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迴家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虜東倭,是朱元璋心頭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此時,主宰日本的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
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為日本鐮倉幕府末代將軍北條時堅的部將。
足利尊氏將日本第九十代後醍醐天皇,驅逐到南方的奈良,他自己則在北方的京都立後醍醐天皇之子為光明天皇,從而建立了室町幕府。
足利尊氏傳位於足利義詮。
足利義詮傳位於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與朱棣年齡相仿,十歲時繼任幕府將軍,當時室町幕府內外交困,形勢岌岌可危。
足利義滿成年後,以其狡詐多智,迅速扭轉局勢,掌控北朝實權。
足利義滿是日本版的曹操+呂不韋,既會弄權,還會弄錢,愛好人妻,公然和北朝後圓融天皇的皇後鬼混,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取代後圓融天皇的後小鬆天皇。
日本人常常吹噓萬世一係,其實搞不清楚天皇家族究竟被換了多少次種。
洪武二十五年,足利義滿使用欺詐手段,兼並了南朝,結束了日本長達六十七年的北南對峙,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經過長期的摸索,足利義滿得出了兩個結論:
第一,大樹底下好乘涼,曹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法子很好使。
第二,要有錢,有錢就是爹,為了賺到錢,也可以喊任何人當爹。
洪武二十七年,足利義滿讓位給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持,自己則到金閣寺出家,法號道義。
受他的影響,一大票公家、武家、皇室成員被迫出家以示恭順。
天皇是自己的野兒子,幕府將軍是自己的親兒子,足利義滿本人又是佛教的領袖,整個日本都處在他的掌控之下。
足利義滿非常熱衷於與明朝展開貿易,屢次派人出使明朝。
朱元璋起認為足利義滿是個冒牌貨,得位不正,不屑於與他打交道。
奈何把控南朝的懷良親王是個不識好歹的家夥,屢次殺害朱元璋的使者。
不論是懷良還是義滿,都縱容倭寇騷擾明朝東部沿海。
為了禦倭,明朝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是收效甚微,整個明朝都深受倭寇困擾
朱元璋想盡辦法,卻始終抓不住禦倭的要領。
朱允熥興衝衝地去走進乾清宮。
朱元璋問道:\"你爹才走,你就來了,開發大琉球島是不是你的主意?\"
朱允熥諂媚地笑道:\"是!\"
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他一巴掌,\"咱就知道是你。咱的棺材本都被你掏出來了,要是打了水漂,咋辦?\"
朱允熥笑嘻嘻道:\"絕不會虧本的!日本國除了石見銀山,還有一座佐渡銀山,儲量也極大。咱們做火藥不是缺硫磺嗎?日本多的是!\"
\"是白胡子老頭告訴你的?還是青衣小道告訴你的?\"
\"爺爺愛信不信。\"
親身經曆了幾件匪夷所思的事,朱元璋對這個人小鬼大的孫子己深信不疑。
他現在擔心的是,常昇不願去。
對這幫淮西人,朱元璋的態度矛盾。
有時候覺得可親,有時候又可恨,既厭煩,又離不了。
有朱標在,這夥人翻不了天;可是朱標一旦不在了,允熥能鎮住這幫人嗎?
他要考驗一下允熥,看他能不能收服這幫悍將。
\"孫子,你的謀劃很好,咱也願意拿錢出來。可是常昇享慣了福,他願意去島上受罪嗎?\"
朱允熥笑道:\"隻要爺爺一聲令下,誰敢不從?\"
朱元璋嗤笑道:
\"咱以德服人,不以勢壓人 ,常若不是誠心想去,傳出去顯得咱苛待功臣之後。那種人走茶涼不念舊情的事,咱不做。要不,還是換個人吧?\"
朱允熥心裏好笑,\"爺爺想多了,舅舅不是那樣的人。\"
朱元璋:\"咱也願意留在南京享福,不願意跑到荒島上受罪,這都是人之常情。\"
朱允熥聽出來了,這就是在試探。
\"我去跟舅舅說,他一定願往。\"
天色將晚,常昇正在跟一幫勳貴武將在喝酒,突然兒子常福報告道:\"爹,皇太孫來了!\"
朱允熥為了避嫌,這兩年幾乎沒登過常家的門,碰到節慶日子,隻不過打發人送一份厚禮來罷了。
常昇聽見允熥要來,又驚又喜,忙問道:\"走到哪了?還不快去迎!\"
常福道:\"己經進到府裏來了!\"
常昇罵道:\"糊塗東西,何不早說?\"
又對孫恪、曹震、朱壽等人說道:\"諸位停一停,皇太孫來了,快點隨我出去迎一迎。\"
眾人唿啦一下站了起來,跟著常昇往外走。
朱允熥早己進了大門,過了二門,正往三門這邊走來,遠遠看見常昇帶著一大夥人走過來了。
他略停了停,快步迎了上去。
常昇正欲跪拜行禮,朱允熥眼疾手快攔住,嗔道:\"舅舅這是幹什麽?折煞我了!\"
常昇好久沒見過朱允熥了,凝望著他說道:\"太孫長高了,長壯了!\"
朱允熥道:\"好久不見,舅舅也顯老了,頭發都變白了。\"
