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的草屋!
村夫捂著臉,抽泣著說:“那個劉備,他說…他說,恥與咱家老爺為伍啊。”
其實這村夫講得還算委婉,張讓聽得出背後的含義,他常被人這般羞辱,說是不屑與宦官為伍。
“可惡,派個人去教訓他一頓。”
其餘幾位侍從們聞言,個個怒火中燒,急不可耐地喊著要派人去收拾劉備。
張讓雖怒,卻未失理智,製止了他們:“不行,別忘了,他明日是要去見皇上的。”
“不過,明日定要給他點顏色瞧瞧。”張讓咬牙切齒,心中對劉備恨得咬牙切齒。
“沒錯,明天讓他好看。”
次日進宮後,張讓侍立在劉宏身旁,找個機會問道:“陛下,不知為何要召見劉備呢?”
“他是漢室宗親,立了大功,朕自然要見一見。”劉宏微微一笑,張讓等人與他關係親近,許多事情他並未隱瞞。
張讓質疑道:“可他的功勞並不算大,遠不如劉燕侯這樣的青年才俊!”
劉宏淡然笑道:“子陵的功勞自是顯著,劉備也有他的貢獻。”
張讓俯身問道:“那陛下打算封他何職呢?”
劉宏大略想了想,說:“或許是一郡的縣令,或是州的刺史吧。”
什麽?封如此高的官位?
張讓心中頗感不快,決定要設法攪局,給劉備製造麻煩!
張讓出聲反對:“陛下,此事實不妥當。”
“何以不妥?”
張讓斟酌詞句,道:“劉備的功勞不足以勝任一郡之令,臣認為他做一縣令已然足夠。他出身貧寒,黃巾之亂前籍籍無名,僅憑這點功勞便能成為一郡之令或州的刺史,就算他是劉氏宗親,但難免會引起非議,落人口舌。”
張讓昨晚已查過劉備的身世,不過是個平頭百姓而已!
劉宏沉默不語,陷入沉思!
張見劉宏不答話,又添一句:“還請陛下三思。他與劉燕侯不同,劉燕侯名聲響徹天下,麾下的黑鱗軍威名赫赫,封他為侯,任刺史,無人會有異議。但劉備隻是平民百姓,恐怕……”
劉宏沉吟片刻後,說道:“先讓他來見我吧,事後朕自會有定奪。”
劉宏依然在偏殿接見劉備,然而見了劉備後,劉宏心中略有失望!果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劉哲那樣英氣逼人。
或許是日曬雨淋慣了,劉備皮膚略顯黝黑,二十多歲的他顯得有些蒼老,雙手略長,與身材不太協調,遠遠看去,給劉宏的印象大打折扣。尤其劉宏總是情不自禁拿劉哲少年英雄的形象與他比較,頓時對劉備的印象更差了。
劉宏對待劉備的態度與接見劉哲相似,隻是自然沒有和劉哲那樣多言,隻是寥寥幾句話交談!但應有的禮數還是有的!
先是認個親戚,然後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認了親戚,不同的就是沒和劉備一起用餐。原來張讓故意讓劉備在外等候大半天,過了午飯時間,所以劉備現在饑腸轆轆,但他不敢有任何怨言。
不過劉宏沒有像上次封賞劉哲那樣當場給劉備封賞,而是讓劉備先迴去,說是不久就會有封賞。
“陛下,可是有何憂慮?”
劉備離開後,見劉宏一直不說話,張讓輕聲問道。
“唉,看來是我過於天真了,不是所有的天下劉氏都是朕的皇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劉哲那樣少年英才!”劉宏輕輕歎了口氣。
“劉燕侯這樣的天才確實是百年難遇。”張讓在一旁煽風點火。
劉哲送他的禮物何其豐厚,此刻張讓自然不遺餘力地在皇帝麵前誇讚他!
劉宏聽後點頭,問道:“你說得對,賞他一百兩黃金吧,現在哪座城池的官職空缺?”
張讓心裏暗喜,連忙迴答:“古城目前空缺。”
古城位於汝南,被黃巾軍攻破洗劫,如今是一座殘破的城池,還沒人去擔任縣丞。劉宏一問,張讓立刻說了這個破敗之地。
劉宏沉吟片刻,說:“那就讓他去古城吧。朕叫他兩聲賢弟,他還真以為能隨意幹涉皇家之事?”
