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朝臣的驚慌失措,袁承煥才是真正的覺得大禍臨頭,他沒有想到崇禎皇帝竟然拿寧錦防線說事,寧錦大捷也成為了一個笑話,遼東戰略的調整讓他整個人變得尷尬起來。眼下的局勢讓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可謂是糾結異常,錢謙益之前給他的許諾還有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他之前專門拿出了幾萬兩的銀子用來打點,結果到了最後連一丁點的好處都沒有撈著,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要不是這些東林大佬逼著他辭去官職,他也不會落得如今的下場,這讓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東林大佬的怨恨,奈何實力在那明擺著,他也隻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暫時接受眼前這個結果。


    京城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他可不想卷入其中,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本來之前就打算離開京城,現在正好給了他借口,他讓下人連夜收拾家當,準備明天早上離開京城迴老家去。至於城門口的盤查,並不被他放在眼中,他也沒打算在京城搞風搞雨,隻要老老實實的接受檢查,難道還出不了城門?


    相比於袁崇煥的急流勇退,錢謙益的心情就差了許多,他沒想到今天朝堂上竟然會發生這麽多事,一直被他寄予厚望的督察院竟然全軍覆沒。之前準備好的借刀殺人之計現在也隻能擱置下來,更讓他憤怒的是,魏忠賢竟然毫發無損,還得了一個肥差。他的心中已經被憤恨和怒火填平,連發了半個時辰的脾氣,書房內的東西都被他砸了一遍,就算是如此還不解恨。


    錢謙益怎麽也沒有想到崇禎皇帝竟然在登基之後轉了一個180度的彎,這著實有些出乎他之前的預料,他覺得自己遭受到了巨大的背叛和欺騙,要不是身份所限,他非得進宮跟崇禎皇帝理論一番不可。


    隻不過想到崇禎皇帝在朝堂上的表現,他心中有著一絲恐懼,之前的幾位皇帝做起事來還講究臉麵,然而崇禎皇帝連一丁點的臉麵都不給人留,說殺人就殺人,說抄家就抄家,連給人申訴的機會都沒有。更為讓她感到害怕的是魏忠賢屹立不倒,朝堂上的爭鬥還會繼續維持一個平衡,東林一係想要掌控朝廷的大權恐怕將遙遙無期。


    之前東林那麽多的大佬布置了這麽多年,竟然得到了這個結果,這才是讓他最為憤怒的地方。一旦被崇禎皇帝掌控了大權,他們這些人的日子肯定好過不到哪裏去,甚至還有可能被用來殺雞儆猴,由不得他心中不懼怕。


    錢謙益心中一邊思考著對策,手指在茶桌上敲擊著,腦中靈光一閃,被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說不定能夠逼崇禎皇帝讓步。有了主意之後,他交給了管家去辦,這件事情不能由他出麵,他在幕後操作就行……


    一場場的風暴開始形成,逐漸的向四周擴散開來。


    朱由檢將近一個月來積壓的奏章快速的批閱起來,除了一些拿不準的之外,其他的都被他輕鬆的處理掉。之所以會有這麽快的速度,主要是跟他目前的心態有關,現在的大明已經很爛,送上來的奏章大部分言之無物,稍微看上幾眼就能分辨出來,至於那些報告各地災情的奏章,早就被他分門別類的拿了出來放在一旁,命令當地官員開糧救災,就再也沒有下一步動作。


    手中無糧,心中發慌。糧食現在已經成為了朱由檢的一個心病,可對此卻無能為力,他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那就隻能開源節流。本來他想用曆史上晁錯的辦法,奈何這個辦法已經被曆朝曆代用爛,再加上目前也沒有想出其他的辦法,隻能暫時擱置在這裏。


    還有一件事情讓朱由檢非常頭疼,表麵上他好像已掌控住了京城,實際上距離完全掌控還差得遠。今天殺人殺得有些狠,再加上後續的捐銀捐糧之事,已經讓文武百官心中不滿,背後已經醞釀著反擊。更不用說現如今的皇宮就如同一個篩子一般,不知道有多少勢力的探子暗線在其中,不好好清理一遍,他連晚上睡覺都睡不著。


    根據他的估計,未來一個月內別想有好好睡覺的時候,再加上京城的糧價已經開始波動,工部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他去處理,這一樁樁一件件國事家事包含在一起,著實讓他感到有些頭大,再加上那幾位皇親國戚也不是安分之人,不知道又會惹什麽亂子出來。


    這一夜可不止朱由檢一人徹夜難眠,京城的文武百官家中也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無數人在等待著黎明的到來,一個個摩拳擦掌,打算給崇禎皇帝反戈一擊。


    正如朱由檢預料的那樣,反擊來得非常快,快的超出人的預料,動手的勢力不是一家,而是幾家聯合在一起,一時之間,整個京城開始熱鬧起來。皇城門外跪著大量的翰林院書生,還有一些官員跪在了午門外,請求皇上廣開言路體恤百姓,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朱由檢端坐在禦書房內,並沒有被外界的紛紛擾擾所幹擾,今天早上他用了之前那張初級工匠卡,開出來了十名工匠。這十名工匠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不但能夠打造火繩槍,還能打造燧發槍,令人遺憾的是不能打造火炮。有了這十名工匠的幫助,工部就能很快的重新運作起來,現在的工部尚書屍位素餐罪該萬死。工部需要的不是大量官員,需要的是大量的工匠,幾個賬房都能夠算明白的事情,工部的那麽多官吏竟然把賬目弄得混亂不堪,著實讓人可恨!


    隻不過想要動六部之一的工部,需要慢慢來,不能一蹴而就,先把工部的一些工匠獨立出來,再慢慢的收拾掉這些蛀蟲。


    至於翰林院書生的抗議,根本就沒有被朱由檢放在心上,東林六君子在他看來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書生不得議論國事,這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立下的鐵律。這些書生平日裏讀書都讀到了狗肚子當中,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好好的清醒清醒,明年開春後金打算進攻京城,正好京城也需要修繕一番,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最後能夠給他們留下一條小命,已經算是朱由檢發外開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在大明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潛水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潛水的熊貓並收藏震驚:我在大明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