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涿縣,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天地。”
一個年輕的書生環顧四周,感慨萬分。這裏的人們笑容滿麵,街道幹淨整潔,百姓的精神狀態比其他地方好得太多。
“如果把族人遷移到這裏安家,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書生自言自語,他相貌堂堂,氣質出眾,站在城門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聽說郭嘉在劉哲手下任職,這次能見見他也好,多年未見,確實挺想念他的。”書生略作思考,心中有了打算。
“這位先生,如果您要進城,請盡快,不要阻礙其他人。”這時,一個守城門的士兵走過來對書生說,他的態度既不卑微也不傲慢,禮貌而恭敬,讓書生對他刮目相看。
書生再看其他幾個士兵,他們精神抖擻,站姿筆直,對待進城的百姓沒有欺壓勒索,這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書生沒有多言,而是先側身讓開,讓推車的百姓先進城。他向士兵行禮,問道:“請問你們州牧身邊是否有位名叫郭嘉,字奉孝的年輕人?”
“先生認識郭幕僚?”士兵驚訝中帶著警惕。
書生點頭,笑道:“正是,我和他是故交,他在縣裏嗎?”
士兵搖搖頭說:“他不在縣裏,他隨州牧出城了。您找他有何事?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您可以等幾天。若是緊急的事,我可以帶您去縣衙,主簿現在在縣裏。”
書生感謝士兵後,沒有急於尋找郭嘉,而是繼續在城裏閑逛。
到了正午時分,涿縣變得喧鬧起來,整個縣城仿佛沸騰了一般,人聲鼎沸,許多人紛紛往城外走去。
“發生了什麽事?”書生感到奇怪,找到一個沒離開的小販詢問。
“公子不知道嗎?”小販驚訝地看了書生一眼,然後肯定地說:“公子肯定不是涿縣人,甚至不是涿郡人吧?”
“我來自潁川,初次來到貴地。”書生迴答。
小販笑著說:“難怪了,今天平叛的幾位都尉和黑麟軍迴來了。”
黑麟軍?
書生聽說過這支部隊,據說是由劉哲親自花重金打造的,平定黃巾之亂讓他們名揚天下。甚至有人稱他們是幽州,乃至大漢最強大的部隊,比並州鐵騎和徐州丹陽兵還要強大。
“公子想看的話,建議您上到上麵,一會兒州牧大人會讓他們在城裏巡遊一圈。”小販指著書生身後的酒樓說,那座酒樓有三層,從上麵可以俯瞰下麵,位置極佳,上麵已經擠滿了人。
書生向小販表示感謝後,出於好奇,便上了酒樓,點了些酒菜,慢慢等待。
外麵鼓聲震天,百姓的歡唿聲此起彼伏。
“來了,來了。”樓上有人喊,嘩啦一聲,這一層的人都湧到窗戶邊觀看。
書生也走到窗邊,好奇地向外張望。
不遠處,一支黑色的騎兵隊伍出現在街道上。
看到他們出現,街邊的百姓大聲歡唿,聲音震耳欲聾。有些大膽的姑娘紅著臉將一些信物扔給某個騎兵,也有小孩嘻嘻哈哈地跟著隊伍跑。還有些老人在旁邊磕著煙,連連稱讚......
這就是黑麟軍?
書生心中驚訝,他們隊伍整齊,步伐堅定,騎在馬上,一身黑甲威武而震懾人心。他們摘下頭盔後,被百姓圍住,臉上流露出的是羞澀和不自然的表情,這與他們的威武形成鮮明對比。
“真厲害,要是我能加入黑麟軍就好了。”酒樓上有人感歎。
“你別做夢了,就憑你的身材,至少得減半才行。”有同伴調侃道。
“別以為黑麟軍好加入,你能加入黑麟軍的預備役,保安團就算你厲害了。”有人潑冷水。
“黑麟軍可是劉州牧的心頭肉,你知道培養一名黑麟軍要多少錢嗎?”有人開口問。
“多少錢?”
書生也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不禁仔細傾聽。
“至少一百金以上。”
“一百金?怎麽可能。”有人不信。
“你別不信,我給你算算,你看他們的坐騎,都是從塞外草原買來的,一匹馬值幾十金吧?再看他們的盔甲,一套也得幾十金,這還沒算上護手頭盔這些,再看看他們手裏的武器,長槍、短刀,你說,這不用一百金能打造出來嗎?”
書生笑了笑,其實那人說得不對!
