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逵。”朱元璋表情變得嚴肅。


    “臣在。”


    “將士們過冬棉衣,糧草輜重,還有各類所需,全部都給咱備好了沒有?”


    “請皇上放心。”


    “戶部早就準備好了,如今已經向大寧府運去,入冬之前,必交到每一個大寧府將 士的手中。”


    “將士們在戰場浴血奮戰,保家衛國,咱不希望他們還要裹著單衣,在寒冬受凍, 總之,此事就全權交給你了。”


    “臣絕不讓皇上失望。”秦逵恭敬道。


    “如此就好。”


    朱元璋臉上也終於有了一抹笑容,格外輕鬆了下來。


    “對了皇上。”


    “寧王殿下的奏報之中,還有關於朱雄將軍為麾下五萬大軍取得名字。”秦逵道。


    “他取了一個什麽軍號?”朱元璋來了興趣。


    “鎮寇軍。”


    “鎮敵寇,殺敵寇,保家衛國。”秦逵立刻迴道。


    朱元璋眼前一亮,聽到這名號,也燃起了一種別樣風采:“好,不錯,好一個鎮寇 軍,鎮殺敵寇,這個軍號可以。”


    秦逵在一旁笑著。


    “此次朱雄再次為國立功,給咱記下來,他日等徹底平叛之後,咱再行一起封賞。”


    “還有,朵顏三衛叛亂的消息已經傳開了,我大明也需要這一場大勝來告訴子民。”


    “以朝廷之名擬告示,各個州府昭告。”朱元璋正色說道。


    這些戰功可都是自己孫兒用兵拚來的,朱元璋一定要讓兵部記得清清楚楚。


    等到了他日朱雄認祖歸宗的時候,朱元璋要讓天下人知道,他的孫兒不僅僅是有皇 族血脈,身份尊貴,他所獲得的一切榮耀,權柄,都是他用命拚來的,都是用戰功得到 的,沒有任何貓膩。


    這更是讓天下百姓知道,朱雄作為皇族嫡孫,他配得上身上的血脈,皇族兒郎,也 與普通人家的將士一樣,上陣殺敵,保家衛國,這足可讓所有百姓振奮。


    當然。


    關鍵也是給自己的孫兒揚名。


    “臣會讓兵部侍郎記下朱將軍還有大寧府將士的戰功。”秦逵立刻道。


    “好了,退下吧。”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秦逵也是緩緩退了下去。


    這一刻。


    知道了自己孫兒的消息,朱元璋是徹底的放心了。


    “皇爺這一次可以安心了。”


    “皇孫殿下的勇力和統兵之能,當真無愧於民間稱之為戰神。”王景弘恭敬道。


    “嗬嗬,咱的孫兒,自然是如此出彩。”朱元璋也得意的笑了起來。


    可隨著他緩過神來,老臉上的擔憂還是明顯:“不過,這小子雖然厲害,可終究是 太莽撞了,咱可是生怕他遇到什麽事啊。”


    “請皇爺放心,皇孫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不會有事的。”王景弘立刻安慰道。


    燕王府!


    朱棣正手持弓箭,對著箭靶練箭,但看著他臉上的樣子,顯然也是有些心不在焉。


    “夫君。”


    “迴應天不高興嗎?”


    “這些日子一直都心不在焉?”


    風韻的徐妙雲從一旁走了出來,身邊還跟著三個小家夥,最大的一個小胖子,看起 來很有福氣,年齡大概才十歲左右,另外兩個則是小了許多,大概都是相差一兩歲。


    這自然是朱棣的三個兒子。


    老大朱高熾,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三個小家夥也是有名的存在。


    隻不過現在還小。


    “父王。”


    三個小家夥來到朱棣麵前,恭敬的喊了一句。


    朱棣迴過頭,微微一笑:“能夠迴都休沐,這可是父皇恩澤,本王又怎會不高興。”


    “那你這些為何心不在焉?”


    “別以為臣妾不知道,你是想著大寧的戰事吧。”徐妙雲淡淡一笑,直接看破了朱 棣。


    “知本王者,唯有王妃。”朱棣一笑。


    “朱雄奉命去大寧平叛了,五萬兵力,說多不多,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平息這三衛 叛軍啊。”


    “如若不能,本王就向父皇請命,前去大寧增援。”朱棣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父皇之所以隻派了五萬大軍去大寧,自有深意,如今將要入冬了,大寧守軍有朝 廷調撥的禦寒之物,還有糧草後繼,可叛軍沒有,這一戰,打得並非兵鋒,而是堅守, 隻要將戰況拖到冬季,三衛就會不攻自破了。”


    “所以夫君你想要去大寧,隻怕不會如願,而且就算戰事真的吃緊了,父皇也會另 做定奪。”徐妙雲帶著幾分睿智的道。


    “唉,本王也隻是心中帶著僥幸罷了,王妃直接就給本王戳破了。”朱棣無奈的看了 徐妙雲一眼。


    他的王妃,可是少有的聰明人。


    “那個老和尚呢?”


