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麽要召開這次朝會,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趁著曹操在此之際,把董卓黨派的殘餘勢力徹底清除幹淨。
最終,董卓黨派隻剩下蔡邕和呂布兩個人了。
“禮部尚書蔡邕接旨,蔡邕,你遵從皇上的命令,潛伏在董卓門下,為皇上提供了大量情報,並且攜帶詔令,英勇擊殺董卓,功績顯著,應當重賞!”
在劉協身旁,一位年邁的太監高聲宣讀。
“禮部尚書蔡邕,特賞黃金百兩,你的後代子孫可以入朝為官,見到皇上無需行跪拜禮,並賜予免死金牌。”
“微臣,叩謝皇上隆恩。”
站在曹操身後的蔡邕恭敬致謝。
“車騎將軍呂布接旨,車騎將軍雖然曾經隨同呂布為惡,但在關鍵時刻能痛改前非,跟隨禮部尚書,攜帶詔令,英勇擊殺董卓,功過相抵,然而鑒於你自己能夠及時覺醒,特封你為虎牢關駐守將領!”
“罪臣呂布,叩謝主上龍恩!”
呂布同樣表示感謝。
“陳留太守曹操,接旨。”
“臣在。”
“陳留太守曹操,多次建立戰功,此次董卓作亂,曹愛卿更是身先士卒,率領各地忠臣奮起反抗,將董卓逼入長安,隨後又領軍勤王,鏟除了董芳黨羽。朕在此,特封你為司州牧,兼任司州刺史!賞賜黃金千兩,上等絲綢一萬匹,良馬一萬匹!”
劉協大聲宣告,朝堂上的官員們聽到這話後,紛紛朝著曹操投去羨慕的目光。一州之牧,這可是州內最高的職務,再加上兼職刺史的身份,這意味著司州將成為曹操掌控的地盤。
此時,遲到的袁紹走了進來,說:
“皇上,微臣有異議,曹太守雖有功績,但還不足以晉升至此高位,請皇上再考慮一下!”
“罷了,袁愛卿不必再多言,朕主意已定。各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稟告,今日朝會就此結束吧。”
“微臣還有一事。”
曹操出列,向著劉協深深一拜。
“這次臣率軍前來勤王長安,並安排蔡邕潛伏在董卓身邊,這一切都是我的好友秦毅策劃的。微臣請求將我司州刺史的職位授予秦毅,望皇上成全!”
聽到曹操這麽說,剛剛站起身打算離開的劉協又重新坐下。
“秦毅,朕聽先皇提起過他,先皇在世時,他就曾協助曹愛卿平定黃巾之亂,沒想到這次他又幫了朕的大忙。既然曹愛卿都這樣說了,朕要是不同意,那就顯得不近人情了。既然如此,那就依曹愛卿所言,另外,賞賜秦毅黃金千兩,上等絲綢一萬匹,良馬一萬匹。”
劉協揮了揮手示意。
“微臣替秦毅謝過皇上隆恩!”
劉協起身離去,此刻的袁紹臉色難看得像是吃了個死孩子一樣。原本這一切都應該屬於他的,但他卻因陰差陽錯失去了盟主之位,因此才有後來發生的事情。想到這裏,劉協在心裏又把劉備臭罵了一頓,把所有過錯都算在了劉備頭上。
而遠在縣城裏的劉備此刻連打了兩個噴嚏,一旁的張飛立刻問道:
“大哥沒事吧,是不是受涼了?”
