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睿、吳為二人互視一眼,十分疑惑,王五兒不敢賣關子,道:“前前後後有五十多算命先生測算了諸葛先生的具體方位,除去重合的,一共有三十二個。
小的便派人在這三十二個地方日夜兼守,最後終於在一處山林發現了諸葛先生的行蹤,兄弟們一路跟隨,終於在青山崖村發現了諸葛先生的住處。”
姬睿撫掌大笑,對吳為道:“老吳,將這一百兩黃金賞賜給王五兒。”
一百兩黃金,即便對於負責一州的王五兒也不是小數目,王五兒又匆忙下跪表示感謝。
吳為笑道:“那是諸葛先生不想有意迴避你們。”
王五兒連聲道:“那是、那是。”
姬睿道:“明日晚飯後,你隨我們去拜訪諸葛先生。”
王五兒答應著退下。
次日晚間,姬睿、吳為、王五兒三人策馬來到青山崖村,為避免目標太大,王五兒帶來的護衛人員全部隱藏在暗處。
謝瑤不方便露麵,在客棧休息。
三人到達一處密林後,馬匹不能通過,三人下馬步行。
姬睿觀察到,這片密林裏地麵長滿了一片綠油油的小草,沒有人行路的痕跡。
如果不是王五兒帶著來,根本沒有人會猜測到這片樹林後竟然還有居所。
在王五兒帶領下,三人一路七扭八拐,足足走了近一個時辰,才看到樹林的盡頭。
順著樹木之間的縫隙看去,盡頭是一片房屋,坐落有序,遠遠地便能聞到泥土和青磚的味道,看來此處住宅剛建不久。
三人朝著房屋的方向一路疾馳,快要走出樹林之時。
他們突然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諸葛先生,冀王宮燕靈兒求見!”
聽聲音,此人是名年輕女子,而且內力不俗。
姬睿三人對視,同時飛身而起,隱藏在了樹上,小心觀察著情況。
放眼望去,隻見諸葛南屋外站了一波人,目測有五十餘人,統一著藍色服飾,背挎弩箭,腰佩軍刀,腳穿皂靴,列隊整齊。
王五兒小聲道:“是冀州府密探司的人。”
為首之人正是剛才說話的女子,她身穿黑色緊身束衣,烏黑的長發紮成馬尾辮,腰間掛著一把長劍,身材姣好。
隻是背對著姬睿,看不清容貌。
“小姐,我家老爺真的外出了,小的不敢騙您。”
一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拱手說道,表情有些無奈。
叫燕靈兒的女子不理他的話,仍舊喊道:“諸葛先生,請求一見!”
諸葛家的管家男子在旁再三勸阻,燕靈兒依舊喊叫。
連續叫喊了十多聲。
燕靈兒終於沉不住氣了,她一把推開一直喋喋不休的管家男子,欲闖入門中。
身後一密探馬上上前阻攔,小聲和燕靈兒說了些話。
燕靈兒生氣地跺了跺腳,一揮手便帶領眾密探離開。
管家看著眾人消失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向院內走去。
姬睿三人立即從樹上躍下,三人中姬睿、吳為的功夫自然高強。
但其貌不揚的王五兒竟也是個高手,僅比吳為略差一籌,令姬睿對三山幫的實力更加高看一眼。
三人躍下樹發出的聲音並不大。
此時的吳為全身心都在諸葛家,無暇顧及姬睿對王五兒看法。
冀州作為天下第一大州,作為三山幫冀州的負責人,王五兒自身的功夫必須過硬才堪大任。
王五兒卻是另一番想法,他本身並不是原三山寨的老人,是三山幫發展起來後加入的,看重的是優厚的待遇。
他一向對自己的功夫十分自信,基於這點,他經過逐級選拔才走到今日的位置。
當他見到姬睿、吳為二人的身法後,內心十分驚訝,尤其是這位年輕的幕後大主子姬睿,瘦弱的身體內隱藏著驚人的力量。
無論是跳上樹還是躍下來,未發出一絲絲的聲音,又快又輕,舉重若輕。
各懷心思的三人走向諸葛南宅院。
諸葛家管家模樣的男子也停下了腳步,迴頭望向三人,臉色比之前見冀州王宮密探要嚴肅很多。
管家男子雙手交叉放在身後,腰身挺得筆直,道:“三位功夫了得,在下佩服!”
