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深,月更明。天清如水,月明如鏡,街上的遊人也愈發多起來。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泛舟小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
千水縣素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各家百姓家中,用竹條紮了燈籠,繪各種顏色與圖案,燈內放上燃燭點亮。用繩將製好的係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台上,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而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走在河邊,街道一側的樓坊之上,掛滿了紅燈籠。有些店家甚至將許多紅燈籠串成長串,垂掛於店門口,非常引人注目,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瑾音牽著瑾行和瑾玉,一路走一路看,感歎:“中秋燈會就已如此熱鬧,元宵之夜得是何等景象!”
瑾行道:“元宵之夜,滿城煙花,更是絢麗。”
“煙花!”瑾音驚奇出聲,這年代居然就有煙花。
瑾言笑著點點頭,指著前方道:“阿姐,小弟、小妹,祭月神開始了,咱們也去看看。”
瑾音跳起來張望,看見前方的情景,眼眸發亮,拉著弟弟妹妹小跑過去。
隻見高台之上,對著月亮的方向擺著祭桌,祭桌之上放著月餅、柚子、蘋果、葡萄等祭品,案台兩側紅燭正燃。
一青冠長袍的白須長者立於一側,手執祭文,用起起伏伏的詠歎聲調,高聲朗讀祭文者,言辭華美,語調悠揚。
霎時,人群聚集的喧鬧消失,隻聞得老者悠遠的聲音,與空氣之中靜靜流淌的桂花之香。
祭文讀罷,老者微一行禮,便退至側旁。
瑾音抬頭望去,又見一衣著華麗,頭鬢間插著珠釵的中年婦人,跪於台前。
她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又取過身旁侍女遞上的三隻香,向月神行拜禮讚。
老者禮唱:“禮成”。
人群頓時變的喧鬧起來,眾人皆喜氣洋洋。
瑾音好奇,在瑾行耳畔低聲詢問:“剛剛那祭月的夫人是誰啊?”
“是胡大人的夫人。”瑾言護著身旁的姐姐與弟妹走到一側,站定,“待會百姓便可上前祭月,阿姐,你和小妹去嗎?”
“嗯?你與瑾行不去?”瑾音反問。
瑾言失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和小弟自然不去的。”
哎喲,古代還有這風氣?
瑾音環顧四周,果然,排隊等著上台祭月的,都是年輕女子。男子均是陸陸續續離去,或在一旁等候。
瑾音看了看,瞧著祭月的姑娘真是不少。
她搖搖頭,問:“咱們先去其他處逛逛吧。這邊祭月的人太多了,不知要排到何時。”
“阿姐,阿姐,咱們去放河燈吧!”瑾行拉著瑾音的袖子,一臉興奮指向前麵。
“走!”瑾音也是躍躍欲試。
別說,放河燈的人真不少。
瑾音擠到攤前,問:“攤主,這燈怎麽賣?”
攤主六十來歲,滿臉皺紋,臉上掛滿了笑:“五文一隻。”
瑾音正想說有點貴,見瑾行和瑾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各式河燈,心腸軟了軟。
她手一揚,掏出20枚銅板:“我們要四個!”
攤主更開心了,指著河燈:“小夥子,隨便挑。”
瑾音的微笑漸漸凝固,小夥子,小夥子,小夥子……
瑾言差點沒被口水嗆住,他看看攤主,又看看自家阿姐,咬唇極力憋笑,隨手選了盞蓮花燈。
瑾行和瑾音兩個,猶豫不決,糾結許久,二人才挑了荷花燈和芍藥花燈。
見著各色河燈,瑾音被錯認為小夥子的鬱悶才一掃而空,她見瑾言、瑾行、瑾玉都拿了心儀的河燈,左右看看,挑了盞芙蓉燈拿在手中端詳。
“在那邊可以寫上想說的話,置於河燈之中哦。”攤主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見著四個孩子很是溫和,指了指後頭的桌子。
瑾音道了謝,帶著弟妹興衝衝擠到桌前,提筆寫下了各自的心願。
瑾音敲著額頭,一時有太多想寫的東西,竟又不知從何寫起。
她望了一眼高空中的明月,悠悠歎口氣,方才提筆,寫下了蘇大才子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
寫完後,瑾音作賊心虛地左右看看,見沒人注意自己,心才放下。
實在是她覺得,蘇東坡老先生的詞太符合她此刻的心境了。
瑾音想了想,又在詞句下方題上:東坡居士作。
寫完沾沾自喜,她這也不算偷盜蘇老先生的詞句了吧。
收了筆,眼睛一瞟:
左邊,瑾玉娟秀小字寫著:阿姐、二哥、瑾行永遠快樂。
瑾音彎了彎眼角。
再一瞟,右邊,瑾行粗曠鬼畫符:天天都有好吃的!