“沒事沒事,可能剛才吹了點涼風。”
劉備毫不在意地迴答,心裏卻在腹誹:是誰念叨老子呢,曹操?還是那個秦毅?劉備搖搖頭,不去多想,繼續翻看著手中的書籍。
再來說秦毅這邊,呂布迴家後開始收拾細軟,召集舊部,在第二天帶上家人一同前往虎牢關,遠離了這個充滿是非的京城。李白獅則隨著呂布一同去了虎牢關。
在這次戰爭中,曹操取得了重大勝利,成為最大贏家,不僅獲得了豐厚的獎賞,而且還得到了司州牧的地位。秦毅也獲得了司州刺史的位置,以及與曹操相同的獎賞。
秦毅也因此獲得了係統的獎勵——美人計、離間計,總共兩計,收獲了驚人的四千謀略值,甚至超過了此前通過戰鬥所獲得的謀略值。這讓秦毅眼前一亮,以前從未有過一次性獲取這麽多謀略值的情況,現在竟然一下就有了四千點,甚至比大型戰役獲得的還要多。
加上之前積攢的十六千謀略值,秦毅現在的謀略值總計高達兩萬點,距離解鎖無雙將魂白起傳承僅差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萬點了。
秦毅與曹操各自帶領大軍,在呂布離開後的第二天離開了城都,開始向陳留進發。同時,原來的十八路諸侯之間也不再平靜。在秦毅和曹操的影響下暫時和解的劉岱和橋瑁二人,在返迴封地的路上爆發了衝突。雙方一邊行軍一邊交戰,但由於橋瑁的兵力較弱,隻能撤迴自己的封地,頑強抵抗;劉岱則率軍將橋瑁團團圍住。
此外,在秦毅和曹操迴到陳留的同時,位於洛陽東方的虎牢關,也就是呂布駐防之處,傳來了戰事的消息。董卓的老部下李傕因不滿呂布的背叛,帶領董卓剩下的黨羽攻打呂布所在的虎牢關。
此刻呂布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兵馬,朝廷承諾的援軍還沒到達,所以虎牢關的守軍實力十分薄弱,而李傕的手下卻是董卓遺留下來的精銳部隊,兩者之間的戰鬥力差距懸殊。
僅僅一天時間,李傕就攻占了虎牢關,呂布隻好帶著李白獅及二百名親衛隊逃離虎牢關。
董卓死後,僅僅過了三天時間,天下諸侯間的爭奪就開始了,各方互不讓步。目前實力最強的三方無疑是袁家兄弟袁紹和袁術,以及擔任司州牧的曹操,如今這三家已經呈現出三分天下的態勢。
如今最安寧的地方恐怕就是曹操他們所在的司州了。
就在前一天,曹操派人去迎接自己的父親曹嵩來到司州,而秦毅則派出趙雲帶領一千名白馬校尉暗中保護曹操的父親。
曹操並不知情,但秦毅清楚得很,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前往曹操封地的路上,曾遭到陶謙指使的人伏擊殺害,原因是曹操與陶謙世代為仇,因此陶謙才會對曹操的父親下手。
不過這一次有趙雲和一千名白馬校尉跟隨,即便是陶謙親自率軍而來,也得損失慘重才能全身而退。
最終,董卓黨派隻剩下蔡邕和呂布兩個人了。
“禮部尚書蔡邕接旨,蔡邕,你遵從皇上的命令,潛伏在董卓門下,為皇上提供了大量情報,並且攜帶詔令,英勇擊殺董卓,功績顯著,應當重賞!”
在劉協身旁,一位年邁的太監高聲宣讀。
“禮部尚書蔡邕,特賞黃金百兩,你的後代子孫可以入朝為官,見到皇上無需行跪拜禮,並賜予免死金牌。”
“微臣,叩謝皇上隆恩。”
站在曹操身後的蔡邕恭敬致謝。
“車騎將軍呂布接旨,車騎將軍雖然曾經隨同呂布為惡,但在關鍵時刻能痛改前非,跟隨禮部尚書,攜帶詔令,英勇擊殺董卓,功過相抵,然而鑒於你自己能夠及時覺醒,特封你為虎牢關駐守將領!”
“罪臣呂布,叩謝主上龍恩!”
呂布同樣表示感謝。
“陳留太守曹操,接旨。”
“臣在。”
“陳留太守曹操,多次建立戰功,此次董卓作亂,曹愛卿更是身先士卒,率領各地忠臣奮起反抗,將董卓逼入長安,隨後又領軍勤王,鏟除了董芳黨羽。朕在此,特封你為司州牧,兼任司州刺史!賞賜黃金千兩,上等絲綢一萬匹,良馬一萬匹!”
劉協大聲宣告,朝堂上的官員們聽到這話後,紛紛朝著曹操投去羨慕的目光。一州之牧,這可是州內最高的職務,再加上兼職刺史的身份,這意味著司州將成為曹操掌控的地盤。
此時,遲到的袁紹走了進來,說:
“皇上,微臣有異議,曹太守雖有功績,但還不足以晉升至此高位,請皇上再考慮一下!”
“罷了,袁愛卿不必再多言,朕主意已定。各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稟告,今日朝會就此結束吧。”
“微臣還有一事。”
曹操出列,向著劉協深深一拜。
“這次臣率軍前來勤王長安,並安排蔡邕潛伏在董卓身邊,這一切都是我的好友秦毅策劃的。微臣請求將我司州刺史的職位授予秦毅,望皇上成全!”
