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生命之上
女帝在上!男主們又不請自來了 作者:明月盛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芸望著父親親切而熟悉的臉龐,似乎漸漸得到了答複——
「 不,父皇為你感到欣慰。
父皇所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帶著芸神國朝更好的方向發展,而這也正是現在的你所不斷努力的,對嗎 」
是的,自從您離開後,「護國佑民、國富民強」簡單的八個字,已在她的心中化作為某種信仰,淩駕於生命的一切之上了。
父皇,我不害怕離別了,我也不畏懼生死。頻繁的戰鬥或許會磨穿我身上的鎧甲,但我與眾將士的鬥誌永不會被消磨。
不徹底打敗進犯的敵人,誓不返迴家鄉。
這是我的承諾。
長芸坐在一匹黑色的神駒之上,披上一件鮮紅色的披風,披風繡著金色的青龍神獸紋 在風中翻騰作響,與身後那麵迎風招展的戰旗相襯,威風凜凜、氣勢如虹。
她手韁繩,目視前方。身側是洛晟、衛淩橫、霍傾、許駑等隨軍出征的國君與將領,身前是衛瀾姬、蘇玉堇、南宮陌玉等愛她的人,身後,則是萬千子民。
長芸深深地凝視著蘇玉堇等人,將他們的容顏印刻在自己的心裏,猶如永恆的詩篇,永不褪色。
旋即,調轉馬頭,她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帶著訓練有素的數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出城門,向著遠方的戰場進發。
戰馬的四蹄踩過風沙,軍隊的行路氣勢磅礴,仿佛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身穿銀甲的士兵排列成長長的軍隊,像一把利劍,即將以最決然的方式,刺向敵人的心髒,誓要將敵人徹底消滅。
…
…
第三日,北麵,菩山。
往日肅穆卻人來人往的菩山,最近少了許多行人。
道路側,房屋旁,菩廟邊,有大片的黑影壓下,使整座山的氣氛充滿嚴密和神秘。
這裏是芸神行軍路上暫做休整的地方,軍隊外鬆內緊,似無聲地拉著滿弓的弦。
長芸在洛晟的虛扶下,從馬車上下來。
走到士兵們堆起的篝火邊,在人群中看似隨意地找了一處草坪坐下。洛晟也隨她一同坐下。
長芸領兵,隻要不是練兵與打仗的時候,從不分君臣主仆那一套。對此士兵們已見慣不怪了,立即挪出點位置給他們兩人。
冬天的晚風總是冷些的,一團篝火亦遮不住四周的寒意。
洛晟解下玄色外袍,披到長芸的肩上。
他伸長手環過長芸的腰,將她微攬於身前,低低道:“阿元還未痊愈,莫要著涼了。”
長芸眼波橫流,說:“我現在還沒那麽弱,不要小瞧我。”
“你總是把自己當成鋼鐵做的,但在我這,你才是最該受到保護的人。”洛晟道。
長芸低頭,捏捏他的手掌,看似在胡亂把玩,但唇角上揚,帶起淺淺的弧度。
坐在側對麵的衛淩橫忽而輕咳兩聲,長芸順著看向他。
衛淩橫即麵無表情地撇開臉去。
長芸指指身旁的位置,道:“淩橫,坐到這邊來。”
論輩分,長芸也算得上是衛淩橫的嫂子,所以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篝火燃燒,火光在黑夜中跳躍,搖曳的火苗在木材間蔓延,發出劈啪的聲音,伴隨著煙霧嫋嫋升起,增添了某種溫暖的氣息。
長芸側眸,問衛淩橫:“你會不會怨我把你調來前線?”
