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問道先賢,節目引爆全民熱潮
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 作者:漢口張學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臥槽,這藏書樓到底是特效還是實景?好有沉澱感!】
【看起來像是實景啊?而且這設計,難道是暗指中華文化如今的境地已無人問津所以書卷蒙塵?】
【我剛查了下,這個主播的確家裏有個書院,他花這麽大精力和成本做這麽有調性的節目,主要就是為了宣傳傳統文化,這種主播,值得打賞!】
【是啊!這節目真的值迴票價!不說了!我本來準備買皮膚的零花錢已經打賞給主播了!主播一定要記得提醒下次播出的時間啊!】
【是啊!這打賞值!本來我老婆說要買化妝品的,和我看了節目以後竟然也把這筆錢打賞了!果然我看上的女人有魄力!我一高興又給她買了兩套化妝品!】
隨著鏡頭最後退到斑駁褪色的大門外麵,“日月書院”的殘破匾額躍然於眾人眼前。
隨後屏幕慢慢變黑。
整個《經緯古今:問道先賢》欄目終於在十點鍾落下帷幕。
........
夜色清寒的日月書院中。
殷陽望著黑暗中還在如星光閃爍的攝像機紅色提示燈,走上前去,輕輕按下了開關。
在一片漆黑中,殷陽聞著書院裏仿佛歲月沉澱下來的厚重氣息,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泛舟遠古,問道華夏文明的開創者,伏羲。
即使伏羲的教導和事跡在日常讀書裏早已熟識,但身臨其境,依然對先賢的功績佩服地六體投地!
要想帶動觀眾的情緒與思考,必先要帶動自己的情緒與思考。
殷陽在這兩個小時內的情緒波動與對那形而上的思考不比任何一個觀眾要少。
他何嚐不自豪於自己即使穿越,卻依然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華夏兒女!
真.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自己有幸二世為兔,名利之事已淡,隻為種花崛起而奮鬥!告慰曆代先賢,問心無愧!
“希望第一期的節目可以讓外公欣慰一點吧,自己已經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
第一期的直播節目,哪怕隻有一百名觀眾看,有十分之一的觀眾能夠通過他這個節目點燃心燈,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殷陽都覺得自己這兩個小時是值得的。
“臥槽?”
殷陽正準備關上邁步到後院的小黑屋裏休息,卻發現自己手上還握著一件東西。
“這是人皇的先天圖,剛才忘記還給老祖宗了!”
殷陽這才發現,方才他與伏羲觀天地之象,察人間之變遷,情緒太激動,手裏拿著東西就一直都沒注意!
“希望老祖宗不會以為我是故意順他的東西...”
殷陽哭笑不得的把這幅古樸的兩儀圖拿到麵前觀察。
他越看越是心驚!
這幅圖雖然手工製作,坑坑窪窪,比不上後世機床製作和電腦測圖。
但這幅圖卻隱隱有種氣息凝聚。
無論是人文價值還是私人感情,這件文物都不是能用物質價值來衡量的。
畢竟這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本“書”!
他猶豫了一下,將兩儀圖端正擺放在書院的匾額下方。
上方房梁的天窗正好可以看見深夜掛在天邊的那輪滿月。
剛準備離開書院,卻發現褲腿一陣發麻。
殷陽心頭一緊。
難道是因為走路久了腿開始發麻?
可緊接著他鬆了一口氣。
原來是手機在震動。
他打開手機。
怎麽迴事?
就這麽兩個小時的時間。
未接電話十三個,未讀短信三十三條,添加微信好友提醒二十七條。
“難道自己的節目科普有錯誤所以被觀眾發現了?”
“還是節目直播有問題?”
要是因為信號技術原因導致中途直播斷開,那自己今晚這一番努力豈不是付之東流?
矛盾的電話此時正好打過來。
“外公,我們第一期節目.......”
電話傳來矛盾的聲音:“大孫子!那勞什子直播軟件後台彈出了好多信息!都死機了!”
“難道自己的節目觀看人太少,所以被直播平台屏蔽了?”
殷陽在小黑屋裏望著後台軟件的觀眾留言,哭笑不得。
有的人評價節目新穎,寓教於樂,是黃金檔一家老少都能放心食用的美味佳肴。
有的人埋怨殷陽出了這麽好一個節目,竟然隻這麽一點就沒了?
因為預約直播時,隻有十幾個人。
雖然後期人口暴增到了三十萬人口口相傳觀看,可是這幾十萬人根本就沒有看到前麵,甚至有些觀眾隻看到了殷陽和伏羲漫遊現世。
連前麵關於太極和天地的感悟三問都不知道。
這些觀眾真是像貓和女朋友一樣,要麽愛搭不理,可是一旦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那就得喂飽他們!
