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海身經百戰,豈不知他心中所想,隻見身形晃動,欲衝上前。
諸葛方激將道:“涿州騎也不過如此,以多欺少!本帥豈會怕了你!”
被他一激,莫大海身形縮迴,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身後千餘名涿州騎也隨他哈哈大笑!
這些人內力齊發,聲音不亞於萬人合聲,響徹山林。
他們笑得是諸葛方剛才所說“以多欺少”這句話,涿州騎善於突襲,一直以來都是以少擊多,哪怕是在大漠與草原騎兵作戰。
諸葛方等人卻不知他們所笑何事,但身處劣境,隻覺他們是在羞辱自己。
寒風依舊瑟瑟,但他的臉被氣得通紅。
莫大海豈能容他再拖延時間,再次用滴血的長槍指向諸葛方,道:“你,和我單打獨鬥!贏了,我放你走!輸了,你跟我走!”
不容諸葛方選擇,莫大海的槍尖已抵至諸葛方脖頸處,太快了。
諸葛方在北疆從軍多年,武藝自然不弱,而且他一直全身戒備。
當莫大海身體動的時候,他的身體便急速後退,隻是莫大海太快了。
就在莫大海欲進一步動作的時候,諸葛方體內真氣外湧,遍布全身,背後的雙鐧從身後飛身而出,極速地落入他手中。
他雙鐧交叉,叮當一聲脆響,將莫大海的銀槍抵住。
莫大海冷哼一聲,左手用力拍向槍杆,力道傳至槍頭。
諸葛方欲再次加力,可惜莫大海的內力已達隨心所欲境界,心念所至力道便至。
諸葛方發力太慢,他的胸口一片冰涼,隨後是一陣劇痛,一口鮮血欲噴湧而出,又生生被他壓下。
越是高手,過招越簡單,隻兩招便分勝負。
這兩招隻在片刻之間。
諸葛方的親兵見主帥受傷,哪裏顧得上道義,紛紛拔刀砍向莫大海。
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涿州騎豈能如他們所願。
“嗤嗤嗤嗤!”
千餘支弩箭齊發。
“啊啊啊……”
諸葛方的親兵即刻死傷大半,涿州騎所用弩箭是經密探司魯南、魯北改良後的。
比最初日月島的弩箭又強大了很多,重量、靈敏度、準確性、力量等各方麵均有改進。
你不仁在先,休怪我不義。
涿州騎們座下戰馬嘶吼,迅速向諸葛方身邊僅剩的幾十名親兵衝殺過去。
千餘涿州騎對戰幾十名荊州兵,如砍瓜切菜般容易。
此時的諸葛方自身難保,自然無暇顧及親兵們的死活。
莫大海的第三招使出,仍是前二招的重複,上挑下砸。
戰場對陣殺敵最簡單的招式,往往是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是速度、力度和持久度。
諸葛方不敢再硬接,雙鐧趁勢收迴,身體後退,想讓莫大海打空。
但莫大海最引以為傲地就是他的反應速度,他眼疾手快,由砸改為刺。
這一快速變招,使得諸葛方來不及應對,隻好向後一仰。
莫大海的銀槍恰好擦過他的鼻尖,但這一招太過淩厲了,槍頭上產生的勁氣,打得諸葛方頭顱異常疼痛。
諸葛方慘叫著跌落下馬。
莫大海隻用了四招便將荊州主將打落下馬。
諸葛方已經很厲害了,一般的將領抵不過他一招。
諸葛家族家傳最得意的是兵法而非武藝,武藝隻能算是二流水平。
即便諸葛方將家傳武學練至圓滿,也不是莫大海這類一等高手的對手。
莫大海的銀槍如他的性格一般冷漠無情,諸葛方還未來得及動身,槍尖再次逼近諸葛方的頭顱。
“啊!”
地一聲慘叫,不是諸葛方叫出來的,而是離諸葛方最近的一名親兵發出來的,他替諸葛方抵擋了一槍。
諸葛方趁機狼狽地跳上戰馬,可是莫大海的速度依舊很快。
就在諸葛方屁股落在戰馬上的瞬間,銀槍便刺中了戰馬後股。
“嘶律律!”戰馬一聲慘叫,諸葛方再次跌落在地,堂堂荊州兵北部戰區主帥兩次被打落下馬,是諸葛方生平未遇,可謂奇恥大辱。
莫大海仍未手下留情,銀槍冒著寒氣再次向諸葛方脖頸刺去。
諸葛方認命般地閉上了眼睛,荊州一代名將即將殞命在荒野之中。
“叮當!”