迴想起剛才問劉備他倆兒子誰更適合當皇帝,劉備竟然真的開口了,不像劉哲那樣保持沉默。
而且他看到劉備對劉辯、劉協的態度與劉哲對他們的態度大相徑庭,這讓劉宏心中頗為不悅。因此劉宏沒打算重賞劉備,再加上張讓剛才一番話,讓劉宏對劉備更加厭煩,直接隨意給了劉備一個縣丞職位就算了,不再多想此事。
“諾。”
張讓欣喜,連忙應承下來。
當天,張讓就準備好了聖旨,給劉備安排了一個古城縣丞的職位,至於劉宏所說的百兩黃金,張讓大方地給了十兩,剩下的全落入了他的口袋。
為了防止劉備再生是非,聖旨頒布當日,張讓就讓劉備即刻離開洛陽,前往古城赴任。
劉備雖然不滿,也隻能默默地接過聖旨,去上任。
與此同時,郭嘉走進來對劉哲說:“主公,你讓我們留意的劉備,已被封為古城縣丞,現在已離開洛陽前去任職了。”
“哦?隻是個縣丞?”劉哲麵色古怪,有些不解!...
劉備這個人,劉哲對其始終懷有一份戒心!
就算劉哲不深諳三國的史事,對那些曆史人物也並非十分了解。然而,劉備的名字和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即使不翻曆史書他也略知一二。
對於劉備,劉哲不敢輕視,因此在遇見劉備之後,便命令徐庶密切留意、搜集關於劉備的情報。
如今在洛陽,情報工作都是郭嘉在處理。
劉哲清楚劉備非尋常人,僅憑他日後能成為帝王的事實,劉哲就絕不會輕視他。
隻是聽說劉備得到的官職僅僅是個縣丞,這讓劉哲稍感驚訝。
昨日相見,劉宏對劉姓之人似乎格外垂青,像他自己,一麵之緣,一餐飯局,便被封為侯爵並任命為幽州牧。
然而,這個劉備卻僅獲封了個微不足道的縣丞!
“他真的隻做了縣丞?”劉哲不太相信,再次問道。
郭嘉點點頭說:“當然沒錯,聖旨已經下達了。”
劉哲摩挲著下巴沉思,沒有關羽和張飛的輔佐,劉備日後的路會怎麽走呢?不過,他得到了審配,那人的屬性倒還算不錯。
“主公是不是有什麽不妥?”郭嘉見劉哲摸著下巴不語,不禁好奇地問道。
劉哲搖了搖頭,表示一切正常,接著對郭嘉說:“日後多派些人關注劉備,還有之前提到的曹操和孫權二人。”
“主公,您為何如此在意他們?”郭嘉頗為困惑!
實話講,除了孫權暫時找不到之外,情報部門早就對劉備和曹操二人嚴密監視,隻是並未發現他們有何特殊之處。
況且劉哲如今已是侯爵,又是幽州牧,身份遠超濟南相曹操和古城縣丞劉備,他們倆已無資格成為劉哲的對手。
對此,劉哲並未過多解釋,隻淡淡地說:“我看這兩人麵相非凡,必須留意。”
次日,劉哲便帶領手下離開了洛陽,踏上返迴幽州的路途。
隻是渡過黃河,行至黎陽附近時,前去探路的手下飛馳迴來報告:“稟報主公,前方發現戰事。”
戰事?
跟隨劉哲來的都是從黑麟軍中精心挑選的,最不怕的就是戰鬥。聞言,眾人眼神一亮,如繁星般閃爍!
“上前看看。”劉哲吩咐一聲,隊伍變換陣型,直奔前方。
轉過彎,劉哲遠遠看見有人在交戰。
走近一看,劉哲看清了戰鬥的雙方。
一方約有三四十人,清一色的灰衣,手持長劍,顯然是刺客。另一方則像是富戶人家,幾輛馬車,一群家丁正在奮力抵抗灰衣刺客。
劉哲大吼一聲:“救人!”