殷陽看了下時間,已經十一點了,趕緊讓矛老爺子安心睡覺,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子時,就是膽經運行的時間了。
矛老爺子也叮囑殷陽趕緊睡覺,有什麽事明早再說,可不能仗著自己身體好就熬夜。
殷陽答應以後想了想,在直播間的公告上發了一則公告。
“各位朋友,在下殷陽,自小接觸中華文化,感中華文化衰微,故在外公的書院設計此款節目,意在弘揚傳統文化精神,溯本清源,傳燈後世。感恩各位網友支持,今日天時已晚,祝各位晚安。新一期節目將在準備完成後再次奉獻給大家極致的視聽與心靈享受。”
此刻,在《經緯古今,問道先賢》節目播放結束後,還有大量網友在知乎、微博、百度上搜索相關關鍵詞。
“伏羲”、“八卦”“中華文化起源”等相關關鍵詞瞬間成為詞條第一!
“謝邀,剛才有誰錄下來節目了的?我出北京一套房買!”
“樓上的你神經病啊?我出迪拜一套廁所買!”
“聽說有悟道天地的伏羲三問,特意知乎求問,請大佬從哲學角度來分析殷陽的迴答靠譜嗎?”
“殷陽哥哥以前還有節目嗎?你們從哪看的錄播啊?我怎麽看不到,發個鏈接啊?”
其實已經有不少節目看到一半覺得有深意的觀眾在觀看同時將《經緯古今》的第一集節選下來。
當然隻是片段。畢竟誰會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一檔小小曆史綜藝類節目,居然會讓三十萬觀眾感同身受、聞者落淚呢?
況且,當他們看到節目涉及思考的片段,思緒早已隨屏幕上的二人一起去感受傳統思想的妙處,又哪裏舍得打斷思緒去錄屏呢?
而且一開始殷陽由於害怕自己節目被人盜用,開啟了防錄屏措施。
因為一切都是版權的原因,錄屏時間最多隻能持續一分鍾。
一檔好的節目,就像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有起承轉合的。如果僅僅看其中幾個字,又怎能領會整篇文章的精神?
那種溯古傳今的情緒共鳴,根本無法通過抽幀而出的片段來獲得。
可即便是這樣,某些裁剪片段的下方也全是關於話題的討論。
好的節目就如同火種掉入草堆,總會被有共鳴有欣賞水平的讀者口口相傳,自發水軍。
【看起來像是實景啊?而且這設計,難道是暗指中華文化如今的境地已無人問津所以書卷蒙塵?】
【我剛查了下,這個主播的確家裏有個書院,他花這麽大精力和成本做這麽有調性的節目,主要就是為了宣傳傳統文化,這種主播,值得打賞!】
【是啊!這節目真的值迴票價!不說了!我本來準備買皮膚的零花錢已經打賞給主播了!主播一定要記得提醒下次播出的時間啊!】
【是啊!這打賞值!本來我老婆說要買化妝品的,和我看了節目以後竟然也把這筆錢打賞了!果然我看上的女人有魄力!我一高興又給她買了兩套化妝品!】
隨著鏡頭最後退到斑駁褪色的大門外麵,“日月書院”的殘破匾額躍然於眾人眼前。
隨後屏幕慢慢變黑。
整個《經緯古今:問道先賢》欄目終於在十點鍾落下帷幕。
........
夜色清寒的日月書院中。
殷陽望著黑暗中還在如星光閃爍的攝像機紅色提示燈,走上前去,輕輕按下了開關。
在一片漆黑中,殷陽聞著書院裏仿佛歲月沉澱下來的厚重氣息,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泛舟遠古,問道華夏文明的開創者,伏羲。
即使伏羲的教導和事跡在日常讀書裏早已熟識,但身臨其境,依然對先賢的功績佩服地六體投地!
要想帶動觀眾的情緒與思考,必先要帶動自己的情緒與思考。
殷陽在這兩個小時內的情緒波動與對那形而上的思考不比任何一個觀眾要少。
他何嚐不自豪於自己即使穿越,卻依然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華夏兒女!
真.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自己有幸二世為兔,名利之事已淡,隻為種花崛起而奮鬥!告慰曆代先賢,問心無愧!
“希望第一期的節目可以讓外公欣慰一點吧,自己已經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
第一期的直播節目,哪怕隻有一百名觀眾看,有十分之一的觀眾能夠通過他這個節目點燃心燈,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殷陽都覺得自己這兩個小時是值得的。
“臥槽?”
殷陽正準備關上邁步到後院的小黑屋裏休息,卻發現自己手上還握著一件東西。
“這是人皇的先天圖,剛才忘記還給老祖宗了!”
