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派了眼線在葬禮現場盯著,可宋齊丘還是想聽魏堪折親自給他分析。
“夫人,據你觀察,如今儲君之位到底如何?”
魏堪折從葬禮迴來,一邊卸妝一邊侃侃而談:
“聖上對齊王有很大改觀,言談裏麵多有稱讚。李弘冀現在備受矚目,聖上和皇後都傾力培養。可以說,宋皇後運籌帷幄,終於到了收官的時候。大人,您得做出點兒行動了,讓齊王念著您的好。”
宋齊丘一聲感歎。
這可有些難。
大姑娘上轎子現紮耳朵眼,多少有點兒晚了。
關係都是靠經營的。
景遷一死,宋齊丘多年的謀劃全都白費,現在才對李璟示好,估計人家不領情。
宋齊丘眉頭緊皺。
魏堪折看出來他的為難。
“大人是不是覺得,現在和齊王結交有些晚了?那宋皇後更不是一個好說話的。”
宋齊丘感歎:
“齊王仁義,結交不難。可是宋皇後,著實難對付一些。”
魏堪折把妝容卸幹淨,換上家常袍子。
“大人,齊王現在結交也不晚,至於宋皇後,其實也不難對付。雪中送炭固然可貴,恰到好處的錦上添花也很關鍵。齊王現在畢竟還不是太子,您可以為他的太子之路提供助力。比如,幫齊王找一個一定能完成,且聖上一定會稱讚不已的差使。”
宋齊丘聽魏堪折這麽一說,不由得認真思考起來。
一定能完成,且聖上一定會誇讚的差使。
他捋著胡子,投入地想了半天。
“對了,還真有這麽一件事,聖上十分重視,並且初具規模!”
魏堪折給宋齊丘端了一杯茶,柔聲問著:
“是什麽差使呢?”
“廬山上的白鹿洞,聖上要在那裏建廬山國學。聽翰林苑的人說,已經初具規模,完成得差不多了。聖上說北方文脈崩廢,建廬山國學,讓天下文脈盡數歸於大唐。”
宋齊丘喝了一口茶,繼續興奮地說著:
“我可以建議讓齊王去監督工程進度,他去了廬山之後,不多時國學建成,迴來複命,聖上自然對他大加讚揚,然後順理成章封他為太子。齊王本來就好文,和馮氏兄弟平時多有唱和。讓他監督廬山國學完工,豈非正合適!”
玉山在遊覽廬山的時候,就發現白鹿洞那裏已經開始建設籌劃了。
可以說,宋齊丘計策果真高妙,天衣無縫,不動聲色地把廬山國學的功勞安在李璟的頭上。
“大人神機妙算,真是讓人佩服呢。”
魏堪折笑盈盈地恭維。
“哪裏哪裏,要不是你這個女諸葛提醒,我怎麽能想到這麽好的主意?”
宋齊丘伸手捏了捏魏堪折的臉頰。
“大人真會說笑話,我是什麽女諸葛,我隻是在大人身邊久了,學了您的一點皮毛罷了。”
魏堪折眼神嫵媚,宋齊丘心滿意足。
在朝會上,宋齊丘提出讓齊王去監督廬山國學的建設事宜。
李昪忽然滿臉笑容。
“宋卿家的提議非常好,廬山國學事關我大唐的千載基業和文脈興盛,確實應該讓齊王去監督視察一下,此提議甚和朕心。”
齊王李璟便去廬山了。
去之前,他來到玉山這裏,探望了錦琳一眼。
錦琳挑挑眉毛。
“是宋皇後讓你過來的吧,同樣是女兒,錦琅千寵萬寵,我懷孕了,卻不在宮裏麵調養,隻能住在姐妹的公主府,不像個樣子。如今派你來探望,也算全了體麵。”
麵對錦琳的直言不諱,李璟並沒有生氣。
他認真問了問錦琳的身子,錦琳卻也懶得理睬他。
“我暫時是死不了的,兄長放心。若我一時在生產的時候歸西了,到時候兄長再來哭我也不遲。”
李璟聽了錦琳的話,隻有苦笑。
“錦琳,別違逆母後,她……你去懺悔服軟吧,和她對著做哪裏有好處……”
錦琳哼了一聲。
“兄長怕了?”