一聲輕響,一支羽箭射在了莫大海的槍頭上,銀槍的方向發生了偏離,刺中了諸葛方的左肩甲,諸葛方慘叫著翻滾起身。
來救援了,諸葛方命不該絕!
這一箭又快又準,力道非常大。
莫大海手心都能感受到震顫,射箭之人的武藝應該在遠在諸葛方之上。
莫大海心中驚疑:“荊州軍中竟有如此厲害之人。”
他抬起頭,四處尋找射箭之人。
趁莫大海分神之際,一隊荊州士兵已將諸葛方扶上馬,逃離了莫大海的視線。
這時,一隊荊州兵喊殺著將莫大海等人圍困。
必勝的局麵,竟被荊州兵反包圍了。
涿州騎絲毫不懼,上前與救援的荊州兵廝殺在一起。
從這些荊州兵的穿著來看,是西南少數民族士兵。
莫大海望著諸葛方遠去的方向,深知錯過了擊殺諸葛方的最佳時機。
他懊悔不已,真不應該手下留情。
他剛才好幾次沒有下狠手,他想活捉諸葛方,這樣效果更好些。
隻可惜……
他雙腿微微用力,驅動座下戰馬,欲到來援的荊州兵中衝殺,以發泄心中的怒氣,他要大開殺戒!
他剛剛有所動作,忽感背後生風,又是一箭射來,發出“叮當”一聲。
這次,莫大海是有準備的,他用銀槍擋住了這致命一擊。
原來,莫大海早已感知到背後射箭之人的方位,隻是不能精確具體位置,而且他在暗,莫大海在明。
隻能等對方先出手,才能準確判斷出射手的具體位置。
剛才他向前驅動戰馬也隻是假動作,在等待對方出手。
對方何嚐不知,但他救主心切,已來不及思慮太多,不得不再次出箭射向莫大海。
弓箭剛剛落地,莫大海已驅動戰馬到了百米開外的一棵大樹後。
又是“叮當”一聲,莫大海的銀槍與射箭之人的巨斧發生了碰撞。
二人分開,借著月光,莫大海看向來人,隻見此人高大魁梧,足足比莫大海高了一頭,寒冬黑夜,穿著草鞋,上身穿著簡陋的竹製鎧甲。
諸葛方激將道:“涿州騎也不過如此,以多欺少!本帥豈會怕了你!”
被他一激,莫大海身形縮迴,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身後千餘名涿州騎也隨他哈哈大笑!
這些人內力齊發,聲音不亞於萬人合聲,響徹山林。
他們笑得是諸葛方剛才所說“以多欺少”這句話,涿州騎善於突襲,一直以來都是以少擊多,哪怕是在大漠與草原騎兵作戰。
諸葛方等人卻不知他們所笑何事,但身處劣境,隻覺他們是在羞辱自己。
寒風依舊瑟瑟,但他的臉被氣得通紅。
莫大海豈能容他再拖延時間,再次用滴血的長槍指向諸葛方,道:“你,和我單打獨鬥!贏了,我放你走!輸了,你跟我走!”
不容諸葛方選擇,莫大海的槍尖已抵至諸葛方脖頸處,太快了。
諸葛方在北疆從軍多年,武藝自然不弱,而且他一直全身戒備。
當莫大海身體動的時候,他的身體便急速後退,隻是莫大海太快了。
就在莫大海欲進一步動作的時候,諸葛方體內真氣外湧,遍布全身,背後的雙鐧從身後飛身而出,極速地落入他手中。
他雙鐧交叉,叮當一聲脆響,將莫大海的銀槍抵住。
莫大海冷哼一聲,左手用力拍向槍杆,力道傳至槍頭。
諸葛方欲再次加力,可惜莫大海的內力已達隨心所欲境界,心念所至力道便至。
諸葛方發力太慢,他的胸口一片冰涼,隨後是一陣劇痛,一口鮮血欲噴湧而出,又生生被他壓下。
越是高手,過招越簡單,隻兩招便分勝負。
這兩招隻在片刻之間。
諸葛方的親兵見主帥受傷,哪裏顧得上道義,紛紛拔刀砍向莫大海。
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涿州騎豈能如他們所願。
“嗤嗤嗤嗤!”
