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秦鳴鶴和朱大郎大眼瞪小眼的時候,申文卿走了進來,“你家怎麽連個門也不鎖?”
又上下打量了朱大郎一眼,“你今日怎不穿你那緞袍了?”也不等朱大郎答話,繼續道,“李岩說你去了濟南府,眼都快睜不開了,還想著去那煙花巷子耍耍”,說著嘖嘖幾聲。
朱大郎急著探頭出去看了看,諂笑著作揖求饒,申文卿哼了幾聲,“安心過日子,別有了幾兩銀子,丟了咱農家的本分”。
朱大郎連連稱是,申文卿也沒再多說他,隻是叮囑他道,“日後莫要再穿你那緞袍,大老爺重禮嚴律,你那衣服僭越礙眼,要是惹得大老爺不喜,說不得枷號示眾”。
朱大郎聽申文卿這般說法,麵色不由發苦,卻也隻得連連應承下來,想著日後去縣裏將緞袍抵給估衣鋪,好歹還能換迴幾分銀錢。
“你怎麽來這了?”秦二壯見他發完威,笑問道。
“嗬”,申文卿撇嘴,瞪了秦二壯一眼,“還不是你大姨姐發威,說鳴鶴突然歸家,說不定你家有事,遣我來相助一二”,最後道,“真是欠了你家的”。
秦二壯感謝連連,秦鳴鶴暗中給他豎起兩個大拇指,一番連敲帶打用的是行雲流水,果然是長進不少。
三人扯東倒西忙過一陣,朱大郎認命般的推起了石磨,薥秫切的塊比起黃豆來那可是大上很多,磨推得就上上下下。
秦鳴鶴看過一陣,微微搖頭,他覺得自己還是想的太簡單了,不光是將薥秫切成紅桃大小的塊狀費事,就是這樣用石滾碾壓出汁也是費力的很,還是得用雙石滾擠壓出汁,最後再用石磨碾一遍殘渣。
三個人輪換著推了約有一個時辰,朱大郎有氣無力道,“這都裝滿兩個木盆了,差不多有幾十斤了,還要榨多少?”
申文卿看了秦二壯一眼,秦二壯則是看著正蹲在木盆前的秦鳴鶴,秦鳴鶴伸手在木盆的綠色汁水蘸了幾下,又放在口中嚐了嚐,不太甜。
“鳴鶴,你看夠不夠?”申文卿問道。
“試試看吧”,秦鳴鶴說道,他如今已是秀才,“應知天下事”了,那索性也就不必隱藏了。
秦鳴鶴站起身,對著癱坐在地的朱大郎道,“朱大叔,你家的火灶在哪?”
“什麽火灶?”長舒一口氣,正在擦汗的朱大郎驚問道,“好侄兒,你可莫要再折磨俺了,快把這綠吧啦幾的水拉你家去吧”。
“不如拉山上去,那裏也便宜”,申文卿擦把子汗提議。
秦二壯沉思片刻才說道,“深山裏有黑熊出沒,要是放在半山腰,別最後讓黑熊禍害了”。
“你家院裏不是年前就砌了大灶嗎?既然需要大火灶,你拉迴家就是,拉去山上費那個勁幹嗎?也不嫌累得慌”,朱大郎有些不解的埋怨道。
“也罷”,秦二壯點點頭,“還要麻煩姐夫借牛車用用”。
將薥秫汁拉到了秦家,申文卿擦了額頭上的汗道,“你也得買輛牛車了,這日後要是成了,總歸是少不得的”。
等申文卿出了門,朱大郎站在門口問道,“怎地?他日後不借咱牛車用了唄?”秦二壯好笑道,“快迴去拿著你那緞袍子去縣裏吧”,朱大郎嘀咕著罵了一句也走了。
“現在開始熬?”送走兩人,秦二壯問秦鳴鶴道。
秦鳴鶴抬頭看天,太陽炙熱,可也隻得愁眉苦臉道,“天這麽熱,若是久放怕是要泛酸,不如開始熬煮吧”。
秦家人都出來看熱鬧,二丫還伸手蘸了蘸,被大丫打了手,惹得她怒目而視,最後夏氏安排二丫燒火,卻拉著秦鳴鶴進了西廂。
娘倆說的無非也就是衣食溫暖,說了不過一刻,大丫進來說水開了,秦鳴鶴便出去觀看。
黃綠色的汁液翻滾,顏色漸漸變深,一些雜質隨著汁液浮上沉下,秦鳴鶴左右看了看,忙是問道,“爹,石灰乳呢?”
“現在就下?”說著便去提出一個木桶來,秦鳴鶴探頭一瞧,是攪拌好的石灰乳,“沒有量器嗎?”
