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醒來之後很頭疼,他不想上朝。
但是今天他必須在,因為確立他正式登基的詔書,要在今天宣讀。
李璟揉了揉頭,昨天他被玉山灌了不少酒,扔迴太子府。
玉山說什麽來著?
她說,若是大臣沒有私心,一條狗都能做皇帝。
哈哈哈哈哈……
玉山說的好有趣,好有意思。
問題是,朝堂上哪個大臣沒有私心?
哪個做皇上的沒有私欲?
李璟起來整理衣冠儀容。
宣布讓他即位的詔書也不知道在哪個大臣手裏麵。
不過,一會兒就清楚,其實,人選也不難猜。
一份在周宗手裏,一份在王崇文手裏。
這兩個人,都是父皇非常信任的人。
兩份遺詔都是同一內容,絲毫不差。
周宗代表文官,王崇文代表武將。
兩份詔書一出,沒有人異議,李璟就可以準備登基,然後主持國喪。
垂簾聽政風波鬧出來的時候,李建勳有些沒反應過來。
等到想明白了,他很後悔,應該在朝堂上力挺孫晟才對。
宋福金臨朝稱製,李璟不能擅自專斷,大臣可以通過太後節製李璟。
問題是,這件事發生的太突然,再加上下意識地,李建勳會覺得垂簾聽政這件事不太可取。
女人當權,總是不吉利,似乎會亡國。
翰林院的人聲音尤其大,他們一群人當時就叫嚷著,女人幹政,絕對是亡國之言。
嚷嚷得李建勳頭暈腦脹,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其實這倒是一個好機會,我們若是支持太後垂簾聽政,若李璟不肯,就可以名正言順以太後的名義,另立新君。”
李建勳非常惋惜。
周宗不置可否。
徐玠搖了搖頭。
“雖說孫晟手裏麵的遺詔是真的,問題是母子連心,宋皇後到底不是鐵血之人,她可是太子的親生母親,隻有這一個兒子。她當不了馮太後。”
李建勳隻能歎氣。
李昪這個人還是太多疑,垂簾聽政這麽大的事情,隻托付了孫晟一個人,若是多托付兩個,也不至於孫晟當時在朝堂上那麽孤立無援。
玉山早就說過這個問題,她認為李昪應該把詔書直接給宋福金,臨終前昭告天下,皇後可以幹預政事。
非得防著宋福金一手,結果被動了,宋福金被兒子將了一軍。
玉山嗤笑,防女人滴水不透,卻沒想到,李昪認為沒有脾氣、可以捏圓搓扁的李璟這麽不配合。
更沒想到宋福金為了兒子,屈服了。
詔書宣讀完,李璟登基已經是大勢所趨。
國喪大典上,每個人哭得都不太投入,大家都各懷心事。
李璟時不時看一眼自己的母親宋福金。
要是大家都沒有私心,一條狗都能做皇帝,母後她懂得這個道理嗎?
李璟看了看各位大臣。
馮氏兄弟值得信任嗎?
李建勳值得信任嗎?
還有宋齊丘,按照李昪的遺言,李璟把宋齊丘召喚迴西都金陵。
這些人恐怕都不值得信任。
宋福金告訴李璟,周宗是值得信任的。
不過,對於周宗,李昪死之前也有安排,周宗必須留守廣陵。
李璟也明白,東都戰略位置重要,也隻有讓周宗這樣的老臣去守著。
喪禮之後,周宗就要離開。
宋福金提議,李璟應該安排一個兒子娶周宗的女兒。
周宗有一個老來得女,叫周娥皇。
雖然才有幾歲大,據說容貌十分豔麗。
“璟兒,周宗對我們母子恩重如山,最直接的感謝方式就是結為一家,讓周家成為皇親國戚。”
那麽,應該把周宗的女兒嫁給哪個兒子呢?
