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馬剌加,我來了!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安答道:\"南京什麽事都沒有,是太上皇不放心殿下,派臣來實地看看。\"
朱允熥心裏猛地一沉,你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他將平安拉到一邊悄聲說道:\"平叔實話實說,是不是皇爺爺上歲數了,身子不大爽利?\"
平安吞吞吐吐道:\"太上皇前些時是有些不好,不過服了幾劑藥又好轉了。\"
看平安這神情,八成沒他說的那麽簡單。
朱允熥心頓時縮得緊緊的。
\"急死人了,爺爺究竟有沒有事?\"
\"沒事。\"
\"那你來幹什麽?\"
\"太上皇讓殿下迴去大婚。\"
朱允熥狠狠跺了跺腳,\"平叔!你要我怎麽說,你才肯說實話?\"
平安隻得將朱元璋如何暈厥,如何昏迷數日,周王如何取靈芝,朱元璋如何蘇醒,詳詳細細說了一遍。
朱允熥渾身發抖,好容易才平靜下來,問道:\"你來的時候,爺爺怎麽樣?\"
\"已經大好了,應該沒有大礙了。\"
朱允熥這才長舒一口氣,說道:\"等我辦幾件要緊的事,就和方鳴迴去,平叔留下來做馬剌加鎮守使,監視陳祖義,高煦和高燧若是胡作非為,平叔也要勸諫著。\"
平安今年四十六歲了,和朱元璋的眾多義子一樣,他也是個孤兒。
行將餓死之際,朱元璋收留了他,給他飯吃,給他衣穿,還教他行軍打仗。
平安做事有板有眼,有始有終,深受朱元璋和馬秀英喜愛。
馬皇後死的時候,平安悲痛欲絕,吐了一海碗血,朱元璋見了,惟搖頭歎息而已。
平安累積功勳,一步步升到了後軍都督僉事,在五軍府中,職位僅次於都督徐輝祖,都督同知李景隆。
他的一切都是朱家給的,對於朱家,他隻有無限的感激和忠誠。
平安眼裏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正色說道:\"殿下放心,馬剌加有臣在,一百年也翻不了天。\"
朱允熥親熱地拍了拍平安的肩膀,“有勞平叔了,等我迴到京城,定會向皇爺爺稟報你的功勞。”
說完,轉身走向馬和、陳祖義。
陳祖義笑吟吟迎過來。
\"太子殿下駕臨馬剌加,這是天大的喜事,全城男女老少正翹首以盼呢!\"
朱允熥笑道:\"孤交代你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陳祖義摸了摸腦袋。
\"怎麽,忘了?\"
\"殿下提示一二。\"
\"阿拉伯造船匠。\"
陳祖義笑道:\"殿下交代的事,臣哪裏敢忘,臣正通過昔日海上的朋友在找,明年春天絕對可以湊齊。\"
朱允熥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微微點點頭,\"加緊去辦。\"
陳祖義忙答道:\"殿下放心!包在臣身上了!\"
馬和走上前來,向朱允熥匯報馬剌加城的重建和造船廠的生產情況。
朱允熥聽了甚是滿意,說道:\"你幹得很出色,辛苦了!\"
從一個王府內侍一躍為一方大員,馬和就像在做夢。
他身子挺得筆直,說道:\"陛下言重了,這是臣應盡的職責。\"
朱允熥重重地拍了拍馬和的肩膀,\"造船的事要抓緊,將來要去更遠的地方。\"
他看見劉琮也站在人群中,招了招手,叫道:\"劉進士!\"
劉琮忙急趨向前,拱手道:\"殿下,微臣在!\"
朱允熥執住劉琮的手,滿麵春風向眾人說道:
\"這位乃是我大明新科進士二甲十七名劉琮,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深受皇祖和父皇菩愛,乃是誠意伯劉伯溫族侄,工部尚書劉璟族弟。不遠萬裏到馬剌加來,傳播大明的衣冠禮儀。大家鼓掌!\"
一時間掌聲四起。
人群中有人小聲議論:
\"難怪長得這麽斯文,原來是個讀書人。\"
\"嘖嘖嘖,馬剌加也有進士了。\"
\"劉伯溫的侄子,是不是也能掐會算?\"
\"馬剌加飛來了金鳳凰。\"
聽到人們的議論,劉琮臉微微紅了紅。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馬和!\"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刺加宣慰使!″
\"謝陛下!\"
\"平安!\"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剌加鎮守使!\"
\"謝陛下!\"
\"劉琮!\"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剌加按察使兼學政!\"
\"謝陛下!\"
朱允熥一口氣封了馬剌加三巨頭,讓人應接不暇。
陳祖義心裏疑竇從生,不是說好的馬剌加作為藩屬國封給我嗎?為什麽又是宣慰使,又是鎮守使,連按察使、學政都出來了。
這哪兒是藩屬國?分明是行省!
