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不在西都,李昪很煩躁。
他找不到說話的人。
李昪現在不願意和任何人討論心事,包括宋福金。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打算。
隻有玉山,她通透無暇,沒有自己的私心。
沒有私心的人才最值得信任。
問題是,沒有私心,也沒有那麽多欲望。
你就無法掌控她。
李昪心想,我都快活不長了,玉山還跑到潤州送別人去出家。
這沒什麽,就怕她借機在潤州遊玩好幾天,忘了迴西都。
李昪苦笑。
玉山沒把他的生死放在心上。
可是,李昪迫切想同玉山說話,否則他心裏苦悶得像有一團火烤著五髒六腑。
“去把太子李璟和壽王李景遂叫來。”
李昪頭很疼。
他捂著腦袋,太陽穴裏麵仿佛有千軍萬馬在打仗。
這是毒發的表現。
李昪閉上眼睛,咬緊牙,不讓自己呻吟出來。
“父皇,您叫兒臣來有何事?”
李璟麵色木木的,他想,如果又是罵他一頓,就趕緊罵!
不過李景遂過來是為什麽?
不會讓李景遂做太子吧?
那也挺好的,無所謂,給自己一個閑散王爺當就可以。
“太子,如今父皇覺得身體頗為不適,現在四方危機重重,我大唐國力尚可自保。太子,你現在正值壯年,可是世事無常。弘冀樣樣出色,可畢竟年齡尚幼。朕思來想去,想和你商議,你登基之後,可以立景遂為皇太弟。”
李璟聽了,心裏頭不但木然,還有些冰涼。
皇太弟是什麽?
真是可笑。
兄終弟及,難為父親想出這種法子,給景遂鋪路。
在父親心裏,到底還是景遂更重要。
李璟心裏冷哼,麵上什麽表情都沒有。
“兒臣謹遵父命。”
他不假思索就同意。
看到李璟這麽痛快,其實李昪心裏不舒服。
李璟這個態度,明顯不把太子之位當迴事。
估計剛才李昪要是說,李璟,讓李景遂當太子吧。
李璟也會脫口而出:
“兒臣謹遵父命。”
李昪有些惱怒,可是又發不了脾氣。
李景遂卻大吃一驚。
“父皇,兄長身體健碩,並且青春正盛,為什麽要立兒子做皇太弟?萬萬不可。”
景遂挺想做太子。
但是,他本能覺得皇太弟特別荒唐。
他和李璟年齡就差了幾歲,又不是相差很大。
並且,兄終弟及,都是因為對方沒兒子。
問題是李璟有一堆兒子。
景遂反而沒兒子,王妃生的是女兒。
“太子言行謹慎,恭敬孝順,禮賢下士,父皇,實在不必要立兒子做皇太弟,請父皇三思。”
李昪揉揉頭。
“景遂,皇太弟也是穩固大唐的一種手段,你不必多想。”
景遂搖頭,忽然說:
“父皇,此等大事,應該讓護國公主參詳一下,她一直為大唐國運祈福。”
李璟看了景遂一眼,心想,怎麽現在誰都想聽聽玉山的意見。
玉山會說什麽呢?
李璟也不知道。
李璟有時候覺得奇怪,玉山不太瞧得上自己,可還是認同自己做儲君。
不過,李璟想,玉山應該是瞧不上金陵的一切。
李昪沒想到景遂會把玉山拿出來說事,並且,自己確實有一瞬間覺得,這件事沒和玉山商量,似乎不妥當。
李昪心裏抽痛。
如果,世道允許,其實立玉山做皇太女又怎麽樣呢?
李昪搖搖頭,把這個想法甩出去。
不可能,大唐的朝臣、讀書人、大族、田主、富戶,都不可能同意一個女人做皇帝。
關鍵是,所有國家能聯合起來絞殺一個女性君主的政權。
武則天能穩定朝局,是因為她的兒子都姓李。
她的年齡也大了,人們有耐心等她死了,把江山歸還李家。
問題是,玉山沒有孩子,她的孩子也不可能姓李!!
南唐因為海上交通發達,常有外國客商來。
有高麗國商人,說高麗王把自己的女兒都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注:此時高麗王朝建立不久,實行近親通婚)
初時,李昪隻覺得化外之地,野蠻至極。
現在李昪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他恨不得把玉山嫁給其中一個兒子。
這樣,玉山就能以合適的身份去輔助李家。
問題是,這種無人倫的事情,李昪做不出。
南唐也不是高麗國,可以那麽不講究。
李昪很痛苦。
連景遂都發覺了,玉山的見識和能力,比他們所有皇子都厲害。
可是,不能讓女人做皇帝,不能,那樣就亂套了。
李昪越想越煩躁。
“來人,傳玉山護國公主快速迴西都!”
