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今天依舊監國。
現在西都都在傳李昪已經死了。
可是,到底死沒死,因為什麽死的,也沒有定論。
李璟今天很興奮。
他要做一件大事。
他的懷裏揣著一樣東西,是一把剪刀。
昨天傍晚,他坐在太子府的亭台裏麵,迴想著弘冀的話。
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然看不起自己。
可是,弘冀啊,當初你的祖父之所以喜歡你,注意到你,是因為你是長孫,是我李璟的第一個孩子。
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關注你的存在。
你看,這太子府裏麵沒有其他孩子嗎?
我的其他兒子沒有你有才華嗎?
正想著,保姆領著李從嘉在花園裏麵轉悠。
李從嘉一邊看花草,一邊嘴裏背誦著: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這是南朝詩人謝燮寫的關於早梅的詩。
花園裏麵恰恰有幾支早春的梅花正在綻放,傍晚,梅花散發著悠悠的香氣。
“從嘉,你又背了新詩?”
李從嘉對著父親笑了一下。
“父親大人,您怎麽一個人坐在這裏?兒子很喜歡南朝的詩,父親大人喜歡嗎?”
“喜歡,特別喜歡。”
李從嘉笑得更開心了。
李璟忽然間想哭。
這世上也不是沒人愛自己,起碼現在小從嘉就真的很愛自己這個父親。
“從嘉,你喜歡父親嗎?”
“喜歡。”
“為什麽喜歡?”
“父親給我的筆墨紙硯都特別好,給兒子的詩集也特別好,好美呀,兒子好喜歡。”
小從嘉抬起頭,對李璟都是孺慕之情。
李璟流眼淚了,他抱著李從嘉在花園裏麵走了好久。
李從嘉摟著李璟的脖子咯咯咯地笑個不平。
小孩子,當然喜歡和父母玩鬧。
因為所有人都以為弘冀是繼承者,所以對李從嘉管得並不嚴厲。
他沒有那麽拘束,在父親懷裏肆意做個小孩。
李璟卻被這份平凡的感情打動。
他不是弘冀一個人的父親,他是很多孩子的父親。
憑什麽為了李弘冀一個人,要把他李璟置於一個傀儡的位置,讓他承受屈辱?
“孫晟孫大人,聽說父皇留下一份遺詔,讓母後垂簾聽政對不對?”
李璟在朝堂忽然開口。
孫晟心裏一驚,但是他的表情很平靜。
“確實有這件事……”
“本太子不信,本太子認為所謂的遺詔是假的!”
李璟在朝堂上高聲說著。
文武百官都被李璟的突然發問弄得有些發懵。
“垂簾聽政?”
很快,其他大臣都紛紛附和李璟:
“先帝怎麽可能留下這種遺詔?”
“就是就是,牝雞司晨,貽害無窮!”
雖然馮延巳和馮延魯兩兄弟,依舊躲著,沒在朝堂上,但是他們提前攛掇了好多大臣,堅決反對垂簾聽政這件事。
一時間,朝堂上孫晟孤立無援。
韓熙載想要說話,忽然間,江文蔚拉了他一下,孫晟也對著韓熙載微微搖頭。
韓熙載心裏著急。
其實他並不同意垂簾聽政這件事。
韓熙載和太子交情很好,他也非常熟悉李璟這個人。
“太子此人,雖然看著仁儒,實際上卻並不喜歡別人幹預他的決定,隻不過性格一直被壓抑,所以表麵上瞧著好說話,垂簾聽政這件事,恐怕太子並不能接受。”
如果說李璟對於宋福金臨朝稱製沒有意見,韓熙載也認為,有太後坐鎮,李昪的很多政策能夠充分延續,也是好事。
問題是,他比別人接觸李璟接觸得更多,他認為李璟很可能堅決反對太後臨朝。
孫晟對韓熙載的分析不以為然,他笑著對韓熙載說:
“皇上忽然升了你我的官,就是為了支持宋皇後臨朝做準備,你可不能不幫我。”
韓熙載點頭:
“雖說我覺得未必是良策,但到時候我絕對為你說話。”
如今,孫晟忽然發現,韓熙載這個人素來敏銳,他看得沒錯。
這個時候,他反而希望韓熙載不要出聲。
畢竟,韓熙載和李璟的關係好,就算他孫晟因為此事丟官丟腦袋,但他不想把韓熙載再搭進去。
麵對群臣的質疑,孫晟還是鼓起勇氣:
“關於遺詔的事情,太子可以問宋皇後。”
李昪的指示,孫晟的遺詔,隻有交給宋福金,由宋福金拿出來,才作數。
所以,孫晟不可能直接在朝堂上宣讀遺詔。
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宋福金的態度了。
孫晟隻能讓宋福金出麵解決這個問題,甚至,這是一個機會,宋福金完全可以趁機控製朝堂,讓群臣閉嘴。
宋福金的寢宮裏麵,王久安和玉山都在,玉山的身上還藏著另一份遺詔。
如果李璟和群臣堅決不同意宋福金垂簾聽政,那麽這封遺詔就會宣讀,到時候李璟失去了登基的資格,或者另外選景遂或景達做儲君,或者直接扶李弘冀上位。
“宋皇後,王久安的父親和朱將軍都在外麵等著,隻要有號令傳出來,他們馬上進宮,遵循父皇的遺命,維持朝局。”
宋福金臉色慘白慘白的。
她的牙齒在口腔裏麵打顫。
玉山隻覺得無聊。
她希望今天身上的詔書能派上用場。
這樣,她就可以把西都的事情一撂,領著錦玥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靈音師太已經來金陵了,她和李清瀾,帶著小女道士李扶風,也就是以前的李錦琅,正在等玉山的消息。
玉山看了看宋福金,她翻翻白眼。
真是高看這個女人了,原來不過如此。
宋福金剛才對玉山提起了弘冀,一臉驚恐的神情。
“你怕什麽?”
