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初立,天下尚未安定的年代,朱雄,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卻以其非凡的智謀與無畏的勇氣,在大明軍中嶄露頭角。他並非皇室嫡脈,卻因天生神力、箭術超群而被燕王朱棣慧眼識珠,親自調教。


    朱雄自幼習武,身懷家傳絕技,更在朱棣麾下曆練數載,由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智勇雙全的年輕將領。


    他深得朱棣信任,受命帶領六千精騎越過長城,直插北元腹地,執行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搗毀敵軍後方,動搖其根基。


    在北境一役中,朱雄巧妙利用地形,以少勝多,突破重兵把守的長城隘口,展現了驚人的戰術布局和卓越的指揮才能。


    他在戰場上的表現猶如昔日名將徐達再生,不僅斬殺眾多敵軍,還成功俘虜數千人,極大地振奮了大明軍心。


    然而,朱雄並未滿足於此,他深知若想徹底擊潰北元,必須深入其腹地,摧毀其統治根基。


    於是,他率領殘部五千餘人,義無反顧地闖入草原深處,麵對著未知的危險和挑戰。


    朱雄緊握著戰刀,眼中戰意無窮。


    三千將士站在了朱雄的身後,全部都是肅立戒備。


    許久之後。。


    踏踏,踏踏。


    一陣陣踏動聲隨之傳來。


    看到遠方,萬眾元軍快速疾馳而來,聲勢震動。


    “弓箭準備。”


    朱雄將戰刀直接插在了地上,大聲喝道。


    將背後的弓箭提起,六箭搭在了弓鉉之上。


    三千大明將士也都是有樣學樣,戰刀落地,拿出弓箭,每一人那冷銳的目光都死死 鎖定著前方突進的元軍。


    遠處。


    元將博爾古提著戰刀,當看到了前方立陣以待的明軍,眼中湧現著滔天憤怒。


    “兒郎們,就是他們。”


    “他們毀了我們的王庭,殺了皇上,殺了我們的大臣。”


    “我們的子民死在他們手中無數。”


    “唯有將他們屠盡,我們才能迴去對子民交代。”


    “兒郎們,殺啊……”博爾古嘶吼著,發出了仇恨的怒吼。


    在這種憤怒下,他一馬當先的衝在前麵。


    在他這種戰意下。


    在仇恨的驅使下,萬眾元軍騎兵也充滿了憤怒的向著前方衝去,他們要複仇。


    兩百丈。


    一百五十丈, 一百丈,八十丈。


    元軍策馬奔騰,迅速向著朱雄衝去。


    但博爾古並不知道,他已經被朱雄給盯上了,六支利箭已經鎖定了他。


    當博爾古跨越了五十丈後。


    這也是大明將士的最佳射程。


    “殺!!”


    朱雄一聲低喝。


    砰 ! ! !


    六箭破空而出。


    在虛空呈現直線,直撲元將博爾古。


    噗,噗,噗!!


    接連六聲利箭破體穿過的聲音,博爾古被這六道箭直接從戰馬上擊飛,而六支箭在 穿透了他的身體後,將後麵多個元兵斃命。


    還未交戰,元軍主將就隕了。


    “擊殺精英敵人,獲得經驗值20點。”


    “恭喜宿主完成千人斬,觸發獎勵《圓滿箭術》。”係統提示道。


    “這就千人斬了?”


    聽到這一聲,朱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當即。


    直接提取了箭術圓滿學習。


    朱雄箭術的屬性也迎來了蛻變:10級箭術,十箭連珠,可加持內力於箭矢之上,箭 無虛發。


    不等元軍慌神。


    朱雄這箭矢射出,就是號令所在,這也是長時間追隨朱雄征伐將士的默契。


    “ 殺 ! ! ! ”


    三千大明將士發出了嘶吼,亂箭齊發,向著衝來的元軍放射而去。


    亂箭之下。


    一個個元兵被亂箭穿身,從戰馬上跌落下來。


    又有許多戰馬被箭矢所傷,生生的將背上的元兵給掀翻了出去,被戰馬生生踩踏而 死。


    而這時。


    一個驚唿聲響起:“博爾古將軍死了。”


    頓時間,剛剛還勇猛仇恨的元軍頓時士氣大損。


    而大明將士自然不會放過這痛擊的機會,瘋狂放箭,盡可能誅殺元兵。


    “不要亂。”


    “繼續衝。”


    “殺光明軍。”


    元軍副將立刻接管指揮。


    但他話音剛落。


    一支冷箭襲來。


    直接穿喉斃命。


    戰場之上,統兵將領是關鍵一環,沒有統將,兵就是一盤散沙的兵卒,而此刻朱雄 此刻專門放箭擊殺那些元將。


    在這時代。


    兵與將很好區分,從戰甲上,裝束上就可以。


    一個接一個的元將死去,這也讓元軍更加混亂。


    在大明將士瘋狂放射下。


    一時間,元軍損失慘重。


    而這時。


    朱雄收起了弓箭,直接提起了插在了地上的戰刀,凝視著前方混亂的元軍,戰刀一 揮,大聲喝道:“弟兄們,殺光敵軍!!”