說完,他率先策馬向前。
配合默契的黑麟軍緊隨其後,隆隆聲中,在灰衣刺客驚駭的目光下,黑麟軍隨著劉哲形成攻擊陣勢。
灰衣刺客不甘示弱,有人揮舞長劍試圖阻擋。
但在黑麟軍的衝鋒下,一切抵抗都顯得徒勞。
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黑麟軍直接從他們身上碾過,企圖阻擋的灰衣刺客紛紛倒在衝鋒的黑麟軍之下,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一瞬間,三四十人的灰衣刺客倒下了一大半。
劉哲長戟揮動,左右連刺,將兩名衝上來的灰衣刺客刺殺,高聲向馬車方向喊道:“在下幽州小興莊劉哲,閣下是何人?”
“小興莊?劉哲?”
聽見外麵的動靜,其中一輛馬車內,一名俏麗少女好奇起來,悄悄掀開車窗簾往外看。
隻見一名白衣少年騎著駿馬,手持長戟,威風凜凜,敵人們紛紛在他的長戟下倒下,背後的黑麟軍猶如黑色死神,緊隨其後收割灰衣刺客的生命。
......
刹那間,少女心中湧起異樣的情感。
“啊......”
與少女同坐馬車的丫鬟看見外麵血肉橫飛,忍不住驚叫起來。
“小姐,他就是劉哲?”恐懼過後,丫鬟平靜下來,低聲問少女。
少女搖搖頭,不確定地說:“這個我不太清楚,但他和父親描述的模樣很像,應該就是他。”
“啊,老爺出來了。”丫鬟喊了一聲。
隻見第一輛馬車上,走出一位五十來歲的老人。
“老夫蔡邕,閣下可是朝廷新封的燕侯、幽州牧劉哲,劉子陵?”老人站在馬車上,向著劉哲的方向行禮,問道。
“正是在下。”劉哲刺殺了最後一名灰衣刺客後,對蔡邕拱手迴答。
而這數十名灰衣刺客在強悍的黑麟軍麵前,片刻之間全部倒下!
仿佛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
村夫捂著臉,抽泣著說:“那個劉備,他說…他說,恥與咱家老爺為伍啊。”
其實這村夫講得還算委婉,張讓聽得出背後的含義,他常被人這般羞辱,說是不屑與宦官為伍。
“可惡,派個人去教訓他一頓。”
其餘幾位侍從們聞言,個個怒火中燒,急不可耐地喊著要派人去收拾劉備。
張讓雖怒,卻未失理智,製止了他們:“不行,別忘了,他明日是要去見皇上的。”
“不過,明日定要給他點顏色瞧瞧。”張讓咬牙切齒,心中對劉備恨得咬牙切齒。
“沒錯,明天讓他好看。”
次日進宮後,張讓侍立在劉宏身旁,找個機會問道:“陛下,不知為何要召見劉備呢?”
“他是漢室宗親,立了大功,朕自然要見一見。”劉宏微微一笑,張讓等人與他關係親近,許多事情他並未隱瞞。
張讓質疑道:“可他的功勞並不算大,遠不如劉燕侯這樣的青年才俊!”
劉宏淡然笑道:“子陵的功勞自是顯著,劉備也有他的貢獻。”
張讓俯身問道:“那陛下打算封他何職呢?”
劉宏大略想了想,說:“或許是一郡的縣令,或是州的刺史吧。”
什麽?封如此高的官位?
張讓心中頗感不快,決定要設法攪局,給劉備製造麻煩!
張讓出聲反對:“陛下,此事實不妥當。”
“何以不妥?”
張讓斟酌詞句,道:“劉備的功勞不足以勝任一郡之令,臣認為他做一縣令已然足夠。他出身貧寒,黃巾之亂前籍籍無名,僅憑這點功勞便能成為一郡之令或州的刺史,就算他是劉氏宗親,但難免會引起非議,落人口舌。”
張讓昨晚已查過劉備的身世,不過是個平頭百姓而已!
劉宏沉默不語,陷入沉思!
