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爺從府衙告假,直接迴了家。迴到家中時,他臉色平靜了許多,表麵看不出什麽。
他徑直走進祠堂,取了一把戒尺,便直奔李康的小院。他踏進李康的小院,看到小廝和丫鬟親昵靠在一起,舉止行為不端。
院內這副景象,李泰看後,心中怒火熊熊燃燒。他卻隱忍不發,極力克製著情緒。
小廝和丫鬟看到李泰,他們一臉惶恐之色。李泰眼神裏充滿著厭惡,沒有理會他們,直接朝兒子寢室走去。
他走到大門前,突然駐足,眉眼間閃過一絲猶豫。片刻後,他用力的推開了門,大步朝寢室走去。
他踏進李康的寢室,看到床上的一幕,眼睛裏噴射著怒火。此時,床榻之上李康正酣睡中,裏麵還躺著一個丫鬟。
李泰大怒,厲聲喊了聲:“滾出去。”
小丫鬟被驚醒。她睜開眼睛,看到李泰站在床榻前,他手裏拿著戒尺,眼裏噴射著怒火,正怒視著他們。小丫鬟,她一臉的驚愕和惶恐。
她衣衫不整,抓起衣服覆蓋身上,連滾帶爬,從李康床榻上逃了出去。李康迷糊著,緩緩睜開眼睛。
他看到父親兇神惡煞站在床榻前,臉色極其難看,眼睛裏噴射著怒火,手裏還拿著戒尺,正直直的怒視著他。
李康結巴,顫抖著喚了聲:“父…父親。”
他慌忙拿衣起服。這時,李泰手中的戒尺,狠狠的朝他打了過來。李師爺沉默著未啟口,戒尺一下接一下,狠狠的抽打過來。
“父親,兒子錯了,你不要再打了,兒子以後不亂來了。”李康哭喊著求饒。
李師爺沒理會他,沉默著用力打著,一下比一下狠。李泰白色寢衣,後背漸漸地染了血色。
房內傳出鬼哭狼嚎之聲。此時,得到消息的李家老太太,老太爺,還有師爺夫人,一眾人前擁後促,匆匆奔趕而來。
李夫人攙扶著老太太,管家攙扶著老太爺,他們急匆匆闖進李泰的寢室。眾人看到眼前這一幕,下人無人敢發聲。
老太太看到寶貝孫兒,後背寢衣染紅了血色,李夫人也一臉的心疼緊張。她攙扶著老太太走到李師爺對麵,老太太伸開雙手攬住兒子,她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孫兒。
老太太心疼不已,聲淚俱下:“何事,至於下如此狠手。康兒他還小,你下這麽狠的手,想打死他不成。你若再打,就打我好了。”
李泰冷笑一聲,反問道:“父親,母親,這豎子天天惹禍,你們護著,事事隱瞞著我,還問我何事?”
老太爺看兒子如此生氣,最近發生的事,他應該知道了。老太爺心疼孫子,但孫子越發不省心,此番教訓,他心裏無異議。
“我可憐的康兒呀,長這麽大第一次受這麽重的傷。”老太太心疼的哭著。
老太太訓斥著兒子:“你讓年邁的母親如此傷心,真是我的好大兒啊,不孝之子。”
“母親,李康也快及冠了,惡行一樁樁多的數不清。你們如此溺愛他,終會害了他的。”李泰痛心疾首的看著母親,他語氣充滿了無奈。
他沉默一會,開口解釋:“張家遠親,在京為官,他又頗得太子重視。張家兒子斷腿事件,已告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嚴厲訓斥兒子,要求務必處理好此事。”
一旁沉默的老太爺,聽到兒子說明其中的厲害,他雖心疼孫子,但還是要積極善後。張家在漢陽城雖無勢力,原來背後靠山在京中。此事幹係甚多,一定要處理好此事件。
“既如此,你親自帶厚禮,去張家賠禮道歉。把誠意帶足,此事尚有餘地,畢竟張家同我們生意上往來甚多。”老太爺開口吩咐。
“兒子也是此意!必須帶上豎子,他親自登門道歉,求的張家諒解。”李師爺迴應父親的提議。
“那便如此吧。”老太爺說完,沉默著離開孫子的寢室。
李師爺看到父親離開,他臉色凝重,語氣堅定,說:“母親,家中有不守規矩的下人,簽了死契的罰賣了吧。非死契的下人,解雇永不錄用。”
老太太聽到兒子提及此事,她迴頭看向孫兒的床榻。她看到床榻上有小娘子的肚兜,一切都明了了。她生氣的朝寶貝孫子輕輕的打了一拳。
老太太迴頭又看向兒子,兒子的這個反應,王寡婦之女投河案,他應該還未知曉此事。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寶貝孫子,眼神有些複雜。
老太太向兒子點了點頭,李師爺帶著怒氣離開。老太太看到兒子離開,她低下頭,沉默不語。李夫人不敢吱聲,她緊張的站在一旁。
李康見狀,開口解釋:“祖母,昨夜醉酒,是他先出言不遜,孫兒沒忍住,兩人動手打了起來。我無心失手所致。”
老太太沒理會他,她心中焦慮的非此事,讓她憂慮的是王寡婦之女投河案。這個是出了人命,雖然及時做了一些補救措施。王寡婦一日不鬆口,這事就沒完。
李康看祖母眼神犀利,同往日寵溺的眼神不同,他知道祖母真的生氣了,生氣的原因可能跟前幾日投河之事有關。
李泰再次開口:“祖母,孫兒是真心喜歡那小娘子,我也沒碰她的身子,誰知她過執拗剛烈,竟投了河。”言辭中還帶著惋惜。
他說完抓著老太太的手腕,懇求著說:“祖母,這事不能讓父親知道,他知道了肯定會打斷我的腿,求祖母救救我!”
