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繼承了皇位,這個周國新皇帝可不像想象的那麽好擺弄。
他個性很剛烈,英氣逼人,手段更為狠辣。
誌無前一段時間又去了北方一趟,趕緊迴來了。
“楊璘的老婆生了,不對,是林楊的老婆生了,大胖小子,七斤六兩,他高興壞了。”
玉山點點頭,從皇族到囚犯到小老百姓,此人身份轉換得還挺順暢。
“你迴來這麽匆忙做什麽?”
“周國可能再來一次會昌法難。”
“怎麽著,郭榮要滅佛嗎?”
“種種跡象表明,恐怕是這樣。”
“那可真是,太有意思”
“有的人感覺不對勁,已經要往唐國跑,他們說,反正唐國的皇帝最重佛法,他們過來也有一個去處。”
“真是想不開。”
玉山嘲笑。
“萬一剛過來沒幾年,周國來攻打大唐怎麽辦?要是打不贏還好,萬一打贏了,豈不是白跑?”
靈音師太在一旁打了一個哈欠:
“滅佛就滅佛,他來滅佛,你就還俗。說實在,也真是奇怪,北邊各國今天亡一個,明天又起來一個,跟走馬燈似的,不過哪一任王朝看和尚尼姑都不順眼,都限製佛教。可是北方的寺廟到處都是,一堆人跑去當和尚尼姑。”
她說的是事實。
李昪和李璟重視佛教,南唐各地的廟宇卻沒有到泛濫的程度,即便是西都,各個寺廟也保持著一定的克製,不會肆意擴大規模,無限製收納僧人。
“誌平禪師早就說過,那是因為唐武宗的時候,南方各地寺廟損毀厲害,損失尤為慘重,所以大家都變得乖覺了,不會得寸進尺。”
誌無說道。
可是北方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戰亂太多,北方太苦,人們瘋狂地燒香祈福,寺廟規模越來越大。
僧人遍地都是。
李璟崇信佛教,南唐願意出家的人還是沒有那麽多。
念幾句阿彌陀佛,心裏有點兒安慰,就可以了。
隨便拿點兒小錢布施布施,也就足夠。
西都人都曉得皇上的喜好,跟著捧臭腳,也不過是穿件素氣衣裳,搗鼓出個小禪室,沒事讀兩句佛經。
北方對佛教的信仰很狂熱。
“上次北上,就看出來了,怎麽所謂高僧從廟裏麵一出來,有的人哭爹喊娘的,好像真佛下凡一般。還有的人把所有的家產捐贈出來,都用來供佛。簡直荒唐!”
玉山覺得北方的佛教簡直到狂熱的程度。
“水滿則溢,既然是出家人,就應該明白,諸行無常,要安守本心。趁著戰亂,百姓受苦,卻肥了佛寺,也不要怪別人去滅它。”
靈音師太不在乎地說著。
“你不是尼姑嗎?”
萬無羈覺得驚奇。
“周國皇帝要滅法,關我們何事?”
靈音師太一臉無所謂。
“在北方,從朱溫時候起,一堆人私自建造佛寺,收斂百姓的香火錢。不經過官府允許隨便那個寺廟都能剃度僧尼,不管是罪犯還是逃兵,隻要把頭發剃了,就逃脫法律。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地獄,就不要怪有人想要滅佛。能被滅掉的,也不是真佛。”
靈音師太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
“你就酒肉不忌,也像個假尼姑!”
“說什麽呢,這碗裏的可是般若湯!”
李璟聽說郭榮登基之後,對佛教大加斥責,想要削減國內佛寺數量。
“哈哈哈哈,就說養子無法擔當大任。看來郭榮真是快不行了,他這樣,一定會遭天譴!”
李璟很樂觀。
郭榮決定滅佛,而李璟要大肆舉行各種法會。
消息傳到玉山那裏,她嗤之以鼻。
“難不成李璟認為這樣他就能把郭榮贏了嗎?”
郭榮本來想徹底整治佛教問題,不過北漢勾結契丹,又來騷擾中原。
郭榮決定禦駕親征。
李璟聽說消息,以為是自己的法事起到了作用。
“真可笑,難不成神佛幫他把契丹招來的?”
玉山諷刺。
這段時間,李璟讓玉山在廬山各個寺廟也舉行法會,和他在西都遙相唿應。
玉山隻說自己素服念經就夠了,不用勞民傷財。
北漢是周國北麵的一塊割據勢力,是周國的隱患。
“李璟以為是神佛幫他,說不定人家郭榮認為是個好機會,能徹底解決北方邊境的問題呢!”
郭榮也確實是這麽想的,包括趙匡胤在內,都覺得仗早打比晚打強。
“打過這一仗,北部邊境安定了,我們才能南下!”
