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塵埃落定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標 作者: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到半個時辰,蔣瓛就來了。
朱元璋問道:"查清楚了沒有?"
蔣瓛:"查清楚了。"
朱元璋:"黃子澄與什麽人過從甚密?"
蔣瓛低垂著頭,一聲也不言語,偷眼瞅了瞅朱標。
朱標心裏咯噔一下,對蔣瓛說道:"但說無妨。"
蔣瓛:"有一個人十分可疑,一月之內與黃子澄見了三次,而且每次都很神秘。"
朱元璋:"是誰?"
蔣瓛:"是呂本。"
朱元璋:"呂本除了見過黃子澄,還見過什麽人?"
蔣瓛趴在地上,再也不肯多說一句話。
朱元璋什麽都明白了,呂本一定是受呂氏的指使,或許允炆也知情,甚至參與其中了。他開始後悔讓允炆留在南京。
朱標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朱允熥則泥塑木雕般坐著。
蔣瓛連忙告退,才退了幾步,隻聽朱元璋喝道:"辦幹淨點!"
蔣瓛應了一聲是。
朱標失魂落魄地迴到太子東宮,呂氏殷勤地問長問短,朱標真想當場質問她,但終於忍住了。
不管怎麽樣,皇家的臉麵不能丟,必須維持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形像,不然何以服天下。
第二天午後,呂家就來報喪,說呂本今天早上踏青的時候被一塊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死了。
呂氏大哭,讓允炆去吊喪,還讓朱標派人查,被朱標斷然拒絕了。
朱標從頭到尾冷冷看著呂氏,看得呂氏頭皮發麻。
無巧不成書,就在同一天,黃子澄走在大街上,被一輛失控的糞車撞死了。
第二天,朱標便對朱允炆說道:"這兩天,你就準備去鳳陽就藩。"
朱允炆故技重施,"我還想再侍候侍候爺爺和爹。"
朱標不動聲色說道:"早點就藩是正經,不要再磨蹭了。"
朱允炆敏銳地感覺到父親對他的態度變了。
他又去乾清宮,守門的老太監竟然將他擋在了門外,說:
\"皇爺剛剛睡著,淮王殿下請迴去。\"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他進出乾清宮從來都是暢通無阻。
朱允炆太了解爺爺的生活習性了,這個時候根本不是睡覺的時候。
他徹底慌了神,問呂氏,"外祖的死與黃子澄有沒有什麽關係?"
呂氏也感到事情不妙,卻心懷僥幸,硬著頭皮說道:"沒有關係。"
朱允炆怒道:"爹對我很冷淡,爺爺已經不肯見我了,你還在騙我!"
呂氏聞言如遭雷擊,抱住朱允炆哭,“是娘對不住你,是娘害了你一輩子……"
朱允炆問:\"你究竟幹什麽了?\"
呂氏哭道:\"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朱允炆什麽都明白了,一定是卷入了黃子澄告發藍玉的事,而外祖呂本則充當了傳話人。
蠢!
太蠢了!
錦衣衛是幹什麽吃的?隻要他們肯查,就沒有他們查不清的事。
這下好了,全完!
朱允炆快氣瘋了,後宮勾結外官幹預朝政,這是碰都不能碰的底線!
他目露兇光,一把將呂氏推開,隻留下呂氏撕心裂肺地哭。
朱允炆又去乾清宮,這一次,老太監沒有阻攔。
他走進那間再熟悉不過的屋子,朱元璋正躺在藤椅上打盹。
朱允炆一聲不響坐在他的身旁,過了兩三刻鍾,朱元璋才睜開了眼睛,問道:\"你什麽時候來的?\"
朱允炆答道:\"來了一小會。我明天就要動身去鳳陽了,來看看爺爺。\"
朱元璋點點頭,\"也好。鳳陽是咱們老家,到了那裏要做個賢王,不要給祖宗丟臉。\"
朱允炆最後的幻想也破滅了,雙膝跪下,哭得很傷心,\"爺爺,有件事我要跟你說……\"
朱元璋慈愛地摸了摸他的腦袋,\"想說你就說吧,不想說也無妨。\"
朱允炆說道:\"是呂本串通黃子澄告發藍玉的,但我並不知情。\"
朱元璋:\"是你娘主使的?\"
朱允炆:\"求爺爺看在孫兒麵上網開一麵。\"
朱元璋點了點頭,"爺爺一直在等你坦白,你總算來了。你娘不做人,但你還是爺爺的好孫子。你迴去跟你娘說,後宮插手儲位,就是一個死,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但爺爺看在你的份上,饒過她這一迴。"朱允炆磕了三個響頭,哭得更傷心了。
他走了出去,與朱允熥迎麵相撞,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
"三弟,我明天就要去鳳陽了。恭喜你,再有幾天,你就冊封皇太孫了,咱們家以後就靠你了,二哥以後也靠你照看了。"
朱允炆終於服軟了。
勝利者總是很寬容的,朱允熥和善地笑了笑。
富貴一陣風跑過來,喜滋滋說道:
"殿下,蜀王派人到處找你呢,說要試一試袍子,看合身不合身,如果不合身的話,今天連夜就要改好。禮部的人也在找你,說朝鮮、日本、安南、占城、暹羅、琉球七國的使臣過兩日要朝拜皇太孫……"
富貴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朱允炆聽在耳裏,心裏不是滋味。
蔣瓛帶著兩個錦衣衛千戶走過來,說道:"殿下,這是吳忠,這是吳良,是皇爺親自挑選了充任皇太孫侍衛長的。"
"微臣吳忠,誓死護衛皇太孫!"