老太太抬起頭,看向兒媳李氏,語氣堅定,“你找個媒婆,許以重禮,替我們家向那丫頭家提親。諾許那丫頭葬李氏陵園,以良妾身份入李氏族譜。那王娘子接到別院,李家養她壽終正寢。”
她接著又吩咐:“早上小廝來報,縣衙那邊沒接這個案子,那是給我們臉麵。備上厚禮,管家親自送過去,表達我們的謝意。”
她接著又叮囑李氏:“備上等人參和補品,我去探望知府大人母親。”
老太太逐一吩咐完,李夫人恭敬的應聲“母親,一一記下了,兒媳這去辦。”說完急忙離開李泰的寢室。
老太太在嬤嬤的攙扶下,也離開李泰寢室,她不放心的迴頭看了一眼李泰。這個愛惹事生非的孫子,讓她心中很不安。
“張員外那邊,道歉時姿態放低些,爭取求的諒解。”老太太迴頭又叮囑了一句。
老太太娘家是漢陽城首富,她從小跟隨父親經商,見多識廣,性格灑脫,做事果決,為人睿智。奈何因家族子嗣不興,對孫兒過於寵溺,家中後輩一代不如一代。
老太太臉色平靜,眼神堅毅,走著走著眼睛裏淚滑落。她從袖口拿出帕子,快速的拭去眼淚。她直接去了祠堂。
李家大院內,一時嘈雜聲四起,被發賣家奴哭喊聲,被解雇的下人苦苦哀求聲,唯祠堂一隅安靜。
半炷香時間過去了,李家大院安靜了下來。幾波人馬,備好厚禮,各自出發了。
李師爺的馬車,在張府大門停下。張家看門的下人,趕緊向主人稟告。
張員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讓下人迴話“不見客。”張家拒絕了李家登門,下了李家的臉麵。
李師爺並未生氣,他下了馬車,下人給他撐著傘,站在張家大門口,繼續等著。李康也下了車,淋著雨,站在門口。
他們在大門口站了一個時辰,張家下人又迴去稟告。張員外聽完下人稟告,他猶豫的看了一眼夫人,夫妻兩人沉默著對視後,張員外最終鬆了口,讓下人放他們進來。
李師爺帶著兒子踏進張家大院。此時,張家大廳內坐著張家雙老,張員外夫婦,還有腿骨折的兒子,他們臉色都不好看。
下人領路,他們很快到了前廳。李師爺看到張家眾人,恭敬的俯身鞠了一躬,開口說:“晚輩李泰,攜犬子李康,向張老先生登門道歉。”
李康淋了一個時辰的雨,身上衣服全濕了,加上後背有傷,他冷不丁的打了一個噴嚏。
“張老先生,是晚輩教子不嚴,犬子飲酒後失手打了張小公子,我已將他狠狠教訓一頓。若您老不解氣,憑張家隨便處置,晚輩無任何怨言。”李師爺道歉語氣誠懇。
李師爺見兒子站在一旁木訥的呆著,大聲訓斥道:“豎子,還不向張小公子道歉。”
李康聽到父親的訓斥,趕緊朝張小公子鞠躬道歉,“昨日飲酒醉了,犯渾失手傷了你,對不起。”
張小公子冷嗬一聲,憤怒的說:“你說的倒輕巧,我的腿都被你打斷了。想求我原諒是吧,那我今日也打斷你的腿。”
此時,下人們抬著一箱又一箱的東西,來到了前廳。一會的功夫,足足六箱東西抬了進來。
張老太爺看著那些箱子,他也是生意人,明白這些東西的份量。李師爺是帶著誠意來道歉,他又在府衙做事,兩家生意又多有往來,他心疼孫子,有些事也不能做的太過。
