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賦稅之法該如何製定,其實也不算特別難的議題。


    畢竟南唐再怎麽大,也就是偏安淮南之地。


    各地物產相差也不是特別懸殊,氣候也比較類似,土地肥沃程度相差也不大。


    大臣們聚在內樞院,一起七嘴八舌地商量,很快拿出了一個初步的章程。


    然後再寫信詢問一下鎮守各地的地方官員,聽聽他們的反饋,完善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現在的問題就是由誰向皇上匯報。


    要知道,這是存在風險的一項工作。


    誰向皇上匯報,誰就是負責人。


    如果賦稅製度出現問題,那麽負責人必須承擔責任。


    宋齊丘有些耍滑頭,他不準備向李昪匯報這件事。


    他在儲君問題上又站了一次隊,好不容易認為這次站李璟應該是穩贏的局麵。


    現在一看,李昪似乎對李璟還是不滿意。


    宋齊丘決定低調一些。


    萬一李璟惹李昪生氣了,自己就是要跟著吃瓜落的那個,這一段時間不宜出頭。


    宋齊丘一生起起伏伏的,他也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你別猜,也別以為能拿捏皇上。


    曾經宋齊丘也拿捏過李昪。


    李昪剛稱帝的時候,還叫徐知誥,給這個封了高官,給那個封了高官,當時連周宗都得到了重用,可是唯獨宋齊丘沒有得到重用。


    因為大家都上書讓楊溥禪讓的時候,宋齊丘卻沒摻和。


    不是他同情楊溥,而是本來他準備一個人來推動這件事,誰曉得李德城和李建勳父子兩個快了他一步,先上書了。


    這就導致宋齊丘失去了先機。


    上一次被周宗搶了先機,這一次又被搶了。


    宋齊丘一氣之下裝起病來,不參與。


    結果,李德城告訴徐知誥:


    “大家都希望徐公早日登基,隻有他宋齊丘,一臉不高興,他其實心一直在楊家那頭,此人,根本不可信。”


    宋齊丘得知這件事,嚇出一身冷汗。


    如果徐知誥是曹操那種猜忌心很重的人,估計宋齊丘就死翹翹了,早變成一具完美的死屍。


    好在徐知誥原諒了他,但是也冷落了他一段時間。


    最後,還是宋齊丘主動討好徐知誥,給他出主意:


    “聖上是不是不知道怎麽安置楊家人?不如把海陵的吳王行宮擴建,然後把楊家人都遷到那裏去。之後派兵把該地層層圍住。裏麵的人不許出來,外麵的人不許進去。飲食供給,讓又聾又啞的老太監傳遞。這樣,楊家人不會作亂,也顯示了聖上的仁慈。”


    由於宋齊丘這個主意出得好,徐知誥才重新信任了他。


    很快,宋齊丘又成為宰相,把周宗和徐玠等人都排擠出去。


    不過,他始終無法撼動李德城和李建勳的位置。


    南唐和大唐一樣,是多宰相的製度,朝中通常不止一位宰相。


    李建勳屹立不倒很多年。


    宋齊丘一想到這件事,就牙根癢癢。


    他恨周宗,更恨李建勳。


    可李德城那個老家夥,滑不丟手的,特別難對付。


    李建勳一直不出大錯。


    然後,就是廣德長公主徐知蘭。


    宋齊丘總覺得徐知蘭看李昪的眼神怪怪的。


    他好似明白什麽,但又不敢猜。


    有一迴宋齊丘發現徐知蘭又用那種眼神看著李昪,他下意識去找宋福金的身影。


    宋齊丘想知道,那個強悍無比的女人,是怎麽對待有人用如此繾綣的眼神望著自己的丈夫。


    宋福金微笑著瞟了徐知蘭兩眼。


    那眼神,讓宋齊丘想起來,他的夫人魏堪折就是這麽看他家裏養的兩條巴狗。


    不屑卻又饒有興趣。


    宋齊丘打了一個冷戰。


    宋福金這個女人,真是……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徐知蘭和李昪的感情不一般,所以李昪真的很照顧李建勳。


    宋齊丘有些嫉恨。


    “李建勳本來是徐溫的女婿,現在卻因為自己的女人,備受當今聖上的眷顧……哼,真是有意思呢。”


    宋齊丘簡直恨不得有機會對李建勳說:


    “你夫人特別想給你戴綠帽子呢,奸夫就是當今聖上,是不是很驚喜?”


    然而,他也隻能在心裏麵說說。


    當宋摩詰告訴宋齊丘自己是怎麽讓李淨凡搞大了柳廚娘的肚子,宋齊丘幾乎要拍手叫好。


    後來,宋摩詰安排人滿西都地散播李淨凡的謠言,宋齊丘也是默許的。


    他李建勳,應該吃一些苦頭了。


    這迴李昪讓朝中大臣拿出賦稅製度的章程出來,宋齊丘本能地躲閃。


    李建勳卻點名:


    “宋大人是聖上最倚重的人,向聖上匯報賦稅之法製訂之事,應該是宋大人的職責。”


    宋齊丘擺擺手:


    “諸位大臣多有貢獻,宋某卻不曾提出多少可用之法,實在是慚愧。若是我去給聖上匯報,實在有貪功的嫌疑。”


    李建勳聽了覺得宋齊丘真虛偽。


    他想,姓宋的,這世上要是論貪功,那就屬你最貪了。


    不過,宋齊丘一迴避,其他人都不想接。


    最後,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尷尬。


    這時候,宋齊丘出聲了:


    “李大人,您是多年的宰相了,不會連這種事都不敢擔當吧?”


    李建勳小心謹慎慣了,被宋齊丘激了一下,也不上鉤。


    “這件事由我匯報並不合適。”


    然而其他大臣有意見了。


    宋齊丘躲了,其實大家有些理解。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多少看出來,因為齊王的事情,最近李昪對宋齊丘確實冷淡了些。


    如果讓宋齊丘匯報,說不定李昪會挑出什麽毛病。


    大家也不太願意由宋齊丘去做這件事。


    然而,李建勳也躲著,這就有些姿態難看了。


    “李大人,宋大人說的不錯,您是朝堂上的常青樹,由您去難道不是正合適?”


    也不知誰這麽說了一句,大家馬上紛紛附和。


    如果李建勳是個有擔當的,其實他大可以說:


    “我去就我去,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然後讓手下擅長文筆的,給他物色出一篇精彩的奏折,說不定李昪讀了,會龍顏大悅。


    然而,從柳廚娘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李家就不是有擔當的人家。


    李建勳也不是有擔當的人。


    他竟然說:“事體重大,本來就不應該由臣子提出這些主張,我們應該把所有商議的事項給皇上看看,然後由皇上自己拿主意。”


    大臣們都沉默了,李建勳簡直把推卸責任做到了極致。


    並且他還自己跑到李昪麵前,直接對李昪說:


    “賦稅之法,事關改革更張,實在是牽扯重大,不應該由臣子提出來,還是聖上直接下旨,告知臣等應該如何去做。”


    李昪深深看了他一眼。


    李建勳覺得這一眼很沉重,好像一塊石頭砸在他的身上。


    “朕知道了。”


    李昪的聲音十分冷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雲在天邊水在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疇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疇疇並收藏雲在天邊水在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