早在衛淩橫從奇國迴芸神後,便從正五品的宣撫使司同知升職為正三品護軍參領。這次出征本不歸他的事,是長芸在出征名冊上添了他的名字。
“殿下何出此言?”衛淩橫雖隱有想法,但仍反問。
“你與微生的事……”長芸說。
此次與盛啟的戰役,不勝不還。前路定是漫長而遙遠。
衛淩橫與微生泠的關係本是好的,如今卻要因出征之事,分離許久。所以長芸才會這般問起。
衛淩橫聽罷才搖搖頭,道:“我不怨殿下,為國出征是理所應當之事,何談一怨?再說,我哥巴不得讓我跟來,替他為殿下效一份微薄之力。至於微生……”
他的藍眸映上篝火的暖光,顯得柔和了些許:“我與她言,若她等得起,待芸神勝利之日,我定光明正大的娶她。
若我遭遇不測,身死沙場,她便當我隻是她的一位故友,將我放下罷。”
無謂執著於懷,他不想讓她難過。
長芸輕喃:“關於情感,你倒是豁達通透得很。”
衛淩橫迎著安靜的夜色,眉頭彎了些,變得沒那麽沉重。
“你知我為何要你出征嗎?”長芸將目光放至遠處青山,道:“因為我覺得你有練武帶兵的資質,能做好一個護國將軍,而非等閑之輩。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你隻有多參與激烈而殘酷的前線戰場,才能進一步得到能力的提升。”
衛淩橫心下了然,陡然升起幾分對長芸的敬意,向她行了個軍禮。
看著衛淩橫離開的背影,長芸忽然想起他方才的話。
她隱有惻動,向洛晟問起:“晟,若我身死,你會如何?”
似隻需想象便覺難以唿吸,洛晟驀地緊緊擁住她,眉頭緊蹙,說:“阿元!這話題不能輕言。”
長芸眸光微閃,道:“我隻是假設,你給我個答複。”
洛晟抿抿唇,聲音低沉而果決:“若是那般,我會跟你一同去了。”
此迴答,恰如長芸所料。
長芸心中唏噓,眼眸深若寒潭,認真地注視著他,道:“不,若我死了,你要好好地活著。
你會因我死了,才是我所懼怕的。我定是做鬼也不能安生。”
洛晟的心沉了下去,道:“阿元,這玩笑一點都不好。”
長芸見洛晟有些生氣,便扣住他手掌,同他十指相交,扯扯嘴角,帶著笑道:“好,不說了。我家洛晟這麽好,我定是要與他長相守、共白頭的。”
洛晟的臉色這才好了些,借著月色,輕輕吻了她一下。
隻一下,卻讓長芸嚐出了無盡的綿愁與愛惜來。
…
景夏八年九月一。
長芸抵達荀城,召見了當地的新官員,聽取戰後重建工作的進展報告,並親自視察流民安置的具體情況。
她命大臣從政府調撥足夠的糧食和物資,確保荀城的百姓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地住。
此外,她還下令減免荀城及周邊貧困地區的賦稅,以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幫助他們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產生活。
景夏八年九月十。
待荀城的局勢穩定下來,流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長芸便帶領軍隊從荀城出發,曆時兩天,經過邶城,來到齊弩山,與騎東營和麓北營的第七至第三十七編隊會合。
當夜,遭遇盛啟國突襲,雙方損失相當。
景夏八年九月十一。
由奇國派重兵護送的新型裝甲車秘密送達齊弩山。長芸設伏誘敵,將盛啟國兵困於其獨特的地形中,把一萬敵軍殲滅。
景夏八年九月十五。
盛啟國馮冼增派的上萬援軍,占領芸神齊弩山北域,駐紮營地,赤裸裸地挑釁芸神國。齊弩山北域易守難攻,芸神國軍任其挑釁,沒有上當。
景夏八年九月三十。