張老太爺朝李師爺說了聲“坐吧。”
李師爺的眼神,瞬間明朗了許多。他立馬俯身抱拳,說:“晚輩謝張老太爺,寬宏大量。”
張老太爺態度已明了,至於孫子怎麽發難,他不打算攔著。孫子心中那口氣,撒出來也有利他安心養病。
張員外夫婦,見父親如此態度,他們家雖不缺錢,也是有骨氣的人,但不能因一時氣憤,做出兩敗俱傷的事。
李家如此舉動,無非忌憚在京的遠親,才給張家這麽大的誠意來道歉,也給了張家得體的臉麵。張家是民,李家是官,民與官鬥,不會有好結果。
張家夫婦態度,逐漸緩和了許多。張小公子年輕氣盛,心中憋著惡氣,他才不會考慮那麽多。他拄著拐杖,惡狠狠的走向李康。
李康本能的欲躲閃,他看到父親的眼神,又乖乖的呆在原地。張小公子讓下人取來戒尺。
不久,下人拿來了戒尺。他從下人手中拿起尺,緊緊的握在手裏,拄著拐杖慢慢靠近李康。李泰眼神惶恐,張小公子眼神狠絕,兩人沉默著四目相對。
片刻,張小公子拄著拐杖,單腳走路,走到李康身後。他拿起戒尺,狠狠的抽打了下去。
他連打了三下,準備打第四下時,李康突然昏倒了。張小公子嚇了一跳,趕緊扔掉戒尺,嚇的臉色煞白。
李家下人見狀,趕緊向前抱起李泰。他們緊張的喚著“公子…您醒醒。”李師爺迅速站起身,大步走到兒子身邊。
李師爺眼睛裏滿是擔憂。張家眾人圍了過來,他們一個個臉色緊張。
他們也知道李康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半點苦頭。受了這三戒尺便暈倒了,萬一出個好歹,張家無法承受這個責任。
張老太爺一臉擔憂,吩咐著:“速去叫府醫。快將李小公子移至客房。”
李師爺心中擔憂兒子,他猜測李康暈倒,或許跟後背有傷,又是淋了雨,可能發高燒的緣故。
李泰故作十分緊張,抱著李康,喚著“康兒…不要嚇父親,醒醒…”
張家眾人,見狀更是一臉擔憂。此時,醫師匆匆趕來。醫師急忙為李康診治,他一番檢查後,突然昏倒係高燒引起。
張老太爺命令下人,去取一套幹淨的衣服。李康在張家門口,淋了一個時辰的雨,此時身上衣服還是濕的。
李家下人為李康脫下濕衣服,後背的傷露了出來。張家看到李康後背的傷,他們的眼神裏有驚訝,也有釋然。這一幕,李師爺看在眼裏。
醫師給李康後背上藥,李家下人給李康穿上幹淨的衣服,張家下人去抓藥煎藥。好一通折騰。
李康醒來,看到眾人圍在床前,他緊張的握著被子,身子往床榻裏側縮過去。他看到父親的臉色,看著緩和了許多,李康心裏也鬆快了些。
一番寒暄後,李師爺向張家辭別。張家夫婦送行至門口,張老太爺命下人抬走三箱還於李家。
李師爺推辭一番未果。他帶著兒子,還有三箱禮品,返迴家中。
縣衙那邊已打點好,老管家也迴到了家中。老太爺正坐在前廳,神情焦慮,等待著他們。
李師爺帶著兒子迴到家中,下人將李康送迴寢室養病,他去了前廳。李師爺見到父親後,將事情經過講給父親聽。
老太爺認真的聽著,時不時捋下胡須,焦慮的神情逐漸消失。李師爺端起茶杯,細品著茶。
李師爺喝完茶,也未見母親和夫人。他詢問管家:“老太太和夫人哪?”