李璟不出聲。
“兄長是母後的愛子,錦琅是母後的愛女,我卻什麽也不是,所以無需害怕什麽。”
為了能迴到那個死氣沉沉的皇宮,要她去卑躬屈膝,去請求原諒,啊呸!
錦琳舒服地躺在塌上,吸允著梅子蜜餞。
玉山這裏很好,如果現在用八抬大轎把她抬去宮裏,她是要罵人的。
堅決不離開。
錦琳告訴玉山要在她府裏住一輩子。
玉山點頭:
“倒也無妨,我這裏風水不錯,正好養豬。”
錦琳胖了幾斤。
她捏捏臉上的肉:
“姐妹一場,你卻把我當豬。”
“豬肉能吃,你卻隻能費錢。”
李昪大方,再加上最近的一係列事情,他沒少給玉山錢財。
本來是送了很多珠寶玩器的,玉山通通不要。
“修行許多年,難脫俗骨,我隻要阿堵物。”
李昪沒辦法,把賞賜換成金銀和銅錢。
錦琳撅嘴。
“我能吃你幾個錢,小氣死了。”
玉山歎氣。
“吃吧吃吧,別吃得胎兒過大就好,到時候生產不易。”
每天小貝會架著李錦琳硬要她活動。
錦琳不願意,奈何小貝力氣太大。
“興國公主,您就算再懶,也得走走,腿要有力氣。我和我家公主出去遊方修行的時候,見過婦人生產,那腿有力氣的,生孩子好似下個蛋,沒有力氣的就慘多了。”
柳廚娘挺著肚子在一旁行走如風。
“是這麽個道理,多走一走十分有好處。”
錦琳翻翻白眼。
這府裏的主仆都沒有正形的。
李璟見錦琳頑固不化的樣子,他也不好說什麽。
其實,連李璟都覺得玉山這裏輕鬆。
他來了也不想馬上走,喝著茶,想和玉山說幾句話。
“玉山,我要去廬山了,聽說那裏景致非常美,你是見過的,覺得如何?”
玉山看了他一眼,微微歎氣:
“多在那裏待些時日也好。恐怕去了你便不是很想迴來。”
李璟笑了,他舉著茶杯,很向往:
“要是能在廬山建個行宮,時常能住一段一時也好。”
“最好不要,不能因為天家的喜好,妨礙民眾的生活。若是皇家在廬山建行宮,那份美景世人就無法肆意享受了。”
李璟愣了一下。
“原來如此……怪不得皇家之人隻能拘束在皇城,原來是這個道理。”
李璟看了看玉山:
“你若是皇子,倒是比我們悟性更高。”
“我若是做皇子,也未必會更好,就因為不是,才能更看透一些。”
李璟慢慢喝著茶。
從廬山迴來,估計父皇就會讓他做太子了,他卻有些迷茫和膽怯。
如果隻是一個皇子,做不了儲君,做太平王爺就好。
可是,廢太子的下場,沒有好的。
“玉山,有一天我若有事,你也會幫我嗎?”
“夫人,據你觀察,如今儲君之位到底如何?”