殷陽這才發現,方才他與伏羲觀天地之象,察人間之變遷,情緒太激動,手裏拿著東西就一直都沒注意!
“希望老祖宗不會以為我是故意順他的東西...”
殷陽哭笑不得的把這幅古樸的兩儀圖拿到麵前觀察。
他越看越是心驚!
這幅圖雖然手工製作,坑坑窪窪,比不上後世機床製作和電腦測圖。
但這幅圖卻隱隱有種氣息凝聚。
無論是人文價值還是私人感情,這件文物都不是能用物質價值來衡量的。
畢竟這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本“書”!
他猶豫了一下,將兩儀圖端正擺放在書院的匾額下方。
上方房梁的天窗正好可以看見深夜掛在天邊的那輪滿月。
剛準備離開書院,卻發現褲腿一陣發麻。
殷陽心頭一緊。
難道是因為走路久了腿開始發麻?
可緊接著他鬆了一口氣。
原來是手機在震動。
他打開手機。
怎麽迴事?
就這麽兩個小時的時間。
未接電話十三個,未讀短信三十三條,添加微信好友提醒二十七條。
“難道自己的節目科普有錯誤所以被觀眾發現了?”
“還是節目直播有問題?”
要是因為信號技術原因導致中途直播斷開,那自己今晚這一番努力豈不是付之東流?
矛盾的電話此時正好打過來。
“外公,我們第一期節目.......”
電話傳來矛盾的聲音:“大孫子!那勞什子直播軟件後台彈出了好多信息!都死機了!”
“難道自己的節目觀看人太少,所以被直播平台屏蔽了?”
殷陽在小黑屋裏望著後台軟件的觀眾留言,哭笑不得。
有的人評價節目新穎,寓教於樂,是黃金檔一家老少都能放心食用的美味佳肴。
有的人埋怨殷陽出了這麽好一個節目,竟然隻這麽一點就沒了?
因為預約直播時,隻有十幾個人。
雖然後期人口暴增到了三十萬人口口相傳觀看,可是這幾十萬人根本就沒有看到前麵,甚至有些觀眾隻看到了殷陽和伏羲漫遊現世。
連前麵關於太極和天地的感悟三問都不知道。
這些觀眾真是像貓和女朋友一樣,要麽愛搭不理,可是一旦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那就得喂飽他們!
殷陽看了下時間,已經十一點了,趕緊讓矛老爺子安心睡覺,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到了子時,就是膽經運行的時間了。
矛老爺子也叮囑殷陽趕緊睡覺,有什麽事明早再說,可不能仗著自己身體好就熬夜。
殷陽答應以後想了想,在直播間的公告上發了一則公告。
“各位朋友,在下殷陽,自小接觸中華文化,感中華文化衰微,故在外公的書院設計此款節目,意在弘揚傳統文化精神,溯本清源,傳燈後世。感恩各位網友支持,今日天時已晚,祝各位晚安。新一期節目將在準備完成後再次奉獻給大家極致的視聽與心靈享受。”
此刻,在《經緯古今,問道先賢》節目播放結束後,還有大量網友在知乎、微博、百度上搜索相關關鍵詞。
“伏羲”、“八卦”“中華文化起源”等相關關鍵詞瞬間成為詞條第一!
“謝邀,剛才有誰錄下來節目了的?我出北京一套房買!”
“樓上的你神經病啊?我出迪拜一套廁所買!”
“聽說有悟道天地的伏羲三問,特意知乎求問,請大佬從哲學角度來分析殷陽的迴答靠譜嗎?”
“殷陽哥哥以前還有節目嗎?你們從哪看的錄播啊?我怎麽看不到,發個鏈接啊?”
其實已經有不少節目看到一半覺得有深意的觀眾在觀看同時將《經緯古今》的第一集節選下來。
當然隻是片段。畢竟誰會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一檔小小曆史綜藝類節目,居然會讓三十萬觀眾感同身受、聞者落淚呢?
況且,當他們看到節目涉及思考的片段,思緒早已隨屏幕上的二人一起去感受傳統思想的妙處,又哪裏舍得打斷思緒去錄屏呢?
而且一開始殷陽由於害怕自己節目被人盜用,開啟了防錄屏措施。
因為一切都是版權的原因,錄屏時間最多隻能持續一分鍾。
一檔好的節目,就像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有起承轉合的。如果僅僅看其中幾個字,又怎能領會整篇文章的精神?
那種溯古傳今的情緒共鳴,根本無法通過抽幀而出的片段來獲得。
可即便是這樣,某些裁剪片段的下方也全是關於話題的討論。
好的節目就如同火種掉入草堆,總會被有共鳴有欣賞水平的讀者口口相傳,自發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