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繼往開來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王們都要離京了,最先要走的是朱權。
石見銀山的銀子被整船整船地運往南京,日本的大名們看在眼裏,恨在心上。
朱權人狠話不多,手握十幾萬重兵,根本不把這些倭奴放在眼裏。
京都爆發了反對明朝占領的民變,要求收迴九州和本州西南部的四個縣。
朱權聞訊大怒,將足利義滿叫到島根縣,像訓孫子似的臭罵了一通。
可憐足利義滿一大把年紀了,朱權每罵一句,足利義滿便雙足一並,"嗨!"
就算是養一隻狗,也不會這麽聽話。
朱權卻依然餘怒未消,\"趕緊將那些亂民鎮壓了,不然,孤就不客氣!\"
足利義滿喏喏連聲,不斷地點頭哈腰,表示一定照辦。
這一次朱權迴朝,就押解了三萬多名反抗明朝的死硬分子。
朱權問朱允熥:\"如何處置這些亂黨?\"
朱允熥想了一會,說道:\"送到開平去挖煤。\"
朱權成了日本的太上皇,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小日子過得比在大寧當藩王愜意多了。
整個日本有六百多萬人口,比山西、河南兩省加起來的人口還要多。
從長遠來說,要想將其徹底征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允熥發布了一項征召令,招募五十萬人口,遷往海東行省,待遇之優厚,令人咂舌。
江南地區雖然土地肥沃,但是無地少地的農民也特別多。
招募令一經發布,立即應者如雲。
人們在路上碰見了,幾乎都是在問:\"你家去日本挖銀礦嗎?\"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五十萬人口便聚齊了。
朱權帶領上千隻船,向著日本駛去。
朱允熥親自送到南京燕子磯。
船隊在海上航行數日後,終於抵達了日本。
朱權下令移民們在港口登陸,並建立起營地。
這些移民們充滿期待地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準備開始他們新的生活。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五十萬移民在日本各地安家落戶。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工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建設房屋和城鎮。
朱權則負責指揮軍隊,維護秩序並抵禦可能的叛亂。
與此同時,朱允熥在南京密切關注著海東行省的發展。
他與群臣商議,製定各種政策以促進海東行省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東行省逐漸走上正軌,成為明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五十萬人口,主要集中在島根縣,從事銀礦的開采挖掘,白花花的銀子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內。
平均每月流入國內的銀子,不下一百萬兩之多。
數量如此巨大的白銀湧入,而且基本集中在江南地區,很快造成了糧價飛漲。
原來一兩二錢銀子就可以買一石上好的常熟大米,如今需要二兩銀子。
江南地區糧價的飛漲,又帶動了全國糧價的飛漲。
不僅朝中官員怨聲載道,就是平民老百姓,也抱怨大量白銀的湧入,使得他們手上的錢不值錢了。
漢文帝就說過,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
社會財富的增加是實物的增加,而不是貨幣的增加。
在生產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大量白銀的湧入,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
這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加以妥善解決,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朱允熥深知此事關乎民生大計,必須盡快解決。
他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戶部提議限製白銀流入,工部建議增加糧食產量。
經過一番討論,朱允熥決定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麵,他下令從石見銀山運迴來的白銀,一半存入皇明銀行,隻能用於采礦和造船,而不得用於購買糧食。
另一方麵,他下令將另一半運往馬剌加,用於購買糧食和木料,運往北平,作為營建新都之用。
因為輸入了大量的白銀,財政狀況大為好轉。
朱允熥大幅調整稅收政策,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桑,規定凡新開墾的荒山荒地,三十年內免除一切稅賦。
此令一出,整個江南地區沸騰了。
此外,朱允熥還派出特使前往安南、暹羅等國,尋求更多的糧食供應渠道,並且準備引進占城稻,在廣東、廣西等炎熱多雨的地區推廣、普及。
