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衡......公衡!等等我,等等我!”
殿外,看著快步離去的黃權,張鬆放聲高唿,快步跟了上來。
“公衡,你今天是怎麽了?為何看上去,如此的沉悶?”
“是不是心裏藏著什麽事情?我前幾日尋了壇好酒,不如去我府上,我們邊喝邊聊,也好讓我幫你參謀參謀?”
見到黃權沒有迴應,張鬆也不再多問,強行拉著黃權出了州牧府,上了自家馬車,朝著府邸趕去。
一刻鍾後,張鬆府上的下人,已經將一壇塵封的老酒,數碟擺放精致的菜肴放在了兩人的桌案上。
三盞濁酒下肚,張鬆和黃權漸漸有了幾分微醺。
“公衡!今天的你......可不似往常的模樣!”
“子喬!你可還記得你投入主公麾下,至今已經過了多長時間?”
借著酒意,黃權也不再像剛剛進入張府之時那般沉默寡言,獨自斟了一盞酒,一飲而盡後,雙眸迸發出某種鋒銳之意看向了張鬆。
“一年零九個月!怎麽了?”
“嗬嗬......一年零九個月!子喬,你可知我被主公征辟,從一郡之小吏,做到如今的位置,已經過去了多少年?”
“五年!整整五年!”
“我將我最珍貴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主公!給了益州!”
“我本以為,主公在整合益州的權柄,在解決掉趙韙這個心腹大患之後,會有所改變,會養出王霸之氣,虎視大漢十三州,重鑄大漢江山。”
“可是你看看,主公近些時日的表現?麵對麾下派係之爭,永遠都是那麽的優柔寡斷!甚至被一個小小的漢中,都嚇到驚慌失措、方寸大亂。”
“子喬!我問你,主公當真可為你我明主乎?”
憤怒、壓抑的咆哮聲,不斷在房間內震蕩,所幸......張鬆府邸所在的位置足夠偏僻,並非在人流聚集的區域。
否則,黃權今日的醉酒之言,足以在整個成都,乃至整個益州,掀起一股驚濤駭浪。
“公衡,沒想到你的心中,同樣積壓了那麽多的鬱憤,沒想到你竟然與我有著同樣的想法,哈哈哈.......”
聽到張鬆那近乎癲狂的笑聲,黃權憤恨的神色一滯,眼中充滿了驚疑。
如果不是深知張鬆的性格,他近乎都懷疑,眼下是張鬆故意設的局了。
“公衡!想當初,劉闔、甘寧、沈彌、婁發為何而反?”
“趙韙為何而反?”
“還不是主公太過暗弱優柔!非執掌益州的明主?”
“益州之富庶天下皆知!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作為益州之主,主公無成就霸業之心,生性暗弱,這便是最大的原罪。”
“一旦讓益州之外的那些諸侯抓住機會,這些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在益州收割一塊塊血淋淋的肥肉,哪怕是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亦會如此!”
“子喬你......”
看著臉色逐漸扭曲的張鬆,黃權覺得有些不對。
等等......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張鬆勸他放寬心嗎?他才是被強行拉過來的“客人”!
“咳!子喬,子喬,消消氣,我知道你心中的苦,可是放眼整個益州,有資格執掌益州的,也隻有劉璋。”
“除了劉璋!我們並沒有額外的選擇,不是嗎?”
搖了搖頭,黃權苦笑一聲,為張鬆到了滿滿一盞,拉著張鬆強行坐下。
“子喬!主公雖然暗弱,但他身上畢竟流淌著如今大漢最純正的劉氏血脈,這便是一杆不倒的旗幟,若有朝一日,我益州之眾能北上關中,東入荊州,這杆旗幟將會幫助我等在最短的時間席卷天下,重建漢室權柄。”
“我知道!所以,我決定了!眼不見心不煩,與其留在成都,看那群屍位素餐的家夥天天你爭我吵鬧個不停,不如離得遠遠的,就當出去去散散心。”
“公衡,明日我便會向主公請命前往犍為郡,協助嚴顏、雷銅諸位將軍剿滅龐樂、李異兩部!這一別,恐怕就要數月,乃至年餘之久。”
“成都這邊,就交給你們了......”