郭榮看著地圖,對趙匡胤說道。
“聽說南邊非常富庶,你知道究竟有多富足嗎?”
郭榮問趙匡胤。
趙匡胤指著南唐在淮北的州縣:
“這裏產鹽。”
又指著南邊的一些地方:
“這裏是魚米之鄉。”
他對著南唐全境指了指:
“如果我們拿下南唐,吳越隻能俯首稱臣,到時候整個閩地都是我們的,楚地隻能望風而降。南漢國不足為懼!”
郭榮摸摸自己的胡子: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地跨長江淮河,金陵虎踞龍盤。廬州是戰略要地,合肥自古兵家必爭。真是納悶,他李璟這幾年沒事打閩國做什麽,又偏偏去打楚國。若是他當年他從廬州,經過壽州,趁著契丹撤退之際一路北上,簡直所向披靡!然後他強大的水師從潤州出發,拿下徐州,進而拿下齊魯也不是不可能。他李璟現在本應該是中原之主,現在卻依然偏安。南唐這個皇帝,不足為懼!!”
趙匡胤聽了,不住點頭。
“李璟和聖上怎麽相比,您是天上的雲彩,他是腳下泥土,南唐看著強大,現在實際上就是我們未來口中的肥肉!”
郭榮聽了,忍不住哈哈哈大笑。
在對北漢的戰爭中,因為郭榮身先士卒,加之趙匡胤作戰勇猛異常,士卒死戰,無不一當百。
北漢和契丹的士兵潮水一般退去。
敵人將領都無心戀戰,能逃跑的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
他們若是八爪章魚,絕對扔幾隻爪子也要逃命。
士兵的屍體到處都是,輜重隨意丟在那裏,武器也扔在地上。
失去主人的戰馬在那裏茫然無措,都被趙匡胤命人收攏起來。
“俘獲了足夠多的戰馬,他們契丹人用的馬果真不錯。”
“挑兩匹好的,用作種馬。”
趙匡胤問:
“馬有用,投降的步兵怎麽辦?”
“都殺了。”
郭榮麵無表情地命令。
趙匡胤有點吃驚,不過也理解。確實沒時間處理他們,禦駕親征必須速戰速決。
放走也不行,給對方留下兵力。
“殺!”
人頭滾滾。
有些老將作戰不利。
“殺,就算他們跟了我好久,也要殺!”
又是人頭滾滾。
“有功的將領,獎賞,你們記住,以後你們的功勳就建立在敵人屍體上!”
他個性很剛烈,英氣逼人,手段更為狠辣。
誌無前一段時間又去了北方一趟,趕緊迴來了。
“楊璘的老婆生了,不對,是林楊的老婆生了,大胖小子,七斤六兩,他高興壞了。”
玉山點點頭,從皇族到囚犯到小老百姓,此人身份轉換得還挺順暢。
“你迴來這麽匆忙做什麽?”
“周國可能再來一次會昌法難。”
“怎麽著,郭榮要滅佛嗎?”
“種種跡象表明,恐怕是這樣。”
“那可真是,太有意思”
“有的人感覺不對勁,已經要往唐國跑,他們說,反正唐國的皇帝最重佛法,他們過來也有一個去處。”
“真是想不開。”
玉山嘲笑。
“萬一剛過來沒幾年,周國來攻打大唐怎麽辦?要是打不贏還好,萬一打贏了,豈不是白跑?”
靈音師太在一旁打了一個哈欠:
“滅佛就滅佛,他來滅佛,你就還俗。說實在,也真是奇怪,北邊各國今天亡一個,明天又起來一個,跟走馬燈似的,不過哪一任王朝看和尚尼姑都不順眼,都限製佛教。可是北方的寺廟到處都是,一堆人跑去當和尚尼姑。”
她說的是事實。
李昪和李璟重視佛教,南唐各地的廟宇卻沒有到泛濫的程度,即便是西都,各個寺廟也保持著一定的克製,不會肆意擴大規模,無限製收納僧人。
“誌平禪師早就說過,那是因為唐武宗的時候,南方各地寺廟損毀厲害,損失尤為慘重,所以大家都變得乖覺了,不會得寸進尺。”
誌無說道。
可是北方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戰亂太多,北方太苦,人們瘋狂地燒香祈福,寺廟規模越來越大。
僧人遍地都是。
李璟崇信佛教,南唐願意出家的人還是沒有那麽多。
念幾句阿彌陀佛,心裏有點兒安慰,就可以了。
隨便拿點兒小錢布施布施,也就足夠。
西都人都曉得皇上的喜好,跟著捧臭腳,也不過是穿件素氣衣裳,搗鼓出個小禪室,沒事讀兩句佛經。
北方對佛教的信仰很狂熱。
“上次北上,就看出來了,怎麽所謂高僧從廟裏麵一出來,有的人哭爹喊娘的,好像真佛下凡一般。還有的人把所有的家產捐贈出來,都用來供佛。簡直荒唐!”