“家裏的小鬥沒法用”,秦二壯撓頭道。
“讓你爺爺來”,秦李氏突然說道,“你爺爺對斤兩拿掐的準著呢”。
等秦家人忙活到了酉初,鍋中的汁液已經很是粘稠,秦鳴鶴提著木勺攪拌幾下,又是提起看了幾眼,對大丫道,“大姐,滅了火吧,多半是成了”。
二丫卻是道,“小弟,這不是紅糖啊?這不是還黏黏的嗎?是不是還要再燒火?”
“應該盛出來晾涼就好了吧”,秦鳴鶴不確定道。
“我還以為你什麽都懂呢”,二丫諷了一句。
時至戌初,秦鳴鶴看著今日製糖的記錄,在其中又加了幾條,一是榨汁設備,二是濾汁設備,三是中和酸度。
秦鳴鶴在“中和酸度”上畫了一個圈,雖然石灰乳有中和酸度的作用,但是薥秫汁液中的烏頭酸相較甘蔗汁要多一些,是不是再加草木灰水或是土堿水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小弟,小弟,成了,成了”,尚未見到人,秦鳴鶴就聽得外麵傳來的二丫的歡唿聲。
等秦鳴鶴去了正房看到在竹匾裏的蔗糖時,心中也是忍不住激動,用手摸了幾下紅糖,微硬,按住一角壓力便碎開。
略微泛白,這是其中的一些蛋白質和非糖澱粉沒有祛除幹淨,這是出在過濾環節上的問題,伸手攆了一撮,嚐了幾下,除了有些麵感,味道還算可以。
“怎麽樣?”秦二壯激動的問道,一家人都熱切的看著他。
秦鳴鶴笑著點頭,“和咱們常食紅糖差不多,你們也快嚐嚐”,說著便將竹匾裏的紅糖敲出幾塊,分給眾人。
“可不敢胡亂吃了”,秦李氏趕緊將秦老漢和大二丫的收了過來,“掰一塊泡水嚐嚐就是了”。
眾人嚐過都是讚不絕口,秦老漢恍惚間隻見淚流,嚷著今晚要去祖墳上給老祖宗上燒紙上香。
家中熱鬧的像是過年,直到亥正,秦鳴鶴才得了空閑,就著油燈,他又將注意事項斟酌一番,做了一些修改,剛放下筆,秦二壯走了進來。
“都這般時辰了,怎還不睡覺?”秦二壯笑道。
“爹,你快坐”,秦鳴鶴起身取過一張方椅給秦二壯,隨後又將修改後的薥秫製法遞給他。
“宋時陸遊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兒子深以為然,便把這次薥秫製糖的流程記錄了下來,您看看”。
又上下打量了朱大郎一眼,“你今日怎不穿你那緞袍了?”也不等朱大郎答話,繼續道,“李岩說你去了濟南府,眼都快睜不開了,還想著去那煙花巷子耍耍”,說著嘖嘖幾聲。
朱大郎急著探頭出去看了看,諂笑著作揖求饒,申文卿哼了幾聲,“安心過日子,別有了幾兩銀子,丟了咱農家的本分”。
朱大郎連連稱是,申文卿也沒再多說他,隻是叮囑他道,“日後莫要再穿你那緞袍,大老爺重禮嚴律,你那衣服僭越礙眼,要是惹得大老爺不喜,說不得枷號示眾”。
朱大郎聽申文卿這般說法,麵色不由發苦,卻也隻得連連應承下來,想著日後去縣裏將緞袍抵給估衣鋪,好歹還能換迴幾分銀錢。
“你怎麽來這了?”秦二壯見他發完威,笑問道。
“嗬”,申文卿撇嘴,瞪了秦二壯一眼,“還不是你大姨姐發威,說鳴鶴突然歸家,說不定你家有事,遣我來相助一二”,最後道,“真是欠了你家的”。
秦二壯感謝連連,秦鳴鶴暗中給他豎起兩個大拇指,一番連敲帶打用的是行雲流水,果然是長進不少。
三人扯東倒西忙過一陣,朱大郎認命般的推起了石磨,薥秫切的塊比起黃豆來那可是大上很多,磨推得就上上下下。
秦鳴鶴看過一陣,微微搖頭,他覺得自己還是想的太簡單了,不光是將薥秫切成紅桃大小的塊狀費事,就是這樣用石滾碾壓出汁也是費力的很,還是得用雙石滾擠壓出汁,最後再用石磨碾一遍殘渣。
三個人輪換著推了約有一個時辰,朱大郎有氣無力道,“這都裝滿兩個木盆了,差不多有幾十斤了,還要榨多少?”
申文卿看了秦二壯一眼,秦二壯則是看著正蹲在木盆前的秦鳴鶴,秦鳴鶴伸手在木盆的綠色汁水蘸了幾下,又放在口中嚐了嚐,不太甜。
“鳴鶴,你看夠不夠?”申文卿問道。
“試試看吧”,秦鳴鶴說道,他如今已是秀才,“應知天下事”了,那索性也就不必隱藏了。
秦鳴鶴站起身,對著癱坐在地的朱大郎道,“朱大叔,你家的火灶在哪?”