    話音落。


    朱雄一如既往,率先殺出。


    “追隨將軍。”


    “殺!!”


    三千大明將士緊隨著朱雄的身影,向著元軍殺去。


    看似兵力差距數倍,但這一戰,似乎戰局明朗。


    大明帝國,應天府!


    “你說什麽?”


    “那個朱雄帶著六千騎越過了長城,殺入北境去了?”


    聽到傳旨的禁軍千戶稟告,朱元璋瞪大眼睛,也是有些難以置信。


    “這朱雄,似乎是有些莽撞了。”


    一旁侯立的朱標眉頭一皺,說道。


    “的確是莽撞了。”


    “長城是什麽地方?北境又是什麽地方?”


    “如果長城那麽容易攻下,那千百年來,境外的敵人又怎會那般恐懼長城?如若草 原那麽好征伐,我炎黃族群又豈會屢屢被境外之敵入侵?”


    朱元璋也是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皇上,太子。”


    “起初燕王殿下也是這樣認為的,覺得朱雄太過莽撞。”


    “但是……但是朱雄取得的戰果卻是讓燕王殿下都為之震驚。”


    “朱雄帶著六千騎兵,直接攻破了一萬元軍把守的長城隘口,斬敵兩千餘眾,俘敵 三千餘眾,自身折損不過數百人。”禁軍千戶又恭敬道。


    聽到這戰果。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了一眼,都是帶著一種驚奇。


    “父皇,或許我們還真的是小看這朱雄了。”


    “以少勝多,以弱擊強,這倒是有昔日徐帥的風采啊。”朱標頓時笑道。


    “攻占了長城之後呢?”朱元璋急忙問道


    “朱雄就帶著五千多騎兵越過長城,深入北境去了,不過現在還沒有任何的戰報傳 迴。”禁軍千戶恭敬迴道。


    “這朱雄統兵的確有兩把刷子,但帶著區區幾千兵卒進入了北元真正的腹地,雖然 勇氣可嘉,但卻將自身兵卒都置於險地。”


    “此舉,不妥。”朱元璋沉聲說道。


    “父皇放心。”


    “四弟為人機警, 一定會有派兵進入北境救下這朱雄。”


    “如此統兵良才,而且還才十七歲,未來隻要稍加培養就是我大明的一員大將。”


    “自古以來,千金易得, 一將難求。”


    “上天既讓我大明得到這朱雄,自不能辜負上天之意。”朱標笑著寬慰道。


    “嚴密留意北境戰報, 一有消息,立刻告訴咱。”朱元璋對著眼前禁軍道。


    “臣領旨。”


    禁軍躬身一拜,緩緩退了下去。


    “標兒。”


    “如今戰事算是結束了,你親自督促一下戶部和兵部,對於在北元陣亡和受傷致殘 將士撫恤,盡快發下,咱掌管天下,對於這些有功將士,絕不可讓他們寒心。”


    “在朝廷內,有你親自督促。”


    “在外有老四去發放,咱才能放心啊。”朱元璋意味深長的對著朱標說道。


    雖然建立大明已經這麽多年了,但是對於麾下的大臣,官吏,朱元璋是一百個不放 心,撫恤貪墨之事,乃至於救災的錢銀都有人貪墨,朱元璋就算是殺了又殺,但是仍然 有人鋌而走險,貪墨這些人血錢銀。


    “請父皇放心。”


    “此事兒臣會親自去辦。”朱標立刻躬身迴道。


    “對了。”


    “再過一些時日就是咱兒媳婦的忌日了吧?”


    “你記得要帶允煩去拜祭一番。”


    “我知道,這些年你心裏苦,失去了雄英,還有你娘,咱兒媳婦也是因為生允煩難產去了,所以你對允畑有些不喜,但他終究是你的兒子,不要薄待啊。”朱元璋語氣深 重的說道。


    “父皇教誨,兒臣謹記。”朱標深深的一拜,眼神之中透出了一種複雜。


    “好了,你先迴去吧。”


    “咱還要處置奏折。”朱元璋微微一笑,對著朱標擺了擺手。


    “兒臣告退。”朱標躬身一拜,轉身離開了議政殿。


    “唉。”


    “標兒啊,父皇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啊,父皇老了,這一個天下遲早要交給 你的。”


    看著朱標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道。


    東宮!


