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下了船,在錦衣衛的護送下,往南京進發。


    他的心情十分急切,永樂二年即將過去了,在接下來的永樂三年,將會有許多事情發生。


    三叔晉王朱棡將走到生命的終點,四叔燕王朱棣將成為事實上的諸王之長。


    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老爺子,年過七旬的人了,能再多活幾年嗎?


    朱允熥剛走進永壽宮,就有老太監飛跑進去向朱元璋報告:\"皇爺,熥哥兒迴來了!\"


    朱元璋將懷中的寶慶公主扛在肩頭,往殿外走去。


    老太監跟在後麵念叨,\"皇爺,別出去了,外麵風大,別吹著小公主了。\"


    朱元璋根本不搭理他,噔噔噔走下了台階,迎著風,站在廊下。


    朱允熥老遠就看見了朱元璋,緊走幾步上前叩頭請安。


    朱元璋笑嗬嗬地說道:“起來吧!咱祖孫倆好久沒見了,快過來讓咱好好看看。”


    朱允熥站起身來,走到朱元璋跟前。


    朱元璋仔細端詳著他,眼中滿是慈愛,“馬剌加建得怎麽樣了?陳祖義可還順服?來迴路上可還太平?”


    朱允熥答道:


    “迴皇爺爺的話,一切都好。孫兒在馬剌加閱了一次兵,南洋各國都派人觀禮了,對天朝十分畏服。孫兒好言撫慰他們,叫他們安分守己,按時朝貢。”


    “好!”朱元璋甚是滿意地點點頭,“你年紀輕輕就立了下恁大的功勳。”


    這時,寶慶公主奶聲奶氣地說道:“熥哥兒,你跑哪兒玩去了?”


    朱允熥笑著將她從朱元璋肩頭抱下來,蹲在她麵前,說道:\"小姑姑,侄子給你帶了幾樣好玩意,你瞅瞅。\"


    說著,從懷裏掏出一隻小船,長約三四寸,是用上好的楠木雕成的,船桅、船帆樣樣俱全,船上小人栩栩如生。


    寶慶一見之下,十分喜歡,一把抓在手上,在雪地上跑,\"開船囉,開船囉……\"


    朱元璋滿臉慈愛地看著這個最小的女兒。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67歲才得的老來女,愛若珍寶。


    看著無憂無慮的小女兒,朱元璋的內心被觸動了,縱然是開國帝王,也逃不開舐犢情深的天性,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女兒將來誰來照顧呢?


    朱允熥關切地問道:\"聽平安說,爺爺暈倒了,還昏迷了幾天,到底是怎麽迴事?太醫是怎麽說的?\"


    朱元璋擺擺手,豁達地說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多活一天賺一天。急召你迴來,是讓你早點大婚。倘若爺爺突然閉眼了,你還得守孝三年,連媳婦都娶不成了。\"


    朱允熥仰望朱元璋,見他麵色尚好,忙說道:\"爺爺不要胡思亂想,爺爺要活到一百歲。\"


    朱元璋爽朗地大笑,\"死生有命,禍福在天,愛咋咋,咱不怕!你去見見你爹吧,凡事聽他安排。\"


    朱允熥辭別朱元璋,往永壽宮外走。


    寶慶也要跟著去,朱允熥將他背在背後。


    見了朱標,朱允熥問道:\"爺爺到底怎麽啦?好好的,為什麽突然病了?\"


    朱標長歎一聲,說道:\"爺爺年紀大了,這都是難免的事,隻求老天保佑,能讓爺爺長命百歲。禮部已經擇定了你大婚的日期,就在十二月十八日。\"


    皇太子大婚的禮儀,非常之莊嚴,非常之繁瑣。


    洪武元年定製,凡行禮,皆如皇帝大婚儀。


    先納采,次問名,次納吉,次問徵,次請期,次告廟,次醮戒,次親迎,次朝見,次醴妃,次盥饋,次謁廟,次群臣命婦朝賀太子妃,皆行禮如儀。


    還得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武勳為正使。


    馮勝、湯和己死,能擔當正使的非武定侯郭英莫屬。


    至於副使,自然是大學士劉三吾了。


    皇太子大婚對於大明朝廷來說,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大婚之後,皇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監國了。


