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藍玉論戰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駕到!\"
武英殿外突然傳來車馬喧鬧,隨著這一聲唿喊,朱元璋已經跨入了殿門,龍行虎步朝這邊走來。
\"父皇!\"
\"爺爺!\"
\"陛下!\"
眾人忙迎了上去。
朱元璋不看也不答,健步如飛登上高高的玉階,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朱允熥屁顛屁顛跑上去捶背。
朱元璋目光灼灼盯著藍玉:\"西北風喝夠了嗎?\"
藍玉在岷州待了大半年,比從前更黑更瘦了。
岷州偏遠貧瘠,終年風沙彌漫,連井裏搖上的水都又苦又澀。
藍玉以為自己這輩子就老死在那兒了,沒想到還能迴到南京。
他尷尬地一笑,\"喝夠了。\"
\"好喝嗎?\"
\"不好喝。\"
\"不好喝你就消停點。\"
\"是,難得上位寬大為懷,再不敢胡來了。\"
朱元璋用大拇指指了指朱允熥,"要不是咱大孫子一迴二迴給你求情,你就死在岷州了。"
藍玉:"臣知道。"
朱元璋問道:\"此次也速迭木兒突襲宣大一線,我軍倉促應戰,雖然打跑了也速迭木兒,但損失慘重。以你之見,與蒙古人作戰,應當采取何種策略。\"
藍玉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掛在牆上,說道:
\"蒙古有八萬騎兵,我軍騎兵也有八萬,但我軍防線太過於漫長了,因此兵力嚴重分散。\"
\"如北平附近駐軍,戰馬總數不過二萬,如蒙古集中五六萬騎兵來攻,就會很難辦。\"
\"我軍兵源主要來自江淮一帶,不善馬戰,不耐嚴寒,再加上缺少戰馬,應盡量待在城池堡壘裏。\"
\"如果真要出戰的話,盡量在險要之處設伏,等到敵軍四處劫掠兵力分散時,出其不意殺將出來。″
\"小股騎兵單獨行動時,不可離城太遠。若蒙古騎兵實然來襲,須迅速退入城中固守待援,萬不可貪勝浪戰。\"
藍玉生性粗獷豪放,但在行軍打仗上心思卻十分細膩,對敵我優勢與劣勢,對如何守如何戰,無不了然於胸。
朱元璋頻頻點頭,\"你講得很好,與朕不謀而合。\"
藍玉拱手道:\"陛下從前訓誡將士時就講過這些,臣今天聚攏起來又講了一遍,隻不過中間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而已。若論用兵,陛下不在光武帝和唐太宗之下。\"
藍玉一向心高氣傲,所服者唯常遇春、傅友德而已。
朱元璋撚須而笑,掉起了書袋子。
\"禦邊之道,當示以威武,守以持重,敵來則禦之,敵去則勿追,方為上策,若專為窮兵,甚為不取。\"
藍玉擊掌叫好。
\"一百年之內,都應該照陛下的法子辦。\"
\"蒙古地方苦寒,糧食、食鹽、生鐵、熟鐵、布匹均不能自給,除了南下打劫之外,沒有任何生路。\"
\"一旦打劫不成,便無以為生內鬥不止,便給了我以可乘之機。\"
朱元璋笑道:\"說得很對,就是這樣的。此次出征漠北,你認為有無必要?\"
藍玉:\"非常有必要。也速迭木兒弑脫古思帖木兒自立,不能服眾,蒙古各部四分五裂,互相為敵。朝廷此時正當調動精銳主動出擊,不給其以喘息的機會。隻有全力阻止殘元各部統一,將來才能對蒙古各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朱元璋:\"說得好,咱正是這樣想的。此次遠征,你有何建議?\"
藍玉道:\"臣建議兩翼張開,中間突破!\"
\"陝西宋晟進駐哈密衛,截斷蒙古人西逃之路;\"
\"遼東楊文進駐朵顏三衛,截斷蒙古人東進之路;\"
\"我則率大軍直搗和林,毀其王庭,殺其牲畜馬匹,焚其帳篷糧草,逼其向北極寒之地逃竄。″
\"隻要在漠北掃蕩三個月,蒙古人就遭受了重創,等到天氣轉冷草木枯黃,就會有大批的人口牲畜餓死凍死。\"
\"如果有餘力的話,明年春夏之交又依樣畫葫蘆才來一次,蒙古人就瘋掉了。\"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藍玉今天所講的,絕大多數都與他不謀而合。
但他始終想不明白,藍玉既然這麽會打仗,為什麽不把聰明才智均一點到為人處事上呢?為什麽不能像徐達那樣明事理知進退呢?