常昇笑道:\"可不是麽。\"
孫恪、曹震、朱壽等都過來見禮。
朱允熥頷首而笑,\"諸公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從前都是跟著外祖父南征北戰的,今天又是在舅舅府裏,這些虛禮都免了吧!我受不起的。\"
孫恪等人聞言,都十分感動,一起說道:\"臣等皆為皇太孫馬首是瞻。\"
朱允熥一一拱手致意,眾人還禮不迭。
常昇牽著朱允熥的手,走進正堂,請他上座。
朱允熥將他按在椅子上,撩起袍子,雙膝跪下,眾目睽睽之下,嘭嘭嘭叩了三個頭。
眾人麵麵相覷。
常昇避讓不及,硬生生受了他三個頭,慌忙叫道:\"哎呀呀!沒有這樣的禮!沒有這樣的禮!\"
朱允熥跪在地上說道:
\"我娘死得早,舅舅就是我最親的人。難得到舅舅府上來,就跟迴家了一樣。看到舅舅,就想起了娘,拜一拜舅舅就當是拜了娘。\"
常昇聞言,淚如雨下,說道:\"好孩子,別說了,快起來吧!\"
朱允熥站起身來,說道:\"舅舅,帶允熥去拜一拜外祖父吧,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生前是個什麽樣子。\"
常昇:\"你娘長得像外祖父。\"
朱允熥:\"我也沒有見過娘。\"
常昇:\"你和你娘長得極像,就是一個模子裏拓出來的。\"
朱允熥開心地笑了。
推門而入,常家祠堂高大而陰森,昏暗的燈下,朱允熥看見香案正中供著常遇春牌位,上書:
\"欽命征北大將軍中山王常公遇春神位\"
朱允熥拈了三根香,就著燭火點燃了,插入香爐中,拱手拜了三拜,又撩起袍子,雙膝跪下,叩了三個頭。
常昇將他攙了起來,說道:\"太孫難得來一次,若有什麽事,盡管說,上刀山下火海,舅舅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朱允熥扶著他胳膊,說道:\"舅舅先請坐下,聽允熥細細說。\"
此時,主宰日本的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
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為日本鐮倉幕府末代將軍北條時堅的部將。
足利尊氏將日本第九十代後醍醐天皇,驅逐到南方的奈良,他自己則在北方的京都立後醍醐天皇之子為光明天皇,從而建立了室町幕府。
足利尊氏傳位於足利義詮。
足利義詮傳位於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與朱棣年齡相仿,十歲時繼任幕府將軍,當時室町幕府內外交困,形勢岌岌可危。
足利義滿成年後,以其狡詐多智,迅速扭轉局勢,掌控北朝實權。
足利義滿是日本版的曹操+呂不韋,既會弄權,還會弄錢,愛好人妻,公然和北朝後圓融天皇的皇後鬼混,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取代後圓融天皇的後小鬆天皇。
日本人常常吹噓萬世一係,其實搞不清楚天皇家族究竟被換了多少次種。
洪武二十五年,足利義滿使用欺詐手段,兼並了南朝,結束了日本長達六十七年的北南對峙,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經過長期的摸索,足利義滿得出了兩個結論:
第一,大樹底下好乘涼,曹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法子很好使。
第二,要有錢,有錢就是爹,為了賺到錢,也可以喊任何人當爹。
洪武二十七年,足利義滿讓位給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持,自己則到金閣寺出家,法號道義。
受他的影響,一大票公家、武家、皇室成員被迫出家以示恭順。
天皇是自己的野兒子,幕府將軍是自己的親兒子,足利義滿本人又是佛教的領袖,整個日本都處在他的掌控之下。
足利義滿非常熱衷於與明朝展開貿易,屢次派人出使明朝。
朱元璋起認為足利義滿是個冒牌貨,得位不正,不屑於與他打交道。
奈何把控南朝的懷良親王是個不識好歹的家夥,屢次殺害朱元璋的使者。
不論是懷良還是義滿,都縱容倭寇騷擾明朝東部沿海。
為了禦倭,明朝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是收效甚微,整個明朝都深受倭寇困擾
朱元璋想盡辦法,卻始終抓不住禦倭的要領。
朱允熥興衝衝地去走進乾清宮。
朱元璋問道:\"你爹才走,你就來了,開發大琉球島是不是你的主意?\"
朱允熥諂媚地笑道:\"是!\"
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他一巴掌,\"咱就知道是你。咱的棺材本都被你掏出來了,要是打了水漂,咋辦?\"
朱允熥笑嘻嘻道:\"絕不會虧本的!日本國除了石見銀山,還有一座佐渡銀山,儲量也極大。咱們做火藥不是缺硫磺嗎?日本多的是!\"
\"是白胡子老頭告訴你的?還是青衣小道告訴你的?\"
\"爺爺愛信不信。\"
親身經曆了幾件匪夷所思的事,朱元璋對這個人小鬼大的孫子己深信不疑。
他現在擔心的是,常昇不願去。
對這幫淮西人,朱元璋的態度矛盾。
有時候覺得可親,有時候又可恨,既厭煩,又離不了。
有朱標在,這夥人翻不了天;可是朱標一旦不在了,允熥能鎮住這幫人嗎?