    朱標想起當初迎娶常蘭,就是這麽一步步走過來的。


    真是時光荏苒啊,一晃二十六七年過去了,朱標心底頓生恍若隔世之感。


    遙想當年,青春年少,意氣風發,再看看自己日漸發福的身體,朱標禁不住暗自歎息。


    這半年多來,每每清晨起來,朱標總是會感到心慌氣短,頭暈目眩。


    有很多次,雙眼竟然突然模糊得完全看不見了。


    兩條腿也是經常莫名其妙地浮腫。


    有好多次,朱標發現自己尿下的小便引來了密密麻麻的螞蟻!


    這使他心裏十分惶恐,怕自己突然有一天倒下了。


    朱元璋昏迷不醒時,朱標首先感覺的是慌亂,緊接著感覺的是恐懼,最後感覺到的竟然是歡喜——


    如果老父親死在自己前麵了,就不用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了。


    這種痛苦,他曾經領教過,真的是痛不欲生。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死的時候,朱標剛剛二十八歲。


    兒子在他懷裏失去最後一絲體溫的時候,他感覺自己也死了。


    此後一兩年的時間裏,他都是在昏昏噩噩中度過的。


    每每從睡夢中驚醒,他都需要費好大勁,才能記起——雄英死了,真的死了!


    允熥和雄英長得極像。


    他們的眉眼都酷似常蘭,尤其是抿著嘴偷笑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很多很多年,朱標都不想看見允熥。


    常蘭生允熥的時候難產,差一點就母子俱亡。


    但常蘭性子極其剛強,咬著牙一聲不吭將朱允熥生了下來。


    就在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慶幸不已時,常蘭突然血下如注。太醫們驚慌失措。


    馬皇後奔進產房,抓住常蘭的手,大叫:\"我兒!我兒!\"


    叫了幾十聲,常蘭才醒來,勉強支撐了十一天,到底與世長辭了。


    朱標常常胡思亂想,假如不是生允熥,常蘭不會死;假如常蘭不死,雄英不會早夭;假如雄英不早夭,母後也不會五十歲就撒手人寰。


    他把這筆賬,記在了允熥的頭上。


    他也知道這對允熥來說太不公平。


    但四年之內失去了最摯愛的三個親人,他的心裏太苦了,他需要有一個人能讓他去恨,才能找到活下去的意義。


    他嫌惡了允熥十幾年。而允熥一點也不傻,父親眼底的冷漠瞞不了他。他破罐子破摔,報之以乖張怪戾的行徑,以發泄心中的憤懣與不滿。


    突然有一天,朱標發現自己恨錯了人。


    常蘭之死,並不是允熥命中克母,而是呂氏在背後使壞!允熥那麽小,卻承受了十幾年的不白之冤。


    那一刻,朱標感覺到自己的心又死了一次。


    對呂氏的恨,對允熥的愧疚,像兩條毒蛇,將他的心撕咬得鮮血淋漓。


    當朱允熥登船前往馬剌加時,他心裏一百個不舍。


    可是他什麽也不能說。


    身為朱家的嫡長子,他背負得太多。


    如今允熥走的,正是他曾經走過的路。


    這其中的辛酸、苦楚、無奈,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


    寶慶舉著小船,趔趔趄趄跑過來,拽著朱允熥袖子,奶聲奶氣叫道:


    \"熥哥兒,你和姑姑劃船去!\"


    朱允熥笑道:\"小姑姑,我還有事呢,你找別人玩去。\"


    寶慶突然咧開嘴哭了,\"大哥哥,熥哥兒壞,熥哥兒不聽姑姑話……\"


    朱標粲然一笑,\"允熥,你就陪寶慶玩去吧。\"


    寶慶又突然破涕為笑,\"開船囉,開船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