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讓朱雄留在京都時,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朱雄會拒絕。


    畢竟遠離戰場,這是無數人渴望的。


    最關鍵的是,朱元璋不想讓自己的孫子在戰場上,作為從戰場上摸爬滾打的他來 說,實在是太過危險了,萬一自己孫子真的遇到了什麽事,他真的再經不住又一次打擊 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孫子,他真的不想再讓他離開了。


    “難道你不知道戰場上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送命?”朱元璋無奈的道。


    麵對朱雄,他真的提不起任何一絲用皇權來威逼強令的心思。


    在他心中,始終對朱雄是有著強烈的愧疚的。


    “臣自然知道。”


    “但臣不得不做。”


    “身為大明男兒,保家衛國,理所應當。”


    “這是臣的職責所在。”


    “臣,義不容辭,縱死無憾。”朱雄義正言辭的說道。


    “你這小子,唉……”


    看著朱雄如此倔強的樣子,朱元璋無奈了。


    原本。


    他想著是將朱雄留在應天,等到朱標迴來後,直接讓他們父子相認,祖孫相認。


    然後再開始培養朱雄的各種能力,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孫。


    而現在朱雄的選擇卻是讓朱元璋有些躊躇了,他的孫兒,如今想要走自己的路,根 本毫無留戀應天啊。


    “你真的決定了?”


    “仍然去那邊境之地鎮守?”朱元璋再次嚴肅的問道。


    “臣,心意已決。”


    “在邊境之地,臣仍可保家衛國。”朱雄堅定的說道。


    “罷了罷了。”


    朱元璋擺了擺手,將手中緊握的聖旨也重新放了下來。


    這是唯獨一次。


    下達了聖旨的朱元璋竟然將聖旨給收迴來了。


    看到這一幕。


    王景弘驚了。


    就連朱雄自己心底都帶著驚訝。


    “皇上竟然將擬好的聖旨都收迴來了,自開國以來,這可是從未有過啊。”


    “難不成,朱將軍真的是?”


    王景弘心底一顫,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餘光看著朱雄,想到了曾經在皇宮四處撒歡,四處玩耍,而且得到萬千寵愛於一身 的那個嫡長孫。。


    在王景弘目光之下,當初那個稚嫩的身影與眼前的朱雄似乎重合在了一起。


    “難怪……難怪啊。”


    “自從當日朱將軍入宮以來,皇上就有著對他從未有過的恩澤,這根本是臣子得不 到的,難怪當初皇上會忽然問我那話,說朱雄像不像他。”王景弘心中極為震驚的想 到。


    這一切,他都明白了。


    不過轉瞬間。


    他又陷入了一種不安來。


    他知道了這麽大的事情,朱元璋會怎樣對待他?


    越想此事,他就越是變得惶恐不安了起來。


    皇族之事。


    如果知道的多了,這可是會送命的。


    “老朱竟然這麽簡單的就同意了?”朱雄此刻心底也在詫異。


    不僅僅是自己對老朱的了解,還有對曆史的了解,如果老朱下定了決心,那可是很 難改變的,除了已經逝去的馬皇後,還有太子朱標能夠規勸外,其他人根本做不到。


    “你可知留在都城能夠得到什麽?”


    “你還這麽年輕,十七歲的兵部侍郎,你知道意味著什麽嗎?隻要你能夠在那位置 上兩年,立下一些功,咱就可以提你為兵部尚書,官居二品啊。”


    朱元璋還是有些不死心,繼續勸說著朱雄。


    “皇上。”


    “十七歲的指揮使已經不錯了。”


    “而且,臣想要憑借戰功來晉升。”朱雄笑著迴道,眼中卻“零九三”是十分自信。


    “現在北境大定,隻有一些小患,哪裏還有那等戰功給你得到。”朱元璋無奈的搖了 搖頭。


    “皇上,以臣看來。”


    “大寧再過不久,就會有戰事發生。”朱雄則是開口道。


    “大寧會有戰事?”


    朱元璋表情一變,頓時笑了:“小子,你真當咱看不透天下大勢嗎?”


    “大寧在早幾年前,還有依附北元的幾個部落,但他們都已經臣服我大明了,並且 也歸於我大明治理,為我大明的三衛。”


    “除了他們外,也隻有一些不堪的小部落,建奴等。”


    “我大明剛剛取得北疆大捷不久,極大震懾了疆外異族,他們還敢造次不成?”


    顯然。


    朱元璋根本不認為大寧會發生戰事,更不相信會在如此時機會發生戰事。


    大捷之後,整個大明士氣衝天,百姓也是出奇的自豪。


    境外異族,他們敢嗎?


    “臣很肯定,大寧絕對會有戰事,而且挑起戰事的也絕對是皇上親口劃定的朵顏三 衛。”朱雄也是同樣的自信。


    “哈哈。”


    “小子,你這麽自信,可敢與咱打一個賭?”


    朱元璋眼珠一轉,立刻就來了興趣。


    “敢問皇上要怎麽賭?”朱雄一愣後,問道。


    “既然你這麽肯定大寧會有戰事,還是朵顏三衛挑起。”


    “那咱就斷定不會有戰事。”


    “如果你說對了,咱就讓你繼續在外統兵,並且授予你直接統領麾下大軍,不受藩 王督管之權,直接受命於咱。”


    “如果你說錯了,你就老實給咱待在都城,領這兵部侍郎之職。”


    “時限一個月。”


    “如何?敢嗎?”


