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睿斷斷續續地說完後,林大叔雙掌合一道:“阿彌陀佛!
我一直不想讓你卷進朝廷的政治風波,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一切看造化。”
蘇睿道:“林大叔,我、我聽你的,我迴去就辭去官職,迴家孝敬二老,從此不再為雍王效力。”
林大叔雙眼雖盲,但心不盲,知他少年心性怎肯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
他歎了口氣,搖搖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天命不可抗。
你繼續做你自己喜歡的事吧,我不會再阻攔,這是天命。阿彌陀佛!”
蘇睿道:“林大……”。
林大叔不要他再解釋,向他道:“遵從本心,問心無愧即可,不要勉強。阿彌陀佛!”
林大叔又問道:“小睿,你的洗髓經練到第幾層了?”
蘇睿迴答:“第五層。但是現在內力被封印,隻能體內運轉,不能對敵。”
林大叔點點頭道:“對於你這個年紀算很快的了。
內傷還需內功治,目前也隻能用洗髓經試一試吧。”
突然,林大叔雙掌貼向蘇睿的後背,內力源源不斷地流入蘇睿的體內,直衝他的傷處。
蘇睿感到一股熟悉的暖流流入體內,林大叔的所用內力正是當初蘇睿教他練習的洗髓經。
他功力深厚,基礎雄厚,目前洗髓經的層次比蘇睿至少高了三個層次。
一個時辰過後,林大叔收功,腦門見汗,緩聲道:“這奪魂掌果然厲害,梵安寺的洗髓經居然不能破解。”
蘇睿的傷雖未治愈,但比之前感覺更有力量了,道:“林大叔,裴姑娘,也就是和我一起來的那位姑娘說,梵安寺的《靜心經》可能可以治療。”
林大叔沉吟片刻,點頭道:“《靜心經》?我聽寺裏長老說過此經。
它雖是不外傳絕技,但不是內功心法,據了解百餘年來,無人練習過,因為它對功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可以一試。”
他思索了一會兒,向蘇瑞道:“走,隨我去後山見那三個老家夥。”
然後轉頭對吳為道:“你在此等候,那三個家夥發起火來,我也護不住。”
林大叔眼雖盲,但對此處輕車熟路,不到一刻鍾便帶蘇睿來到了後山的一處山洞內,洞口狹小,但洞內通道卻十分寬敞。
二人剛一進入洞內甬道,便傳來一聲蒼老的聲音:“淨空,你來了!考慮的如何了?”
林大叔還未答話,又有一聲音傳出:“你怎麽帶外人進來了?淨空,你知道這裏的規矩。”
二人停下腳步,林大叔恭敬地迴答:“三位師叔,此人是淨海在外收的弟子,如今身中日月島南宮哲的奪魂掌,想請三位師叔救治。”
不知出於什麽原因,他未提及蘇睿與他的關係。
隨後,又有一聲音傳出:“淨海的弟子?淨海居然在外還收了弟子,很好、很好!你帶他進來,讓我們瞧瞧。”
似乎不太關心蘇睿的傷勢。
林大叔向蘇睿使個眼色,二人走進洞穴深處,隻見洞中央坐著三位老僧,各自占據一方,盤膝而坐,雙眼微閉。
離二人最近的老僧緩緩睜開雙眼,突然運起內力,右掌一伸,一股強大的吸力至蘇睿胸前,蘇睿大驚。
林大叔小聲道:“這是梵安寺的吸身大法,不要抵抗。”
蘇睿的內力本就使不出,這一放鬆下來,猶如一片樹葉,輕飄飄地被吸至老僧近前,但無任何痛楚。
蘇睿仔細查看三人,隻見三位老僧皆白發蒼蒼臉色蠟黃,衣衫襤褸,一副普普通通農家老頭的形象,完全看不出是頂尖高手的樣子。
老僧枯瘦的手搭在蘇睿的手腕兒上,一股柔和的內力傳入蘇睿的體內,繞體一周。
然後老僧讓蘇睿轉過身去,雙手在他後背不斷摸索。
“恩,不錯,根骨奇佳,如此年齡已將洗髓經煉至第五層,比淨海資質還要好些。
你叫什麽名字?淨海可傳你龍相般若功?”老僧問道。
蘇睿迴答:“小子蘇睿,淨海師父已傳我龍相般若功。”
老僧又看了一眼林大叔,眼中一喜,道:“嗬嗬,梵安寺後繼有人了,哈哈!”