忙忙碌碌的永樂七年很快過去了,到了該改用新年號的時候了,禮部擬定了三個年號,供朱允熥挑選。
第一個年號是聖德,第二個年號是鹹福,第三個年號泰康。
朱允熥批複說:\"聖不敢當,鹹中有戈,用之不詳,祁願國泰民安,百姓安康,就用泰康的好。\"
泰康元年正月初六,朱允熥發布新年文告,決定在新的一年推行新的政策。
他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解決當前麵臨的問題,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他下令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設立專門的機構監督進出口貨物,防止不法商人借機牟取暴利。
同時,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耕作技術,引進新的糧食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在文化教育方麵,朱允熥提出改革科舉考試,逐步廢除八股取士,改而重視農業、水利、采礦、冶煉、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算術,這些實用之學
興辦府學、縣學、鄉學、裏裏,推廣阿拉伯數字和簡化漢字。
所有這些,無不令人眼花繚亂。
尤其是廢除八股取士,在讀書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中國數學的巔峰,出現在很多人瞧不起的南宋,以及被異族統治的金朝、元朝。
這一時期,出現了宋元四大數學家:
秦九韶
楊輝
朱世傑
李治。
到了明朝,一向領先於世界的中國數學,卻遭遇了一場雪崩式的垮塌。
唐代的李諄風尚且還可以為劉徽的《九章算術注》做整理和批注。
烋而到了明朝中葉,明朝的數學家,居然看不懂秦九韶、朱世傑這些傑出的南宋數學家的著作了。
明朝時期,西方世界發生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文藝複興,西方人打碎了神權的枷鎖,湧現了一大批科學巨匠,伽利略,開普勒,第穀……
第二件大事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發現了新大陸,在全球搶占殖民地。
而此時的明朝,還在不遺餘力地鼓吹朱熹\"存天理滅人欲\"那一套空洞虛偽的道德說教,還在延繼著落後、守舊、不知進取的小農經濟。
正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全麵落後於西方。
朱允熥站在時代的潮頭,躊躇滿誌。
石見銀山的銀子被整船整船地運往南京,日本的大名們看在眼裏,恨在心上。
朱權人狠話不多,手握十幾萬重兵,根本不把這些倭奴放在眼裏。
京都爆發了反對明朝占領的民變,要求收迴九州和本州西南部的四個縣。
朱權聞訊大怒,將足利義滿叫到島根縣,像訓孫子似的臭罵了一通。
可憐足利義滿一大把年紀了,朱權每罵一句,足利義滿便雙足一並,"嗨!"
就算是養一隻狗,也不會這麽聽話。
朱權卻依然餘怒未消,\"趕緊將那些亂民鎮壓了,不然,孤就不客氣!\"
足利義滿喏喏連聲,不斷地點頭哈腰,表示一定照辦。
這一次朱權迴朝,就押解了三萬多名反抗明朝的死硬分子。
朱權問朱允熥:\"如何處置這些亂黨?\"
朱允熥想了一會,說道:\"送到開平去挖煤。\"
朱權成了日本的太上皇,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小日子過得比在大寧當藩王愜意多了。
整個日本有六百多萬人口,比山西、河南兩省加起來的人口還要多。
從長遠來說,要想將其徹底征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允熥發布了一項征召令,招募五十萬人口,遷往海東行省,待遇之優厚,令人咂舌。
江南地區雖然土地肥沃,但是無地少地的農民也特別多。
招募令一經發布,立即應者如雲。
人們在路上碰見了,幾乎都是在問:\"你家去日本挖銀礦嗎?\"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五十萬人口便聚齊了。
朱權帶領上千隻船,向著日本駛去。
朱允熥親自送到南京燕子磯。
船隊在海上航行數日後,終於抵達了日本。
朱權下令移民們在港口登陸,並建立起營地。
這些移民們充滿期待地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準備開始他們新的生活。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五十萬移民在日本各地安家落戶。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工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建設房屋和城鎮。
朱權則負責指揮軍隊,維護秩序並抵禦可能的叛亂。
與此同時,朱允熥在南京密切關注著海東行省的發展。