聽到曹操這麽說,剛剛站起身打算離開的劉協又重新坐下。
“秦毅,朕聽先皇提起過他,先皇在世時,他就曾協助曹愛卿平定黃巾之亂,沒想到這次他又幫了朕的大忙。既然曹愛卿都這樣說了,朕要是不同意,那就顯得不近人情了。既然如此,那就依曹愛卿所言,另外,賞賜秦毅黃金千兩,上等絲綢一萬匹,良馬一萬匹。”
劉協揮了揮手示意。
“微臣替秦毅謝過皇上隆恩!”
劉協起身離去,此刻的袁紹臉色難看得像是吃了個死孩子一樣。原本這一切都應該屬於他的,但他卻因陰差陽錯失去了盟主之位,因此才有後來發生的事情。想到這裏,劉協在心裏又把劉備臭罵了一頓,把所有過錯都算在了劉備頭上。
而遠在縣城裏的劉備此刻連打了兩個噴嚏,一旁的張飛立刻問道:
“大哥沒事吧,是不是受涼了?”
“沒事沒事,可能剛才吹了點涼風。”
劉備毫不在意地迴答,心裏卻在腹誹:是誰念叨老子呢,曹操?還是那個秦毅?劉備搖搖頭,不去多想,繼續翻看著手中的書籍。
再來說秦毅這邊,呂布迴家後開始收拾細軟,召集舊部,在第二天帶上家人一同前往虎牢關,遠離了這個充滿是非的京城。李白獅則隨著呂布一同去了虎牢關。
在這次戰爭中,曹操取得了重大勝利,成為最大贏家,不僅獲得了豐厚的獎賞,而且還得到了司州牧的地位。秦毅也獲得了司州刺史的位置,以及與曹操相同的獎賞。
秦毅也因此獲得了係統的獎勵——美人計、離間計,總共兩計,收獲了驚人的四千謀略值,甚至超過了此前通過戰鬥所獲得的謀略值。這讓秦毅眼前一亮,以前從未有過一次性獲取這麽多謀略值的情況,現在竟然一下就有了四千點,甚至比大型戰役獲得的還要多。
加上之前積攢的十六千謀略值,秦毅現在的謀略值總計高達兩萬點,距離解鎖無雙將魂白起傳承僅差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萬點了。
秦毅與曹操各自帶領大軍,在呂布離開後的第二天離開了城都,開始向陳留進發。同時,原來的十八路諸侯之間也不再平靜。在秦毅和曹操的影響下暫時和解的劉岱和橋瑁二人,在返迴封地的路上爆發了衝突。雙方一邊行軍一邊交戰,但由於橋瑁的兵力較弱,隻能撤迴自己的封地,頑強抵抗;劉岱則率軍將橋瑁團團圍住。
此外,在秦毅和曹操迴到陳留的同時,位於洛陽東方的虎牢關,也就是呂布駐防之處,傳來了戰事的消息。董卓的老部下李傕因不滿呂布的背叛,帶領董卓剩下的黨羽攻打呂布所在的虎牢關。
此刻呂布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兵馬,朝廷承諾的援軍還沒到達,所以虎牢關的守軍實力十分薄弱,而李傕的手下卻是董卓遺留下來的精銳部隊,兩者之間的戰鬥力差距懸殊。
僅僅一天時間,李傕就攻占了虎牢關,呂布隻好帶著李白獅及二百名親衛隊逃離虎牢關。
董卓死後,僅僅過了三天時間,天下諸侯間的爭奪就開始了,各方互不讓步。目前實力最強的三方無疑是袁家兄弟袁紹和袁術,以及擔任司州牧的曹操,如今這三家已經呈現出三分天下的態勢。
如今最安寧的地方恐怕就是曹操他們所在的司州了。
就在前一天,曹操派人去迎接自己的父親曹嵩來到司州,而秦毅則派出趙雲帶領一千名白馬校尉暗中保護曹操的父親。
曹操並不知情,但秦毅清楚得很,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前往曹操封地的路上,曾遭到陶謙指使的人伏擊殺害,原因是曹操與陶謙世代為仇,因此陶謙才會對曹操的父親下手。
不過這一次有趙雲和一千名白馬校尉跟隨,即便是陶謙親自率軍而來,也得損失慘重才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