“老太太去探望知府母親了。夫人處理生意上的事。”管家迴應。
李師爺沉悶的應了聲 “嗯”不再說話,眼睛望著遠處。他心裏明白,母親此時探望知府大人母親的用意。
他心裏清楚,母親對他失望過。他讀書不行,又不喜經商,做知府大人幕僚,也是因為母親曾有恩知府大人一家。
他自知能力有限,也無遠大抱負。兒子越發不成器,如今隻求一家人平平安安。能破財消災,已是慶幸。他看著外麵的大雨,心裏擔憂著母親。
他準備起身離開時,老太太迴來了。老太太臉上帶著微笑,看來心情不錯。
老太太落座後,李師爺主動向母親稟告了,張家放棄追究責任,打架案平息了。
李泰語重心長叮囑雙親,以後要嚴加管教李康。老太太沉默著看著兒子,孫子身上還背負一樁投河案未了,她不敢讓知兒子知曉。
大雍多徭役,賦稅也重,漢陽城的百姓生活多艱難。窮苦人家賣兒賣女,逮人殺人越貨拋屍,富人朱門酒臭,對生活絕望的人投河或自縊,時有發生。人見多了此事,心也冷漠了。
投河案發時,李泰在府衙當值。老太太第一時間打點了縣衙,也重金賠償了王大娘子,甚至幾位小販也給了高額的封口費。
老太太今日探望知府大人母親,兩位老人開懷暢聊過往,她隻字未提孫兒的事。她心中的驕傲,讓她羞於啟齒。
她漢陽城首富之女,一輩子樂善好施,一生不曾求過人。當年知府大人家貧,曾在她家做漿洗傭人,聽下人閑聊得知情況後,她施以援手,資助讀書就醫。
當年隨手之舉,改變了一個貧窮家庭的命運,也改變了李家的運勢。李泰從縣衙師爺,一直到府衙師爺,一直跟著知府做親信幕僚。
兩家之間,早已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太太探望知府大人母親,本是為了孫兒,最後卻隻字未提。閑聊之時,知府大人母親,念及過往之事,仍是一副感激之情。
老太太坐在客廳,目視著院內隨風搖擺的綠竹,眼神有些空洞。她腦子裏閃過同知府大人母親,相談甚歡的畫麵,眼神裏終於有了一些光。
老太太坐著等了許久,兒媳一直沒有迴來。她心中擔憂著,不知道進展如何了。
此時,漢陽城最有名氣的媒婆,正在王娘子家遊說中,李師爺的夫人帶著豐厚的聘禮,態度卑鄙的站在一旁。
幾個時辰前, 白醫師來到王寡婦家中,她依舊昏迷中。白醫師打開藥箱,取出針灸包,為王寡婦施針灸。
張大娘子去煎藥,李大娘子在身旁照料著。白醫師施完針,張大娘子藥熬好了,她端著藥碗來到寢室。
李娘子接過藥碗,讓張娘子休息下,她給王寡婦喂湯藥。喂湯藥時,王寡婦囈語著,口中不停喚著“巧兒”。
兩位鄰居大娘子,用可憐的眼神望著王寡婦。兩人議論起她家不幸遭遇。白醫師聽到這些,從荷包裏取出一些銀兩,放在王寡婦的床頭。
白醫師出診,分文未取,還留了一些碎銀給病人。世道不好,她身為醫者,也隻有救死扶傷給世人一絲溫暖。
王寡婦醒了,兩位鄰居娘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們關心著王寡婦的身體狀況。
張大娘子告知王寡婦,她昏倒後發生的事。王寡婦聽後熱淚盈眶,她感激眾鄰居熱心相助,白醫師上門醫治。
王寡婦拿起床頭的錢,塞到白醫師手裏。她態度很堅決,不能要這些錢。白醫師看她態度堅決,錢放迴了荷包裏,叮囑幾句後,背著藥箱迴了醫館。
王寡婦不肯麻煩鄰居們,催促著張娘子和李娘子,迴家照顧孩子們。她們見王寡婦態度堅決,關心幾句也離開了。
她們離開後,家中隻剩王寡婦一人,她想到女兒的事,又傷心的黯然淚下。這時,媒婆和李家夫人,她們來了。
王大娘子靠在床頭,臉色憔悴,眼神黯然無光。媒婆表明來意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滔滔不絕遊說著。
王寡婦失去女兒,心中悲痛不已。縣衙仵作屍檢結果,巧姐仍然是完身。這個結論她懷疑過,但心裏又希望是真的。
女人的名譽,如同生命。巧姐投河,也是因為她被李家公子擄走,孤男寡女呆在一室,她覺的自己的名譽受損了,一時想不開,便投了河。
縣衙仵作告知的屍檢結果,王寡婦心裏很矛盾。她不願意看到女兒被奪走節操受辱,心裏希望女兒保住了節操,來去皆清清白白,幹幹淨淨。
她恨李家兒子擄走自己女兒,也恨世俗世道對女人的苛刻,更恨自己逼著女兒守規矩,隻為將來嫁個好人家。她想為女兒討個公道,又怕閑言碎語再汙了女兒身後名聲。
李家來訪目的,她聽的明白。李家不想汙了官譽,她不想女兒死後,遭閑言碎語指責。李家兒子喜歡巧姐之事,她以前知情,還阻攔住,最終卻落的這個結果。
王寡婦發著高燒,她頭疼不已。媒婆滔滔不絕遊說著,李家許諾以良妾身份,葬入李氏陵園,入李氏族譜。李家為她養老送終,送她一套別院居住。
李家開出誘惑的條件,王寡婦心中很複雜,她不想女兒死後再遭人非議,又不想如此放過行惡之人,輕易的就妥協了。她心痛,糾結,又不甘。
“你們,滾出去。”王寡婦怒喊著。
媒婆遊說了一個下午,嗓子都啞了。李夫人見王寡婦情緒激動,趕緊帶著媒婆離開。離開時,她將豐厚的聘禮,全部留了下來。