    朱標剛剛迴來。


    一個風韻身著宮裝的女子立刻就迎了上來。


    這人正是如今東宮的太子側妃,呂氏。


    雖然朱標的太子妃已經去世多年了,但是這麽多年來,呂氏這個側妃還是側妃,並 沒有被扶正。


    對於朱標而言,他與妻子常氏感情深厚,心中也不想再冊立正妃了。


    “殿下,你迴來了。”


    “臣妾立刻讓人準備膳食。”


    “允收,還不參見你爹。”


    看到朱標迴來,呂氏立刻笑著迎了上來,而在他身邊還跟著一個十來歲的少年。


    他,正是曆史上有名的一個皇帝,被自己親叔叔給奪了位的皇帝,朱允收。


    隻不過現在他還隻是太子府的一個公子罷了。


    “兒臣參見爹。”


    朱允收十分守禮的對著朱標跪下一拜。


    朱標點了點頭:“起來吧。”


    不過朱標又環顧了一下,問道:“允煬人呢?”


    聽到提及朱允 ,呂氏眼底深處閃過了一道冷色,不過被她隱藏的很好。


    作為如今東宮名義上的女主人,她頂著一個側妃的名頭,始終沒有被扶正,自己的 兒子雖然比那朱允 大,但終究隻是庶出,不是嫡子。


    對於朱允煬,她自然是忌憚的很。


    “朱允煩應該在東宮那裏玩耍吧?殿下如果有事,臣妾這就去叫他。”


    提及朱允煬,呂氏表現的一臉慈愛的說道。


    “不用了。”


    朱標擺了擺手:“等一下你去告訴朱允 一聲,再過一些時日就是他母親的忌日, 到時隨本宮去拜祭。”


    說完。


    朱標就自顧自的向著東宮大殿走去了,沒有再理會呂氏。


    而提及忌日。


    呂氏的眼中湧現了更大的恨意:“太子,臣妾伺候了你這麽多年了,你竟然還沒有 忘記那個賤女人,她究竟有什麽好?值得你這樣念想。”


    “娘。”


    “爹是不是不喜歡我啊?”


    一旁的朱允收緩緩站起來,眼底有著一抹悲傷的問道。


    “不會的。”


    “你是最聰明的孩子,你爹又怎麽會不喜歡你呢。”呂氏急忙笑著說道。


    “可是當初爹對大哥那麽好,整天都帶著大哥玩,而且天天都在笑,可是大哥走 後,爹就沒有笑過了,無論是對娘還是對我,而且還從來都沒有帶我玩過。”朱允收帶 著一種哭腔的說道。


    “不會的。”


    “你爹是政務太忙了。”呂氏立刻安慰道。


    “恩。”


    聽著母親的安慰,朱允收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


    “太子啊。”


    “同樣是你的兒子,你真的太過厚此薄彼了。”


    “那朱雄英都已經死了這麽多年了,可你仍然沒有正眼看過允收。”呂氏心中湧現怨憤。


    大明北疆。


    長城之上。


    在長城順利攻占之後,朱棣就從原北元都城來到了此間。


    站在這長城之上,看著那廣袤的北境草原,朱棣的眼中也同樣有著一種向往。


    說到底。


    他也想如同朱雄一樣,殺入草原,開疆擴土。


    但身份在此,他也不得僭越。


    “十幾天了。”


    “也不知北境戰果如何了。”


    朱棣凝視了一刻後,有些擔心的想到。


    “殿下放心。”


    “不管怎樣,有張玉將軍親自去領兵接應,隻要朱雄不入北元王庭地界,應該就性 命無憂。”傅友德似乎看到了朱棣的擔心,笑著說道。


    “但願如此吧。”


    “不過,他們一天不迴來,本王這心就不寧啊。”朱棣轉過頭說道。


    “看樣子燕王殿下是準備著重培養這朱雄了,也對,這朱雄是一個人傑,隻要稍加 培養,未來必是我大明的一員鎮邊虎將。”傅友德笑著道。


    “是啊。”朱棣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這時。


    隻見在北境十幾個快騎迅速的向著長城奔襲而來。


    “是我們的斥候迴來了。”


    看著這些人,朱棣臉上也湧現了喜色。


    “快開隘門。”朱棣當即下令。


    不一會。


    十幾個快騎就迅速入了長城內,為首的一人也立刻登上了長城,來到了朱棣的麵 前。


    “末將參見燕王殿下。”斥候單膝跪地一拜。


    朱棣連連擺手示意這斥候起來,急忙問道:“情況如何了?”


    “迴殿下。”


    “張玉將軍深入草原上百裏,耗時大半月,並未遭遇元軍。”斥候恭敬迴道。


    “那朱雄呢?”


    “這麽長時間了,難道張玉還沒有接應到朱雄不成?”朱棣表情微變,有些不解。


    “迴殿下。”


    “我們根本未曾遇到朱將軍,但沿途所過,盡是朱將軍統兵攻克的北元部落,多達十幾個。”


    “而朱將軍,已然攻入了北元王庭了。”


    “並且……”


    這個斥候將張玉交代的戰報全部稟告了出來。


    “張玉的意思是,朱雄真的做到了?”


    “他攻克了北元王庭不成?”


    朱棣瞪大眼睛,十分的震驚。


    一旁的傅友德也是一樣, 一臉震驚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馬芯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馬芯空並收藏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