他與群臣商議,製定各種政策以促進海東行省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東行省逐漸走上正軌,成為明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五十萬人口,主要集中在島根縣,從事銀礦的開采挖掘,白花花的銀子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內。
平均每月流入國內的銀子,不下一百萬兩之多。
數量如此巨大的白銀湧入,而且基本集中在江南地區,很快造成了糧價飛漲。
原來一兩二錢銀子就可以買一石上好的常熟大米,如今需要二兩銀子。
江南地區糧價的飛漲,又帶動了全國糧價的飛漲。
不僅朝中官員怨聲載道,就是平民老百姓,也抱怨大量白銀的湧入,使得他們手上的錢不值錢了。
漢文帝就說過,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
社會財富的增加是實物的增加,而不是貨幣的增加。
在生產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大量白銀的湧入,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
這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加以妥善解決,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朱允熥深知此事關乎民生大計,必須盡快解決。
他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戶部提議限製白銀流入,工部建議增加糧食產量。
經過一番討論,朱允熥決定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麵,他下令從石見銀山運迴來的白銀,一半存入皇明銀行,隻能用於采礦和造船,而不得用於購買糧食。
另一方麵,他下令將另一半運往馬剌加,用於購買糧食和木料,運往北平,作為營建新都之用。
因為輸入了大量的白銀,財政狀況大為好轉。
朱允熥大幅調整稅收政策,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桑,規定凡新開墾的荒山荒地,三十年內免除一切稅賦。
此令一出,整個江南地區沸騰了。
此外,朱允熥還派出特使前往安南、暹羅等國,尋求更多的糧食供應渠道,並且準備引進占城稻,在廣東、廣西等炎熱多雨的地區推廣、普及。
忙忙碌碌的永樂七年很快過去了,到了該改用新年號的時候了,禮部擬定了三個年號,供朱允熥挑選。
第一個年號是聖德,第二個年號是鹹福,第三個年號泰康。
朱允熥批複說:\"聖不敢當,鹹中有戈,用之不詳,祁願國泰民安,百姓安康,就用泰康的好。\"
泰康元年正月初六,朱允熥發布新年文告,決定在新的一年推行新的政策。
他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解決當前麵臨的問題,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他下令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設立專門的機構監督進出口貨物,防止不法商人借機牟取暴利。
同時,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興修水利、推廣新的耕作技術,引進新的糧食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在文化教育方麵,朱允熥提出改革科舉考試,逐步廢除八股取士,改而重視農業、水利、采礦、冶煉、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算術,這些實用之學
興辦府學、縣學、鄉學、裏裏,推廣阿拉伯數字和簡化漢字。
所有這些,無不令人眼花繚亂。
尤其是廢除八股取士,在讀書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中國數學的巔峰,出現在很多人瞧不起的南宋,以及被異族統治的金朝、元朝。
這一時期,出現了宋元四大數學家:
秦九韶
楊輝
朱世傑
李治。
到了明朝,一向領先於世界的中國數學,卻遭遇了一場雪崩式的垮塌。
唐代的李諄風尚且還可以為劉徽的《九章算術注》做整理和批注。
烋而到了明朝中葉,明朝的數學家,居然看不懂秦九韶、朱世傑這些傑出的南宋數學家的著作了。
明朝時期,西方世界發生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文藝複興,西方人打碎了神權的枷鎖,湧現了一大批科學巨匠,伽利略,開普勒,第穀……
第二件大事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發現了新大陸,在全球搶占殖民地。
而此時的明朝,還在不遺餘力地鼓吹朱熹\"存天理滅人欲\"那一套空洞虛偽的道德說教,還在延繼著落後、守舊、不知進取的小農經濟。
正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全麵落後於西方。
朱允熥站在時代的潮頭,躊躇滿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