她們離開後,王寡婦看著屋內,滿滿的聘禮,她失聲痛哭起來。那哭聲撕心裂肺,聲聲悲涼。
他徑直走進祠堂,取了一把戒尺,便直奔李康的小院。他踏進李康的小院,看到小廝和丫鬟親昵靠在一起,舉止行為不端。
院內這副景象,李泰看後,心中怒火熊熊燃燒。他卻隱忍不發,極力克製著情緒。
小廝和丫鬟看到李泰,他們一臉惶恐之色。李泰眼神裏充滿著厭惡,沒有理會他們,直接朝兒子寢室走去。
他走到大門前,突然駐足,眉眼間閃過一絲猶豫。片刻後,他用力的推開了門,大步朝寢室走去。
他踏進李康的寢室,看到床上的一幕,眼睛裏噴射著怒火。此時,床榻之上李康正酣睡中,裏麵還躺著一個丫鬟。
李泰大怒,厲聲喊了聲:“滾出去。”
小丫鬟被驚醒。她睜開眼睛,看到李泰站在床榻前,他手裏拿著戒尺,眼裏噴射著怒火,正怒視著他們。小丫鬟,她一臉的驚愕和惶恐。
她衣衫不整,抓起衣服覆蓋身上,連滾帶爬,從李康床榻上逃了出去。李康迷糊著,緩緩睜開眼睛。
他看到父親兇神惡煞站在床榻前,臉色極其難看,眼睛裏噴射著怒火,手裏還拿著戒尺,正直直的怒視著他。
李康結巴,顫抖著喚了聲:“父…父親。”
他慌忙拿衣起服。這時,李泰手中的戒尺,狠狠的朝他打了過來。李師爺沉默著未啟口,戒尺一下接一下,狠狠的抽打過來。
“父親,兒子錯了,你不要再打了,兒子以後不亂來了。”李康哭喊著求饒。
李師爺沒理會他,沉默著用力打著,一下比一下狠。李泰白色寢衣,後背漸漸地染了血色。
房內傳出鬼哭狼嚎之聲。此時,得到消息的李家老太太,老太爺,還有師爺夫人,一眾人前擁後促,匆匆奔趕而來。
李夫人攙扶著老太太,管家攙扶著老太爺,他們急匆匆闖進李泰的寢室。眾人看到眼前這一幕,下人無人敢發聲。
老太太看到寶貝孫兒,後背寢衣染紅了血色,李夫人也一臉的心疼緊張。她攙扶著老太太走到李師爺對麵,老太太伸開雙手攬住兒子,她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孫兒。
老太太心疼不已,聲淚俱下:“何事,至於下如此狠手。康兒他還小,你下這麽狠的手,想打死他不成。你若再打,就打我好了。”
李泰冷笑一聲,反問道:“父親,母親,這豎子天天惹禍,你們護著,事事隱瞞著我,還問我何事?”
老太爺看兒子如此生氣,最近發生的事,他應該知道了。老太爺心疼孫子,但孫子越發不省心,此番教訓,他心裏無異議。
“我可憐的康兒呀,長這麽大第一次受這麽重的傷。”老太太心疼的哭著。
老太太訓斥著兒子:“你讓年邁的母親如此傷心,真是我的好大兒啊,不孝之子。”
“母親,李康也快及冠了,惡行一樁樁多的數不清。你們如此溺愛他,終會害了他的。”李泰痛心疾首的看著母親,他語氣充滿了無奈。
他沉默一會,開口解釋:“張家遠親,在京為官,他又頗得太子重視。張家兒子斷腿事件,已告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嚴厲訓斥兒子,要求務必處理好此事。”
一旁沉默的老太爺,聽到兒子說明其中的厲害,他雖心疼孫子,但還是要積極善後。張家在漢陽城雖無勢力,原來背後靠山在京中。此事幹係甚多,一定要處理好此事件。
“既如此,你親自帶厚禮,去張家賠禮道歉。把誠意帶足,此事尚有餘地,畢竟張家同我們生意上往來甚多。”老太爺開口吩咐。
“兒子也是此意!必須帶上豎子,他親自登門道歉,求的張家諒解。”李師爺迴應父親的提議。
“那便如此吧。”老太爺說完,沉默著離開孫子的寢室。
李師爺看到父親離開,他臉色凝重,語氣堅定,說:“母親,家中有不守規矩的下人,簽了死契的罰賣了吧。非死契的下人,解雇永不錄用。”
老太太聽到兒子提及此事,她迴頭看向孫兒的床榻。她看到床榻上有小娘子的肚兜,一切都明了了。她生氣的朝寶貝孫子輕輕的打了一拳。
老太太迴頭又看向兒子,兒子的這個反應,王寡婦之女投河案,他應該還未知曉此事。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寶貝孫子,眼神有些複雜。
老太太向兒子點了點頭,李師爺帶著怒氣離開。老太太看到兒子離開,她低下頭,沉默不語。李夫人不敢吱聲,她緊張的站在一旁。
李康見狀,開口解釋:“祖母,昨夜醉酒,是他先出言不遜,孫兒沒忍住,兩人動手打了起來。我無心失手所致。”
老太太沒理會他,她心中焦慮的非此事,讓她憂慮的是王寡婦之女投河案。這個是出了人命,雖然及時做了一些補救措施。王寡婦一日不鬆口,這事就沒完。
李康看祖母眼神犀利,同往日寵溺的眼神不同,他知道祖母真的生氣了,生氣的原因可能跟前幾日投河之事有關。
李泰再次開口:“祖母,孫兒是真心喜歡那小娘子,我也沒碰她的身子,誰知她過執拗剛烈,竟投了河。”言辭中還帶著惋惜。
他說完抓著老太太的手腕,懇求著說:“祖母,這事不能讓父親知道,他知道了肯定會打斷我的腿,求祖母救救我!”