    朱元璋笑嗬嗬的道。


    “皇上此言當真?”朱雄立刻來了興趣。


    熟知曆史的他自然十分肯定朵顏三衛絕對會爆發一次叛亂,之後才徹底老實下來。


    “咱的話, 一言九鼎。”朱元璋得意的一笑。


    “臣答應這賭約。”朱雄沒有猶豫,直接應道。


    “好,小子,你可別後悔。”


    “你就準備老實待在都城,等太子迴來後,咱再給你一個驚喜吧。”朱元璋大聲笑道,顯得十分暢快,看樣子是覺得自己贏定了。


    但就在他大笑時。


    蔣瓚一臉焦急之色的走入了議政殿內。


    “啟奏皇上,出事了。”


    蔣琳直接跪在地上,神情嚴肅。


    “何事?”


    “是不是又是老二那個混賬不服管教?”


    “等下你就給咱傳召過來。咱好好教訓他一頓。”朱元璋眉頭一皺,帶著厲色。


    “皇上,並非秦王。”


    “而是北疆,是大寧出事了。”蔣琳立刻說道。


    “北疆?大寧?”朱元璋一愣,下意識就看向了朱雄。


    “大寧能出什麽事?”然後朱元璋急忙問道。


    “朵顏三衛叛亂,殺了我大明派去的官吏,而且還舉兵攻我大明邊疆,殺了諸多百 姓,三衛兵力加起來超過十萬,如今大寧邊將正在組織防守,但兵力不過三四萬,顯然 是抵擋不了多久了。”


    “邊疆急報,請皇上速速定奪,派兵馳援。”蔣琳語氣凝重的道。


    “什麽?”


    “三衛叛亂?”


    “殘殺我大明百姓?”


    聽到這,朱元璋先是一副盛怒,但之後完全是呆了。


    因為。


    這正應了他孫子剛剛所定的論調,大寧必有亂象,必有戰事,而且還會是朝廷已經收編治理的朵顏三衛。


    “朱將軍,他還是人嗎?”


    “竟然真的預料到了?”


    一直聽著的王景弘也愣住了。


    剛剛立賭約的時候,他還在想朱雄肯定會輸,他可不覺得朱雄能夠贏過老謀深算的 朱元璋啊。


    可現在。


    賭約才能夠立下。


    還不到六十個唿吸,蔣琳竟然就帶來了北疆大寧急報。


    如果不是朱雄一直都在大殿內,王景弘都懷疑是朱雄和蔣琳商量好的了。


    “這消息是剛剛急報傳來的,你有沒有給朱雄說?”


    朱元璋迴過神來,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蔣琳問道。


    “臣剛剛從兵部接到急報就呈奏皇上了,根本不可能與朱將軍相會啊。”蔣瓚一臉茫 然的抬起頭。


    似乎都不明白朱元璋為何會有此問。


    而一旁的朱雄,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麽來,但眼中已經浮現了一抹喜色。


    這一場賭約,他贏了。


    “原本還想著在一個月內賭一把,沒想到竟然這麽快就來了。”朱雄心底暗笑著。


    “去,把寧王給咱叫來。”


    “速速。”


    朱元璋一揮手,對著蔣琳道。


    “臣領旨。”蔣琳一拜,立刻退了下去。


    而朱元璋這時才迴過神,有些吃味的看向了朱雄。


    “得了,你贏了,不要憋著了。”


    “咱知道你現在很高興。”


    朱元璋十分不爽的對著朱雄道。


    和自己孫子這一場賭局,原本他都自信穩贏,結果就這樣輸了,而且賭局還沒有超 過幾十個唿吸的時間,這讓朱元璋都有著一種挫敗。


    所以這也讓他懷疑是蔣琳先一步給朱雄說了。


    “皇上。”


    “這一次,臣可以心安理得去大寧上任了。”朱雄躬身對著朱元璋一拜。


    “去去去。”


    “咱讓你留在都城清閑,你這臭小子還不領情。”


    朱元璋有些惱羞成怒的擺了擺手。


    “皇上,願賭服輸啊。”


    “可不能賴賬的。”朱雄看得出朱元璋沒有生氣,頓時笑嗬嗬的道。


    “誰說咱要賴賬了?”


    “你告訴咱,你是怎麽知道朵顏三衛要反的?”


    “這毫無痕跡的事。”朱元璋十分不解的問道。


    “很簡單。”


    朱雄抬起頭, 一臉自信,就要開口。


    “等等。”


    “等老十七來了後,你再說吧。”


    “他是寧王,以後要鎮守大寧,你以後也相當於要與他為伍了。”朱元璋一抬手,又 先讓朱雄別說了。


    “是。”


    朱雄也不多說了。


    沒多久。


    議政殿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蔣瓚帶著朱權來到了議政殿內。


    “啟奏皇上,寧王殿下帶到。”蔣琳躬身一拜。


    而寧王入殿後,直接向著朱元璋叩首一拜:“兒臣參見父皇!”


    “好了,都起來吧。”


    朱元璋隨手一拜, 一臉威嚴冷漠。


    這種轉變,也唯有王景弘才能真切看的明白。


    在麵對朱雄時,朱元璋慈祥溫和,當然,麵對太子朱標也是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馬芯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馬芯空並收藏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