宋福金堅決表示應該讓弘冀娶周宗之女。
李璟聽了隻想冷笑。
看來,周宗的女兒就是未來的太子妃。
估計,這是宋福金早就想好的,讓周家的女兒成為未來的後宮之主。
弘冀也能得到老臣的助力。
母親還是這麽善於提前運籌。
不過,李璟現在隻有破壞欲。
他想破壞掉母親的安排,隻不過缺乏一個理由。
站在李昪的靈柩前麵, 李璟醞釀一件事,他正在想開場白。
這個時候,李建勳站出來說:
“主上寬仁大度,確實是個仁慈之人。隻不過,正因為如此,您的性格過於柔軟,需要身邊有更多忠正耿直的人輔佐,否則先帝留下來的政策,恐怕會被人動搖。”
徐玠已經顫顫巍巍,路都走不動了,全程需要人扶著。
他聽了李建勳這話,感覺得大事不妙。
這兩天,自從垂簾聽政的事情不了了之之後,馮氏兄弟就馬上出現在人們視線裏麵,每天在李璟麵前轉悠,大事小事,都得先告知馮家兄弟,然後再轉告李璟。
李建勳看不下了去,想要出言提醒。
他自認為是老臣,倚老賣老,李璟必須給幾分麵子。
然而徐玠覺得不妙。
大家都覺得李璟脾氣好,但是,關於垂簾聽政,李璟反應堪稱激烈之極。
李建勳這時候說這番話,李璟說不定要用什麽方式反擊。
李璟聽了李建勳的話,嘴角又閃過詭異的笑容。
好機會啊好機會,自己終於等到了這個時刻。
他忽然撫摸著李昪的靈柩大哭。
“李璟對著先皇的靈柩發誓,以後大唐的皇位兄弟相襲,我做幾年皇帝,定然把皇位讓給景遂,景遂若是不想做了,就讓給景達,我會擬旨,讓李景遂做皇太弟!”
所有大臣都鴉雀無聲。
宋福金的臉比孝服都白。
“皇上,你,你,你這是……”
李弘冀怨恨地看了一眼李璟。
果真,父親就算把皇位讓給三叔,都不想讓他做太子。
李景遂嚇了一跳。
“皇兄,你這是做什麽?”
“父皇生前就想立你為皇太弟,我隻不過是遵從父皇的遺願而已。”
李景遂擦擦腦門上的汗珠。
“此事萬萬不可,臣弟當時就已經拒絕,並且諸位大臣也都提議不可。”
“剛才李相提醒朕,要謹遵父皇的意誌,不能動搖。所以,父皇既然想立弟弟做儲君,朕不能違背父皇的意願。”
不管各位大臣是什麽表情,反正李璟就是要立李景遂為皇太弟。
這個舉動,把宋齊丘都搞糊塗了。
“難道我不在西都的這段時間,發生什麽事情了嗎?怎麽太子的性情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那個麵團子一樣的李璟哪裏去了?
如今怎麽這麽有個性。
李景遂和李景達一臉的不可思議。
這時候,馮延巳站出來對著李建勳陰陽怪氣:
“李相終於得償所願,您不是一直想另立新君嗎?”
李建勳身體抖了一下。
他沒想到自己想過扶李景達做皇帝這件事,還有別人知道。
李璟的表情很平靜,他看了一眼靈柩,心想——
父皇,現在的場景,您滿意嗎?
但是今天他必須在,因為確立他正式登基的詔書,要在今天宣讀。
李璟揉了揉頭,昨天他被玉山灌了不少酒,扔迴太子府。
玉山說什麽來著?
她說,若是大臣沒有私心,一條狗都能做皇帝。
哈哈哈哈哈……
玉山說的好有趣,好有意思。
問題是,朝堂上哪個大臣沒有私心?
哪個做皇上的沒有私欲?
李璟起來整理衣冠儀容。
宣布讓他即位的詔書也不知道在哪個大臣手裏麵。
不過,一會兒就清楚,其實,人選也不難猜。
一份在周宗手裏,一份在王崇文手裏。
這兩個人,都是父皇非常信任的人。
兩份遺詔都是同一內容,絲毫不差。
周宗代表文官,王崇文代表武將。
兩份詔書一出,沒有人異議,李璟就可以準備登基,然後主持國喪。
垂簾聽政風波鬧出來的時候,李建勳有些沒反應過來。
等到想明白了,他很後悔,應該在朝堂上力挺孫晟才對。
宋福金臨朝稱製,李璟不能擅自專斷,大臣可以通過太後節製李璟。
問題是,這件事發生的太突然,再加上下意識地,李建勳會覺得垂簾聽政這件事不太可取。
女人當權,總是不吉利,似乎會亡國。
翰林院的人聲音尤其大,他們一群人當時就叫嚷著,女人幹政,絕對是亡國之言。
嚷嚷得李建勳頭暈腦脹,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其實這倒是一個好機會,我們若是支持太後垂簾聽政,若李璟不肯,就可以名正言順以太後的名義,另立新君。”
李建勳非常惋惜。
周宗不置可否。
徐玠搖了搖頭。
“雖說孫晟手裏麵的遺詔是真的,問題是母子連心,宋皇後到底不是鐵血之人,她可是太子的親生母親,隻有這一個兒子。她當不了馮太後。”
李建勳隻能歎氣。
李昪這個人還是太多疑,垂簾聽政這麽大的事情,隻托付了孫晟一個人,若是多托付兩個,也不至於孫晟當時在朝堂上那麽孤立無援。
玉山早就說過這個問題,她認為李昪應該把詔書直接給宋福金,臨終前昭告天下,皇後可以幹預政事。
非得防著宋福金一手,結果被動了,宋福金被兒子將了一軍。
玉山嗤笑,防女人滴水不透,卻沒想到,李昪認為沒有脾氣、可以捏圓搓扁的李璟這麽不配合。
更沒想到宋福金為了兒子,屈服了。
詔書宣讀完,李璟登基已經是大勢所趨。
國喪大典上,每個人哭得都不太投入,大家都各懷心事。
李璟時不時看一眼自己的母親宋福金。
要是大家都沒有私心,一條狗都能做皇帝,母後她懂得這個道理嗎?