張見劉宏不答話,又添一句:“還請陛下三思。他與劉燕侯不同,劉燕侯名聲響徹天下,麾下的黑鱗軍威名赫赫,封他為侯,任刺史,無人會有異議。但劉備隻是平民百姓,恐怕……”
劉宏沉吟片刻後,說道:“先讓他來見我吧,事後朕自會有定奪。”
劉宏依然在偏殿接見劉備,然而見了劉備後,劉宏心中略有失望!果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劉哲那樣英氣逼人。
或許是日曬雨淋慣了,劉備皮膚略顯黝黑,二十多歲的他顯得有些蒼老,雙手略長,與身材不太協調,遠遠看去,給劉宏的印象大打折扣。尤其劉宏總是情不自禁拿劉哲少年英雄的形象與他比較,頓時對劉備的印象更差了。
劉宏對待劉備的態度與接見劉哲相似,隻是自然沒有和劉哲那樣多言,隻是寥寥幾句話交談!但應有的禮數還是有的!
先是認個親戚,然後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認了親戚,不同的就是沒和劉備一起用餐。原來張讓故意讓劉備在外等候大半天,過了午飯時間,所以劉備現在饑腸轆轆,但他不敢有任何怨言。
不過劉宏沒有像上次封賞劉哲那樣當場給劉備封賞,而是讓劉備先迴去,說是不久就會有封賞。
“陛下,可是有何憂慮?”
劉備離開後,見劉宏一直不說話,張讓輕聲問道。
“唉,看來是我過於天真了,不是所有的天下劉氏都是朕的皇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劉哲那樣少年英才!”劉宏輕輕歎了口氣。
“劉燕侯這樣的天才確實是百年難遇。”張讓在一旁煽風點火。
劉哲送他的禮物何其豐厚,此刻張讓自然不遺餘力地在皇帝麵前誇讚他!
劉宏聽後點頭,問道:“你說得對,賞他一百兩黃金吧,現在哪座城池的官職空缺?”
張讓心裏暗喜,連忙迴答:“古城目前空缺。”
古城位於汝南,被黃巾軍攻破洗劫,如今是一座殘破的城池,還沒人去擔任縣丞。劉宏一問,張讓立刻說了這個破敗之地。
劉宏沉吟片刻,說:“那就讓他去古城吧。朕叫他兩聲賢弟,他還真以為能隨意幹涉皇家之事?”
迴想起剛才問劉備他倆兒子誰更適合當皇帝,劉備竟然真的開口了,不像劉哲那樣保持沉默。
而且他看到劉備對劉辯、劉協的態度與劉哲對他們的態度大相徑庭,這讓劉宏心中頗為不悅。因此劉宏沒打算重賞劉備,再加上張讓剛才一番話,讓劉宏對劉備更加厭煩,直接隨意給了劉備一個縣丞職位就算了,不再多想此事。
“諾。”
張讓欣喜,連忙應承下來。
當天,張讓就準備好了聖旨,給劉備安排了一個古城縣丞的職位,至於劉宏所說的百兩黃金,張讓大方地給了十兩,剩下的全落入了他的口袋。
為了防止劉備再生是非,聖旨頒布當日,張讓就讓劉備即刻離開洛陽,前往古城赴任。
劉備雖然不滿,也隻能默默地接過聖旨,去上任。
與此同時,郭嘉走進來對劉哲說:“主公,你讓我們留意的劉備,已被封為古城縣丞,現在已離開洛陽前去任職了。”
“哦?隻是個縣丞?”劉哲麵色古怪,有些不解!...
劉備這個人,劉哲對其始終懷有一份戒心!
就算劉哲不深諳三國的史事,對那些曆史人物也並非十分了解。然而,劉備的名字和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即使不翻曆史書他也略知一二。
對於劉備,劉哲不敢輕視,因此在遇見劉備之後,便命令徐庶密切留意、搜集關於劉備的情報。
如今在洛陽,情報工作都是郭嘉在處理。
劉哲清楚劉備非尋常人,僅憑他日後能成為帝王的事實,劉哲就絕不會輕視他。
隻是聽說劉備得到的官職僅僅是個縣丞,這讓劉哲稍感驚訝。
昨日相見,劉宏對劉姓之人似乎格外垂青,像他自己,一麵之緣,一餐飯局,便被封為侯爵並任命為幽州牧。
然而,這個劉備卻僅獲封了個微不足道的縣丞!