他剛剛說完話,諸葛家院子牆頭上冒出了數十架弩弓。
這些弩弓,是姬睿十分熟悉的,是他當年從日月島弟子手中奪來,後經過雍州工部改造的。
王五兒見狀,一麵將姬睿、吳為二人擋在身後,一麵欲發信號喊人來,姬睿卻一把將王五兒拉到身後。
二人一拉一扯,弩箭已向三人射來,姬睿體內洗髓經自發地形成黃色護體罩氣,將弩箭紛紛打落。
管家男子大驚,手中不知何時出現一隻長劍,一劍劈開姬睿發出的護體真氣,直逼姬睿胸口。
姬睿此時的功夫可比肩九大派掌門,豈能如他所願。
管家男子眼前一花,劍已到姬睿手中,並架在了男子脖子上。
這一係列動作隻在一瞬間,時間之短,令弓箭手們的第二波箭還未發出,令王五兒還未來得及發出信號叫人。
管家男子被姬睿製住,諸葛家的弓箭手們不敢放箭,看來此人的地位在諸葛家不算低,王五兒被姬睿的這一手驚得忘記喊人了,當然,也不必喊了。
吳為長年跟隨姬睿,對他的功夫卻是習以為常。
他上前一步,向男子拱手道:“麻煩老兄,通稟諸葛統領一聲,南雍故人求見!”
男子又是一驚,臉色變了又變,道:“你們不是謝家派來的?”
吳為心中釋懷,搖頭道:“謝家乃我們之仇敵!”
姬睿將劍撤下,送還男子,拱手道:“誤會、誤會!”
男子向牆頭揮手,密密麻麻的弩弓消失不見。
男子一改常態,向吳為三人拱手。
吳為退後一步,與王五兒並排在姬睿身後。
男子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又快速恢複如常,道:“小人乃諸葛先生管家,諸葛向!先生外出此時仍未歸來,請各位改日再來。”
吳為問道:“先生何時歸?”
諸葛向道:“不定期。先生自解甲歸田隱居此處,時常外出雲遊,少則三、五天,多則三個月,這次先生已外出三天。”
小的便派人在這三十二個地方日夜兼守,最後終於在一處山林發現了諸葛先生的行蹤,兄弟們一路跟隨,終於在青山崖村發現了諸葛先生的住處。”
姬睿撫掌大笑,對吳為道:“老吳,將這一百兩黃金賞賜給王五兒。”
一百兩黃金,即便對於負責一州的王五兒也不是小數目,王五兒又匆忙下跪表示感謝。
吳為笑道:“那是諸葛先生不想有意迴避你們。”
王五兒連聲道:“那是、那是。”
姬睿道:“明日晚飯後,你隨我們去拜訪諸葛先生。”
王五兒答應著退下。
次日晚間,姬睿、吳為、王五兒三人策馬來到青山崖村,為避免目標太大,王五兒帶來的護衛人員全部隱藏在暗處。
謝瑤不方便露麵,在客棧休息。
三人到達一處密林後,馬匹不能通過,三人下馬步行。
姬睿觀察到,這片密林裏地麵長滿了一片綠油油的小草,沒有人行路的痕跡。
如果不是王五兒帶著來,根本沒有人會猜測到這片樹林後竟然還有居所。
在王五兒帶領下,三人一路七扭八拐,足足走了近一個時辰,才看到樹林的盡頭。
順著樹木之間的縫隙看去,盡頭是一片房屋,坐落有序,遠遠地便能聞到泥土和青磚的味道,看來此處住宅剛建不久。
三人朝著房屋的方向一路疾馳,快要走出樹林之時。
他們突然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諸葛先生,冀王宮燕靈兒求見!”
聽聲音,此人是名年輕女子,而且內力不俗。
姬睿三人對視,同時飛身而起,隱藏在了樹上,小心觀察著情況。
放眼望去,隻見諸葛南屋外站了一波人,目測有五十餘人,統一著藍色服飾,背挎弩箭,腰佩軍刀,腳穿皂靴,列隊整齊。
王五兒小聲道:“是冀州府密探司的人。”
為首之人正是剛才說話的女子,她身穿黑色緊身束衣,烏黑的長發紮成馬尾辮,腰間掛著一把長劍,身材姣好。
隻是背對著姬睿,看不清容貌。
“小姐,我家老爺真的外出了,小的不敢騙您。”
一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拱手說道,表情有些無奈。
叫燕靈兒的女子不理他的話,仍舊喊道:“諸葛先生,請求一見!”