老太太抬起頭,看向兒媳李氏,語氣堅定,“你找個媒婆,許以重禮,替我們家向那丫頭家提親。諾許那丫頭葬李氏陵園,以良妾身份入李氏族譜。那王娘子接到別院,李家養她壽終正寢。”
她接著又吩咐:“早上小廝來報,縣衙那邊沒接這個案子,那是給我們臉麵。備上厚禮,管家親自送過去,表達我們的謝意。”
她接著又叮囑李氏:“備上等人參和補品,我去探望知府大人母親。”
老太太逐一吩咐完,李夫人恭敬的應聲“母親,一一記下了,兒媳這去辦。”說完急忙離開李泰的寢室。
老太太在嬤嬤的攙扶下,也離開李泰寢室,她不放心的迴頭看了一眼李泰。這個愛惹事生非的孫子,讓她心中很不安。
“張員外那邊,道歉時姿態放低些,爭取求的諒解。”老太太迴頭又叮囑了一句。
老太太娘家是漢陽城首富,她從小跟隨父親經商,見多識廣,性格灑脫,做事果決,為人睿智。奈何因家族子嗣不興,對孫兒過於寵溺,家中後輩一代不如一代。
老太太臉色平靜,眼神堅毅,走著走著眼睛裏淚滑落。她從袖口拿出帕子,快速的拭去眼淚。她直接去了祠堂。
李家大院內,一時嘈雜聲四起,被發賣家奴哭喊聲,被解雇的下人苦苦哀求聲,唯祠堂一隅安靜。
半炷香時間過去了,李家大院安靜了下來。幾波人馬,備好厚禮,各自出發了。
李師爺的馬車,在張府大門停下。張家看門的下人,趕緊向主人稟告。
張員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讓下人迴話“不見客。”張家拒絕了李家登門,下了李家的臉麵。
李師爺並未生氣,他下了馬車,下人給他撐著傘,站在張家大門口,繼續等著。李康也下了車,淋著雨,站在門口。
他們在大門口站了一個時辰,張家下人又迴去稟告。張員外聽完下人稟告,他猶豫的看了一眼夫人,夫妻兩人沉默著對視後,張員外最終鬆了口,讓下人放他們進來。
李師爺帶著兒子踏進張家大院。此時,張家大廳內坐著張家雙老,張員外夫婦,還有腿骨折的兒子,他們臉色都不好看。
下人領路,他們很快到了前廳。李師爺看到張家眾人,恭敬的俯身鞠了一躬,開口說:“晚輩李泰,攜犬子李康,向張老先生登門道歉。”
李康淋了一個時辰的雨,身上衣服全濕了,加上後背有傷,他冷不丁的打了一個噴嚏。
“張老先生,是晚輩教子不嚴,犬子飲酒後失手打了張小公子,我已將他狠狠教訓一頓。若您老不解氣,憑張家隨便處置,晚輩無任何怨言。”李師爺道歉語氣誠懇。
李師爺見兒子站在一旁木訥的呆著,大聲訓斥道:“豎子,還不向張小公子道歉。”
李康聽到父親的訓斥,趕緊朝張小公子鞠躬道歉,“昨日飲酒醉了,犯渾失手傷了你,對不起。”
張小公子冷嗬一聲,憤怒的說:“你說的倒輕巧,我的腿都被你打斷了。想求我原諒是吧,那我今日也打斷你的腿。”
此時,下人們抬著一箱又一箱的東西,來到了前廳。一會的功夫,足足六箱東西抬了進來。
張老太爺看著那些箱子,他也是生意人,明白這些東西的份量。李師爺是帶著誠意來道歉,他又在府衙做事,兩家生意又多有往來,他心疼孫子,有些事也不能做的太過。