從前的許諾都不算數了嗎?堂堂皇太子,怎麽能這麽言而無信?
陳祖禮、陳之鳳也麵露不悅。
朱允熥看著陳祖義變幻莫測的臉色,心中暗自發笑。
他高聲對眾人說道:“今日孤還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朱允熥接著說道:“孤決定,在馬剌加設立市舶司,由陳祖義擔任市舶司提督,陳祖禮擔任提督同知,共同管理遠洋貿易。”
陳祖義、陳祖禮聞言大喜,連忙跪地謝恩。
朱允熥微笑著看著他們,心想:\"暫且先穩住你,等我安排好一切,再慢慢收拾你們。\"
朱高煦眼巴巴地看著朱允熥,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在說:\"熥哥,還有我呢!你是不是把我忘了?\"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瞧你那猴急樣,就不能矜持一點嗎?
他朗聲說道:\"這是燕王第二子,高陽郡王朱高煦,今後就代孤常駐馬剌加。\"
陳祖義臉上現出憤懣之色,什麽馬剌加王,畫大餅而已!
朱高煦笑得嘴都合不攏了,謔,代皇太子常駐,這不就是封我做馬剌加的土皇帝嗎?
朱高燧看了他這副模樣,也嫌丟人,狠狠踩了踩他的腳。
朱高煦這才如夢方醒,大聲道:\"謝熥哥!\"
說罷,又覺得失言了,忙捂住嘴。
封賞已定,朱允熥騎上高頭大馬。
馬和開道,平安牽馬,吳忠、吳良帶領八百錦衣衛分列兩旁扈衛,方鳴帶領三千水師官兵在後跟隨。
隊伍浩浩蕩蕩進入馬剌加城。
禮花從天而降,馬剌加城傾城而出,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夾道歡迎,高唿:
\"大明威武!\"
\"皇太子威武!\"
朱允熥麵沉如水,環視嶄新的城廓,心裏默默地說:\"馬剌加,我來了,記住這一天。\"
大航海的大幕已悄然拉開,廣闊的世界撲麵而來!
朱允熥心裏猛地一沉,你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他將平安拉到一邊悄聲說道:\"平叔實話實說,是不是皇爺爺上歲數了,身子不大爽利?\"
平安吞吞吐吐道:\"太上皇前些時是有些不好,不過服了幾劑藥又好轉了。\"
看平安這神情,八成沒他說的那麽簡單。
朱允熥心頓時縮得緊緊的。
\"急死人了,爺爺究竟有沒有事?\"
\"沒事。\"
\"那你來幹什麽?\"
\"太上皇讓殿下迴去大婚。\"
朱允熥狠狠跺了跺腳,\"平叔!你要我怎麽說,你才肯說實話?\"
平安隻得將朱元璋如何暈厥,如何昏迷數日,周王如何取靈芝,朱元璋如何蘇醒,詳詳細細說了一遍。
朱允熥渾身發抖,好容易才平靜下來,問道:\"你來的時候,爺爺怎麽樣?\"
\"已經大好了,應該沒有大礙了。\"
朱允熥這才長舒一口氣,說道:\"等我辦幾件要緊的事,就和方鳴迴去,平叔留下來做馬剌加鎮守使,監視陳祖義,高煦和高燧若是胡作非為,平叔也要勸諫著。\"
平安今年四十六歲了,和朱元璋的眾多義子一樣,他也是個孤兒。
行將餓死之際,朱元璋收留了他,給他飯吃,給他衣穿,還教他行軍打仗。
平安做事有板有眼,有始有終,深受朱元璋和馬秀英喜愛。
馬皇後死的時候,平安悲痛欲絕,吐了一海碗血,朱元璋見了,惟搖頭歎息而已。
平安累積功勳,一步步升到了後軍都督僉事,在五軍府中,職位僅次於都督徐輝祖,都督同知李景隆。
他的一切都是朱家給的,對於朱家,他隻有無限的感激和忠誠。
平安眼裏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正色說道:\"殿下放心,馬剌加有臣在,一百年也翻不了天。\"
朱允熥親熱地拍了拍平安的肩膀,“有勞平叔了,等我迴到京城,定會向皇爺爺稟報你的功勞。”
說完,轉身走向馬和、陳祖義。
陳祖義笑吟吟迎過來。
\"太子殿下駕臨馬剌加,這是天大的喜事,全城男女老少正翹首以盼呢!\"
朱允熥笑道:\"孤交代你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陳祖義摸了摸腦袋。
\"怎麽,忘了?\"
\"殿下提示一二。\"
\"阿拉伯造船匠。\"
陳祖義笑道:\"殿下交代的事,臣哪裏敢忘,臣正通過昔日海上的朋友在找,明年春天絕對可以湊齊。\"
