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蘭一直以來對玉山的態度都很別扭。
不喜歡她,可還是執著於讓兒子娶她。
李德誠和李建勳希望李淨凡娶玉山,那都是出於利益考量。
隻有徐知蘭,內心極度複雜。
她想讓兒子娶了李昪的女兒,像是完成什麽心願。
可她又討厭玉山。
但內心深處,她期待能接近玉山,以家人的身份。
徐知蘭一早就覺得,玉山和李進暉很像。
所以,甫一見麵,她強硬地對著玉山擺出長輩的架勢。
從前,她一直覺得李進暉性格古怪。
李家好像要刻意忘掉這樣一個女兒。
最近,徐知蘭才開始了解自己的女兒,了解玉山。
是什麽觸發了她?
大概是李建勳冰冷冷地提醒她不要任性,趕緊去李昪那裏跪拜哭訴為自己求情吧。
不要任性。
這四個字像四根針,嗖嗖嗖嗖射出來,紮在徐知蘭的心尖上。
自從嫁給李建勳,她有一天任性過嗎?
任性是什麽滋味?
徐知蘭想笑想瘋想大喊。
她都不曾照管過自己的生母。
徐知證和徐知諤,人家有自己的母親需要奉養。
再說,這倆兄弟,從來也不曾把徐知蘭母女當一迴事兒。
徐知蘭的生母陳氏,怕給女兒添麻煩,加之出身不好,幹脆迴了她的潤州老家。
本起寺也是僧院和尼院都有的大寺廟。
陳氏一直在那裏修行。
因為曾經在徐溫那裏幫著李昪說過好話,修行需要的吃穿住行,伺候的人,其實都是李昪負責。
老太太過得也挺舒服。
不得不說,李昪有時候很知道報恩,大家也都敬佩他這一點。
李氏夫人扶養了他,最後是他養老,壽終正寢。
並且,李昪稱帝之後,給李氏封了一個明德皇後的封號。
陳氏對著徐溫說過一句:
“徐家沒怎麽發達的時候就收養知誥,現在富貴了,大人偏偏不要他了,別人會怎麽想?”
徐溫聽了,確實是這麽迴事。
李昪一直都記著這件事。
他關照陳氏,讓她頤養天年,稱帝後,還給她封了一個陳國夫人的封號。
徐知蘭這個親生女兒沒怎麽管過生母,相當於是李昪養的。
陳氏去世的時候,徐知蘭還在給公公李德誠守孝呢,也沒說迴潤州一趟。
“我任性嗎?我怎麽任性的……”
徐知蘭摸摸臉,濕漉漉的。
李進暉生下來,臉上就有胎記,李建勳一看就不喜歡。
“一個女兒,長成這樣,以後如何嫁人?”
因為李建勳不喜歡,所以徐知蘭漸漸地也開始忽視這個女兒。
她積極備孕,著急生第三個。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徐知蘭的肚子不再有動靜。
有人說李進暉臉上的胎記叫做【攔弟】。
“有這種胎記的女孩,後麵是生不出兒子的。”
李建勳斥為無稽之談。
但,隻要一瞥見李進暉臉上的胎記,他心裏就說不出的不舒服。
小小的李進暉沉默寡言。
徐知蘭帶著她去潤州見陳氏。
最初隻不過是想避開金陵眾人,去潤州做一場法事,破解一下李進暉胎記帶來的晦氣。
陳氏看看自己小外孫女的模樣,臉上是長輩的關愛和憐憫。
“蘭兒,把她交給我吧,我日日帶著她在佛前祈禱,一定會消災解難。”
徐知蘭像卸下一個大包袱。
“那,暉兒就放在您身邊,給您解悶,您也不至於寂寞。”
留下一個嬤嬤和一個乳母,徐知蘭急匆匆地就走了。
從此,李進暉就沒見過李家人幾麵。
陳氏雖說是住在佛寺,但她有專門的地方,布置也舒適,隻不過很寂靜。
飲食上也不必茹素。
不過,陳氏習慣於飲食清淡,對肉食不感興趣。
她吩咐給李進暉準備美味。
但是,就像有佛緣一般,李進暉更習慣吃素。
她也喜歡梵音聲聲,喜歡香火繚繞。
陳氏麵含悲憫。
“她注定是個和父母緣分很淺的孩子呀。”
父母緣分,究竟是什麽?
李進暉心想,她哥哥李淨凡和父母緣分深,也沒見活出什麽名堂來。
“和父母緣分太深,也許會沒出息。兩手空空,不如放下。”
李進暉不想迴李家,奈何來人一定要接她迴去。
徐知蘭帶剛迴家的女兒參觀臥室。
沒有一處不是精致又華麗。
“暉兒,你覺得如何。”
“多謝費心。”
李進暉的聲音淡漠渺遠。
母女兩個像陌生人。
徐知蘭的嘴角有些苦澀,但還是盡力微笑。
她仔細觀察女兒。
除了左眼下麵有一塊青黑色的胎記,其實女兒長得十分美麗。
“暉兒,母親明日去請禦醫,他們能調製藥膏,也許可以讓印跡變淡。”
徐知蘭輕聲說著。
李進暉有些詫異。
“母親如此關心我?”
