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


    “朱府管家林具,奉旨覲見。”


    在一個禁軍引路下,林伯也來到了議政殿外。


    作為一個平民百姓, 一介商賈,林伯也是第一次來到大明權柄至高的皇宮內。


    此刻他心中也是十分忐忑。


    “不知皇上召我來做什麽,難道是發現了府中訓練死士之事?”


    “可府中雖有耳目,但都被支開在了外圍,後院都有著死忠少爺的親衛把守,不可 能被發現啊。”


    “不管了。”


    “如果真的被發現了,那也絕對不能牽扯到少爺,這事情我要一力承當。”林伯此刻 心中忐忑的想道。


    當今皇上為何會忽然召見,想來想去,林伯也隻能想到是死士的事情。


    除此外。


    他真的想不到其他了。


    “進。”


    朱元璋聲音傳了出來。


    林伯帶著忐忑惶恐的心情,走入了大殿內:“草民參見皇上。”


    “平身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一抹淺笑。


    “謝皇上。”


    林伯十分拘謹的站著。


    “知不知道咱叫你來做什麽?”朱元璋笑著問道。


    “草民不知。”林伯立刻迴道。


    “你從小看著朱雄長大的?”朱元璋問道。


    “迴皇上。”


    “從少爺九歲開始,就是草民看著他長大的。”


    “承蒙老夫人收留,要不然,草民就要死在災荒之中了。”林伯立刻迴道,但臉色仍 然異常的凝重。


    生怕自己說錯了一句話會牽連到自己少爺。


    至於自己這條命,林伯還真的不怕。


    “你不要如此害怕。”


    “咱不是找你興師問罪的。”


    朱元璋一眼就看出林伯的擔心和害怕。


    林伯沒有說話,仍拘謹站著。


    “你給咱說說,你家老夫人當年有沒有說過有關於應天的事?”朱元璋直接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


    林伯一愣,有些不解的看著朱元璋。


    他實在想不到為什麽當今皇上會問這種問題,畢竟,雖然少爺如今已經算得上是大 明的年輕俊傑,可是卻與逝去的老夫人無關啊。


    “迴皇上。”。


    “老夫人當年就是交代了草民,如果可以,不要讓少爺來應天。”林伯恭敬的迴道。


    朱元璋心底暗驚,立刻追問道:“其中的原因說了沒有?”


    “夫人說在應天有仇敵,如果讓他們知道了少爺的存在,會引來仇敵的針對,少爺 甚至會性命不保。”


    “所以老夫人從小也都告誡著少爺不要來應天,遠離應天。”


    “隻不過在老夫人逝去後,少爺遇到了妙錦,兩人兩情相悅,為了迎娶妙錦,少爺 也選擇了入伍從軍,然後來到了應天。”


    “草民看著少爺這般堅定,也就不敢再勸說。”林伯立刻說道。


    “還有其他的嗎?”


    “比如那個仇家是誰?是什麽身份?”朱元璋點了點頭,又問道。


    “迴皇上,這個……這個老夫人就沒有與我說了。”


    “她隻是說了那仇敵權勢滔天,根本不是我們這升鬥小民能夠對抗的,但是具體是 誰,又是什麽仇恨,草民就不知道了。”林伯恭敬道。


    “好了。”


    “不知道也無事。”


    “你迴去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著林伯一擺手,沒有再多問什麽。


    “草民告退。”


    林伯心底猛地鬆了一口氣,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種寬赦,終於能夠離開了。


    在林伯離開後。


    “你如何看?”


    朱元璋又看向了一旁的王景弘。


    “皇孫的管家不是在說假話,他知道的或許也隻有這麽多。”王景弘道。


    “一個權勢滔天的人物。”


    “如果發現了朱雄,必會置於死地?”


    “他,究竟是誰?”


    朱元璋表情帶著深思,顯然是在思慮這一句話的意思,也在思慮著這一個人究竟是 誰,又或許,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


    “皇爺。”


    “如今基本的都已經清楚了。”


    “當年皇後娘娘將皇孫送出了應天就是因為有人要皇孫的命,而這些人或許還隱藏 在應天,想要皇孫認祖歸宗,也唯有將這些人查出來。”王景弘恭敬道。


    “希望錦衣衛不要讓咱失望吧。”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


    如今,他也隻能將查清楚的希望寄托在錦衣衛身上了。


    畢竟。


    這時間跨度太過漫長了,的確是需要時間去調查。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當初馬皇後之所以遣散那些宮女太監禦醫,就是擔心朱元璋會 因為她的死而將他們都殺了陪葬,得皇後恩澤逃出了生天,他們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的 隱藏起來,漫漫人海之中,這更為艱難。


    朱允妍帶著一種驚魂未定的忐忑,迴到了東宮。


    而迴來之後。


    呂氏已經在宮門口等著她了。


    “允妍迴來了啊。”


    “你皇爺爺找你商議了什麽事?”呂氏立刻就走上來問道。


    “正如娘娘所想。”


    朱允妍看了呂氏一眼,隨後就直接向著宮內走去,根本沒打算理這個善於偽裝的呂 氏。


    看著朱允妍的身影,呂氏眼底閃過一道冷意,但最終還是沒有動怒。


    如果真的撕破臉了,對她並沒有好處。


    保持這樣一種平衡才是最好的。


    迴宮後。


    朱允妍直接來到了朱允 的宮中。


    “姐,你進皇宮了見到皇爺爺了,怎麽樣了?”