瑾音滿頭黑線。
再瞧對麵,瑾言的紙條,筆跡工整有力,倒是看不大清具體寫了什麽,隻是觀他神色有些哀傷。
她大概知道他寫的內容了。
八月十五放河燈,無非是寄托對已逝親人的思念。
姐弟幾人陸續寫好紙條,置於河燈之間。點亮河燈,放於河中,雙手合十許願。
河水蜿蜒,載著無數的河燈,載著無數親人的思念,悠悠然飄向遠方。
見河燈漂遠了,瑾音拍拍手,對瑾行、瑾玉、瑾言道:“迴不迴?”
瑾言抬頭,見月已上柳梢頭,道:“不早了,迴吧。”
瑾行卻是沒玩過癮,嘟囔著說:“還早哩,集市上還這麽多人呢,”
瑾玉拉拉他的手,柔聲細語的說:“瑾行,咱們走迴去還要一會呢。”
瑾音失笑,揉揉他倆的頭發:“那咱們邊逛邊往迴走,行不?”
瑾行忙不迭點頭。
瑾言看著姐姐、弟弟、妹妹三人,也是一臉無奈:阿姐實在太寵弟妹了。
可是,自己也是被寵的那一個呀。想到以往種種,瑾言的心,由哀傷變得溫暖。
四人往來處邊走邊逛,見瑾玉盯著月兔燈目不轉睛,瑾音掏出銅板,買!
見瑾行盯著冰糖葫蘆直流口水,瑾音掏出銅板,買!
路遇書生擺攤賣舊書,瑾音掏出銅錢,依舊買!
主打的一碗水端平,禮物人人有份!
……
瑾言左手提食盒,右手抱書本,背上還背著滿滿當當的小背簍,氣喘籲籲地追趕前頭三人的腳步。
瑾音卻是好不愜意,嘴裏咬著冰糖葫蘆,手上提著走馬燈。
瑾行牽著瑾玉,瑾玉牽著她的手,三人溜溜噠噠,悠悠閑閑,吃的開心,玩的開心,逛的開心。
“楊瑾音!”酒樓之上忽的傳來清亮的聲音。
瑾音正咬著冰糖葫蘆,動了動耳朵,抬頭看去。
她眼神一怔,吞下糖葫蘆,蹙著眉費力去看。
二樓屋簷掛著華燈,燈火璀璨,三男子立於窗前,俯看向她。
中間的男子,肩背挺直,一襲月色錦袍泛著陣陣光暈。
光暈打在他的臉上,虛虛實實竟看不真切。
隻覺此人如鬆似玉,便是靜謐夜空的明月,也掩不住此人的風華。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泛舟小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
千水縣素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各家百姓家中,用竹條紮了燈籠,繪各種顏色與圖案,燈內放上燃燭點亮。用繩將製好的係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台上,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而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走在河邊,街道一側的樓坊之上,掛滿了紅燈籠。有些店家甚至將許多紅燈籠串成長串,垂掛於店門口,非常引人注目,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瑾音牽著瑾行和瑾玉,一路走一路看,感歎:“中秋燈會就已如此熱鬧,元宵之夜得是何等景象!”
瑾行道:“元宵之夜,滿城煙花,更是絢麗。”
“煙花!”瑾音驚奇出聲,這年代居然就有煙花。
瑾言笑著點點頭,指著前方道:“阿姐,小弟、小妹,祭月神開始了,咱們也去看看。”
瑾音跳起來張望,看見前方的情景,眼眸發亮,拉著弟弟妹妹小跑過去。
隻見高台之上,對著月亮的方向擺著祭桌,祭桌之上放著月餅、柚子、蘋果、葡萄等祭品,案台兩側紅燭正燃。
一青冠長袍的白須長者立於一側,手執祭文,用起起伏伏的詠歎聲調,高聲朗讀祭文者,言辭華美,語調悠揚。
霎時,人群聚集的喧鬧消失,隻聞得老者悠遠的聲音,與空氣之中靜靜流淌的桂花之香。
祭文讀罷,老者微一行禮,便退至側旁。
瑾音抬頭望去,又見一衣著華麗,頭鬢間插著珠釵的中年婦人,跪於台前。
她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又取過身旁侍女遞上的三隻香,向月神行拜禮讚。
老者禮唱:“禮成”。
人群頓時變的喧鬧起來,眾人皆喜氣洋洋。
瑾音好奇,在瑾行耳畔低聲詢問:“剛剛那祭月的夫人是誰啊?”
“是胡大人的夫人。”瑾言護著身旁的姐姐與弟妹走到一側,站定,“待會百姓便可上前祭月,阿姐,你和小妹去嗎?”
“嗯?你與瑾行不去?”瑾音反問。
瑾言失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和小弟自然不去的。”
哎喲,古代還有這風氣?