她的眼睛古井無波。
徐知蘭咽下後悔的滋味。
那天,李建勳斥責她【不要任性】,過一會兒,李淨凡走了進來,期期艾艾吞吞吐吐地讓徐知蘭要聽父親的話。
“母親,你,你不是最關心父親嗎?平時總是為父親打算。既如此,為何這一次反而要任性?”
其實徐知蘭已經打算去找李昪為丈夫求情。
她隻是暫時過不去心裏的那道坎。
她希望能收拾一下心情再去。
徐知蘭害怕再一次被李昪拒絕,可是她也打算為李建勳努力一下。
沒想到,父子兩個根本不許她有收拾心情的時間。
他們理所當然地讓徐知蘭趕緊放棄驕傲和尊嚴。
那一刻,仿佛有什麽東西一下子破碎掉。
徐知蘭覺得自己和李建勳也算有夫妻之情。
平時李建勳對自己足夠尊重。
整個府裏麵沒有妾室。
當然,李建勳有外室,還生了好幾個孩子。
但是,畢竟沒送到徐知蘭麵前礙眼。
不過,關鍵時刻,徐知蘭明白了,在李建勳眼睛裏,自己的自尊和感受一文不值。
李淨凡也是。
“母親,今天兒子聽玉山說了一句話,感覺很對。男人做錯的事情,最後都是需要用女人的眼淚填補的。她說的不是好話,可有幾分道理。您就去皇上那裏哭一哭吧。反正,您不是已經哭過很多次了。”
那一刻,徐知蘭想,我生出的,這是一坨什麽東西?
李淨凡都不知道羞愧兩個字怎麽寫嗎?
玉山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定滿臉譏諷吧
徐知蘭眼前忽然閃過女兒的臉。
“母親生的兒子也不怎麽樣嘛。”
語氣,神情,語調,那份不屑,如出一轍。
那一刻,徐知蘭忽然記起來,自己應該接女兒迴家了。
她摸摸胸口,心跳得慌張。
是報應嗎?
自己冷落怠慢女兒的報應?
她想去玉山那裏問問。
玉山怎麽說的?
“你被丈夫和兒子傷到了,才想起女兒,這種想起,有些卑劣。”
不喜歡她,可還是執著於讓兒子娶她。
李德誠和李建勳希望李淨凡娶玉山,那都是出於利益考量。
隻有徐知蘭,內心極度複雜。
她想讓兒子娶了李昪的女兒,像是完成什麽心願。
可她又討厭玉山。
但內心深處,她期待能接近玉山,以家人的身份。
徐知蘭一早就覺得,玉山和李進暉很像。
所以,甫一見麵,她強硬地對著玉山擺出長輩的架勢。
從前,她一直覺得李進暉性格古怪。
李家好像要刻意忘掉這樣一個女兒。
最近,徐知蘭才開始了解自己的女兒,了解玉山。
是什麽觸發了她?
大概是李建勳冰冷冷地提醒她不要任性,趕緊去李昪那裏跪拜哭訴為自己求情吧。
不要任性。
這四個字像四根針,嗖嗖嗖嗖射出來,紮在徐知蘭的心尖上。
自從嫁給李建勳,她有一天任性過嗎?
任性是什麽滋味?
徐知蘭想笑想瘋想大喊。
她都不曾照管過自己的生母。
徐知證和徐知諤,人家有自己的母親需要奉養。
再說,這倆兄弟,從來也不曾把徐知蘭母女當一迴事兒。
徐知蘭的生母陳氏,怕給女兒添麻煩,加之出身不好,幹脆迴了她的潤州老家。
本起寺也是僧院和尼院都有的大寺廟。
陳氏一直在那裏修行。
因為曾經在徐溫那裏幫著李昪說過好話,修行需要的吃穿住行,伺候的人,其實都是李昪負責。
老太太過得也挺舒服。
不得不說,李昪有時候很知道報恩,大家也都敬佩他這一點。
李氏夫人扶養了他,最後是他養老,壽終正寢。
並且,李昪稱帝之後,給李氏封了一個明德皇後的封號。
陳氏對著徐溫說過一句:
“徐家沒怎麽發達的時候就收養知誥,現在富貴了,大人偏偏不要他了,別人會怎麽想?”
徐溫聽了,確實是這麽迴事。
李昪一直都記著這件事。
他關照陳氏,讓她頤養天年,稱帝後,還給她封了一個陳國夫人的封號。
徐知蘭這個親生女兒沒怎麽管過生母,相當於是李昪養的。
陳氏去世的時候,徐知蘭還在給公公李德誠守孝呢,也沒說迴潤州一趟。
“我任性嗎?我怎麽任性的……”
徐知蘭摸摸臉,濕漉漉的。
李進暉生下來,臉上就有胎記,李建勳一看就不喜歡。
“一個女兒,長成這樣,以後如何嫁人?”