他要考驗一下允熥,看他能不能收服這幫悍將。
\"孫子,你的謀劃很好,咱也願意拿錢出來。可是常昇享慣了福,他願意去島上受罪嗎?\"
朱允熥笑道:\"隻要爺爺一聲令下,誰敢不從?\"
朱元璋嗤笑道:
\"咱以德服人,不以勢壓人 ,常若不是誠心想去,傳出去顯得咱苛待功臣之後。那種人走茶涼不念舊情的事,咱不做。要不,還是換個人吧?\"
朱允熥心裏好笑,\"爺爺想多了,舅舅不是那樣的人。\"
朱元璋:\"咱也願意留在南京享福,不願意跑到荒島上受罪,這都是人之常情。\"
朱允熥聽出來了,這就是在試探。
\"我去跟舅舅說,他一定願往。\"
天色將晚,常昇正在跟一幫勳貴武將在喝酒,突然兒子常福報告道:\"爹,皇太孫來了!\"
朱允熥為了避嫌,這兩年幾乎沒登過常家的門,碰到節慶日子,隻不過打發人送一份厚禮來罷了。
常昇聽見允熥要來,又驚又喜,忙問道:\"走到哪了?還不快去迎!\"
常福道:\"己經進到府裏來了!\"
常昇罵道:\"糊塗東西,何不早說?\"
又對孫恪、曹震、朱壽等人說道:\"諸位停一停,皇太孫來了,快點隨我出去迎一迎。\"
眾人唿啦一下站了起來,跟著常昇往外走。
朱允熥早己進了大門,過了二門,正往三門這邊走來,遠遠看見常昇帶著一大夥人走過來了。
他略停了停,快步迎了上去。
常昇正欲跪拜行禮,朱允熥眼疾手快攔住,嗔道:\"舅舅這是幹什麽?折煞我了!\"
常昇好久沒見過朱允熥了,凝望著他說道:\"太孫長高了,長壯了!\"
朱允熥道:\"好久不見,舅舅也顯老了,頭發都變白了。\"
常昇笑道:\"可不是麽。\"
孫恪、曹震、朱壽等都過來見禮。
朱允熥頷首而笑,\"諸公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從前都是跟著外祖父南征北戰的,今天又是在舅舅府裏,這些虛禮都免了吧!我受不起的。\"
孫恪等人聞言,都十分感動,一起說道:\"臣等皆為皇太孫馬首是瞻。\"
朱允熥一一拱手致意,眾人還禮不迭。
常昇牽著朱允熥的手,走進正堂,請他上座。
朱允熥將他按在椅子上,撩起袍子,雙膝跪下,眾目睽睽之下,嘭嘭嘭叩了三個頭。
眾人麵麵相覷。
常昇避讓不及,硬生生受了他三個頭,慌忙叫道:\"哎呀呀!沒有這樣的禮!沒有這樣的禮!\"
朱允熥跪在地上說道:
\"我娘死得早,舅舅就是我最親的人。難得到舅舅府上來,就跟迴家了一樣。看到舅舅,就想起了娘,拜一拜舅舅就當是拜了娘。\"
常昇聞言,淚如雨下,說道:\"好孩子,別說了,快起來吧!\"
朱允熥站起身來,說道:\"舅舅,帶允熥去拜一拜外祖父吧,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生前是個什麽樣子。\"
常昇:\"你娘長得像外祖父。\"
朱允熥:\"我也沒有見過娘。\"
常昇:\"你和你娘長得極像,就是一個模子裏拓出來的。\"
朱允熥開心地笑了。
推門而入,常家祠堂高大而陰森,昏暗的燈下,朱允熥看見香案正中供著常遇春牌位,上書:
\"欽命征北大將軍中山王常公遇春神位\"
朱允熥拈了三根香,就著燭火點燃了,插入香爐中,拱手拜了三拜,又撩起袍子,雙膝跪下,叩了三個頭。
常昇將他攙了起來,說道:\"太孫難得來一次,若有什麽事,盡管說,上刀山下火海,舅舅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朱允熥扶著他胳膊,說道:\"舅舅先請坐下,聽允熥細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