李璟看了看各位大臣。
馮氏兄弟值得信任嗎?
李建勳值得信任嗎?
還有宋齊丘,按照李昪的遺言,李璟把宋齊丘召喚迴西都金陵。
這些人恐怕都不值得信任。
宋福金告訴李璟,周宗是值得信任的。
不過,對於周宗,李昪死之前也有安排,周宗必須留守廣陵。
李璟也明白,東都戰略位置重要,也隻有讓周宗這樣的老臣去守著。
喪禮之後,周宗就要離開。
宋福金提議,李璟應該安排一個兒子娶周宗的女兒。
周宗有一個老來得女,叫周娥皇。
雖然才有幾歲大,據說容貌十分豔麗。
“璟兒,周宗對我們母子恩重如山,最直接的感謝方式就是結為一家,讓周家成為皇親國戚。”
那麽,應該把周宗的女兒嫁給哪個兒子呢?
宋福金堅決表示應該讓弘冀娶周宗之女。
李璟聽了隻想冷笑。
看來,周宗的女兒就是未來的太子妃。
估計,這是宋福金早就想好的,讓周家的女兒成為未來的後宮之主。
弘冀也能得到老臣的助力。
母親還是這麽善於提前運籌。
不過,李璟現在隻有破壞欲。
他想破壞掉母親的安排,隻不過缺乏一個理由。
站在李昪的靈柩前麵, 李璟醞釀一件事,他正在想開場白。
這個時候,李建勳站出來說:
“主上寬仁大度,確實是個仁慈之人。隻不過,正因為如此,您的性格過於柔軟,需要身邊有更多忠正耿直的人輔佐,否則先帝留下來的政策,恐怕會被人動搖。”
徐玠已經顫顫巍巍,路都走不動了,全程需要人扶著。
他聽了李建勳這話,感覺得大事不妙。
這兩天,自從垂簾聽政的事情不了了之之後,馮氏兄弟就馬上出現在人們視線裏麵,每天在李璟麵前轉悠,大事小事,都得先告知馮家兄弟,然後再轉告李璟。
李建勳看不下了去,想要出言提醒。
他自認為是老臣,倚老賣老,李璟必須給幾分麵子。
然而徐玠覺得不妙。
大家都覺得李璟脾氣好,但是,關於垂簾聽政,李璟反應堪稱激烈之極。
李建勳這時候說這番話,李璟說不定要用什麽方式反擊。
李璟聽了李建勳的話,嘴角又閃過詭異的笑容。
好機會啊好機會,自己終於等到了這個時刻。
他忽然撫摸著李昪的靈柩大哭。
“李璟對著先皇的靈柩發誓,以後大唐的皇位兄弟相襲,我做幾年皇帝,定然把皇位讓給景遂,景遂若是不想做了,就讓給景達,我會擬旨,讓李景遂做皇太弟!”
所有大臣都鴉雀無聲。
宋福金的臉比孝服都白。
“皇上,你,你,你這是……”
李弘冀怨恨地看了一眼李璟。
果真,父親就算把皇位讓給三叔,都不想讓他做太子。
李景遂嚇了一跳。
“皇兄,你這是做什麽?”
“父皇生前就想立你為皇太弟,我隻不過是遵從父皇的遺願而已。”
李景遂擦擦腦門上的汗珠。
“此事萬萬不可,臣弟當時就已經拒絕,並且諸位大臣也都提議不可。”
“剛才李相提醒朕,要謹遵父皇的意誌,不能動搖。所以,父皇既然想立弟弟做儲君,朕不能違背父皇的意願。”
不管各位大臣是什麽表情,反正李璟就是要立李景遂為皇太弟。
這個舉動,把宋齊丘都搞糊塗了。
“難道我不在西都的這段時間,發生什麽事情了嗎?怎麽太子的性情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那個麵團子一樣的李璟哪裏去了?
如今怎麽這麽有個性。
李景遂和李景達一臉的不可思議。
這時候,馮延巳站出來對著李建勳陰陽怪氣:
“李相終於得償所願,您不是一直想另立新君嗎?”
李建勳身體抖了一下。
他沒想到自己想過扶李景達做皇帝這件事,還有別人知道。
李璟的表情很平靜,他看了一眼靈柩,心想——
父皇,現在的場景,您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