“什麽火灶?”長舒一口氣,正在擦汗的朱大郎驚問道,“好侄兒,你可莫要再折磨俺了,快把這綠吧啦幾的水拉你家去吧”。
“不如拉山上去,那裏也便宜”,申文卿擦把子汗提議。
秦二壯沉思片刻才說道,“深山裏有黑熊出沒,要是放在半山腰,別最後讓黑熊禍害了”。
“你家院裏不是年前就砌了大灶嗎?既然需要大火灶,你拉迴家就是,拉去山上費那個勁幹嗎?也不嫌累得慌”,朱大郎有些不解的埋怨道。
“也罷”,秦二壯點點頭,“還要麻煩姐夫借牛車用用”。
將薥秫汁拉到了秦家,申文卿擦了額頭上的汗道,“你也得買輛牛車了,這日後要是成了,總歸是少不得的”。
等申文卿出了門,朱大郎站在門口問道,“怎地?他日後不借咱牛車用了唄?”秦二壯好笑道,“快迴去拿著你那緞袍子去縣裏吧”,朱大郎嘀咕著罵了一句也走了。
“現在開始熬?”送走兩人,秦二壯問秦鳴鶴道。
秦鳴鶴抬頭看天,太陽炙熱,可也隻得愁眉苦臉道,“天這麽熱,若是久放怕是要泛酸,不如開始熬煮吧”。
秦家人都出來看熱鬧,二丫還伸手蘸了蘸,被大丫打了手,惹得她怒目而視,最後夏氏安排二丫燒火,卻拉著秦鳴鶴進了西廂。
娘倆說的無非也就是衣食溫暖,說了不過一刻,大丫進來說水開了,秦鳴鶴便出去觀看。
黃綠色的汁液翻滾,顏色漸漸變深,一些雜質隨著汁液浮上沉下,秦鳴鶴左右看了看,忙是問道,“爹,石灰乳呢?”
“現在就下?”說著便去提出一個木桶來,秦鳴鶴探頭一瞧,是攪拌好的石灰乳,“沒有量器嗎?”
“家裏的小鬥沒法用”,秦二壯撓頭道。
“讓你爺爺來”,秦李氏突然說道,“你爺爺對斤兩拿掐的準著呢”。
等秦家人忙活到了酉初,鍋中的汁液已經很是粘稠,秦鳴鶴提著木勺攪拌幾下,又是提起看了幾眼,對大丫道,“大姐,滅了火吧,多半是成了”。
二丫卻是道,“小弟,這不是紅糖啊?這不是還黏黏的嗎?是不是還要再燒火?”
“應該盛出來晾涼就好了吧”,秦鳴鶴不確定道。
“我還以為你什麽都懂呢”,二丫諷了一句。
時至戌初,秦鳴鶴看著今日製糖的記錄,在其中又加了幾條,一是榨汁設備,二是濾汁設備,三是中和酸度。
秦鳴鶴在“中和酸度”上畫了一個圈,雖然石灰乳有中和酸度的作用,但是薥秫汁液中的烏頭酸相較甘蔗汁要多一些,是不是再加草木灰水或是土堿水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小弟,小弟,成了,成了”,尚未見到人,秦鳴鶴就聽得外麵傳來的二丫的歡唿聲。
等秦鳴鶴去了正房看到在竹匾裏的蔗糖時,心中也是忍不住激動,用手摸了幾下紅糖,微硬,按住一角壓力便碎開。
略微泛白,這是其中的一些蛋白質和非糖澱粉沒有祛除幹淨,這是出在過濾環節上的問題,伸手攆了一撮,嚐了幾下,除了有些麵感,味道還算可以。
“怎麽樣?”秦二壯激動的問道,一家人都熱切的看著他。
秦鳴鶴笑著點頭,“和咱們常食紅糖差不多,你們也快嚐嚐”,說著便將竹匾裏的紅糖敲出幾塊,分給眾人。
“可不敢胡亂吃了”,秦李氏趕緊將秦老漢和大二丫的收了過來,“掰一塊泡水嚐嚐就是了”。
眾人嚐過都是讚不絕口,秦老漢恍惚間隻見淚流,嚷著今晚要去祖墳上給老祖宗上燒紙上香。
家中熱鬧的像是過年,直到亥正,秦鳴鶴才得了空閑,就著油燈,他又將注意事項斟酌一番,做了一些修改,剛放下筆,秦二壯走了進來。
“都這般時辰了,怎還不睡覺?”秦二壯笑道。
“爹,你快坐”,秦鳴鶴起身取過一張方椅給秦二壯,隨後又將修改後的薥秫製法遞給他。
“宋時陸遊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兒子深以為然,便把這次薥秫製糖的流程記錄了下來,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