雙方對峙,依舊處於持久戰。長芸不斷調整作戰策略,試圖找到對方的弱點,給予敵方致命的一擊。
景夏八年十月二十。
長芸派五百名精銳士兵穿上盛啟的衣甲偽裝成敵軍中人,混進北域營地,刺殺盛啟將領。乘敵方軍營大亂之時,長芸和洛晟一左一右,帶兵迂迴包抄,快速突擊盛啟國軍。
景夏八年十月二十一。
長芸一舉攻破盛啟在北域的所有駐紮軍。芸神國軍與奇國軍步騎配合,分進合擊,將敵軍逼至盛啟和芸神的界河子納河邊,最終大勝於子納河,斬下三百敵軍將領,捕獲數千戰俘。
「 不,父皇為你感到欣慰。
父皇所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帶著芸神國朝更好的方向發展,而這也正是現在的你所不斷努力的,對嗎 」
是的,自從您離開後,「護國佑民、國富民強」簡單的八個字,已在她的心中化作為某種信仰,淩駕於生命的一切之上了。
父皇,我不害怕離別了,我也不畏懼生死。頻繁的戰鬥或許會磨穿我身上的鎧甲,但我與眾將士的鬥誌永不會被消磨。
不徹底打敗進犯的敵人,誓不返迴家鄉。
這是我的承諾。
長芸坐在一匹黑色的神駒之上,披上一件鮮紅色的披風,披風繡著金色的青龍神獸紋 在風中翻騰作響,與身後那麵迎風招展的戰旗相襯,威風凜凜、氣勢如虹。
她手韁繩,目視前方。身側是洛晟、衛淩橫、霍傾、許駑等隨軍出征的國君與將領,身前是衛瀾姬、蘇玉堇、南宮陌玉等愛她的人,身後,則是萬千子民。
長芸深深地凝視著蘇玉堇等人,將他們的容顏印刻在自己的心裏,猶如永恆的詩篇,永不褪色。
旋即,調轉馬頭,她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帶著訓練有素的數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出城門,向著遠方的戰場進發。
戰馬的四蹄踩過風沙,軍隊的行路氣勢磅礴,仿佛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身穿銀甲的士兵排列成長長的軍隊,像一把利劍,即將以最決然的方式,刺向敵人的心髒,誓要將敵人徹底消滅。
…
…
第三日,北麵,菩山。
往日肅穆卻人來人往的菩山,最近少了許多行人。
道路側,房屋旁,菩廟邊,有大片的黑影壓下,使整座山的氣氛充滿嚴密和神秘。
這裏是芸神行軍路上暫做休整的地方,軍隊外鬆內緊,似無聲地拉著滿弓的弦。
長芸在洛晟的虛扶下,從馬車上下來。
走到士兵們堆起的篝火邊,在人群中看似隨意地找了一處草坪坐下。洛晟也隨她一同坐下。
長芸領兵,隻要不是練兵與打仗的時候,從不分君臣主仆那一套。對此士兵們已見慣不怪了,立即挪出點位置給他們兩人。
冬天的晚風總是冷些的,一團篝火亦遮不住四周的寒意。
洛晟解下玄色外袍,披到長芸的肩上。
他伸長手環過長芸的腰,將她微攬於身前,低低道:“阿元還未痊愈,莫要著涼了。”
長芸眼波橫流,說:“我現在還沒那麽弱,不要小瞧我。”
“你總是把自己當成鋼鐵做的,但在我這,你才是最該受到保護的人。”洛晟道。
長芸低頭,捏捏他的手掌,看似在胡亂把玩,但唇角上揚,帶起淺淺的弧度。
坐在側對麵的衛淩橫忽而輕咳兩聲,長芸順著看向他。
衛淩橫即麵無表情地撇開臉去。
長芸指指身旁的位置,道:“淩橫,坐到這邊來。”
論輩分,長芸也算得上是衛淩橫的嫂子,所以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篝火燃燒,火光在黑夜中跳躍,搖曳的火苗在木材間蔓延,發出劈啪的聲音,伴隨著煙霧嫋嫋升起,增添了某種溫暖的氣息。
長芸側眸,問衛淩橫:“你會不會怨我把你調來前線?”