千餘支弩箭齊發。
“啊啊啊……”
諸葛方的親兵即刻死傷大半,涿州騎所用弩箭是經密探司魯南、魯北改良後的。
比最初日月島的弩箭又強大了很多,重量、靈敏度、準確性、力量等各方麵均有改進。
你不仁在先,休怪我不義。
涿州騎們座下戰馬嘶吼,迅速向諸葛方身邊僅剩的幾十名親兵衝殺過去。
千餘涿州騎對戰幾十名荊州兵,如砍瓜切菜般容易。
此時的諸葛方自身難保,自然無暇顧及親兵們的死活。
莫大海的第三招使出,仍是前二招的重複,上挑下砸。
戰場對陣殺敵最簡單的招式,往往是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是速度、力度和持久度。
諸葛方不敢再硬接,雙鐧趁勢收迴,身體後退,想讓莫大海打空。
但莫大海最引以為傲地就是他的反應速度,他眼疾手快,由砸改為刺。
這一快速變招,使得諸葛方來不及應對,隻好向後一仰。
莫大海的銀槍恰好擦過他的鼻尖,但這一招太過淩厲了,槍頭上產生的勁氣,打得諸葛方頭顱異常疼痛。
諸葛方慘叫著跌落下馬。
莫大海隻用了四招便將荊州主將打落下馬。
諸葛方已經很厲害了,一般的將領抵不過他一招。
諸葛家族家傳最得意的是兵法而非武藝,武藝隻能算是二流水平。
即便諸葛方將家傳武學練至圓滿,也不是莫大海這類一等高手的對手。
莫大海的銀槍如他的性格一般冷漠無情,諸葛方還未來得及動身,槍尖再次逼近諸葛方的頭顱。
“啊!”
地一聲慘叫,不是諸葛方叫出來的,而是離諸葛方最近的一名親兵發出來的,他替諸葛方抵擋了一槍。
諸葛方趁機狼狽地跳上戰馬,可是莫大海的速度依舊很快。
就在諸葛方屁股落在戰馬上的瞬間,銀槍便刺中了戰馬後股。
“嘶律律!”戰馬一聲慘叫,諸葛方再次跌落在地,堂堂荊州兵北部戰區主帥兩次被打落下馬,是諸葛方生平未遇,可謂奇恥大辱。
莫大海仍未手下留情,銀槍冒著寒氣再次向諸葛方脖頸刺去。
諸葛方認命般地閉上了眼睛,荊州一代名將即將殞命在荒野之中。
“叮當!”
一聲輕響,一支羽箭射在了莫大海的槍頭上,銀槍的方向發生了偏離,刺中了諸葛方的左肩甲,諸葛方慘叫著翻滾起身。
來救援了,諸葛方命不該絕!
這一箭又快又準,力道非常大。
莫大海手心都能感受到震顫,射箭之人的武藝應該在遠在諸葛方之上。
莫大海心中驚疑:“荊州軍中竟有如此厲害之人。”
他抬起頭,四處尋找射箭之人。
趁莫大海分神之際,一隊荊州士兵已將諸葛方扶上馬,逃離了莫大海的視線。
這時,一隊荊州兵喊殺著將莫大海等人圍困。
必勝的局麵,竟被荊州兵反包圍了。
涿州騎絲毫不懼,上前與救援的荊州兵廝殺在一起。
從這些荊州兵的穿著來看,是西南少數民族士兵。
莫大海望著諸葛方遠去的方向,深知錯過了擊殺諸葛方的最佳時機。
他懊悔不已,真不應該手下留情。
他剛才好幾次沒有下狠手,他想活捉諸葛方,這樣效果更好些。
隻可惜……
他雙腿微微用力,驅動座下戰馬,欲到來援的荊州兵中衝殺,以發泄心中的怒氣,他要大開殺戒!
他剛剛有所動作,忽感背後生風,又是一箭射來,發出“叮當”一聲。
這次,莫大海是有準備的,他用銀槍擋住了這致命一擊。
原來,莫大海早已感知到背後射箭之人的方位,隻是不能精確具體位置,而且他在暗,莫大海在明。
隻能等對方先出手,才能準確判斷出射手的具體位置。
剛才他向前驅動戰馬也隻是假動作,在等待對方出手。
對方何嚐不知,但他救主心切,已來不及思慮太多,不得不再次出箭射向莫大海。
弓箭剛剛落地,莫大海已驅動戰馬到了百米開外的一棵大樹後。
又是“叮當”一聲,莫大海的銀槍與射箭之人的巨斧發生了碰撞。
二人分開,借著月光,莫大海看向來人,隻見此人高大魁梧,足足比莫大海高了一頭,寒冬黑夜,穿著草鞋,上身穿著簡陋的竹製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