
聞言。
朱棣的臉色也變得極為難看起來。
“父皇!”
“你太偏心了。”
“終究在你心底隻有大哥才是你的親兒子,你們才是一家人,哪怕是大哥現在都昏 迷不醒了,你竟然都未曾考慮我,選一個無用無能的朱允收。”
“兒臣不服。”朱棣心中無比怨憤的想道。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
“未來皇上會立朱允收為皇太孫。”
“但是也有幾分古怪的情況。”
“皇上竟然廢了呂氏執掌東宮的權柄,將執掌之權交給了朱允煬。”
“這一點讓許多朝臣一度認為皇上會傳位給朱允煬,而非朱允收。”丘福又說道。
“無需想了。”
“這肯定是父皇的一種平衡之策,更是清理朝堂之策。”
“本王父皇的心機和手段,天下間又有誰能夠和他比?”朱棣笑了一聲,透出了心中 對朱元璋的又敬又怕。
“而且。”
“聽密報說。”
“朱雄自歸於應天後,仍然格外受皇恩恩寵,不僅納妾宴皇上親自去了,而且還將 朱雄召進了議政殿輔佐批閱奏折。”丘福又說道。
聽到這個。
朱棣的臉色徹底變了:“你說什麽?”
“朱雄入議政殿輔佐皇上批閱奏折,連續多日。”丘福立刻迴道。
“朱雄……朱雄…… ”
朱棣喃喃自語著,念叨著朱雄的名字。
在念著念著。
腦海之中直接浮現了十多年前的記憶。
“四叔。”
“怎麽?你這是想逃出皇宮嗎?讓我猜猜,你不想成婚?不想娶徐家長女?”
“不過,就你這樣想逃出皇宮?”
“以為裝成了太監就能出宮?你想太多了。”
“如果一個太監能跑出去,估摸著你剛剛走出宮門就被抓走了。”
“想離開皇宮,我可以幫你啊!”
“四叔。”
“聽說你從軍了,還在你未來嶽父軍中挨了棍子,哈哈,笑死我了,四叔你也有今 天。”
“四叔……皇奶奶可告訴我了,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你是逃不過的。”
曾經一幕幕畫麵環繞在了朱棣的腦海之中。
“殿下。”
“朱雄入宮輔佐批閱奏折,難道有什麽蹊蹺之處?”
“是不是皇上有何深意不成?”
看著忽然變臉的朱棣,丘福立刻問道。
“查。”
“去安沙鎮查朱雄的消息。”
“不管是什麽消息,全部都給本王查出來。”
“他的來曆,他何時出生的,他父母是誰,他祖上是誰,能查的,都給本王查出 來。”
“不管用出什麽代價,不管用什麽手段,都給本王查出來。”
朱棣表情變冷, 一臉嚴肅的對著丘福道。
“殿下。”
“為何要查朱雄?”
“這個,曾經登記籍貫時,朱雄的信息都已經在軍中了,他出生於北平府安沙鎮, 自幼父母雙亡,隻有一個祖母撫養他長大。”丘福一臉的莫名。
“別問。”
“你去查。”
“查到之後,立刻告訴本王。”朱棣沒有去解釋什麽,十分嚴肅的對著丘福說道。
“屬下領命。”
丘福見此不再多問,躬身一拜後,迅速退出了大殿。
在他走後。
朱棣臉上浮起了一抹陰雲。
“父皇,你為人慎重,除了大哥以外,幾乎不會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朝堂上有那麽多大臣,再如何表示忠心,你都絕不會讓他插手奏折批閱, 但唯獨對朱雄, 一個武臣,你竟然讓他去批閱處置奏折,名義上為輔佐,其實是指 導。”
“兒臣太了解你了。”
“如果是對一個外臣,你絕對不會如此。”
“以你的性格,真正能夠讓你推心置腹的人,在這世間隻有三人。”
“一個是母後,第二個是大哥,而第三個就是已經死去的雄英。”
“難道……難道……”
朱棣心中瘋狂推測著,想到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朱雄,他是雄英?”
其他的朝臣。
哪怕是朱元璋其他的兒子,根本想不到這一點。
但是朱棣他卻能夠想到。
因為他是除了自己大哥以外,最了解自己父皇的,他深刻知道自己父皇的性格,除 了他真正視之為家人的人,其他人都不會真的相信。
對於作為藩王的其他兒子,那是防了又防。
所以。
朱棣就是因為太了解了。
他幾乎在瞬間就想到了這個可能。
朱雄就是他曾經的大侄兒,朱雄英。
他隻要一想,就覺得除了這個可能以外,再沒有其他可能了。
“如果真的如此。”
“那我或許明白父皇心中想的什麽了。”
“那聖旨上的名字也可以推測到了。”
“但願……不是吧。”
“如果是朱允收,那還可以對付,可如果真的是朱雄,那就真的不好對付了。”朱棣 心中暗暗想道。
此刻的他。
心中有著萬分的憂慮。
對於他而言,想到了這一件事後,遠遠比他知道了自己父皇在朝堂上所言要立長更 為的恐懼。
不過。
現在一切還需要調查。
這還隻是他的推測罷了。
大寧。
過去了這麽長的時間。
大寧府也徹底從三部叛亂的戰禍影響下恢複了過來,而鎮寇軍俘獲得來的奴隸也是 優先配給大寧府,用來恢複戰爭造成的一切。
如今的大寧府,已經恢複了戰爭前的情形,欣欣向榮。
不過。
當初那戰場殺戮的影響也注定會烙印在那些被異族所欺辱,所殺戮的百姓心底深 處,成為他們無法抹去的陰影。
畢竟。
這就是戰爭啊!
“張輔,看到沒有。”
“你家將軍厲害啊。”
“說出了這等千古絕唱之言。”
“人性貪婪都在這幾句話之中展現。”
“這仿佛也是撕開了那些貪婪之人的遮羞布,天下人都會以此為警醒。”
“難怪父皇會下旨將這幾句話抄錄,散發給朝堂文武,散發給天下大明官吏。”
“這幾句話真的可比醍醐灌頂的雷霆聖言了,震懾十足。”朱權揚了揚手裏的紙,大笑著說道。
而看著他的臉色。
也是帶著幾分酒醉的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