原來他已察覺到林大叔的洗髓經已至第八層大圓滿之境,隱隱要突破到第九層的樣子。
他們三位已超百歲,有兩位練至第十層,最厲害的一位才煉至第十一層。
而林大叔不過五十來歲,蘇睿不過二十多歲,有如此成就令他十分歡喜。
梵安寺的內功心法無數,但洗髓經一直是最高深的內功心法,能夠入門者十分之一。
練習到五層以上者寥寥無幾,可見練習洗髓經的難度之高。
蘇睿以五層洗髓經內力接下日月島掌門的奪魂三掌,換作他人早已沒命,可見洗髓經的厲害。
梵安寺寺規規定,隻有將洗髓經煉至第十二層者才能接任方丈。
煉至第八層可任代理方丈,目前的林大叔正符合條件,但林大叔與三位老僧似乎有些意見不統一。
淨海在五十歲煉至第九層,任代理方丈,六十五歲時煉至第十二層正式接任方丈,成為天下第一。
淨海死後,全寺上下除了三位老僧無人符合任方丈的條件,但寺規規定現任方丈上一輩分的不能接任方丈,因此,方丈之位一直空缺。
上一屆玲瓏會武,梵安寺並未派人參加,既然梵安寺未參加,整個冀州亦是無人去參加,也無人敢去參加。
老僧此話一出,另外兩位老僧同時睜開了眼看向蘇睿,觀看半晌,然後微微點頭,微露喜色。
另一麵相慈善的老僧向蘇睿道:“老納法號空聞,另外兩位是我師弟空寂、空厄。淨海是我們師侄,你應該叫我們師叔爺。”
離蘇睿最近的是空厄,三人中年齡最小的。
蘇睿此來主要目的是療傷,不想與他們談論輩分,與淨海這個便宜師父也隻是一麵之緣。
但此時有求於人隻好假裝點頭聆聽教誨,連叫了三聲師叔爺,三位老僧卻是十分高興。
空聞問道:“淨海是如何與你相識的?”
蘇睿知道他們會問起,便如實相告。
良久後,空寂歎道:“如此推斷,淨海確實已去了,可惜、可惜啊。阿彌陀佛!”
我一直不想讓你卷進朝廷的政治風波,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一切看造化。”
蘇睿道:“林大叔,我、我聽你的,我迴去就辭去官職,迴家孝敬二老,從此不再為雍王效力。”
林大叔雙眼雖盲,但心不盲,知他少年心性怎肯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
他歎了口氣,搖搖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天命不可抗。
你繼續做你自己喜歡的事吧,我不會再阻攔,這是天命。阿彌陀佛!”
蘇睿道:“林大……”。
林大叔不要他再解釋,向他道:“遵從本心,問心無愧即可,不要勉強。阿彌陀佛!”
林大叔又問道:“小睿,你的洗髓經練到第幾層了?”
蘇睿迴答:“第五層。但是現在內力被封印,隻能體內運轉,不能對敵。”
林大叔點點頭道:“對於你這個年紀算很快的了。
內傷還需內功治,目前也隻能用洗髓經試一試吧。”
突然,林大叔雙掌貼向蘇睿的後背,內力源源不斷地流入蘇睿的體內,直衝他的傷處。
蘇睿感到一股熟悉的暖流流入體內,林大叔的所用內力正是當初蘇睿教他練習的洗髓經。
他功力深厚,基礎雄厚,目前洗髓經的層次比蘇睿至少高了三個層次。
一個時辰過後,林大叔收功,腦門見汗,緩聲道:“這奪魂掌果然厲害,梵安寺的洗髓經居然不能破解。”
蘇睿的傷雖未治愈,但比之前感覺更有力量了,道:“林大叔,裴姑娘,也就是和我一起來的那位姑娘說,梵安寺的《靜心經》可能可以治療。”
林大叔沉吟片刻,點頭道:“《靜心經》?我聽寺裏長老說過此經。
它雖是不外傳絕技,但不是內功心法,據了解百餘年來,無人練習過,因為它對功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可以一試。”
他思索了一會兒,向蘇瑞道:“走,隨我去後山見那三個老家夥。”
然後轉頭對吳為道:“你在此等候,那三個家夥發起火來,我也護不住。”
林大叔眼雖盲,但對此處輕車熟路,不到一刻鍾便帶蘇睿來到了後山的一處山洞內,洞口狹小,但洞內通道卻十分寬敞。
二人剛一進入洞內甬道,便傳來一聲蒼老的聲音:“淨空,你來了!考慮的如何了?”