玉山不解。
“不覺得,這才像個皇上的樣子嗎?冷酷的,無情的,無所顧忌的,您為什麽會覺得可怕?”
宋福金不言語,可是,她就是覺得可怕。
其實玉山也理解她。
人們總是恐懼他人內心的黑暗,卻對自己的罪惡視而不見。
比如李世民,他可以殺了哥哥和弟弟,但是卻不許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李泰用這種方式獲得皇位。
再比如宋福金,她那雙手沾了不知多少人命,卻被李弘冀的冷血無情嚇得不輕。
真是太有趣。
這時候,太監來傳話,說太子請皇後到大殿上去。
玉山說:
“皇後,我和王久安應該同您一起過去。您現在作出選擇吧,我們和您一起去,還是不和您一起?如果您要一個人上大殿,王久安是隨時聽命,還是現在離開?”
玉山看著宋福金,冷冷地發問。
宋福金沉默了好一會兒。
她抬起頭,滿臉的疲憊。
“我,自己去大殿。讓王久安離開吧。”
玉山露出譏諷地笑容:
“您想好了?”
宋福金看起來老了很多歲,她現在的樣子像是活不了多長時間的老太太。
“我想好了。”
現在西都都在傳李昪已經死了。
可是,到底死沒死,因為什麽死的,也沒有定論。
李璟今天很興奮。
他要做一件大事。
他的懷裏揣著一樣東西,是一把剪刀。
昨天傍晚,他坐在太子府的亭台裏麵,迴想著弘冀的話。
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然看不起自己。
可是,弘冀啊,當初你的祖父之所以喜歡你,注意到你,是因為你是長孫,是我李璟的第一個孩子。
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關注你的存在。
你看,這太子府裏麵沒有其他孩子嗎?
我的其他兒子沒有你有才華嗎?
正想著,保姆領著李從嘉在花園裏麵轉悠。
李從嘉一邊看花草,一邊嘴裏背誦著: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這是南朝詩人謝燮寫的關於早梅的詩。
花園裏麵恰恰有幾支早春的梅花正在綻放,傍晚,梅花散發著悠悠的香氣。
“從嘉,你又背了新詩?”
李從嘉對著父親笑了一下。
“父親大人,您怎麽一個人坐在這裏?兒子很喜歡南朝的詩,父親大人喜歡嗎?”
“喜歡,特別喜歡。”
李從嘉笑得更開心了。
李璟忽然間想哭。
這世上也不是沒人愛自己,起碼現在小從嘉就真的很愛自己這個父親。
“從嘉,你喜歡父親嗎?”
“喜歡。”
“為什麽喜歡?”
“父親給我的筆墨紙硯都特別好,給兒子的詩集也特別好,好美呀,兒子好喜歡。”
小從嘉抬起頭,對李璟都是孺慕之情。
李璟流眼淚了,他抱著李從嘉在花園裏麵走了好久。
李從嘉摟著李璟的脖子咯咯咯地笑個不平。
小孩子,當然喜歡和父母玩鬧。
因為所有人都以為弘冀是繼承者,所以對李從嘉管得並不嚴厲。
他沒有那麽拘束,在父親懷裏肆意做個小孩。
李璟卻被這份平凡的感情打動。
他不是弘冀一個人的父親,他是很多孩子的父親。
憑什麽為了李弘冀一個人,要把他李璟置於一個傀儡的位置,讓他承受屈辱?
“孫晟孫大人,聽說父皇留下一份遺詔,讓母後垂簾聽政對不對?”