“他真的隻做了縣丞?”劉哲不太相信,再次問道。
郭嘉點點頭說:“當然沒錯,聖旨已經下達了。”
劉哲摩挲著下巴沉思,沒有關羽和張飛的輔佐,劉備日後的路會怎麽走呢?不過,他得到了審配,那人的屬性倒還算不錯。
“主公是不是有什麽不妥?”郭嘉見劉哲摸著下巴不語,不禁好奇地問道。
劉哲搖了搖頭,表示一切正常,接著對郭嘉說:“日後多派些人關注劉備,還有之前提到的曹操和孫權二人。”
“主公,您為何如此在意他們?”郭嘉頗為困惑!
實話講,除了孫權暫時找不到之外,情報部門早就對劉備和曹操二人嚴密監視,隻是並未發現他們有何特殊之處。
況且劉哲如今已是侯爵,又是幽州牧,身份遠超濟南相曹操和古城縣丞劉備,他們倆已無資格成為劉哲的對手。
對此,劉哲並未過多解釋,隻淡淡地說:“我看這兩人麵相非凡,必須留意。”
次日,劉哲便帶領手下離開了洛陽,踏上返迴幽州的路途。
隻是渡過黃河,行至黎陽附近時,前去探路的手下飛馳迴來報告:“稟報主公,前方發現戰事。”
戰事?
跟隨劉哲來的都是從黑麟軍中精心挑選的,最不怕的就是戰鬥。聞言,眾人眼神一亮,如繁星般閃爍!
“上前看看。”劉哲吩咐一聲,隊伍變換陣型,直奔前方。
轉過彎,劉哲遠遠看見有人在交戰。
走近一看,劉哲看清了戰鬥的雙方。
一方約有三四十人,清一色的灰衣,手持長劍,顯然是刺客。另一方則像是富戶人家,幾輛馬車,一群家丁正在奮力抵抗灰衣刺客。
劉哲大吼一聲:“救人!”
說完,他率先策馬向前。
配合默契的黑麟軍緊隨其後,隆隆聲中,在灰衣刺客驚駭的目光下,黑麟軍隨著劉哲形成攻擊陣勢。
灰衣刺客不甘示弱,有人揮舞長劍試圖阻擋。
但在黑麟軍的衝鋒下,一切抵抗都顯得徒勞。
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黑麟軍直接從他們身上碾過,企圖阻擋的灰衣刺客紛紛倒在衝鋒的黑麟軍之下,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一瞬間,三四十人的灰衣刺客倒下了一大半。
劉哲長戟揮動,左右連刺,將兩名衝上來的灰衣刺客刺殺,高聲向馬車方向喊道:“在下幽州小興莊劉哲,閣下是何人?”
“小興莊?劉哲?”
聽見外麵的動靜,其中一輛馬車內,一名俏麗少女好奇起來,悄悄掀開車窗簾往外看。
隻見一名白衣少年騎著駿馬,手持長戟,威風凜凜,敵人們紛紛在他的長戟下倒下,背後的黑麟軍猶如黑色死神,緊隨其後收割灰衣刺客的生命。
......
刹那間,少女心中湧起異樣的情感。
“啊......”
與少女同坐馬車的丫鬟看見外麵血肉橫飛,忍不住驚叫起來。
“小姐,他就是劉哲?”恐懼過後,丫鬟平靜下來,低聲問少女。
少女搖搖頭,不確定地說:“這個我不太清楚,但他和父親描述的模樣很像,應該就是他。”
“啊,老爺出來了。”丫鬟喊了一聲。
隻見第一輛馬車上,走出一位五十來歲的老人。
“老夫蔡邕,閣下可是朝廷新封的燕侯、幽州牧劉哲,劉子陵?”老人站在馬車上,向著劉哲的方向行禮,問道。
“正是在下。”劉哲刺殺了最後一名灰衣刺客後,對蔡邕拱手迴答。
而這數十名灰衣刺客在強悍的黑麟軍麵前,片刻之間全部倒下!
仿佛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