玉山領著小貝在潤州確實逛了起來。
潤州有座北固山。
(注:潤州就是鎮江,北固山是著名景點。)
盛唐時候有一首著名的詩,《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玉山和小貝準備好好領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景色。
“公主,這裏確實很壯觀啊,剛好可以喝酒。”
潤州產新豐酒。
非常香醇,和潤州所產的江蟹非常配。
兩個人剛喝了兩三杯,就被西都來的使者打斷了。
李昪催他們快些迴去。
“真是不明白……父皇非得把我拘束在西都做什麽??我一個公主,對於朝廷大事又起不了什麽作用,為何一定要管著我,不許我到處走動?”
使者隻催促玉山快動身。
玉山也隻能歎氣。
她快馬加鞭迴到金陵。
“父皇找我又是為了何事?您不和兒子商量,不和文武大臣議事,非得折騰我這個沒用的公主做什麽?”
玉山迴來之後語氣很不好。
“玉山,朕想立景遂做皇太弟。”
玉山翻翻白眼。
“您的身子都這樣了,還沒事找事?”
李昪聽了,知道玉山不讚同。
“朕試過和李璟推心置腹,可是感覺他冥頑不靈。”
李昪把用吳越國水災試探之事告訴了玉山。
“您就不會仔細問問,李璟為什麽會這麽說?”
李昪皺眉。
既然是錯誤的想法,還用仔細問問嗎?
玉山冷笑。
“您希望自己的兒子都和六祖慧能一樣,一下子就頓悟。可惜,李璟沒有頓悟的本事,您又沒有耐心。前麵十幾年,您心思用在景遷身上去了。現在快死了,又希望李璟頓悟。現在怕李璟不靠譜,又想讓景遂在後麵兜著。真是黃鱔鑽沙洞,顧頭不顧腚。”
六祖慧能,不識字,但是有慧根,頓悟佛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是慧能所做。
這世上沒幾個慧能。
玉山提醒李昪和兒子交心,他覺得自己能稍微和顏悅色就是交心了。
實際上李璟心裏如何想得,他從沒有細問。
玉山歎息,自己算是盡了十分力,沒想過,父子間連好好交流都費勁!
他找不到說話的人。
李昪現在不願意和任何人討論心事,包括宋福金。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打算。
隻有玉山,她通透無暇,沒有自己的私心。
沒有私心的人才最值得信任。
問題是,沒有私心,也沒有那麽多欲望。
你就無法掌控她。
李昪心想,我都快活不長了,玉山還跑到潤州送別人去出家。
這沒什麽,就怕她借機在潤州遊玩好幾天,忘了迴西都。
李昪苦笑。
玉山沒把他的生死放在心上。
可是,李昪迫切想同玉山說話,否則他心裏苦悶得像有一團火烤著五髒六腑。
“去把太子李璟和壽王李景遂叫來。”
李昪頭很疼。
他捂著腦袋,太陽穴裏麵仿佛有千軍萬馬在打仗。
這是毒發的表現。
李昪閉上眼睛,咬緊牙,不讓自己呻吟出來。
“父皇,您叫兒臣來有何事?”
李璟麵色木木的,他想,如果又是罵他一頓,就趕緊罵!
不過李景遂過來是為什麽?
不會讓李景遂做太子吧?
那也挺好的,無所謂,給自己一個閑散王爺當就可以。
“太子,如今父皇覺得身體頗為不適,現在四方危機重重,我大唐國力尚可自保。太子,你現在正值壯年,可是世事無常。弘冀樣樣出色,可畢竟年齡尚幼。朕思來想去,想和你商議,你登基之後,可以立景遂為皇太弟。”
李璟聽了,心裏頭不但木然,還有些冰涼。
皇太弟是什麽?