諸葛家的管家男子在旁再三勸阻,燕靈兒依舊喊叫。
連續叫喊了十多聲。
燕靈兒終於沉不住氣了,她一把推開一直喋喋不休的管家男子,欲闖入門中。
身後一密探馬上上前阻攔,小聲和燕靈兒說了些話。
燕靈兒生氣地跺了跺腳,一揮手便帶領眾密探離開。
管家看著眾人消失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向院內走去。
姬睿三人立即從樹上躍下,三人中姬睿、吳為的功夫自然高強。
但其貌不揚的王五兒竟也是個高手,僅比吳為略差一籌,令姬睿對三山幫的實力更加高看一眼。
三人躍下樹發出的聲音並不大。
此時的吳為全身心都在諸葛家,無暇顧及姬睿對王五兒看法。
冀州作為天下第一大州,作為三山幫冀州的負責人,王五兒自身的功夫必須過硬才堪大任。
王五兒卻是另一番想法,他本身並不是原三山寨的老人,是三山幫發展起來後加入的,看重的是優厚的待遇。
他一向對自己的功夫十分自信,基於這點,他經過逐級選拔才走到今日的位置。
當他見到姬睿、吳為二人的身法後,內心十分驚訝,尤其是這位年輕的幕後大主子姬睿,瘦弱的身體內隱藏著驚人的力量。
無論是跳上樹還是躍下來,未發出一絲絲的聲音,又快又輕,舉重若輕。
各懷心思的三人走向諸葛南宅院。
諸葛家管家模樣的男子也停下了腳步,迴頭望向三人,臉色比之前見冀州王宮密探要嚴肅很多。
管家男子雙手交叉放在身後,腰身挺得筆直,道:“三位功夫了得,在下佩服!”
他剛剛說完話,諸葛家院子牆頭上冒出了數十架弩弓。
這些弩弓,是姬睿十分熟悉的,是他當年從日月島弟子手中奪來,後經過雍州工部改造的。
王五兒見狀,一麵將姬睿、吳為二人擋在身後,一麵欲發信號喊人來,姬睿卻一把將王五兒拉到身後。
二人一拉一扯,弩箭已向三人射來,姬睿體內洗髓經自發地形成黃色護體罩氣,將弩箭紛紛打落。
管家男子大驚,手中不知何時出現一隻長劍,一劍劈開姬睿發出的護體真氣,直逼姬睿胸口。
姬睿此時的功夫可比肩九大派掌門,豈能如他所願。
管家男子眼前一花,劍已到姬睿手中,並架在了男子脖子上。
這一係列動作隻在一瞬間,時間之短,令弓箭手們的第二波箭還未發出,令王五兒還未來得及發出信號叫人。
管家男子被姬睿製住,諸葛家的弓箭手們不敢放箭,看來此人的地位在諸葛家不算低,王五兒被姬睿的這一手驚得忘記喊人了,當然,也不必喊了。
吳為長年跟隨姬睿,對他的功夫卻是習以為常。
他上前一步,向男子拱手道:“麻煩老兄,通稟諸葛統領一聲,南雍故人求見!”
男子又是一驚,臉色變了又變,道:“你們不是謝家派來的?”
吳為心中釋懷,搖頭道:“謝家乃我們之仇敵!”
姬睿將劍撤下,送還男子,拱手道:“誤會、誤會!”
男子向牆頭揮手,密密麻麻的弩弓消失不見。
男子一改常態,向吳為三人拱手。
吳為退後一步,與王五兒並排在姬睿身後。
男子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又快速恢複如常,道:“小人乃諸葛先生管家,諸葛向!先生外出此時仍未歸來,請各位改日再來。”
吳為問道:“先生何時歸?”
諸葛向道:“不定期。先生自解甲歸田隱居此處,時常外出雲遊,少則三、五天,多則三個月,這次先生已外出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