    “你們一向形影不離,這次怎麽沒有跟著夫君你來應天?”徐妙雲問道。


    “他出去雲遊去了。”朱棣迴道。


    “臣妾看來,這老和尚可不是什麽好人,夫君你可千萬要小心,不要被他蠱惑了。” 徐妙雲十分嚴肅的道。


    聽到這話。


    朱棣眉頭一皺,他自然明白徐妙雲話裏的意思。


    “本王又豈會受他蠱惑。”


    “無事的。”朱棣擺了擺手。


    而這時。


    徐增壽快步走入了燕王府內。


    “姐夫。”


    “姐。”


    徐增壽一臉激動的跑了過來。


    “四弟,怎麽了?這麽高興?”


    徐妙雲轉過頭,笑著問道。


    “我是來告訴你們好消息的。”徐增壽笑嗬嗬的道。


    “有什麽好消息啊?”朱棣也來了興趣。


    “妙錦,她又有身孕了。”徐增壽笑嗬嗬的道。


    “真的?”


    徐妙雲一愣,然後也麵帶笑容:“這倒真的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朱雄那出征去 了,希望這一次,他能夠在妙錦生產時迴來吧。”


    “朱雄這小子還真的是有福氣。”朱棣也有些感慨的道。


    “不過,四弟。”


    “你和你二哥可終於懂事了,知道關心妙錦了,以前的蠢事可不能再做了。”朱棣帶 著教誨的語氣道。


    “姐夫。”


    “我和二哥早就認錯了,妙錦也都原諒了我們了。”


    “這事可別提了。”


    “現在想起來,我們都臊得慌。”


    “而且有一次皇上也很是奇怪的派人來訓斥了我和二哥一頓,就在三天前,就是因 為當初我和二哥對朱雄做的事。”徐增壽一臉無奈的道。


    一聽這話。


    朱棣倒是有些驚訝:“父皇對朱雄還真的是看重啊。”


    “對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


    “我剛剛從兵部看到的,等下就會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壽迴過神來,眼中也有敬佩。


    “大寧的戰事?”朱棣頓時來了興趣。


    “朱雄領兵大破叛軍,解臨城被圍城之危,大破叛軍,斬敵超過兩萬,自身折不過 數百,傷不過兩千,大勝!”徐增壽語氣也十分駭然的說道。


    朱棣一聽,也愣住了。


    “真的假的,他怎麽做到的??”朱棣追問道。


    這戰況,與他想著的完全不同啊。


    他想著朱雄領兵到了後,會先行固守,等待冬季。


    可如今怎麽直接大破敵軍了?


    “細細給本王說來。”朱棣又道。


    “是這樣的……”


    徐增壽也立刻說了戰果。


    聽到後。


    朱棣和徐妙雲都是一臉驚訝。


    “朱雄,當真是一個天生的統帥啊。”


    “本王不如他。”


    朱棣一臉感慨的道。


    “小妹真的是找了一個好男人啊。”徐妙雲也是一臉感慨。


    “我剛剛還聽說了,皇上知道這戰果後可是大悅,當即就下旨要昭告天下州府。”徐增壽無比羨慕的道。


    “父皇昭告這戰果並無意外。”


    “如今朵顏三衛叛亂的消息已經傳開了,讓不少百姓都是群情激奮,如今朱雄領兵 大勝,自然是要大肆宣揚以平息民憤。”朱棣十分平靜的說道。


    “這一次要是真的將叛軍徹底擊潰,我這妹夫歸朝之日,必然又是很大的封賞啊。” 徐妙雲說道。


    “可惜了。”


    “這一次本王想要領兵去大寧就更無可能了。”


    “朱雄帶領五萬大軍,足以。”朱棣又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也不知道,朱雄知道我以一萬步卒換了一萬騎兵,會不會上奏,如果讓父皇知道 了,這可就是大事了。”


    轉而,朱棣心中又有了幾分不安來。


    聖旨上是讓朱雄麾下五萬軍全部遷移大寧府鎮守,其中三萬騎兵,兩萬步卒,但朱 棣卻私自扣下了一萬騎兵,換成了一萬步卒。。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妙雲。”


    “朱雄立功這麽大的事你等下要去告訴妙錦一下,也省得她擔心。”朱棣迴過頭,對 著徐妙雲道。


    “恩。”


    “等下臣妾就去。”徐妙雲點了點頭。


    大寧府!


    青城境內。


    距青城不過十餘裏之距。


    冷冽的寒風之下,兩軍列陣以待。


    朵顏三衛剩下的兵力全部匯聚於此。


    而在他們相隔不過數百丈的對麵,朱雄一身血汙的紫花鱗甲,右手提刀,策馬立於 五萬大軍陣前。


    在身後。


    五萬鎮寇軍將士眼中都湧現著殺氣和戰意。


    張輔負責統領的三萬步卒也列陣以待,弓箭手在前,而在之後,兩萬騎兵呈現三 排,橫跨了這一方戰場。


    “該死的明軍雜碎。”


    叛軍陣前。


    三個部落的眼中都充滿了怒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馬芯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馬芯空並收藏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