在書生看來,一名黑麟軍騎兵至少要兩百金以上。光是他們的裝備就不止一百金,這些裝備在其他地方都可以作為傳家寶,但在這裏是普通的製式裝備。
看來,這劉哲真是非同一般。書生在心裏感歎了一句。
......
“為什麽州牧要讓他們在城裏巡遊呢?”有人提出了疑問。
“這個我知道。”有人顯得頗為得意。
“原來是邱老哥,老哥跟縣衙裏的人熟絡,肯定了解不少內部消息,老哥,給我們講講吧。”
被稱為邱老哥的中年人臉上掩飾不住的得意,但他卻不急著說,而是假裝不經意地敲了敲桌麵,他的酒碗已經空了。
“老哥,你說吧,這酒我請了。”
“對,老哥你說,這酒我們包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邱老哥滿意地點點頭,沉思片刻,故作深沉地說:“這是州牧的主意,為了讓百姓們知道是誰在保護他們,是誰在為他們浴血奮戰,這是戰士們應得的榮耀。”
州牧說,這些都是幽州的子弟兵,要讓幽州人知道他們的子弟兵有多麽英勇。”
“他們在涿縣遊行,也在範陽、漁陽等地,隻要是他們戰鬥過、保護過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巡遊,讓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存在,讓百姓安心,因為無論何時,他們都會在那裏,守護著大家。”
“哇,劉州牧對部下真是好得沒話說。同時他也是個好州牧,能在他的麾下效力,就算死了也心滿意足。”有人感慨,周圍的人紛紛點頭讚同。
“對了,怎麽沒看見州牧呢?”有人再次問道。
“州牧現在很忙,接完出征的士兵後,又要立刻趕迴小興莊,聽說是為了慶祝藏書閣的建成。”
青年文士聞言,心中也湧起莫名的情緒,覺得是時候去小興莊看看了!
......
小興莊此刻熱鬧非凡,人聲鼎沸,不明就裏的人來到這裏,一定會大吃一驚。
青年文士抵達小興莊時,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到了,還以為今天是劉哲大婚的日子。
要知道,劉哲要結婚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天下皆知。
看到這般熱鬧,他詢問了路人,才知道並非如此。和他在酒樓聽到的一樣,今天是為了慶祝藏書閣的建成。
此時,劉哲正滿意地打量著藏書閣,三層高,形狀像錐子,越往上越小,第一層麵積寬敞,能容納百萬書籍,越往上麵積越小,但收藏的書卻越珍貴。
蔡邕則笑得合不攏嘴,現在藏書閣由他管理,他覺得這是未來女婿送給他的一份大禮!
然而,劉哲看重的是藏書閣帶來的效益,可以提升名聲,吸引名士前來投靠。但這並未說出口,因此小興莊上下都認為劉哲這是在討好未來的嶽父,也因此,小興莊上下對藏書閣都非常重視。
戲召席親自主持藏書閣的建設,選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既保證了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隻用了一個多月就建成了藏書閣。
因為在小興莊,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還有許多黃巾俘虜,戲召席召集了大量人手幫忙建造藏書閣。
藏書閣建成後,劉哲特意趕迴來慶祝。
青年文士遠遠就看到了藏書閣,它是小興莊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劉哲帶著小興莊的人站在藏書閣前,周圍被人群包圍,青年文士想擠進去看看劉哲的願望落空。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家酒樓,可以從上麵俯瞰。
沒多想,青年文士走進了這家酒樓。上了二樓,他卻失望地發現,二樓的窗戶全都被占滿了,沒有空位。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正準備下樓,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背影。
背影的主人坐在角落裏,他的窗戶朝向另一邊,看不到藏書閣,背對著人群,外麵的熱鬧似乎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青年文士走近幾步,已經非常確定這個背影的主人是誰。
“郭奉孝,原來你在這裏。”青年文士笑著說道。
“啊?”背影主人被嚇了一跳,幾乎是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他正是郭嘉。
“嚇死我了。”
郭嘉迴頭看到青年文士,頓時鬆了口氣,慶幸地說:“原來不是主公,我還以為被主公發現了。”
郭嘉反應過來,驚訝地問:“文若,你怎麽會來這裏?”
原來這位青年文士名叫荀彧,字文若,與郭嘉同是穎川書院的學生,年紀稍長,但在學院裏他們是好友。
“怎麽,我不能在這裏出現嗎?”荀彧笑著反問。
見到故友,他內心自然十分開心。沒想到不用特意去找郭嘉,竟然就這樣偶遇了。
“隻是覺得有點奇怪。”郭嘉笑著迴答,同時把手中的東西放在桌上,是一個小酒壇。
荀彧見狀,十分好奇!