真是可笑。
兄終弟及,難為父親想出這種法子,給景遂鋪路。
在父親心裏,到底還是景遂更重要。
李璟心裏冷哼,麵上什麽表情都沒有。
“兒臣謹遵父命。”
他不假思索就同意。
看到李璟這麽痛快,其實李昪心裏不舒服。
李璟這個態度,明顯不把太子之位當迴事。
估計剛才李昪要是說,李璟,讓李景遂當太子吧。
李璟也會脫口而出:
“兒臣謹遵父命。”
李昪有些惱怒,可是又發不了脾氣。
李景遂卻大吃一驚。
“父皇,兄長身體健碩,並且青春正盛,為什麽要立兒子做皇太弟?萬萬不可。”
景遂挺想做太子。
但是,他本能覺得皇太弟特別荒唐。
他和李璟年齡就差了幾歲,又不是相差很大。
並且,兄終弟及,都是因為對方沒兒子。
問題是李璟有一堆兒子。
景遂反而沒兒子,王妃生的是女兒。
“太子言行謹慎,恭敬孝順,禮賢下士,父皇,實在不必要立兒子做皇太弟,請父皇三思。”
李昪揉揉頭。
“景遂,皇太弟也是穩固大唐的一種手段,你不必多想。”
景遂搖頭,忽然說:
“父皇,此等大事,應該讓護國公主參詳一下,她一直為大唐國運祈福。”
李璟看了景遂一眼,心想,怎麽現在誰都想聽聽玉山的意見。
玉山會說什麽呢?
李璟也不知道。
李璟有時候覺得奇怪,玉山不太瞧得上自己,可還是認同自己做儲君。
不過,李璟想,玉山應該是瞧不上金陵的一切。
李昪沒想到景遂會把玉山拿出來說事,並且,自己確實有一瞬間覺得,這件事沒和玉山商量,似乎不妥當。
李昪心裏抽痛。
如果,世道允許,其實立玉山做皇太女又怎麽樣呢?
李昪搖搖頭,把這個想法甩出去。
不可能,大唐的朝臣、讀書人、大族、田主、富戶,都不可能同意一個女人做皇帝。
關鍵是,所有國家能聯合起來絞殺一個女性君主的政權。
武則天能穩定朝局,是因為她的兒子都姓李。
她的年齡也大了,人們有耐心等她死了,把江山歸還李家。
問題是,玉山沒有孩子,她的孩子也不可能姓李!!
南唐因為海上交通發達,常有外國客商來。
有高麗國商人,說高麗王把自己的女兒都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注:此時高麗王朝建立不久,實行近親通婚)
初時,李昪隻覺得化外之地,野蠻至極。
現在李昪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他恨不得把玉山嫁給其中一個兒子。
這樣,玉山就能以合適的身份去輔助李家。
問題是,這種無人倫的事情,李昪做不出。
南唐也不是高麗國,可以那麽不講究。
李昪很痛苦。
連景遂都發覺了,玉山的見識和能力,比他們所有皇子都厲害。
可是,不能讓女人做皇帝,不能,那樣就亂套了。
李昪越想越煩躁。
“來人,傳玉山護國公主快速迴西都!”
玉山領著小貝在潤州確實逛了起來。
潤州有座北固山。
(注:潤州就是鎮江,北固山是著名景點。)
盛唐時候有一首著名的詩,《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玉山和小貝準備好好領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景色。
“公主,這裏確實很壯觀啊,剛好可以喝酒。”
潤州產新豐酒。
非常香醇,和潤州所產的江蟹非常配。
兩個人剛喝了兩三杯,就被西都來的使者打斷了。
李昪催他們快些迴去。
“真是不明白……父皇非得把我拘束在西都做什麽??我一個公主,對於朝廷大事又起不了什麽作用,為何一定要管著我,不許我到處走動?”
使者隻催促玉山快動身。
玉山也隻能歎氣。
她快馬加鞭迴到金陵。
“父皇找我又是為了何事?您不和兒子商量,不和文武大臣議事,非得折騰我這個沒用的公主做什麽?”
玉山迴來之後語氣很不好。
“玉山,朕想立景遂做皇太弟。”
玉山翻翻白眼。
“您的身子都這樣了,還沒事找事?”
李昪聽了,知道玉山不讚同。
“朕試過和李璟推心置腹,可是感覺他冥頑不靈。”
李昪把用吳越國水災試探之事告訴了玉山。
“您就不會仔細問問,李璟為什麽會這麽說?”
李昪皺眉。
既然是錯誤的想法,還用仔細問問嗎?
玉山冷笑。
“您希望自己的兒子都和六祖慧能一樣,一下子就頓悟。可惜,李璟沒有頓悟的本事,您又沒有耐心。前麵十幾年,您心思用在景遷身上去了。現在快死了,又希望李璟頓悟。現在怕李璟不靠譜,又想讓景遂在後麵兜著。真是黃鱔鑽沙洞,顧頭不顧腚。”
六祖慧能,不識字,但是有慧根,頓悟佛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是慧能所做。
這世上沒幾個慧能。
玉山提醒李昪和兒子交心,他覺得自己能稍微和顏悅色就是交心了。
實際上李璟心裏如何想得,他從沒有細問。
玉山歎息,自己算是盡了十分力,沒想過,父子間連好好交流都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