朱允熥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微微點點頭,\"加緊去辦。\"
陳祖義忙答道:\"殿下放心!包在臣身上了!\"
馬和走上前來,向朱允熥匯報馬剌加城的重建和造船廠的生產情況。
朱允熥聽了甚是滿意,說道:\"你幹得很出色,辛苦了!\"
從一個王府內侍一躍為一方大員,馬和就像在做夢。
他身子挺得筆直,說道:\"陛下言重了,這是臣應盡的職責。\"
朱允熥重重地拍了拍馬和的肩膀,\"造船的事要抓緊,將來要去更遠的地方。\"
他看見劉琮也站在人群中,招了招手,叫道:\"劉進士!\"
劉琮忙急趨向前,拱手道:\"殿下,微臣在!\"
朱允熥執住劉琮的手,滿麵春風向眾人說道:
\"這位乃是我大明新科進士二甲十七名劉琮,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深受皇祖和父皇菩愛,乃是誠意伯劉伯溫族侄,工部尚書劉璟族弟。不遠萬裏到馬剌加來,傳播大明的衣冠禮儀。大家鼓掌!\"
一時間掌聲四起。
人群中有人小聲議論:
\"難怪長得這麽斯文,原來是個讀書人。\"
\"嘖嘖嘖,馬剌加也有進士了。\"
\"劉伯溫的侄子,是不是也能掐會算?\"
\"馬剌加飛來了金鳳凰。\"
聽到人們的議論,劉琮臉微微紅了紅。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馬和!\"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刺加宣慰使!″
\"謝陛下!\"
\"平安!\"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剌加鎮守使!\"
\"謝陛下!\"
\"劉琮!\"
\"臣在!\"
\"奉陛下口諭,任命你為馬剌加按察使兼學政!\"
\"謝陛下!\"
朱允熥一口氣封了馬剌加三巨頭,讓人應接不暇。
陳祖義心裏疑竇從生,不是說好的馬剌加作為藩屬國封給我嗎?為什麽又是宣慰使,又是鎮守使,連按察使、學政都出來了。
這哪兒是藩屬國?分明是行省!
從前的許諾都不算數了嗎?堂堂皇太子,怎麽能這麽言而無信?
陳祖禮、陳之鳳也麵露不悅。
朱允熥看著陳祖義變幻莫測的臉色,心中暗自發笑。
他高聲對眾人說道:“今日孤還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朱允熥接著說道:“孤決定,在馬剌加設立市舶司,由陳祖義擔任市舶司提督,陳祖禮擔任提督同知,共同管理遠洋貿易。”
陳祖義、陳祖禮聞言大喜,連忙跪地謝恩。
朱允熥微笑著看著他們,心想:\"暫且先穩住你,等我安排好一切,再慢慢收拾你們。\"
朱高煦眼巴巴地看著朱允熥,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在說:\"熥哥,還有我呢!你是不是把我忘了?\"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瞧你那猴急樣,就不能矜持一點嗎?
他朗聲說道:\"這是燕王第二子,高陽郡王朱高煦,今後就代孤常駐馬剌加。\"
陳祖義臉上現出憤懣之色,什麽馬剌加王,畫大餅而已!
朱高煦笑得嘴都合不攏了,謔,代皇太子常駐,這不就是封我做馬剌加的土皇帝嗎?
朱高燧看了他這副模樣,也嫌丟人,狠狠踩了踩他的腳。
朱高煦這才如夢方醒,大聲道:\"謝熥哥!\"
說罷,又覺得失言了,忙捂住嘴。
封賞已定,朱允熥騎上高頭大馬。
馬和開道,平安牽馬,吳忠、吳良帶領八百錦衣衛分列兩旁扈衛,方鳴帶領三千水師官兵在後跟隨。
隊伍浩浩蕩蕩進入馬剌加城。
禮花從天而降,馬剌加城傾城而出,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夾道歡迎,高唿:
\"大明威武!\"
\"皇太子威武!\"
朱允熥麵沉如水,環視嶄新的城廓,心裏默默地說:\"馬剌加,我來了,記住這一天。\"
大航海的大幕已悄然拉開,廣闊的世界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