李璟在朝堂忽然開口。
孫晟心裏一驚,但是他的表情很平靜。
“確實有這件事……”
“本太子不信,本太子認為所謂的遺詔是假的!”
李璟在朝堂上高聲說著。
文武百官都被李璟的突然發問弄得有些發懵。
“垂簾聽政?”
很快,其他大臣都紛紛附和李璟:
“先帝怎麽可能留下這種遺詔?”
“就是就是,牝雞司晨,貽害無窮!”
雖然馮延巳和馮延魯兩兄弟,依舊躲著,沒在朝堂上,但是他們提前攛掇了好多大臣,堅決反對垂簾聽政這件事。
一時間,朝堂上孫晟孤立無援。
韓熙載想要說話,忽然間,江文蔚拉了他一下,孫晟也對著韓熙載微微搖頭。
韓熙載心裏著急。
其實他並不同意垂簾聽政這件事。
韓熙載和太子交情很好,他也非常熟悉李璟這個人。
“太子此人,雖然看著仁儒,實際上卻並不喜歡別人幹預他的決定,隻不過性格一直被壓抑,所以表麵上瞧著好說話,垂簾聽政這件事,恐怕太子並不能接受。”
如果說李璟對於宋福金臨朝稱製沒有意見,韓熙載也認為,有太後坐鎮,李昪的很多政策能夠充分延續,也是好事。
問題是,他比別人接觸李璟接觸得更多,他認為李璟很可能堅決反對太後臨朝。
孫晟對韓熙載的分析不以為然,他笑著對韓熙載說:
“皇上忽然升了你我的官,就是為了支持宋皇後臨朝做準備,你可不能不幫我。”
韓熙載點頭:
“雖說我覺得未必是良策,但到時候我絕對為你說話。”
如今,孫晟忽然發現,韓熙載這個人素來敏銳,他看得沒錯。
這個時候,他反而希望韓熙載不要出聲。
畢竟,韓熙載和李璟的關係好,就算他孫晟因為此事丟官丟腦袋,但他不想把韓熙載再搭進去。
麵對群臣的質疑,孫晟還是鼓起勇氣:
“關於遺詔的事情,太子可以問宋皇後。”
李昪的指示,孫晟的遺詔,隻有交給宋福金,由宋福金拿出來,才作數。
所以,孫晟不可能直接在朝堂上宣讀遺詔。
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宋福金的態度了。
孫晟隻能讓宋福金出麵解決這個問題,甚至,這是一個機會,宋福金完全可以趁機控製朝堂,讓群臣閉嘴。
宋福金的寢宮裏麵,王久安和玉山都在,玉山的身上還藏著另一份遺詔。
如果李璟和群臣堅決不同意宋福金垂簾聽政,那麽這封遺詔就會宣讀,到時候李璟失去了登基的資格,或者另外選景遂或景達做儲君,或者直接扶李弘冀上位。
“宋皇後,王久安的父親和朱將軍都在外麵等著,隻要有號令傳出來,他們馬上進宮,遵循父皇的遺命,維持朝局。”
宋福金臉色慘白慘白的。
她的牙齒在口腔裏麵打顫。
玉山隻覺得無聊。
她希望今天身上的詔書能派上用場。
這樣,她就可以把西都的事情一撂,領著錦玥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靈音師太已經來金陵了,她和李清瀾,帶著小女道士李扶風,也就是以前的李錦琅,正在等玉山的消息。
玉山看了看宋福金,她翻翻白眼。
真是高看這個女人了,原來不過如此。
宋福金剛才對玉山提起了弘冀,一臉驚恐的神情。
“你怕什麽?”
玉山不解。
“不覺得,這才像個皇上的樣子嗎?冷酷的,無情的,無所顧忌的,您為什麽會覺得可怕?”
宋福金不言語,可是,她就是覺得可怕。
其實玉山也理解她。
人們總是恐懼他人內心的黑暗,卻對自己的罪惡視而不見。
比如李世民,他可以殺了哥哥和弟弟,但是卻不許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李泰用這種方式獲得皇位。
再比如宋福金,她那雙手沾了不知多少人命,卻被李弘冀的冷血無情嚇得不輕。
真是太有趣。
這時候,太監來傳話,說太子請皇後到大殿上去。
玉山說:
“皇後,我和王久安應該同您一起過去。您現在作出選擇吧,我們和您一起去,還是不和您一起?如果您要一個人上大殿,王久安是隨時聽命,還是現在離開?”
玉山看著宋福金,冷冷地發問。
宋福金沉默了好一會兒。
她抬起頭,滿臉的疲憊。
“我,自己去大殿。讓王久安離開吧。”
玉山露出譏諷地笑容:
“您想好了?”
宋福金看起來老了很多歲,她現在的樣子像是活不了多長時間的老太太。
“我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