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衛轄長城以北、西拉木倫河以南的廣大地域,


    左為七老圖山,


    右為努魯虎兒山,


    北有老哈河穿境而過,土地肥沃,


    水草豐美,素有塞外江南之稱。


    大寧衛的地理位置亦非常重要。


    北通科爾泌草原,


    東通營州衛,


    東南通三萬衛,


    正南通喜峰口


    西南通古北口,


    是拱衛北平的重鎮。


    然而這樣一座軍事重鎮,卻命運多舛。


    朱棣靖難,


    綁了朱權,


    奪了大寧衛的兵權,


    而且還一把火燒物將大寧衛燒得精光。


    後又將大寧衛內遷到了保定。


    大寧衛與開平衛、興和衛互為一體,


    大寧衛既棄,開平、興和自然守不住了,


    於是北方門戶洞開。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擒,瓦剌人兵臨北京城下,朱棣種下的惡因終究結出了惡果。


    阿紮失裏、海撒答奚、脫魯忽察兒打了一個天大的勝仗,繳獲了戰馬三千匹,鎧甲、馬鞍、弓弩、馬刀不計其數,喜滋滋歸來。


    藍玉擺下酒宴,犒賞三軍,草原上鑼鼓喧天,載歌載舞。


    眾人喝得酩酊大醉,隻有朱允熥還保持著清醒。


    他看著這些戰利品,心中卻高興不起來。


    這一次大勝,多少有點僥幸的成分,下次卻不一定會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他深知蒙古人的尿性,記吃不記打,就像狗皮膏藥一樣,好不容易揭掉,過不了多久就又貼上來了。


    要想徹底搞殘搞死蒙古韃子,不走出一條全新的路,終究是不行的


    營帳之中,鬆明燒得正亮,照著藍玉蒼老憔悴的麵容。


    \"舅姥爺,我想好了,你還是跟我迴南京吧。\"


    這是朱允熥深思了一夜作出的決定,塞北苦寒,以藍玉的身體,扔在這兒肯定沒命了。


    藍玉抬起頭,問道:\"你把我調走了,誰主持大寧。\"


    \"把平安從馬剌加調迴來。\"


    \"你怎麽知道他靠得住?不怕他和燕王搞到一起嗎?\"


    朱允熥笑道:\"平安是很忠心的。\"


    \"你怎麽平安忠心?他可是你爺爺的義子,從小就與和燕王交情深厚。\"


    \"那就把朱壽從呂宋調迴來。\"


    \"朱壽沒腦子,根本不是燕王對手。\"


    \"那就調曹震迴來。\"


    藍玉搖搖頭,\"曹震太莽了。隻有孫恪文武全才,可以鎮得住大寧的場子。\"


    朱允熥點點頭,“也隻好如此了。”


    次日,朱允熥便下令將孫恪調離大琉球,命他前來大寧接替藍玉。


    同時,從大琉球帶三萬嫡係部隊,以及九千匠戶、軍戶、民戶遷移到大寧來。


    孫恪接到命令,不敢怠慢,在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後,乘船抵達登州,然後往大寧而來。


    永樂五年四月,孫恪率部抵達了大寧。


    營帳中,朱允熥伏案疾書。


    孫恪走進帳中,叫了一聲:\"殿下!\"


    朱允熥示意他坐下,\"孫將軍,孤準備呈請父皇,任命你為鎮北大將軍,駐守大寧,你有何方略?\"


    孫恪沉思良久,說道:\"蒙古人十分難纏,居無定所,來去如風,深入大漠巢虜,也很難尋到一決勝負的機會,即使這一次打贏了,要不了多久,蒙古人也會卷土重來。


    臣能想到的無非是屯田、練兵、修築工事,嚴兵守境,使不得入寇,若其入寇,驅之而己,並與蒙古各部周旋,分化瓦解,扶弱攻強。\"


    朱允熥輕輕一笑,\"你為什麽將屯田放在第一位?\"


    \"大寧太偏遠了,十萬大軍全指望從南邊運糧,肯定不現實,所以首先得屯田。\"


    朱允熥問道:\"阿魯台和馬哈木又不傻,明知道你屯了田就是準備打他,豈會坐視不理?倘若你糧食收獲的季節,他縱兵來燒殺擄掠,你是收糧食,還是打仗?倘若被他一把火燒了,豈不是白忙活了一場?\"


    孫恪直撓頭,\"殿下說的是,臣一上都在苦思冥想,卻想不出一個破解之道。\"


    \"你為什麽不修一道城牆,將整個大寧圍起來?\"


    \"這,要想將大寧囫圇圍起來,少說也再修五六百裏的城牆,這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再說蒙古人一定會搗亂的。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修,卻架不住他隔三岔五拆。\"


    \"修堅固一點,就不怕他拆了。\"


    \"長城修得那麽堅固,蒙古人還不是破關而入?\"


    朱允熥遞給他薄薄一張紙,笑道:\"你看看這個。\"


    孫恪低聲念道:


    \"石灰石 一萬斤


    粘土 一千五百斤


    鐵粉 二百斤


    粉成細末,高溫煆燒,生料燒成熟料之後,冷卻,加入石膏,磨成粉,以手撚之,細如麥粉,即為上好水泥……″


    孫恪疑惑地抬起頭,\"殿下,這個雖然細如麥粉,卻終究不是麥粉,也不能吃啊!\"


    朱允熥萬萬沒料到孫恪會有此一問,禁不住哈哈大笑,\"誰讓你吃了?這就不是能吃的東西!\"


    \"那這個東西是幹什麽用的?\"


    \"這是個很寶貝的東西,製服蒙古人,就靠它了。你吩咐人做去,等做出來了自然就明白了!\"


    孫恪雖然滿心疑惑,但還是按照朱允熥的指示收集好了材料並派人製作。


    十幾天後,終於製作出了一千來斤水泥。


    兩個工匠將細砂、碎石子和一袋水泥攪拌均勻,再倒入水,攪拌得越來越粘稠,然後灌到兩塊木板中間。


    眾人屏住唿吸,不知道會有什麽奇跡發生。隨著時間的流逝,驚訝地發現,水泥慢慢地凝固。


    朱允熥微笑著看著眾人,\"明天再來看吧。\"


    第二天一大早,工匠拆掉了木板,屹立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堵厚厚的牆。


    朱允熥命令道:\"砸爛它!\"


    一個身強力壯的士兵舉起一塊沉重的石頭,用力砸向水泥牆。石頭撞擊在水泥牆上,發出沉悶的響聲,石頭碎成了幾塊,水泥牆卻僅僅留下了一個輕微的凹痕。


    眾人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發出一聲聲驚唿,\"啊!怎麽會這樣?\"


    朱允熥靜靜地看著他們,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微笑,\"繼續砸!\"


    十幾個士兵手持鐵錘,狠狠敲打,濺起星星點點的火花,水泥牆卻依然巋然不動。


    \"用火炮轟!\"


    士兵們將火炮推了過來,對著水泥牆一陣猛轟。


    炮彈砸在水泥牆上,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然而,當煙霧散去,眾人驚奇地發現,隻是表麵被炸出了許多坑坑窪窪。


    朱允熥滿意地點點頭,對孫恪說道:


    “有了此物,我們便可建造堅固的城堡,抵禦蒙古人的侵擾。此外,還可用它來修建道路、橋梁,造福百姓。”


    孫恪佩服不已,“殿下英明!此乃鎮國神器,有了它,我軍就如虎添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