......
一個年輕的書生環顧四周,感慨萬分。這裏的人們笑容滿麵,街道幹淨整潔,百姓的精神狀態比其他地方好得太多。
“如果把族人遷移到這裏安家,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書生自言自語,他相貌堂堂,氣質出眾,站在城門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聽說郭嘉在劉哲手下任職,這次能見見他也好,多年未見,確實挺想念他的。”書生略作思考,心中有了打算。
“這位先生,如果您要進城,請盡快,不要阻礙其他人。”這時,一個守城門的士兵走過來對書生說,他的態度既不卑微也不傲慢,禮貌而恭敬,讓書生對他刮目相看。
書生再看其他幾個士兵,他們精神抖擻,站姿筆直,對待進城的百姓沒有欺壓勒索,這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書生沒有多言,而是先側身讓開,讓推車的百姓先進城。他向士兵行禮,問道:“請問你們州牧身邊是否有位名叫郭嘉,字奉孝的年輕人?”
“先生認識郭幕僚?”士兵驚訝中帶著警惕。
書生點頭,笑道:“正是,我和他是故交,他在縣裏嗎?”
士兵搖搖頭說:“他不在縣裏,他隨州牧出城了。您找他有何事?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您可以等幾天。若是緊急的事,我可以帶您去縣衙,主簿現在在縣裏。”
書生感謝士兵後,沒有急於尋找郭嘉,而是繼續在城裏閑逛。
到了正午時分,涿縣變得喧鬧起來,整個縣城仿佛沸騰了一般,人聲鼎沸,許多人紛紛往城外走去。
“發生了什麽事?”書生感到奇怪,找到一個沒離開的小販詢問。
“公子不知道嗎?”小販驚訝地看了書生一眼,然後肯定地說:“公子肯定不是涿縣人,甚至不是涿郡人吧?”
“我來自潁川,初次來到貴地。”書生迴答。
小販笑著說:“難怪了,今天平叛的幾位都尉和黑麟軍迴來了。”
黑麟軍?
書生聽說過這支部隊,據說是由劉哲親自花重金打造的,平定黃巾之亂讓他們名揚天下。甚至有人稱他們是幽州,乃至大漢最強大的部隊,比並州鐵騎和徐州丹陽兵還要強大。
“公子想看的話,建議您上到上麵,一會兒州牧大人會讓他們在城裏巡遊一圈。”小販指著書生身後的酒樓說,那座酒樓有三層,從上麵可以俯瞰下麵,位置極佳,上麵已經擠滿了人。
書生向小販表示感謝後,出於好奇,便上了酒樓,點了些酒菜,慢慢等待。
外麵鼓聲震天,百姓的歡唿聲此起彼伏。
“來了,來了。”樓上有人喊,嘩啦一聲,這一層的人都湧到窗戶邊觀看。
書生也走到窗邊,好奇地向外張望。
不遠處,一支黑色的騎兵隊伍出現在街道上。
看到他們出現,街邊的百姓大聲歡唿,聲音震耳欲聾。有些大膽的姑娘紅著臉將一些信物扔給某個騎兵,也有小孩嘻嘻哈哈地跟著隊伍跑。還有些老人在旁邊磕著煙,連連稱讚......
這就是黑麟軍?
書生心中驚訝,他們隊伍整齊,步伐堅定,騎在馬上,一身黑甲威武而震懾人心。他們摘下頭盔後,被百姓圍住,臉上流露出的是羞澀和不自然的表情,這與他們的威武形成鮮明對比。
“真厲害,要是我能加入黑麟軍就好了。”酒樓上有人感歎。
“你別做夢了,就憑你的身材,至少得減半才行。”有同伴調侃道。
“別以為黑麟軍好加入,你能加入黑麟軍的預備役,保安團就算你厲害了。”有人潑冷水。
“黑麟軍可是劉州牧的心頭肉,你知道培養一名黑麟軍要多少錢嗎?”有人開口問。
“多少錢?”
書生也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不禁仔細傾聽。
“至少一百金以上。”
“一百金?怎麽可能。”有人不信。
“你別不信,我給你算算,你看他們的坐騎,都是從塞外草原買來的,一匹馬值幾十金吧?再看他們的盔甲,一套也得幾十金,這還沒算上護手頭盔這些,再看看他們手裏的武器,長槍、短刀,你說,這不用一百金能打造出來嗎?”
書生笑了笑,其實那人說得不對!