張老太爺朝李師爺說了聲“坐吧。”
李師爺的眼神,瞬間明朗了許多。他立馬俯身抱拳,說:“晚輩謝張老太爺,寬宏大量。”
張老太爺態度已明了,至於孫子怎麽發難,他不打算攔著。孫子心中那口氣,撒出來也有利他安心養病。
張員外夫婦,見父親如此態度,他們家雖不缺錢,也是有骨氣的人,但不能因一時氣憤,做出兩敗俱傷的事。
李家如此舉動,無非忌憚在京的遠親,才給張家這麽大的誠意來道歉,也給了張家得體的臉麵。張家是民,李家是官,民與官鬥,不會有好結果。
張家夫婦態度,逐漸緩和了許多。張小公子年輕氣盛,心中憋著惡氣,他才不會考慮那麽多。他拄著拐杖,惡狠狠的走向李康。
李康本能的欲躲閃,他看到父親的眼神,又乖乖的呆在原地。張小公子讓下人取來戒尺。
不久,下人拿來了戒尺。他從下人手中拿起尺,緊緊的握在手裏,拄著拐杖慢慢靠近李康。李泰眼神惶恐,張小公子眼神狠絕,兩人沉默著四目相對。
片刻,張小公子拄著拐杖,單腳走路,走到李康身後。他拿起戒尺,狠狠的抽打了下去。
他連打了三下,準備打第四下時,李康突然昏倒了。張小公子嚇了一跳,趕緊扔掉戒尺,嚇的臉色煞白。
李家下人見狀,趕緊向前抱起李泰。他們緊張的喚著“公子…您醒醒。”李師爺迅速站起身,大步走到兒子身邊。
李師爺眼睛裏滿是擔憂。張家眾人圍了過來,他們一個個臉色緊張。
他們也知道李康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半點苦頭。受了這三戒尺便暈倒了,萬一出個好歹,張家無法承受這個責任。
張老太爺一臉擔憂,吩咐著:“速去叫府醫。快將李小公子移至客房。”
李師爺心中擔憂兒子,他猜測李康暈倒,或許跟後背有傷,又是淋了雨,可能發高燒的緣故。
李泰故作十分緊張,抱著李康,喚著“康兒…不要嚇父親,醒醒…”
張家眾人,見狀更是一臉擔憂。此時,醫師匆匆趕來。醫師急忙為李康診治,他一番檢查後,突然昏倒係高燒引起。
張老太爺命令下人,去取一套幹淨的衣服。李康在張家門口,淋了一個時辰的雨,此時身上衣服還是濕的。
李家下人為李康脫下濕衣服,後背的傷露了出來。張家看到李康後背的傷,他們的眼神裏有驚訝,也有釋然。這一幕,李師爺看在眼裏。
醫師給李康後背上藥,李家下人給李康穿上幹淨的衣服,張家下人去抓藥煎藥。好一通折騰。
李康醒來,看到眾人圍在床前,他緊張的握著被子,身子往床榻裏側縮過去。他看到父親的臉色,看著緩和了許多,李康心裏也鬆快了些。
一番寒暄後,李師爺向張家辭別。張家夫婦送行至門口,張老太爺命下人抬走三箱還於李家。
李師爺推辭一番未果。他帶著兒子,還有三箱禮品,返迴家中。
縣衙那邊已打點好,老管家也迴到了家中。老太爺正坐在前廳,神情焦慮,等待著他們。
李師爺帶著兒子迴到家中,下人將李康送迴寢室養病,他去了前廳。李師爺見到父親後,將事情經過講給父親聽。
老太爺認真的聽著,時不時捋下胡須,焦慮的神情逐漸消失。李師爺端起茶杯,細品著茶。
李師爺喝完茶,也未見母親和夫人。他詢問管家:“老太太和夫人哪?”