將盞中的濁酒一飲而盡,張鬆躺在地上,直接昏睡起來。
一時間,偌大的正堂,隻剩下臉色發麻,想要發泄,又不得不強行克製衝動的黃權。
巴郡,北部。
在閻圃、楊任、魏武領軍在白水關與楊懷廝殺,吸引劉璋目光的時候,張桓帶領兩千精銳,繞道米倉,越過地形險峻的米倉古道,已經進入了巴郡。
短短數日,便抵達了距離漢昌不過百裏的賨人部落:巴蒼部。
巴蒼部中央竹樓之內,燈火通明,屋內笑聲不斷。
仔細打量而去,隻見張桓帶著申儀端坐在右側,左側則是數名穿著賨人服飾的精壯漢子,左右更有不少衣著暴露的少女來迴遊走。
“少君能來巴蒼部落,就是記得我們昔日的情分,少君放心,巴蒼部與天師教、與少君之間的情誼,並不會因為天師的離世而中斷,一定會永遠的延續下去。”
“巴托!我正是相信這點,相信巴蒼部落,才會在進入巴郡之後,率先來到了這裏。”
喝著巴蒼部特有的果酒,張桓輕笑的同時,雙腦海中閃過零碎的記憶片段,那是前身的經曆。
在天師教建立的過去十數年間,張修曾和不少賨人部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巴蒼部就是對於天師教、對張修最為信服的部落之一。
在張桓少年時,張修曾帶著張桓前來巴蒼等部,因而對於賨人諸部的高層,“張桓”並不陌生。
“就憑少君這句話,我巴托先把話就撂在這裏,無論少君這次前來巴郡究竟要幹什麽?我巴蒼部的千餘族兵,全憑少君驅使。”
“巴托首領說的不錯,少君如果有事吩咐,千萬不要給我等客氣......”
見到巴托起身拍著胸脯放出豪言,身側的數名頭目,同樣起身,敬了張桓一碗。
世事變遷,眼前坐在他們前方的,已不再是昔日跟在張修身後的懵懂少年。
而是一個掌握漢中權柄,麾下勢力遠遠超過昔日張修、張魯二人的霸主。
賨部之中的杜濩、樸胡、袁約,為何能成為諸多賨部之中毫無爭議的三大首領?
還不是搭上了天師教的大船,乘勢而起?
如果巴蒼部能傍上張桓、漢中這艘大船,那麽巴蒼部未曾不能成為諸多賨部之中的第四大部落,縱橫巴郡北部數百裏山川。
殿外,看著快步離去的黃權,張鬆放聲高唿,快步跟了上來。
“公衡,你今天是怎麽了?為何看上去,如此的沉悶?”
“是不是心裏藏著什麽事情?我前幾日尋了壇好酒,不如去我府上,我們邊喝邊聊,也好讓我幫你參謀參謀?”
見到黃權沒有迴應,張鬆也不再多問,強行拉著黃權出了州牧府,上了自家馬車,朝著府邸趕去。
一刻鍾後,張鬆府上的下人,已經將一壇塵封的老酒,數碟擺放精致的菜肴放在了兩人的桌案上。
三盞濁酒下肚,張鬆和黃權漸漸有了幾分微醺。
“公衡!今天的你......可不似往常的模樣!”
“子喬!你可還記得你投入主公麾下,至今已經過了多長時間?”
借著酒意,黃權也不再像剛剛進入張府之時那般沉默寡言,獨自斟了一盞酒,一飲而盡後,雙眸迸發出某種鋒銳之意看向了張鬆。
“一年零九個月!怎麽了?”
“嗬嗬......一年零九個月!子喬,你可知我被主公征辟,從一郡之小吏,做到如今的位置,已經過去了多少年?”
“五年!整整五年!”
“我將我最珍貴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主公!給了益州!”
“我本以為,主公在整合益州的權柄,在解決掉趙韙這個心腹大患之後,會有所改變,會養出王霸之氣,虎視大漢十三州,重鑄大漢江山。”
“可是你看看,主公近些時日的表現?麵對麾下派係之爭,永遠都是那麽的優柔寡斷!甚至被一個小小的漢中,都嚇到驚慌失措、方寸大亂。”
“子喬!我問你,主公當真可為你我明主乎?”
憤怒、壓抑的咆哮聲,不斷在房間內震蕩,所幸......張鬆府邸所在的位置足夠偏僻,並非在人流聚集的區域。
否則,黃權今日的醉酒之言,足以在整個成都,乃至整個益州,掀起一股驚濤駭浪。
“公衡,沒想到你的心中,同樣積壓了那麽多的鬱憤,沒想到你竟然與我有著同樣的想法,哈哈哈.......”