君臣二人討論得極熱烈,朱允熥則聽得津津有味,心中不禁暗暗感慨,像藍玉這樣百年難遇的名將,如果死於內部的權力鬥爭,實在是太可惜太可惜了。
蒙古遊牧騎兵的行動特別強調速度,他們總是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最猛烈的突擊。
這種閃電戰的打法定會給以步兵為主的明軍造成沉重的打擊。
近三百年的時間裏,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較量中,明朝因此而吃盡了苦頭。
必須找到行之有效的克敵之法,才能扭轉局勢。
而克敵之法隻能在實戰中才能找到。
朱允熥突然說道:"爺爺,孫兒也想跟著藍大將軍遠征漠北。"
朱元璋扭過頭去看向他,"打仗不是過家家,你一個小孩子,還是好好在南京待著。"
朱允熥撅著嘴說道:"我不是小孩子了。四叔像我這麽大的時候,就跟著徐大將軍南征北戰,六叔十七歲時就領兵平定苗亂了,權叔和我一般大,已經手握六萬雄兵戰鬥在最前線了。同樣是朱家子孫,我為什麽不能像叔父們上陣殺於敵建功立業?"
朱元璋嘿嘿笑了,"你們聽聽,你們聽聽,說起來一套一套的。"
"爺爺,你就讓我去吧!"
朱元璋從刀山火海之中趟出來的,太知道刀箭無情了,麵色一沉,"閉嘴!休想!"
"為什麽?"
"不為什麽。"
"憑什麽?"
"就憑我是爺爺,你是孫子!"
朱允熥像泄了氣的皮球,蔫作一團。
隻能看,不能幹,這是要把人饞死嗎?咱上輩子好歹也是一個兵啊!
武英殿外突然傳來車馬喧鬧,隨著這一聲唿喊,朱元璋已經跨入了殿門,龍行虎步朝這邊走來。
\"父皇!\"
\"爺爺!\"
\"陛下!\"
眾人忙迎了上去。
朱元璋不看也不答,健步如飛登上高高的玉階,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朱允熥屁顛屁顛跑上去捶背。
朱元璋目光灼灼盯著藍玉:\"西北風喝夠了嗎?\"
藍玉在岷州待了大半年,比從前更黑更瘦了。
岷州偏遠貧瘠,終年風沙彌漫,連井裏搖上的水都又苦又澀。
藍玉以為自己這輩子就老死在那兒了,沒想到還能迴到南京。
他尷尬地一笑,\"喝夠了。\"
\"好喝嗎?\"
\"不好喝。\"
\"不好喝你就消停點。\"
\"是,難得上位寬大為懷,再不敢胡來了。\"
朱元璋用大拇指指了指朱允熥,"要不是咱大孫子一迴二迴給你求情,你就死在岷州了。"
藍玉:"臣知道。"
朱元璋問道:\"此次也速迭木兒突襲宣大一線,我軍倉促應戰,雖然打跑了也速迭木兒,但損失慘重。以你之見,與蒙古人作戰,應當采取何種策略。\"
藍玉從懷中取出一張地圖,掛在牆上,說道:
\"蒙古有八萬騎兵,我軍騎兵也有八萬,但我軍防線太過於漫長了,因此兵力嚴重分散。\"
\"如北平附近駐軍,戰馬總數不過二萬,如蒙古集中五六萬騎兵來攻,就會很難辦。\"
\"我軍兵源主要來自江淮一帶,不善馬戰,不耐嚴寒,再加上缺少戰馬,應盡量待在城池堡壘裏。\"
\"如果真要出戰的話,盡量在險要之處設伏,等到敵軍四處劫掠兵力分散時,出其不意殺將出來。″
\"小股騎兵單獨行動時,不可離城太遠。若蒙古騎兵實然來襲,須迅速退入城中固守待援,萬不可貪勝浪戰。\"
藍玉生性粗獷豪放,但在行軍打仗上心思卻十分細膩,對敵我優勢與劣勢,對如何守如何戰,無不了然於胸。
朱元璋頻頻點頭,\"你講得很好,與朕不謀而合。\"
藍玉拱手道:\"陛下從前訓誡將士時就講過這些,臣今天聚攏起來又講了一遍,隻不過中間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而已。若論用兵,陛下不在光武帝和唐太宗之下。\"