早在衛淩橫從奇國迴芸神後,便從正五品的宣撫使司同知升職為正三品護軍參領。這次出征本不歸他的事,是長芸在出征名冊上添了他的名字。
“殿下何出此言?”衛淩橫雖隱有想法,但仍反問。
“你與微生的事……”長芸說。
此次與盛啟的戰役,不勝不還。前路定是漫長而遙遠。
衛淩橫與微生泠的關係本是好的,如今卻要因出征之事,分離許久。所以長芸才會這般問起。
衛淩橫聽罷才搖搖頭,道:“我不怨殿下,為國出征是理所應當之事,何談一怨?再說,我哥巴不得讓我跟來,替他為殿下效一份微薄之力。至於微生……”
他的藍眸映上篝火的暖光,顯得柔和了些許:“我與她言,若她等得起,待芸神勝利之日,我定光明正大的娶她。
若我遭遇不測,身死沙場,她便當我隻是她的一位故友,將我放下罷。”
無謂執著於懷,他不想讓她難過。
長芸輕喃:“關於情感,你倒是豁達通透得很。”
衛淩橫迎著安靜的夜色,眉頭彎了些,變得沒那麽沉重。
“你知我為何要你出征嗎?”長芸將目光放至遠處青山,道:“因為我覺得你有練武帶兵的資質,能做好一個護國將軍,而非等閑之輩。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你隻有多參與激烈而殘酷的前線戰場,才能進一步得到能力的提升。”
衛淩橫心下了然,陡然升起幾分對長芸的敬意,向她行了個軍禮。
看著衛淩橫離開的背影,長芸忽然想起他方才的話。
她隱有惻動,向洛晟問起:“晟,若我身死,你會如何?”
似隻需想象便覺難以唿吸,洛晟驀地緊緊擁住她,眉頭緊蹙,說:“阿元!這話題不能輕言。”
長芸眸光微閃,道:“我隻是假設,你給我個答複。”
洛晟抿抿唇,聲音低沉而果決:“若是那般,我會跟你一同去了。”
此迴答,恰如長芸所料。
長芸心中唏噓,眼眸深若寒潭,認真地注視著他,道:“不,若我死了,你要好好地活著。
你會因我死了,才是我所懼怕的。我定是做鬼也不能安生。”
洛晟的心沉了下去,道:“阿元,這玩笑一點都不好。”
長芸見洛晟有些生氣,便扣住他手掌,同他十指相交,扯扯嘴角,帶著笑道:“好,不說了。我家洛晟這麽好,我定是要與他長相守、共白頭的。”
洛晟的臉色這才好了些,借著月色,輕輕吻了她一下。
隻一下,卻讓長芸嚐出了無盡的綿愁與愛惜來。
…
景夏八年九月一。
長芸抵達荀城,召見了當地的新官員,聽取戰後重建工作的進展報告,並親自視察流民安置的具體情況。
她命大臣從政府調撥足夠的糧食和物資,確保荀城的百姓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地住。
此外,她還下令減免荀城及周邊貧困地區的賦稅,以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幫助他們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產生活。
景夏八年九月十。
待荀城的局勢穩定下來,流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長芸便帶領軍隊從荀城出發,曆時兩天,經過邶城,來到齊弩山,與騎東營和麓北營的第七至第三十七編隊會合。
當夜,遭遇盛啟國突襲,雙方損失相當。
景夏八年九月十一。
由奇國派重兵護送的新型裝甲車秘密送達齊弩山。長芸設伏誘敵,將盛啟國兵困於其獨特的地形中,把一萬敵軍殲滅。
景夏八年九月十五。
盛啟國馮冼增派的上萬援軍,占領芸神齊弩山北域,駐紮營地,赤裸裸地挑釁芸神國。齊弩山北域易守難攻,芸神國軍任其挑釁,沒有上當。
景夏八年九月三十。
雙方對峙,依舊處於持久戰。長芸不斷調整作戰策略,試圖找到對方的弱點,給予敵方致命的一擊。
景夏八年十月二十。
長芸派五百名精銳士兵穿上盛啟的衣甲偽裝成敵軍中人,混進北域營地,刺殺盛啟將領。乘敵方軍營大亂之時,長芸和洛晟一左一右,帶兵迂迴包抄,快速突擊盛啟國軍。
景夏八年十月二十一。
長芸一舉攻破盛啟在北域的所有駐紮軍。芸神國軍與奇國軍步騎配合,分進合擊,將敵軍逼至盛啟和芸神的界河子納河邊,最終大勝於子納河,斬下三百敵軍將領,捕獲數千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