聽到張鬆那近乎癲狂的笑聲,黃權憤恨的神色一滯,眼中充滿了驚疑。
如果不是深知張鬆的性格,他近乎都懷疑,眼下是張鬆故意設的局了。
“公衡!想當初,劉闔、甘寧、沈彌、婁發為何而反?”
“趙韙為何而反?”
“還不是主公太過暗弱優柔!非執掌益州的明主?”
“益州之富庶天下皆知!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作為益州之主,主公無成就霸業之心,生性暗弱,這便是最大的原罪。”
“一旦讓益州之外的那些諸侯抓住機會,這些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撲上來,在益州收割一塊塊血淋淋的肥肉,哪怕是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亦會如此!”
“子喬你......”
看著臉色逐漸扭曲的張鬆,黃權覺得有些不對。
等等......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張鬆勸他放寬心嗎?他才是被強行拉過來的“客人”!
“咳!子喬,子喬,消消氣,我知道你心中的苦,可是放眼整個益州,有資格執掌益州的,也隻有劉璋。”
“除了劉璋!我們並沒有額外的選擇,不是嗎?”
搖了搖頭,黃權苦笑一聲,為張鬆到了滿滿一盞,拉著張鬆強行坐下。
“子喬!主公雖然暗弱,但他身上畢竟流淌著如今大漢最純正的劉氏血脈,這便是一杆不倒的旗幟,若有朝一日,我益州之眾能北上關中,東入荊州,這杆旗幟將會幫助我等在最短的時間席卷天下,重建漢室權柄。”
“我知道!所以,我決定了!眼不見心不煩,與其留在成都,看那群屍位素餐的家夥天天你爭我吵鬧個不停,不如離得遠遠的,就當出去去散散心。”
“公衡,明日我便會向主公請命前往犍為郡,協助嚴顏、雷銅諸位將軍剿滅龐樂、李異兩部!這一別,恐怕就要數月,乃至年餘之久。”
“成都這邊,就交給你們了......”
將盞中的濁酒一飲而盡,張鬆躺在地上,直接昏睡起來。
一時間,偌大的正堂,隻剩下臉色發麻,想要發泄,又不得不強行克製衝動的黃權。
巴郡,北部。
在閻圃、楊任、魏武領軍在白水關與楊懷廝殺,吸引劉璋目光的時候,張桓帶領兩千精銳,繞道米倉,越過地形險峻的米倉古道,已經進入了巴郡。
短短數日,便抵達了距離漢昌不過百裏的賨人部落:巴蒼部。
巴蒼部中央竹樓之內,燈火通明,屋內笑聲不斷。
仔細打量而去,隻見張桓帶著申儀端坐在右側,左側則是數名穿著賨人服飾的精壯漢子,左右更有不少衣著暴露的少女來迴遊走。
“少君能來巴蒼部落,就是記得我們昔日的情分,少君放心,巴蒼部與天師教、與少君之間的情誼,並不會因為天師的離世而中斷,一定會永遠的延續下去。”
“巴托!我正是相信這點,相信巴蒼部落,才會在進入巴郡之後,率先來到了這裏。”
喝著巴蒼部特有的果酒,張桓輕笑的同時,雙腦海中閃過零碎的記憶片段,那是前身的經曆。
在天師教建立的過去十數年間,張修曾和不少賨人部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巴蒼部就是對於天師教、對張修最為信服的部落之一。
在張桓少年時,張修曾帶著張桓前來巴蒼等部,因而對於賨人諸部的高層,“張桓”並不陌生。
“就憑少君這句話,我巴托先把話就撂在這裏,無論少君這次前來巴郡究竟要幹什麽?我巴蒼部的千餘族兵,全憑少君驅使。”
“巴托首領說的不錯,少君如果有事吩咐,千萬不要給我等客氣......”
見到巴托起身拍著胸脯放出豪言,身側的數名頭目,同樣起身,敬了張桓一碗。
世事變遷,眼前坐在他們前方的,已不再是昔日跟在張修身後的懵懂少年。
而是一個掌握漢中權柄,麾下勢力遠遠超過昔日張修、張魯二人的霸主。
賨部之中的杜濩、樸胡、袁約,為何能成為諸多賨部之中毫無爭議的三大首領?
還不是搭上了天師教的大船,乘勢而起?
如果巴蒼部能傍上張桓、漢中這艘大船,那麽巴蒼部未曾不能成為諸多賨部之中的第四大部落,縱橫巴郡北部數百裏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