“老太太去探望知府母親了。夫人處理生意上的事。”管家迴應。
李師爺沉悶的應了聲 “嗯”不再說話,眼睛望著遠處。他心裏明白,母親此時探望知府大人母親的用意。
他心裏清楚,母親對他失望過。他讀書不行,又不喜經商,做知府大人幕僚,也是因為母親曾有恩知府大人一家。
他自知能力有限,也無遠大抱負。兒子越發不成器,如今隻求一家人平平安安。能破財消災,已是慶幸。他看著外麵的大雨,心裏擔憂著母親。
他準備起身離開時,老太太迴來了。老太太臉上帶著微笑,看來心情不錯。
老太太落座後,李師爺主動向母親稟告了,張家放棄追究責任,打架案平息了。
李泰語重心長叮囑雙親,以後要嚴加管教李康。老太太沉默著看著兒子,孫子身上還背負一樁投河案未了,她不敢讓知兒子知曉。
大雍多徭役,賦稅也重,漢陽城的百姓生活多艱難。窮苦人家賣兒賣女,逮人殺人越貨拋屍,富人朱門酒臭,對生活絕望的人投河或自縊,時有發生。人見多了此事,心也冷漠了。
投河案發時,李泰在府衙當值。老太太第一時間打點了縣衙,也重金賠償了王大娘子,甚至幾位小販也給了高額的封口費。
老太太今日探望知府大人母親,兩位老人開懷暢聊過往,她隻字未提孫兒的事。她心中的驕傲,讓她羞於啟齒。
她漢陽城首富之女,一輩子樂善好施,一生不曾求過人。當年知府大人家貧,曾在她家做漿洗傭人,聽下人閑聊得知情況後,她施以援手,資助讀書就醫。
當年隨手之舉,改變了一個貧窮家庭的命運,也改變了李家的運勢。李泰從縣衙師爺,一直到府衙師爺,一直跟著知府做親信幕僚。
兩家之間,早已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太太探望知府大人母親,本是為了孫兒,最後卻隻字未提。閑聊之時,知府大人母親,念及過往之事,仍是一副感激之情。
老太太坐在客廳,目視著院內隨風搖擺的綠竹,眼神有些空洞。她腦子裏閃過同知府大人母親,相談甚歡的畫麵,眼神裏終於有了一些光。
老太太坐著等了許久,兒媳一直沒有迴來。她心中擔憂著,不知道進展如何了。
此時,漢陽城最有名氣的媒婆,正在王娘子家遊說中,李師爺的夫人帶著豐厚的聘禮,態度卑鄙的站在一旁。
幾個時辰前, 白醫師來到王寡婦家中,她依舊昏迷中。白醫師打開藥箱,取出針灸包,為王寡婦施針灸。
張大娘子去煎藥,李大娘子在身旁照料著。白醫師施完針,張大娘子藥熬好了,她端著藥碗來到寢室。
李娘子接過藥碗,讓張娘子休息下,她給王寡婦喂湯藥。喂湯藥時,王寡婦囈語著,口中不停喚著“巧兒”。
兩位鄰居大娘子,用可憐的眼神望著王寡婦。兩人議論起她家不幸遭遇。白醫師聽到這些,從荷包裏取出一些銀兩,放在王寡婦的床頭。
白醫師出診,分文未取,還留了一些碎銀給病人。世道不好,她身為醫者,也隻有救死扶傷給世人一絲溫暖。
王寡婦醒了,兩位鄰居娘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們關心著王寡婦的身體狀況。
張大娘子告知王寡婦,她昏倒後發生的事。王寡婦聽後熱淚盈眶,她感激眾鄰居熱心相助,白醫師上門醫治。
王寡婦拿起床頭的錢,塞到白醫師手裏。她態度很堅決,不能要這些錢。白醫師看她態度堅決,錢放迴了荷包裏,叮囑幾句後,背著藥箱迴了醫館。
王寡婦不肯麻煩鄰居們,催促著張娘子和李娘子,迴家照顧孩子們。她們見王寡婦態度堅決,關心幾句也離開了。
她們離開後,家中隻剩王寡婦一人,她想到女兒的事,又傷心的黯然淚下。這時,媒婆和李家夫人,她們來了。
王大娘子靠在床頭,臉色憔悴,眼神黯然無光。媒婆表明來意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滔滔不絕遊說著。
王寡婦失去女兒,心中悲痛不已。縣衙仵作屍檢結果,巧姐仍然是完身。這個結論她懷疑過,但心裏又希望是真的。
女人的名譽,如同生命。巧姐投河,也是因為她被李家公子擄走,孤男寡女呆在一室,她覺的自己的名譽受損了,一時想不開,便投了河。
縣衙仵作告知的屍檢結果,王寡婦心裏很矛盾。她不願意看到女兒被奪走節操受辱,心裏希望女兒保住了節操,來去皆清清白白,幹幹淨淨。
她恨李家兒子擄走自己女兒,也恨世俗世道對女人的苛刻,更恨自己逼著女兒守規矩,隻為將來嫁個好人家。她想為女兒討個公道,又怕閑言碎語再汙了女兒身後名聲。
李家來訪目的,她聽的明白。李家不想汙了官譽,她不想女兒死後,遭閑言碎語指責。李家兒子喜歡巧姐之事,她以前知情,還阻攔住,最終卻落的這個結果。
王寡婦發著高燒,她頭疼不已。媒婆滔滔不絕遊說著,李家許諾以良妾身份,葬入李氏陵園,入李氏族譜。李家為她養老送終,送她一套別院居住。
李家開出誘惑的條件,王寡婦心中很複雜,她不想女兒死後再遭人非議,又不想如此放過行惡之人,輕易的就妥協了。她心痛,糾結,又不甘。
“你們,滾出去。”王寡婦怒喊著。
媒婆遊說了一個下午,嗓子都啞了。李夫人見王寡婦情緒激動,趕緊帶著媒婆離開。離開時,她將豐厚的聘禮,全部留了下來。
她們離開後,王寡婦看著屋內,滿滿的聘禮,她失聲痛哭起來。那哭聲撕心裂肺,聲聲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