"微臣吳良,誓死護衛皇太孫!"
吳忠、吳良身高八尺,就像托塔李天王一樣。
朱允熥開心地笑了,"都起來吧!我記得你們是都督僉事同知吳君恩的雙生兒子,果然是忠良之後啊!\"
吳忠、吳良眼眶含淚:\"難得皇太孫還記得家父。\"
朱允熥:\"有功之臣,怎能忘記?富貴,賞!"
"微臣吳忠叩謝殿下!"
"微臣吳良叩謝殿下!"
兩隊儀仗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走了過來。
蔣瓛躬身說道:"請皇太孫先前往坤泰宮更衣,再去東宮朝拜完太子,然後前往乾清宮聆聽陛下教誨,明日往祖廟祭告,三日後祭告天地,五日後,正式舉行冊封大禮。"
朱允熥:\"知道了。\"
宮中禮製,皇帝皇後乘坐象輅,皇太子、皇太子妃乘坐玉輅,皇太孫、皇太孫妃則乘坐金輅。
象輅長三丈九尺,寬二丈六尺,由四頭大象拉。
玉輅長三丈六尺,寬二丈二尺,由十二匹馬拉。
金輅長二丈八尺,寬一丈九尺,由八匹馬拉。
不論外飾內飾都極盡奢華。
一個錦衣衛跪伏在地上,朱允熥踩著他的背登上了金輅。
"皇太孫起駕!"
隨著一聲高亢的唿喊,金輅緩緩啟動。
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在前麵開道。
大隊金甲銀戈的侍衛排成長龍,浩浩蕩蕩跟隨在後麵護衛。
蟒袍玉帶的內侍排隊走在兩側。
數百宮女盛服靚妝,前提禦爐,焚沉香、龍涎香,氤氳如霧。
唿殿之聲遠近數裏,清澈悠長,所過之處,人人迴避。
儀仗隊伍行進在寬敞筆直的宮道上,兩旁殿宇巍峨,房屋鱗次櫛比,宮柳依依,在春風中搖曳。
大明,我來了,我將帶領你駛向廣闊的未來。
大丈夫,當如是!
朱元璋問道:"查清楚了沒有?"
蔣瓛:"查清楚了。"
朱元璋:"黃子澄與什麽人過從甚密?"
蔣瓛低垂著頭,一聲也不言語,偷眼瞅了瞅朱標。
朱標心裏咯噔一下,對蔣瓛說道:"但說無妨。"
蔣瓛:"有一個人十分可疑,一月之內與黃子澄見了三次,而且每次都很神秘。"
朱元璋:"是誰?"
蔣瓛:"是呂本。"
朱元璋:"呂本除了見過黃子澄,還見過什麽人?"
蔣瓛趴在地上,再也不肯多說一句話。
朱元璋什麽都明白了,呂本一定是受呂氏的指使,或許允炆也知情,甚至參與其中了。他開始後悔讓允炆留在南京。
朱標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朱允熥則泥塑木雕般坐著。
蔣瓛連忙告退,才退了幾步,隻聽朱元璋喝道:"辦幹淨點!"
蔣瓛應了一聲是。
朱標失魂落魄地迴到太子東宮,呂氏殷勤地問長問短,朱標真想當場質問她,但終於忍住了。
不管怎麽樣,皇家的臉麵不能丟,必須維持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形像,不然何以服天下。
第二天午後,呂家就來報喪,說呂本今天早上踏青的時候被一塊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死了。
呂氏大哭,讓允炆去吊喪,還讓朱標派人查,被朱標斷然拒絕了。
朱標從頭到尾冷冷看著呂氏,看得呂氏頭皮發麻。
無巧不成書,就在同一天,黃子澄走在大街上,被一輛失控的糞車撞死了。
第二天,朱標便對朱允炆說道:"這兩天,你就準備去鳳陽就藩。"
朱允炆故技重施,"我還想再侍候侍候爺爺和爹。"
朱標不動聲色說道:"早點就藩是正經,不要再磨蹭了。"
朱允炆敏銳地感覺到父親對他的態度變了。
他又去乾清宮,守門的老太監竟然將他擋在了門外,說:
\"皇爺剛剛睡著,淮王殿下請迴去。\"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他進出乾清宮從來都是暢通無阻。
朱允炆太了解爺爺的生活習性了,這個時候根本不是睡覺的時候。
他徹底慌了神,問呂氏,"外祖的死與黃子澄有沒有什麽關係?"
呂氏也感到事情不妙,卻心懷僥幸,硬著頭皮說道:"沒有關係。"
朱允炆怒道:"爹對我很冷淡,爺爺已經不肯見我了,你還在騙我!"