在書生看來,一名黑麟軍騎兵至少要兩百金以上。光是他們的裝備就不止一百金,這些裝備在其他地方都可以作為傳家寶,但在這裏是普通的製式裝備。
看來,這劉哲真是非同一般。書生在心裏感歎了一句。
......
“為什麽州牧要讓他們在城裏巡遊呢?”有人提出了疑問。
“這個我知道。”有人顯得頗為得意。
“原來是邱老哥,老哥跟縣衙裏的人熟絡,肯定了解不少內部消息,老哥,給我們講講吧。”
被稱為邱老哥的中年人臉上掩飾不住的得意,但他卻不急著說,而是假裝不經意地敲了敲桌麵,他的酒碗已經空了。
“老哥,你說吧,這酒我請了。”
“對,老哥你說,這酒我們包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邱老哥滿意地點點頭,沉思片刻,故作深沉地說:“這是州牧的主意,為了讓百姓們知道是誰在保護他們,是誰在為他們浴血奮戰,這是戰士們應得的榮耀。”
州牧說,這些都是幽州的子弟兵,要讓幽州人知道他們的子弟兵有多麽英勇。”
“他們在涿縣遊行,也在範陽、漁陽等地,隻要是他們戰鬥過、保護過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巡遊,讓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存在,讓百姓安心,因為無論何時,他們都會在那裏,守護著大家。”
“哇,劉州牧對部下真是好得沒話說。同時他也是個好州牧,能在他的麾下效力,就算死了也心滿意足。”有人感慨,周圍的人紛紛點頭讚同。
“對了,怎麽沒看見州牧呢?”有人再次問道。
“州牧現在很忙,接完出征的士兵後,又要立刻趕迴小興莊,聽說是為了慶祝藏書閣的建成。”
青年文士聞言,心中也湧起莫名的情緒,覺得是時候去小興莊看看了!
......
小興莊此刻熱鬧非凡,人聲鼎沸,不明就裏的人來到這裏,一定會大吃一驚。
青年文士抵達小興莊時,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到了,還以為今天是劉哲大婚的日子。
要知道,劉哲要結婚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天下皆知。
看到這般熱鬧,他詢問了路人,才知道並非如此。和他在酒樓聽到的一樣,今天是為了慶祝藏書閣的建成。
此時,劉哲正滿意地打量著藏書閣,三層高,形狀像錐子,越往上越小,第一層麵積寬敞,能容納百萬書籍,越往上麵積越小,但收藏的書卻越珍貴。
蔡邕則笑得合不攏嘴,現在藏書閣由他管理,他覺得這是未來女婿送給他的一份大禮!
然而,劉哲看重的是藏書閣帶來的效益,可以提升名聲,吸引名士前來投靠。但這並未說出口,因此小興莊上下都認為劉哲這是在討好未來的嶽父,也因此,小興莊上下對藏書閣都非常重視。
戲召席親自主持藏書閣的建設,選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既保證了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隻用了一個多月就建成了藏書閣。
因為在小興莊,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還有許多黃巾俘虜,戲召席召集了大量人手幫忙建造藏書閣。
藏書閣建成後,劉哲特意趕迴來慶祝。
青年文士遠遠就看到了藏書閣,它是小興莊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劉哲帶著小興莊的人站在藏書閣前,周圍被人群包圍,青年文士想擠進去看看劉哲的願望落空。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家酒樓,可以從上麵俯瞰。
沒多想,青年文士走進了這家酒樓。上了二樓,他卻失望地發現,二樓的窗戶全都被占滿了,沒有空位。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正準備下樓,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背影。
背影的主人坐在角落裏,他的窗戶朝向另一邊,看不到藏書閣,背對著人群,外麵的熱鬧似乎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青年文士走近幾步,已經非常確定這個背影的主人是誰。
“郭奉孝,原來你在這裏。”青年文士笑著說道。
“啊?”背影主人被嚇了一跳,幾乎是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他正是郭嘉。
“嚇死我了。”
郭嘉迴頭看到青年文士,頓時鬆了口氣,慶幸地說:“原來不是主公,我還以為被主公發現了。”
郭嘉反應過來,驚訝地問:“文若,你怎麽會來這裏?”
原來這位青年文士名叫荀彧,字文若,與郭嘉同是穎川書院的學生,年紀稍長,但在學院裏他們是好友。
“怎麽,我不能在這裏出現嗎?”荀彧笑著反問。
見到故友,他內心自然十分開心。沒想到不用特意去找郭嘉,竟然就這樣偶遇了。
“隻是覺得有點奇怪。”郭嘉笑著迴答,同時把手中的東西放在桌上,是一個小酒壇。
荀彧見狀,十分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