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到了永壽殿,問道:\"父皇,我剛剛碰到老四了,他好像很不高興,是不是父皇跟他說什麽了?\"


    朱元璋兩手一攤,苦笑道:


    \"咱跟他說,將他遷出北平,蘇杭嘉錫常隨便他挑,結果他跟咱甩臉子。\"


    朱標倒吸一口涼氣,問道:\"爹事先怎麽不跟我通個氣呢?老四肯定以為是我容不下他,弄得兄弟間弄出隔閡就不好了。\"


    朱元璋正色說道:\"遷都是千年大計,講不得人情。既然要遷都北平,老四就得挪窩。如果老四都不聽招唿,咱怎麽有臉跟外人說?\"


    洪武二十四年,朝廷有意遷都西安的消息傳出,就引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軒然大波,無數人跳出來反對。


    江淮一帶曆來文教興盛,每一次會試中進士者都能占全國六成以上。他們以籍貫和座師為紐帶,結成盤根錯節的大小團體。不論是在朝還是在野,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定都南京最符合他們的利益,遷都西安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他們不敢硬剛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是真的會殺人。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向朱標施加壓力。


    他們手裏握著筆竿子,褲腰上拴著錢袋子,頭頂上蓋著官帽子,還會耍嘴皮子,實力不容小覷。


    他們不是一群人,而是一張網。


    如今又重提遷都,朱標頗有些心有餘悸。


    \"遷都牽扯的人太多,急不得。兒臣到現在也沒想出,怎樣平息遷都的阻力。″


    朱元璋苦澀地一笑,\"上次謀劃遷都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過早地透露了消息。這一次遷都,隻悶頭做。先以北平為行在,頻繁北巡,去了就賴著不走了,一次一次磨,慢慢造成既成事實。\"


    朱標喜道:\"父皇這個法子好!\"


    朱元璋:\"這是允熥想出來的主意。\"


    朱標沒想到兒子年紀輕輕就有這麽老道,不禁欣慰地笑了。


    過了兩天,朱標命人去傳朱棣,命他到文華殿說話。


    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朱棣不願,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到了殿中,整個人都是蔫了,毫無從前的精氣神。


    朱標命他坐,他便坐,低垂著頭,也不說話。


    朱標道:\"老四,父皇好多年都想遷都,先想的是西安,後想的是開封、洛陽,都不甚滿意,父皇最終決定遷都北平,所以才想著將你遷往別處。\"


    朱棣早料到是這個原因,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依然接受不了。


    鳥在青天魚在淵,他喜歡的就是北平這種四戰之地,睜開眼睛就是和蒙古人幹仗,刺激!


    遷到蘇杭,那就是溫水煮青蛙,混吃等死,等到自己把自己養廢了,遲早是別人砧板上的肉。。


    朱標見朱棣毫無反應,也是頗為頭疼。


    老四是藩王中的標杆,有功無過,名聲極好。


    剛剛上位,就對自己的嫡親弟弟用強,天下人會怎麽看怎麽想?


    宗室會怎麽看怎麽想?


    文臣武勳會怎麽看怎麽想。


    他耐著性子,和顏悅色說道:\"老四,大江南北,你隨便挑個地方,大哥沒有不準的。\"


    朱棣終於開口說道:\"臣弟真的不挑地方,皇兄指哪算哪。\"


    朱標:\"父皇讓你去蘇、杭、常、湖、嘉,你為什麽不願意?\"


    朱棣:\"臣弟生來就是受罪的命,享不了那福。況江淮財賦重地,又抵近京師,臣弟得多沒分寸,才敢到那種地方就封。\"


    老四話說得十分得體,但朱標算是明白了,老四這是壓根不稀罕當個富貴王爺。


    他誌不在此。


    他要領兵,打仗,掌實權,風雲際會,青史溜名。


    難怪藍玉總說老四誌不在小。


    朱標思忖良久,能讓老四滿意的,大概隻剩下一個地方了。


    那個地方,朱標實在不想封給他。


    可為了遷都大業,也隻能咬牙豁出去。


    朱標說道:\"你既這樣說,那就把你封在徐州吧。


    將來以北平為新都,以南京為留都,徐州就成了聯絡兩都的要害,有你鎮守,我才放心。\"


    徐州三麵環山,一麵臨河,城旁邊就是黃河大堤,還是京杭運河的航道。


    沿泗水可北上齊魯,直達幽燕。


    沿汴水可南下淮揚、吳越,向西進可抵汴洛、關陝。


    實在是個生死攸關的戰略要地。


    朱標話一出口就後悔了。


    朱棣確實動了心,剛想答應,突然意識到,這地方也不是自己該要的。


    他說道:\"皇兄誤會了。臣弟沒有挑肥揀瘦,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實在不宜封王,臣弟還是去別處吧。\"


    朱標鬆了一口氣,\"那就封洛陽吧,也不失為一個大藩。\"


    朱棣道:\"洛陽千年古都,腹心重鎮,臣弟愧不敢當。要不就讓臣弟到開平戍邊吧,多少為家國盡點力。\"


    說來說去,老四還是要掌兵,而且要掌天下精兵。


    朱標自知支撐不了幾年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解決藩鎮兵權太重的隱患。


    但朱棣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他也隻能故作爽快地答應了。


    對於朱棣來說,這也隻是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


    事終於談成了,兄弟倆一起到永壽殿去見朱元璋。


    朱元璋看了看兩個兒子的神色,知道談出了結果,禁不住心中一喜。


    朱標說道:\"父皇,老四一向喜歡舞槍弄棒,閑不住,他想去開平戍邊。


    蒙古韃子死性不改,終究是要南下寇邊的,有老四鎮守開平,燕雲可以無憂。\"


    朱元璋直勾勾地看著朱棣,一句話也不說。


    朱棣生怕見疑,連忙表忠心,\"父皇放心,兒臣就像釘子釘在開平了,寧願向北百步死,絕不向南一步生。\"


    朱元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誌氣,這才是鳳陽朱重八的兒子!將來遷都北平了,開平就是新都的屏障了。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你到了開平,要好生經營,一手抓練兵,一手抓墾荒。任重道遠,不可懈怠。\"


    朱棣身子挺得筆直:\"兒臣知道,請父皇放心。\"


    這時候,有老太監來報:\"皇爺、陛下,楚王、蜀王來了,說有要事稟報。\"


    \"傳他們進來。\"


    朱棣忙站起身來,\"兒臣先告退。\"


    朱元璋點了點頭,朱棣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朱標:\"老四守開平也很好。\"


    朱元璋:\"咱說不好了嗎?\"


    過了一會,朱楨和朱椿肩並肩走了進來,說道:\"父皇,皇兄,允熥來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並收藏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