玉山覺得北方的佛教簡直到狂熱的程度。
“水滿則溢,既然是出家人,就應該明白,諸行無常,要安守本心。趁著戰亂,百姓受苦,卻肥了佛寺,也不要怪別人去滅它。”
靈音師太不在乎地說著。
“你不是尼姑嗎?”
萬無羈覺得驚奇。
“周國皇帝要滅法,關我們何事?”
靈音師太一臉無所謂。
“在北方,從朱溫時候起,一堆人私自建造佛寺,收斂百姓的香火錢。不經過官府允許隨便那個寺廟都能剃度僧尼,不管是罪犯還是逃兵,隻要把頭發剃了,就逃脫法律。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地獄,就不要怪有人想要滅佛。能被滅掉的,也不是真佛。”
靈音師太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
“你就酒肉不忌,也像個假尼姑!”
“說什麽呢,這碗裏的可是般若湯!”
李璟聽說郭榮登基之後,對佛教大加斥責,想要削減國內佛寺數量。
“哈哈哈哈,就說養子無法擔當大任。看來郭榮真是快不行了,他這樣,一定會遭天譴!”
李璟很樂觀。
郭榮決定滅佛,而李璟要大肆舉行各種法會。
消息傳到玉山那裏,她嗤之以鼻。
“難不成李璟認為這樣他就能把郭榮贏了嗎?”
郭榮本來想徹底整治佛教問題,不過北漢勾結契丹,又來騷擾中原。
郭榮決定禦駕親征。
李璟聽說消息,以為是自己的法事起到了作用。
“真可笑,難不成神佛幫他把契丹招來的?”
玉山諷刺。
這段時間,李璟讓玉山在廬山各個寺廟也舉行法會,和他在西都遙相唿應。
玉山隻說自己素服念經就夠了,不用勞民傷財。
北漢是周國北麵的一塊割據勢力,是周國的隱患。
“李璟以為是神佛幫他,說不定人家郭榮認為是個好機會,能徹底解決北方邊境的問題呢!”
郭榮也確實是這麽想的,包括趙匡胤在內,都覺得仗早打比晚打強。
“打過這一仗,北部邊境安定了,我們才能南下!”
郭榮看著地圖,對趙匡胤說道。
“聽說南邊非常富庶,你知道究竟有多富足嗎?”
郭榮問趙匡胤。
趙匡胤指著南唐在淮北的州縣:
“這裏產鹽。”
又指著南邊的一些地方:
“這裏是魚米之鄉。”
他對著南唐全境指了指:
“如果我們拿下南唐,吳越隻能俯首稱臣,到時候整個閩地都是我們的,楚地隻能望風而降。南漢國不足為懼!”
郭榮摸摸自己的胡子: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地跨長江淮河,金陵虎踞龍盤。廬州是戰略要地,合肥自古兵家必爭。真是納悶,他李璟這幾年沒事打閩國做什麽,又偏偏去打楚國。若是他當年他從廬州,經過壽州,趁著契丹撤退之際一路北上,簡直所向披靡!然後他強大的水師從潤州出發,拿下徐州,進而拿下齊魯也不是不可能。他李璟現在本應該是中原之主,現在卻依然偏安。南唐這個皇帝,不足為懼!!”
趙匡胤聽了,不住點頭。
“李璟和聖上怎麽相比,您是天上的雲彩,他是腳下泥土,南唐看著強大,現在實際上就是我們未來口中的肥肉!”
郭榮聽了,忍不住哈哈哈大笑。
在對北漢的戰爭中,因為郭榮身先士卒,加之趙匡胤作戰勇猛異常,士卒死戰,無不一當百。
北漢和契丹的士兵潮水一般退去。
敵人將領都無心戀戰,能逃跑的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
他們若是八爪章魚,絕對扔幾隻爪子也要逃命。
士兵的屍體到處都是,輜重隨意丟在那裏,武器也扔在地上。
失去主人的戰馬在那裏茫然無措,都被趙匡胤命人收攏起來。
“俘獲了足夠多的戰馬,他們契丹人用的馬果真不錯。”
“挑兩匹好的,用作種馬。”
趙匡胤問:
“馬有用,投降的步兵怎麽辦?”
“都殺了。”
郭榮麵無表情地命令。
趙匡胤有點吃驚,不過也理解。確實沒時間處理他們,禦駕親征必須速戰速決。
放走也不行,給對方留下兵力。
“殺!”
人頭滾滾。
有些老將作戰不利。
“殺,就算他們跟了我好久,也要殺!”
又是人頭滾滾。
“有功的將領,獎賞,你們記住,以後你們的功勳就建立在敵人屍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