因為李建勳不喜歡,所以徐知蘭漸漸地也開始忽視這個女兒。
她積極備孕,著急生第三個。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徐知蘭的肚子不再有動靜。
有人說李進暉臉上的胎記叫做【攔弟】。
“有這種胎記的女孩,後麵是生不出兒子的。”
李建勳斥為無稽之談。
但,隻要一瞥見李進暉臉上的胎記,他心裏就說不出的不舒服。
小小的李進暉沉默寡言。
徐知蘭帶著她去潤州見陳氏。
最初隻不過是想避開金陵眾人,去潤州做一場法事,破解一下李進暉胎記帶來的晦氣。
陳氏看看自己小外孫女的模樣,臉上是長輩的關愛和憐憫。
“蘭兒,把她交給我吧,我日日帶著她在佛前祈禱,一定會消災解難。”
徐知蘭像卸下一個大包袱。
“那,暉兒就放在您身邊,給您解悶,您也不至於寂寞。”
留下一個嬤嬤和一個乳母,徐知蘭急匆匆地就走了。
從此,李進暉就沒見過李家人幾麵。
陳氏雖說是住在佛寺,但她有專門的地方,布置也舒適,隻不過很寂靜。
飲食上也不必茹素。
不過,陳氏習慣於飲食清淡,對肉食不感興趣。
她吩咐給李進暉準備美味。
但是,就像有佛緣一般,李進暉更習慣吃素。
她也喜歡梵音聲聲,喜歡香火繚繞。
陳氏麵含悲憫。
“她注定是個和父母緣分很淺的孩子呀。”
父母緣分,究竟是什麽?
李進暉心想,她哥哥李淨凡和父母緣分深,也沒見活出什麽名堂來。
“和父母緣分太深,也許會沒出息。兩手空空,不如放下。”
李進暉不想迴李家,奈何來人一定要接她迴去。
徐知蘭帶剛迴家的女兒參觀臥室。
沒有一處不是精致又華麗。
“暉兒,你覺得如何。”
“多謝費心。”
李進暉的聲音淡漠渺遠。
母女兩個像陌生人。
徐知蘭的嘴角有些苦澀,但還是盡力微笑。
她仔細觀察女兒。
除了左眼下麵有一塊青黑色的胎記,其實女兒長得十分美麗。
“暉兒,母親明日去請禦醫,他們能調製藥膏,也許可以讓印跡變淡。”
徐知蘭輕聲說著。
李進暉有些詫異。
“母親如此關心我?”
她的眼睛古井無波。
徐知蘭咽下後悔的滋味。
那天,李建勳斥責她【不要任性】,過一會兒,李淨凡走了進來,期期艾艾吞吞吐吐地讓徐知蘭要聽父親的話。
“母親,你,你不是最關心父親嗎?平時總是為父親打算。既如此,為何這一次反而要任性?”
其實徐知蘭已經打算去找李昪為丈夫求情。
她隻是暫時過不去心裏的那道坎。
她希望能收拾一下心情再去。
徐知蘭害怕再一次被李昪拒絕,可是她也打算為李建勳努力一下。
沒想到,父子兩個根本不許她有收拾心情的時間。
他們理所當然地讓徐知蘭趕緊放棄驕傲和尊嚴。
那一刻,仿佛有什麽東西一下子破碎掉。
徐知蘭覺得自己和李建勳也算有夫妻之情。
平時李建勳對自己足夠尊重。
整個府裏麵沒有妾室。
當然,李建勳有外室,還生了好幾個孩子。
但是,畢竟沒送到徐知蘭麵前礙眼。
不過,關鍵時刻,徐知蘭明白了,在李建勳眼睛裏,自己的自尊和感受一文不值。
李淨凡也是。
“母親,今天兒子聽玉山說了一句話,感覺很對。男人做錯的事情,最後都是需要用女人的眼淚填補的。她說的不是好話,可有幾分道理。您就去皇上那裏哭一哭吧。反正,您不是已經哭過很多次了。”
那一刻,徐知蘭想,我生出的,這是一坨什麽東西?
李淨凡都不知道羞愧兩個字怎麽寫嗎?
玉山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定滿臉譏諷吧
徐知蘭眼前忽然閃過女兒的臉。
“母親生的兒子也不怎麽樣嘛。”
語氣,神情,語調,那份不屑,如出一轍。
那一刻,徐知蘭忽然記起來,自己應該接女兒迴家了。
她摸摸胸口,心跳得慌張。
是報應嗎?
自己冷落怠慢女兒的報應?
她想去玉山那裏問問。
玉山怎麽說的?
“你被丈夫和兒子傷到了,才想起女兒,這種想起,有些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