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裏。


    伏羲望著眼前這位後...後起之秀,眼中泛起了驚喜與欣慰。


    知識淵博,性情溫和,博古通今,而不厚此薄彼,如此人傑!何愁後世不興旺發達?


    伏羲轉頭,望向了火勢漸漸衰微的火堆。


    深夜的寒氣漸漸從地麵升起。


    殷陽走到了山洞的角落,抱起那裏的一大堆柴火,輕車熟路地向火堆裏添柴。


    本已微弱的火舌舔舐著木柴,瞬間大放光明!將火堆前二人的身影映照在洞壁上!影影綽綽!似乎有無數人影站在洞內!


    整個山洞溫暖如春!


    “年輕人,還不知道你叫什麽?”伏羲望著殷陽,猶豫了一會,開口問道。


    “晚輩殷陽。”


    伏羲點點頭:“殷陽啊,不用加那麽多木柴的,大晚上馬上要睡覺了,你把女媧撿了好幾天的木柴都燒了,等她迴來會欺負我的...”


    “額...”殷陽聞言正在忙活的動作呆滯住了!


    “哈哈哈哈!殷陽獻殷勤結果把伏羲老爺子坑了!這轉折讓人猝不及防啊!”


    “編劇真討厭!正在熱血澎湃時突然鬧這一出,我跟女朋友一起看電視呢!一下把鼻涕泡笑出來了!我不要麵子的啊!”


    “原來古人和今人並沒有什麽不同啊!一樣有喜怒哀樂,一樣會被老婆管,瞬間感覺自己和聖賢貼近了不少啊!”


    此時伏羲望著麵露尷尬的殷陽,也忍俊不禁地笑起來:“沒事沒事,難得有後人來走親戚,女媧應該不會因為這種喜事怪罪我的!”


    “殷陽啊,我想問下,後世如你這等認知的族人,多嗎?”


    此問一出,屏幕外的觀眾不約而同地都沉默了。


    雖然平日裏獲取了許多知識,許多技能。但平心而論,的確很多人都隻執著於求器的層麵,人生不過一日三餐,太多的瑣事會把人的心力消磨。


    許多人或許會在晚上下班的深夜裏抬頭望一眼天空的星星,迴想起幼年時那對天地萬物充滿好奇的自己。


    一瞬間的思緒之後。


    大多數人的夢想和思緒就被沉重的引力拉迴現實,繼續地生活。


    晚霞之後還有星星,而朝霞消失後,就隻剩下光天化日下的現實了。


    殷陽此時目視伏羲,目光灼灼。


    “迴風先生話。”


    “後世如我之人,何止千萬!”


    殷陽指向那堆一直勃勃燃燒,雖有旺衰但始終不滅的火堆。


    “如先生所見,後世中國子民,皆如這火堆般薪盡火傳,一代代少年人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待其為師,又傳火於後世!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正是這一代代人的信仰傳承,方構成了我輩華夏的精神世界!有人說我華夏族人無信仰。我在此就是為了正名!彌倫天下之道,為往聖繼絕學,沒有漫天神佛,隻有天地恆常不變的大道,是我輩千萬年來的信仰!”


    殷陽此語一出,字字擲地有聲!在山洞裏餘音繞梁!


    “先生如有興趣,可隨我去後世一覽!”殷陽似乎頗有信心,竟然向伏羲做出了邀請!


    “好!我也去後世觀道一覽!”


    兩人腳下竟然出現了一條道路!


    兩人步伐緩慢,但路徑周圍的景色卻不同尋常的如同逝去的流星,疊疊景象飛速後退!


    走著走著,一位高冠博帶的古人麵向他們走來。


    他身著一襲寬大的黑色祭服,長須及胸,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威嚴之氣,眼神深邃。


    此刻他正拿著竹簡,邊看邊吟。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伏羲望著這位迎麵走來的身影,不禁望向殷陽探尋問道:“這位是?”


    “這位是周文王,亦是後世一位大聖賢,他將您的發現加以發揚。後世將您所創八卦稱為先天八卦,將周文王所衍之八卦稱為後天八卦,八卦兩兩相乘,複為八八六十四卦,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


    伏羲聽得雙眼熠熠生輝。


    這時又有一位身形異常高大、頭戴黑色儒冠、麵容慈祥,額頭寬廣如堯的老人從遠方走來。


    他雙手做儒家揖禮,語氣肅穆吟道:“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這位就是後世的大成至聖先師,孔仲尼。他將您和周文王的學問加以闡述發揚,將該學問提升到了哲學層麵,他做《十翼》,也就是十篇從象、數、理全方位闡述易經的文章,如插上了翅膀,讓後人對您的學說有了更深的理解。至此,您所創的易學體係體係初成規模,後世稱為人更三聖,世曆三古,發揚於後世!”


    此時在家裏的矛盾忍不住站了起來!


    他拄著拐杖,眼神激動地望向屏幕中走過的那些聖賢,心裏罵道。


    “臭小子!搞這麽催淚也不提前說聲!這種今古聖賢交匯論道的鬼點子是怎麽想出來的?要不是老頭子我定力強,差點就一哆嗦了!”


    這小子找的這個搭檔也不簡單啊!這種對角色的掌控和沉浸感,就算是一級國家演員都不一定有。


    這可不是簡單的扮演電視劇,像小孩子一樣的過家家。


    演員要是沒有對人文思想深刻的領會,沒有對曆史的那種感悟,斷然無法演出這種對手戲!


    沒想到孫子近幾年對文化造詣之理解已經到了這等舉重若輕的地步!


    屏幕中。


    殷陽笑著說到:“我們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是曆史的書寫者。這也是我們後輩不忘前輩先誌的原因。先生之誌,後世一直銘記在心,每一代都會有尋道問道之人,試圖探尋我們所處這個天地大道的規律,以此衍生出了無數的派別,有人將探尋的大道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有人將探尋的大道用來調理身心達到更高的境界,有人將探尋的大道用來治理國家。其道一,其用不同,共同構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伏羲哈哈大笑:“不錯,天地大道奧妙無窮,不同的人體悟就會有不同的方式,以人應天,以天代人,恰如陰陽兩儀,方能運轉不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口張學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口張學友並收藏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