藍玉一向心高氣傲,所服者唯常遇春、傅友德而已。
朱元璋撚須而笑,掉起了書袋子。
\"禦邊之道,當示以威武,守以持重,敵來則禦之,敵去則勿追,方為上策,若專為窮兵,甚為不取。\"
藍玉擊掌叫好。
\"一百年之內,都應該照陛下的法子辦。\"
\"蒙古地方苦寒,糧食、食鹽、生鐵、熟鐵、布匹均不能自給,除了南下打劫之外,沒有任何生路。\"
\"一旦打劫不成,便無以為生內鬥不止,便給了我以可乘之機。\"
朱元璋笑道:\"說得很對,就是這樣的。此次出征漠北,你認為有無必要?\"
藍玉:\"非常有必要。也速迭木兒弑脫古思帖木兒自立,不能服眾,蒙古各部四分五裂,互相為敵。朝廷此時正當調動精銳主動出擊,不給其以喘息的機會。隻有全力阻止殘元各部統一,將來才能對蒙古各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朱元璋:\"說得好,咱正是這樣想的。此次遠征,你有何建議?\"
藍玉道:\"臣建議兩翼張開,中間突破!\"
\"陝西宋晟進駐哈密衛,截斷蒙古人西逃之路;\"
\"遼東楊文進駐朵顏三衛,截斷蒙古人東進之路;\"
\"我則率大軍直搗和林,毀其王庭,殺其牲畜馬匹,焚其帳篷糧草,逼其向北極寒之地逃竄。″
\"隻要在漠北掃蕩三個月,蒙古人就遭受了重創,等到天氣轉冷草木枯黃,就會有大批的人口牲畜餓死凍死。\"
\"如果有餘力的話,明年春夏之交又依樣畫葫蘆才來一次,蒙古人就瘋掉了。\"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藍玉今天所講的,絕大多數都與他不謀而合。
但他始終想不明白,藍玉既然這麽會打仗,為什麽不把聰明才智均一點到為人處事上呢?為什麽不能像徐達那樣明事理知進退呢?
君臣二人討論得極熱烈,朱允熥則聽得津津有味,心中不禁暗暗感慨,像藍玉這樣百年難遇的名將,如果死於內部的權力鬥爭,實在是太可惜太可惜了。
蒙古遊牧騎兵的行動特別強調速度,他們總是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最猛烈的突擊。
這種閃電戰的打法定會給以步兵為主的明軍造成沉重的打擊。
近三百年的時間裏,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較量中,明朝因此而吃盡了苦頭。
必須找到行之有效的克敵之法,才能扭轉局勢。
而克敵之法隻能在實戰中才能找到。
朱允熥突然說道:"爺爺,孫兒也想跟著藍大將軍遠征漠北。"
朱元璋扭過頭去看向他,"打仗不是過家家,你一個小孩子,還是好好在南京待著。"
朱允熥撅著嘴說道:"我不是小孩子了。四叔像我這麽大的時候,就跟著徐大將軍南征北戰,六叔十七歲時就領兵平定苗亂了,權叔和我一般大,已經手握六萬雄兵戰鬥在最前線了。同樣是朱家子孫,我為什麽不能像叔父們上陣殺於敵建功立業?"
朱元璋嘿嘿笑了,"你們聽聽,你們聽聽,說起來一套一套的。"
"爺爺,你就讓我去吧!"
朱元璋從刀山火海之中趟出來的,太知道刀箭無情了,麵色一沉,"閉嘴!休想!"
"為什麽?"
"不為什麽。"
"憑什麽?"
"就憑我是爺爺,你是孫子!"
朱允熥像泄了氣的皮球,蔫作一團。
隻能看,不能幹,這是要把人饞死嗎?咱上輩子好歹也是一個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