林大叔還未答話,又有一聲音傳出:“你怎麽帶外人進來了?淨空,你知道這裏的規矩。”
二人停下腳步,林大叔恭敬地迴答:“三位師叔,此人是淨海在外收的弟子,如今身中日月島南宮哲的奪魂掌,想請三位師叔救治。”
不知出於什麽原因,他未提及蘇睿與他的關係。
隨後,又有一聲音傳出:“淨海的弟子?淨海居然在外還收了弟子,很好、很好!你帶他進來,讓我們瞧瞧。”
似乎不太關心蘇睿的傷勢。
林大叔向蘇睿使個眼色,二人走進洞穴深處,隻見洞中央坐著三位老僧,各自占據一方,盤膝而坐,雙眼微閉。
離二人最近的老僧緩緩睜開雙眼,突然運起內力,右掌一伸,一股強大的吸力至蘇睿胸前,蘇睿大驚。
林大叔小聲道:“這是梵安寺的吸身大法,不要抵抗。”
蘇睿的內力本就使不出,這一放鬆下來,猶如一片樹葉,輕飄飄地被吸至老僧近前,但無任何痛楚。
蘇睿仔細查看三人,隻見三位老僧皆白發蒼蒼臉色蠟黃,衣衫襤褸,一副普普通通農家老頭的形象,完全看不出是頂尖高手的樣子。
老僧枯瘦的手搭在蘇睿的手腕兒上,一股柔和的內力傳入蘇睿的體內,繞體一周。
然後老僧讓蘇睿轉過身去,雙手在他後背不斷摸索。
“恩,不錯,根骨奇佳,如此年齡已將洗髓經煉至第五層,比淨海資質還要好些。
你叫什麽名字?淨海可傳你龍相般若功?”老僧問道。
蘇睿迴答:“小子蘇睿,淨海師父已傳我龍相般若功。”
老僧又看了一眼林大叔,眼中一喜,道:“嗬嗬,梵安寺後繼有人了,哈哈!”
原來他已察覺到林大叔的洗髓經已至第八層大圓滿之境,隱隱要突破到第九層的樣子。
他們三位已超百歲,有兩位練至第十層,最厲害的一位才煉至第十一層。
而林大叔不過五十來歲,蘇睿不過二十多歲,有如此成就令他十分歡喜。
梵安寺的內功心法無數,但洗髓經一直是最高深的內功心法,能夠入門者十分之一。
練習到五層以上者寥寥無幾,可見練習洗髓經的難度之高。
蘇睿以五層洗髓經內力接下日月島掌門的奪魂三掌,換作他人早已沒命,可見洗髓經的厲害。
梵安寺寺規規定,隻有將洗髓經煉至第十二層者才能接任方丈。
煉至第八層可任代理方丈,目前的林大叔正符合條件,但林大叔與三位老僧似乎有些意見不統一。
淨海在五十歲煉至第九層,任代理方丈,六十五歲時煉至第十二層正式接任方丈,成為天下第一。
淨海死後,全寺上下除了三位老僧無人符合任方丈的條件,但寺規規定現任方丈上一輩分的不能接任方丈,因此,方丈之位一直空缺。
上一屆玲瓏會武,梵安寺並未派人參加,既然梵安寺未參加,整個冀州亦是無人去參加,也無人敢去參加。
老僧此話一出,另外兩位老僧同時睜開了眼看向蘇睿,觀看半晌,然後微微點頭,微露喜色。
另一麵相慈善的老僧向蘇睿道:“老納法號空聞,另外兩位是我師弟空寂、空厄。淨海是我們師侄,你應該叫我們師叔爺。”
離蘇睿最近的是空厄,三人中年齡最小的。
蘇睿此來主要目的是療傷,不想與他們談論輩分,與淨海這個便宜師父也隻是一麵之緣。
但此時有求於人隻好假裝點頭聆聽教誨,連叫了三聲師叔爺,三位老僧卻是十分高興。
空聞問道:“淨海是如何與你相識的?”
蘇睿知道他們會問起,便如實相告。
良久後,空寂歎道:“如此推斷,淨海確實已去了,可惜、可惜啊。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