    一看到朱允妍進來,朱允煬就一臉期盼的問道。


    看著自己弟弟如此樣子,朱允妍也是歎了一口氣:“皇爺爺讓你不要太過憂愁思 慮,不要再亂想了。”


    “難道皇爺爺不願意查?”朱允煩眼中盡是失望。


    “單憑你這片麵之詞,皇爺爺又怎麽會去查?”


    “你難道不知道皇奶奶和大哥就是皇爺爺心中的禁忌嗎?”


    “今天一提,幸好皇爺爺沒有動怒,要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了~`。”


    “總之,皇爺爺讓我警告你,不要再亂想了,他說,如果你大哥真的還活著,他會 不知道?”朱允妍無奈的說道。


    “等等。”


    “皇爺爺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朱允煩猛地一驚。


    “皇爺爺說如果大哥還說著,他會不知道?”朱允妍迴道。


    聽到這一句。


    朱允煬若有所思。


    “姐,謝謝你替我去問。”朱允煬緩過神,感謝的看著朱允妍。


    “唉。”


    “同處於東宮,姐知道你過的有多苦,但是姐也幫不了你太多,隻希望你以後能夠 單獨開府,或許就可以擺脫呂氏了。”


    對於朱允煩被針對的遭遇,朱允妍也是十分苦澀無奈。


    她在這東宮內,也是隻能自保而已,她和自己母妃也是一樣,遭受著呂氏的針對, 隻不過沒有朱允煩這般慘罷了。


    但如果自己母妃要和呂氏爭寵,試圖挑戰呂氏在東宮的權威,呂氏是絕對不會客氣 的。


    “姐,你先迴去吧。”


    “要不然那女人會想著我們在密謀什麽了。”


    “別害了你和小娘。”朱允畑立刻說道。


    “恩。”


    朱允妍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朱允煩的房間。


    一走出去。


    就看見有幾個宮女正在偷偷向著朱允 的寢殿而來,顯然,她們都是呂氏的耳目。


    朱允妍冷冷瞪了一眼,也是無可奈何,隻能離開了。


    朱允煩關上了殿門,然後一把抱緊了冬蘭,雙眼含淚的道:“冬蘭。”


    “皇爺爺,他知道,他什麽都知道,朱雄,真的是我大哥。”


    冬蘭一臉莫名:“公子,剛剛郡主不是說了嗎?皇上讓你別亂想。”


    “是啊。”


    “皇爺爺這是在托姐姐告訴我,不要多想,更不要亂說,有關大哥的一切他都知 道,隻不過這些話有些過於隱晦了。”


    “但我能夠聽出皇爺爺的意思來。”


    “他真的知道大哥,知道朱雄就是大哥。”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我大哥要迴來了。”


    朱允煬緊緊抱著侍女,臉上有著難言的激動。


    但是哪怕激動到了如此地步,他的聲音都壓得很低,沒有傳出去。


    生活在呂氏陰影下這麽多年,朱允煩真的已經快瘋了。


    “如果……如果朱雄真的是當年的大公子,他……他怎麽會不認識公子你?”冬蘭不解 的道。


    “不知道。”


    “但這不影響我們的兄弟關係。”


    “隻要大哥迴來,東宮的一切都會變了。”


    “呂氏,她就猖狂不了了。”


    “現在,我終於明白皇爺爺和父君為何對大哥那般看重,除了大哥獲得了戰功以外,更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知道了朱雄就是我大哥。”朱允 激動的說道。


    原本。


    他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但如今。


    他心中湧現了希望。


    雖然心裏忐忑,不明白這些話的意思,但冬蘭卻堅定的看著:“如果真的是,那公 子的苦日子就可以過去了。”


    “冬蘭,你放心吧。”


    “無論怎樣,我都不會辜負你的。”


    “等以後大哥迴來了,我一定要懇請大哥把你許配給我。”朱允煬一臉興奮的道。


    可聽到這話。


    冬蘭卻是自卑的低下了頭。


    時間流轉。


    眨眼間。


    就過去了兩個多月。


    天空之上。


    大雪紛飛。


    比南方入冬更早,北疆已經被大雪覆蓋,放眼看去,都是一片雪國風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馬芯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馬芯空並收藏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