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季玉被張桓所殺,如今益州文武盡數降於張桓?”


    荊州,襄陽,綿延的暴雨,接連持續了數日。


    當劉表得知益州傳來的情報時,驚的站了起來,雙眸之中充斥著說不出的驚駭。


    “主公!這道情報是從成都傳來的,情報的來源絕對可靠!”


    “此外,張桓去了吳氏嬌女為妻,如今益州的世家,已經徹底倒向了張桓。”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此刻......張桓派往請封的使節已在前往許都的路上了。”


    為益州之事震駭的,又何止劉表一人?


    蔡瑁、蒯良、蒯越......劉表麾下有資格參與這場會議的核心文武,誰又不是心緒激蕩,久久難安?


    “主公!”


    “我們都小瞧了張桓,這何嚐是一個個黃口小兒,簡直就是一頭虓虎。”


    “如今張桓大勢已成,難以撼動!主公,眼下我們需要盡快派出輕騎前往魚複,讓文聘將軍停止征伐,迅速帶軍撤出益州境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在張桓勢弱之時,劉表麾下的文武,對於張桓的態度,不乏輕蔑之意。


    可是如今,張桓占據益州,勢力擴張到了近乎與荊州等同的高度,再揣著那高傲的心態,簡直就是找死。


    “傳令下去!讓文聘率部撤往江陵坐鎮,還有,德珪!暗中安排一批探子前往益州,務必探查清楚張桓的下一步動向。”


    沉默了些許,劉表默認了眾人的提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是他劉景升的性格。


    ......


    許都!這次充當使節的,並非閻圃,而是在原有軌跡之中,與曹操有過一番交際的張鬆。


    雖說許多上下對張鬆的長相充滿了嘲諷、厭惡、不屑!


    可在張鬆道出來意,言明了益州的局勢之後,整個朝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不知何時,大殿之內,陡然生氣了一股恐怖的威壓,凝視著那不安的來援,即便是坐在龍椅之上的劉協,都開始變的惴惴不安,雙手在龍首處,不斷摩挲,消磨著內心躁動的情緒。


    一側,賈詡、荀彧等人察覺到了曹操偷來的目光,相視一眼,而後對著曹操齊齊搖了搖頭。


    自從張桓領兵前往巴郡,從益州北部傳出消息的渠道,就徹底斷了......他們所知曉的,與在場眾人知道的一樣多。


    “張桓不聽朝廷號令,妄動刀柄,擅殺皇室宗親、益州牧劉璋,乃謀逆之罪。”


    “不來親自前來許都向陛下請罪,反而派汝前來討封,難道爾等當真以為陛下年幼可欺乎?”


    看著張鬆那奇特的麵孔,曹操眼底的厭惡一閃而過,不過......哪怕隻有那一瞬間,依舊被張鬆捕捉到了,心中暗自冷笑一聲,對於曹操的感覺,變的愈發的差了。


    相比曹操的以貌取人,他如今的那位主公,才是真正的明主。


    真與不真,假與不假,這些事情,他看的還是相當的透徹!張桓對於他的喜歡、尊重,絕對是發自內心,沒有絲毫的作偽,僅憑這一點,就值得他張鬆豁出性命。


    “曹司空的這頂帽子,未免扣的太大了些。”


    麵對曹操的咄咄逼人,張鬆冷然一笑,沒有絲毫退避的意思。


    且不說朝堂諸公在此,曹操若是做出一些莽撞之舉難以堵得住這天天悠悠之口。


    單是益州如今的實力,也足以讓曹操忌憚三分。


    曹操越是以勢壓人,越是咄咄逼人!那他心中對於益州的忌憚就越重,就越不會輕易動手。


    “陛下,還有主公有所不知!”


    “近兩年來,益州烽煙四起,因為劉州牧無能,導致趙韙反叛,聲勢浩大,席卷數郡之地,是某家主公,不惜以身犯險,南下巴郡,以身破局,才有了益州今日之一統,之安定。”


    “益州士族豪強,文武百姓,皆心懷感恩......據我所知,有不少人家甚至為我家主公供奉了牌位,以祈長壽延年......”


    張鬆自然不會將益州的現狀說出來,總之,北方袁氏未除,曹操根本無力插手益州之事,就算吹得天花亂墜,也沒什麽。


    “咳~曹司空,某覺得這位先生說的不錯,剛剛你那頂帽子扣的有點大了。”


    左側,一名中年男子緩步而出,一時間引來無數目光側目。


    眼見曹操有意挑起張桓與天子一係的矛盾,似董承、伏完這些漢室重臣,自然站不住了。


    漢室崩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別看他們......還有天子地位尊崇,可說到底,他們隻不過是曹操圈養的吉祥物,手中跟本沒有半分的兵權可言。


    如此狼子野心,毫不遜色於昔日的董卓。


    眼下就算不能挑起張桓與曹操之間的直接衝突,至少也要對張桓釋放足夠的善意,至少不能讓曹操將屎盆子扣在他們頭上,引起張桓的敵視,那樣......隻會助長曹操一係的威勢。


    “車騎將軍認為某說錯了?”


    看向董承,曹操目光淡然,沒有絲毫的波動。


    或許,在這位眼中,從未將諸如董承這些漢室老臣當作過對等的對手。


    見到曹操望來,董承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可當獨自麵對曹操時,依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心裏猛然咯噔一聲。


    不過在想到天子如今的境況之後,還是強行壓下心中的忐忑,朗聲迴懟了過去。


    “與其說司空錯了,倒不說司空先入為主了。”


    “這數月以來,益州之地因為戰亂的緣故,消息閉塞,我等不了解益州的時局也算正常。”


    “不過現在看來,鎮民將軍為了平定益州之亂,是出了大力氣的。”


    “況且,司空為何篤定劉州牧是死在了鎮民將軍手中?也許他是在兵敗逃跑時為亂軍所殺,亦或是不幸踏空跌落水中......溺水而死!又或者是引頸自刎!?”


    “依我看,鎮民將軍不僅沒有過錯,反而立有大功!當賞!”


    “陛下!臣為鎮民將軍請封,鎮民將軍功勳卓著,可為益州牧、鎮西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奸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條求活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條求活的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奸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