呂氏聞言如遭雷擊,抱住朱允炆哭,“是娘對不住你,是娘害了你一輩子……"
朱允炆問:\"你究竟幹什麽了?\"
呂氏哭道:\"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朱允炆什麽都明白了,一定是卷入了黃子澄告發藍玉的事,而外祖呂本則充當了傳話人。
蠢!
太蠢了!
錦衣衛是幹什麽吃的?隻要他們肯查,就沒有他們查不清的事。
這下好了,全完!
朱允炆快氣瘋了,後宮勾結外官幹預朝政,這是碰都不能碰的底線!
他目露兇光,一把將呂氏推開,隻留下呂氏撕心裂肺地哭。
朱允炆又去乾清宮,這一次,老太監沒有阻攔。
他走進那間再熟悉不過的屋子,朱元璋正躺在藤椅上打盹。
朱允炆一聲不響坐在他的身旁,過了兩三刻鍾,朱元璋才睜開了眼睛,問道:\"你什麽時候來的?\"
朱允炆答道:\"來了一小會。我明天就要動身去鳳陽了,來看看爺爺。\"
朱元璋點點頭,\"也好。鳳陽是咱們老家,到了那裏要做個賢王,不要給祖宗丟臉。\"
朱允炆最後的幻想也破滅了,雙膝跪下,哭得很傷心,\"爺爺,有件事我要跟你說……\"
朱元璋慈愛地摸了摸他的腦袋,\"想說你就說吧,不想說也無妨。\"
朱允炆說道:\"是呂本串通黃子澄告發藍玉的,但我並不知情。\"
朱元璋:\"是你娘主使的?\"
朱允炆:\"求爺爺看在孫兒麵上網開一麵。\"
朱元璋點了點頭,"爺爺一直在等你坦白,你總算來了。你娘不做人,但你還是爺爺的好孫子。你迴去跟你娘說,後宮插手儲位,就是一個死,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但爺爺看在你的份上,饒過她這一迴。"朱允炆磕了三個響頭,哭得更傷心了。
他走了出去,與朱允熥迎麵相撞,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
"三弟,我明天就要去鳳陽了。恭喜你,再有幾天,你就冊封皇太孫了,咱們家以後就靠你了,二哥以後也靠你照看了。"
朱允炆終於服軟了。
勝利者總是很寬容的,朱允熥和善地笑了笑。
富貴一陣風跑過來,喜滋滋說道:
"殿下,蜀王派人到處找你呢,說要試一試袍子,看合身不合身,如果不合身的話,今天連夜就要改好。禮部的人也在找你,說朝鮮、日本、安南、占城、暹羅、琉球七國的使臣過兩日要朝拜皇太孫……"
富貴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朱允炆聽在耳裏,心裏不是滋味。
蔣瓛帶著兩個錦衣衛千戶走過來,說道:"殿下,這是吳忠,這是吳良,是皇爺親自挑選了充任皇太孫侍衛長的。"
"微臣吳忠,誓死護衛皇太孫!"
"微臣吳良,誓死護衛皇太孫!"
吳忠、吳良身高八尺,就像托塔李天王一樣。
朱允熥開心地笑了,"都起來吧!我記得你們是都督僉事同知吳君恩的雙生兒子,果然是忠良之後啊!\"
吳忠、吳良眼眶含淚:\"難得皇太孫還記得家父。\"
朱允熥:\"有功之臣,怎能忘記?富貴,賞!"
"微臣吳忠叩謝殿下!"
"微臣吳良叩謝殿下!"
兩隊儀仗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走了過來。
蔣瓛躬身說道:"請皇太孫先前往坤泰宮更衣,再去東宮朝拜完太子,然後前往乾清宮聆聽陛下教誨,明日往祖廟祭告,三日後祭告天地,五日後,正式舉行冊封大禮。"
朱允熥:\"知道了。\"
宮中禮製,皇帝皇後乘坐象輅,皇太子、皇太子妃乘坐玉輅,皇太孫、皇太孫妃則乘坐金輅。
象輅長三丈九尺,寬二丈六尺,由四頭大象拉。
玉輅長三丈六尺,寬二丈二尺,由十二匹馬拉。
金輅長二丈八尺,寬一丈九尺,由八匹馬拉。
不論外飾內飾都極盡奢華。
一個錦衣衛跪伏在地上,朱允熥踩著他的背登上了金輅。
"皇太孫起駕!"
隨著一聲高亢的唿喊,金輅緩緩啟動。
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在前麵開道。
大隊金甲銀戈的侍衛排成長龍,浩浩蕩蕩跟隨在後麵護衛。
蟒袍玉帶的內侍排隊走在兩側。
數百宮女盛服靚妝,前提禦爐,焚沉香、龍涎香,氤氳如霧。
唿殿之聲遠近數裏,清澈悠長,所過之處,人人迴避。
儀仗隊伍行進在寬敞筆直的宮道上,兩旁殿宇巍峨,房屋鱗次櫛比,宮柳依依,在春風中搖曳。
大明,我來了,我將帶領你駛向廣闊的未來。
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