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勢對於荊城來說十分危急,北路諸葛方全線崩潰,東路天水關、西路黑沼關全部落入敵手。


    還有一個嚴重的事,就是孟三勇的叛變,使得西南少數民族變得十分不安穩。


    孟三勇投降南雍之事,隻有有限的人知曉,他們並沒有將消息擴散。


    現在,孟三勇占領了天水關,這個消息弄得整個荊州皆知,對荊州的團結穩定十分不利。


    西南少數民族,雖然有武城諸葛家的壓製,西南孟家本族並沒有明確表示叛變。


    但是,這是個隱患,十分危險。


    對於荊州來說,眼下也隻能安撫他們,決不能強行逼迫。


    李閣老道:“少了東路軍,我們還有城外劉浩的十萬大軍,和城內的十萬軍,而且其他各地方軍也在陸續趕來。而且我們為主,姬睿小兒為客,他能在這裏支撐多久?”


    諸葛聰暗道:“你懂個屁,城內十萬軍的戰鬥力也不如東路的三萬騎兵。而且城內除了禁衛軍戰鬥力勉強湊合,其他兵種隻有抓小毛賊、欺負老百姓的本事。”


    諸葛聰口中卻道:“眼下隻能靠這些人了。傳我令,令劉浩留六萬四千人馬布置八陣圖陣,其餘人馬入城防守。”


    李閣老阻止道:“等等,諸葛丞相。大王有令,劉浩大軍隻能在城外,不得進城。這是大王的手諭!”


    年輕的書辦接過手諭遞給諸葛聰。


    諸葛聰看完手諭,皺眉道:“大王何故懷疑劉浩將軍?”


    王閣老也問道:“劉浩將軍手下的士兵可都是北路的邊軍啊,入城參與防守不是更好嗎?”


    張閣老和吳閣老也看向李閣老。


    李閣老故作神秘道:“這就不得而知了,我們還是遵王命行事吧。”


    諸葛聰再也忍受不住了,怒道:“我看,這首輔和總指揮的位子,也由你李閣老繼任吧!”


    李閣老不客氣地道:“哼,您還是直接向大王請辭吧。”


    張、吳兩位閣老勸道:“眼下隻有諸葛丞相能主持大局,我們會全力支持。”


    王閣老諷刺道:“內閣首輔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當的,必須像諸葛丞相這樣的德才兼備大才才行。某些人想上位,在我看來,德和才恐怕都不過關。”


    李閣老憋得老臉通紅,他靠得是資曆和荊王的信任才進入的內閣,能力一般,品德方麵也不是很讓人信服。


    王閣老這一番諷刺,直戳他的軟肋。


    他也明白他對於荊王的價值,隻是起到製衡的作用。


    像李閣老這樣有資曆、沒能力的人,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都是存在的,這樣的人當不了“一把手”,當不了決策者、拍板人。


    但是,他能作為“一把手”的心腹,用來製衡“二把手”或者其他實權人物,這也符合中原傳統文化中“中庸之道”、製衡之術的思想。


    諸葛聰道:“好了,王閣老,不要再說了。眼下以大局為重,如果此戰不勝,我們以及我們背後的家族全都得遭殃。”


    王閣老拱手道:“諸葛丞相英明,以大局為重。”


    諸葛聰向身旁年輕的書辦道:“子翰,擬紙。命劉浩在城外擺八陣圖陣法,不得踏入城內一步。”


    年輕書辦名叫王子翰,王閣老推薦的內閣書辦,小夥子不僅思維敏捷、文章寫得好,而且為人靈活、辦事周全。


    當官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有人稱之為藝術。


    有的人天生就是當官的料,他能夠在短暫的時間摸透官場規律,深諳為官之道,很快贏得主官的信任,王子翰便是這一類人。


    他很快贏得諸葛聰的好感,使當朝一品、內閣首輔諸葛聰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一名小小辦事員的名字,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諸葛聰看著王子翰快速起草的文書,滿意地點點頭,蓋上內閣的大印,交給侍衛傳令。


    諸葛聰問道:“南雍兵現至何處了?”


    張閣老負責此事,迴答道:“丞相,現在是一天一個戰報傳來。據最新消息傳來,南雍兵現在兵分五路,西路軍由江風帶領占領了黑沼關。


    東路軍由莫大海、降將孟三勇帶領,占領了天水關,莫大海生死未卜。中路軍分三路,分別由姬睿、孫世忠、趙子雲帶領。據說還有一位原北雍的重要人物,跟隨姬睿一起來。”


    諸葛聰皺了皺眉,自言自語道:“北雍的人?”


    諸葛南破陣之事,除了南雍方麵的人,隻有諸葛方知曉,諸葛方已死,荊州方麵並不知曉諸葛南之事。


    王閣老道:“我猜測破八陣圖陣法,應該與此人相關。而且姬睿消失了一段時間,據密探迴報,他們曾在冀州出現過。”


    諸葛聰沉思著,自言道:“冀州?他們在冀州請的人,天下間除了我諸葛家族的人能破此陣,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啊!一定是諸葛南!”


    諸葛南在北雍,那個時候還叫雍州,發跡後,與他通過信,表示過要他們這一支迴歸,但被諸葛南拒絕了。


    聽到諸葛南的名字,在場的眾人均大驚,王子翰的眼裏也出現了異樣的光芒。


    諸葛南作為雍州重要人物,他們自然知曉。


    魏通道:“一定是諸葛南,是他破了諸葛方將軍的八陣圖陣法!”


    說完,他有意看了一眼諸葛聰。


    諸葛南是成名多年的名將,其與荊州諸葛家族的關係,其他州的人可能不清楚,但是作為荊州高層,都是知道的。


    諸葛南加入了南雍的陣營,對於荊州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特別是對於作為主帥的諸葛聰帶領的軍隊來說,他對諸葛家族的排兵布陣之法以及用兵習慣是十分了解的。


    而且諸葛聰在明,諸葛南在暗。


    諸葛聰猜到了各人的心思,自信而堅毅安撫眾人道:“諸葛南家族從幾十年前便已被驅逐出我諸葛家族,那時他才幼年,而且已曆經數十年。


    就憑他一介旁支庶出,就能打敗我百年傳承的諸葛家,就能打敗我曆經百年發展的荊州嗎?簡直是癡人說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州恃風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共三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共三羊並收藏九州恃風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