瑾音環顧四周,果然,排隊等著上台祭月的,都是年輕女子。男子均是陸陸續續離去,或在一旁等候。
瑾音看了看,瞧著祭月的姑娘真是不少。
她搖搖頭,問:“咱們先去其他處逛逛吧。這邊祭月的人太多了,不知要排到何時。”
“阿姐,阿姐,咱們去放河燈吧!”瑾行拉著瑾音的袖子,一臉興奮指向前麵。
“走!”瑾音也是躍躍欲試。
別說,放河燈的人真不少。
瑾音擠到攤前,問:“攤主,這燈怎麽賣?”
攤主六十來歲,滿臉皺紋,臉上掛滿了笑:“五文一隻。”
瑾音正想說有點貴,見瑾行和瑾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各式河燈,心腸軟了軟。
她手一揚,掏出20枚銅板:“我們要四個!”
攤主更開心了,指著河燈:“小夥子,隨便挑。”
瑾音的微笑漸漸凝固,小夥子,小夥子,小夥子……
瑾言差點沒被口水嗆住,他看看攤主,又看看自家阿姐,咬唇極力憋笑,隨手選了盞蓮花燈。
瑾行和瑾音兩個,猶豫不決,糾結許久,二人才挑了荷花燈和芍藥花燈。
見著各色河燈,瑾音被錯認為小夥子的鬱悶才一掃而空,她見瑾言、瑾行、瑾玉都拿了心儀的河燈,左右看看,挑了盞芙蓉燈拿在手中端詳。
“在那邊可以寫上想說的話,置於河燈之中哦。”攤主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見著四個孩子很是溫和,指了指後頭的桌子。
瑾音道了謝,帶著弟妹興衝衝擠到桌前,提筆寫下了各自的心願。
瑾音敲著額頭,一時有太多想寫的東西,竟又不知從何寫起。
她望了一眼高空中的明月,悠悠歎口氣,方才提筆,寫下了蘇大才子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
寫完後,瑾音作賊心虛地左右看看,見沒人注意自己,心才放下。
實在是她覺得,蘇東坡老先生的詞太符合她此刻的心境了。
瑾音想了想,又在詞句下方題上:東坡居士作。
寫完沾沾自喜,她這也不算偷盜蘇老先生的詞句了吧。
收了筆,眼睛一瞟:
左邊,瑾玉娟秀小字寫著:阿姐、二哥、瑾行永遠快樂。
瑾音彎了彎眼角。
再一瞟,右邊,瑾行粗曠鬼畫符:天天都有好吃的!
瑾音滿頭黑線。
再瞧對麵,瑾言的紙條,筆跡工整有力,倒是看不大清具體寫了什麽,隻是觀他神色有些哀傷。
她大概知道他寫的內容了。
八月十五放河燈,無非是寄托對已逝親人的思念。
姐弟幾人陸續寫好紙條,置於河燈之間。點亮河燈,放於河中,雙手合十許願。
河水蜿蜒,載著無數的河燈,載著無數親人的思念,悠悠然飄向遠方。
見河燈漂遠了,瑾音拍拍手,對瑾行、瑾玉、瑾言道:“迴不迴?”
瑾言抬頭,見月已上柳梢頭,道:“不早了,迴吧。”
瑾行卻是沒玩過癮,嘟囔著說:“還早哩,集市上還這麽多人呢,”
瑾玉拉拉他的手,柔聲細語的說:“瑾行,咱們走迴去還要一會呢。”
瑾音失笑,揉揉他倆的頭發:“那咱們邊逛邊往迴走,行不?”
瑾行忙不迭點頭。
瑾言看著姐姐、弟弟、妹妹三人,也是一臉無奈:阿姐實在太寵弟妹了。
可是,自己也是被寵的那一個呀。想到以往種種,瑾言的心,由哀傷變得溫暖。
四人往來處邊走邊逛,見瑾玉盯著月兔燈目不轉睛,瑾音掏出銅板,買!
見瑾行盯著冰糖葫蘆直流口水,瑾音掏出銅板,買!
路遇書生擺攤賣舊書,瑾音掏出銅錢,依舊買!
主打的一碗水端平,禮物人人有份!
……
瑾言左手提食盒,右手抱書本,背上還背著滿滿當當的小背簍,氣喘籲籲地追趕前頭三人的腳步。
瑾音卻是好不愜意,嘴裏咬著冰糖葫蘆,手上提著走馬燈。
瑾行牽著瑾玉,瑾玉牽著她的手,三人溜溜噠噠,悠悠閑閑,吃的開心,玩的開心,逛的開心。
“楊瑾音!”酒樓之上忽的傳來清亮的聲音。
瑾音正咬著冰糖葫蘆,動了動耳朵,抬頭看去。
她眼神一怔,吞下糖葫蘆,蹙著眉費力去看。
二樓屋簷掛著華燈,燈火璀璨,三男子立於窗前,俯看向她。
中間的男子,肩背挺直,一襲月色錦袍泛著陣陣光暈。
光暈打在他的臉上,虛虛實實竟看不真切。
隻覺此人如鬆似玉,便是靜謐夜空的明月,也掩不住此人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