魏堪折從葬禮迴來,一邊卸妝一邊侃侃而談:
“聖上對齊王有很大改觀,言談裏麵多有稱讚。李弘冀現在備受矚目,聖上和皇後都傾力培養。可以說,宋皇後運籌帷幄,終於到了收官的時候。大人,您得做出點兒行動了,讓齊王念著您的好。”
宋齊丘一聲感歎。
這可有些難。
大姑娘上轎子現紮耳朵眼,多少有點兒晚了。
關係都是靠經營的。
景遷一死,宋齊丘多年的謀劃全都白費,現在才對李璟示好,估計人家不領情。
宋齊丘眉頭緊皺。
魏堪折看出來他的為難。
“大人是不是覺得,現在和齊王結交有些晚了?那宋皇後更不是一個好說話的。”
宋齊丘感歎:
“齊王仁義,結交不難。可是宋皇後,著實難對付一些。”
魏堪折把妝容卸幹淨,換上家常袍子。
“大人,齊王現在結交也不晚,至於宋皇後,其實也不難對付。雪中送炭固然可貴,恰到好處的錦上添花也很關鍵。齊王現在畢竟還不是太子,您可以為他的太子之路提供助力。比如,幫齊王找一個一定能完成,且聖上一定會稱讚不已的差使。”
宋齊丘聽魏堪折這麽一說,不由得認真思考起來。
一定能完成,且聖上一定會誇讚的差使。
他捋著胡子,投入地想了半天。
“對了,還真有這麽一件事,聖上十分重視,並且初具規模!”
魏堪折給宋齊丘端了一杯茶,柔聲問著:
“是什麽差使呢?”
“廬山上的白鹿洞,聖上要在那裏建廬山國學。聽翰林苑的人說,已經初具規模,完成得差不多了。聖上說北方文脈崩廢,建廬山國學,讓天下文脈盡數歸於大唐。”
宋齊丘喝了一口茶,繼續興奮地說著:
“我可以建議讓齊王去監督工程進度,他去了廬山之後,不多時國學建成,迴來複命,聖上自然對他大加讚揚,然後順理成章封他為太子。齊王本來就好文,和馮氏兄弟平時多有唱和。讓他監督廬山國學完工,豈非正合適!”
玉山在遊覽廬山的時候,就發現白鹿洞那裏已經開始建設籌劃了。
可以說,宋齊丘計策果真高妙,天衣無縫,不動聲色地把廬山國學的功勞安在李璟的頭上。
“大人神機妙算,真是讓人佩服呢。”
魏堪折笑盈盈地恭維。
“哪裏哪裏,要不是你這個女諸葛提醒,我怎麽能想到這麽好的主意?”
宋齊丘伸手捏了捏魏堪折的臉頰。
“大人真會說笑話,我是什麽女諸葛,我隻是在大人身邊久了,學了您的一點皮毛罷了。”
魏堪折眼神嫵媚,宋齊丘心滿意足。
在朝會上,宋齊丘提出讓齊王去監督廬山國學的建設事宜。
李昪忽然滿臉笑容。
“宋卿家的提議非常好,廬山國學事關我大唐的千載基業和文脈興盛,確實應該讓齊王去監督視察一下,此提議甚和朕心。”
齊王李璟便去廬山了。
去之前,他來到玉山這裏,探望了錦琳一眼。
錦琳挑挑眉毛。
“是宋皇後讓你過來的吧,同樣是女兒,錦琅千寵萬寵,我懷孕了,卻不在宮裏麵調養,隻能住在姐妹的公主府,不像個樣子。如今派你來探望,也算全了體麵。”
麵對錦琳的直言不諱,李璟並沒有生氣。
他認真問了問錦琳的身子,錦琳卻也懶得理睬他。
“我暫時是死不了的,兄長放心。若我一時在生產的時候歸西了,到時候兄長再來哭我也不遲。”
李璟聽了錦琳的話,隻有苦笑。
“錦琳,別違逆母後,她……你去懺悔服軟吧,和她對著做哪裏有好處……”
錦琳哼了一聲。
“兄長怕了?”
李璟不出聲。
“兄長是母後的愛子,錦琅是母後的愛女,我卻什麽也不是,所以無需害怕什麽。”
為了能迴到那個死氣沉沉的皇宮,要她去卑躬屈膝,去請求原諒,啊呸!
錦琳舒服地躺在塌上,吸允著梅子蜜餞。
玉山這裏很好,如果現在用八抬大轎把她抬去宮裏,她是要罵人的。
堅決不離開。
錦琳告訴玉山要在她府裏住一輩子。
玉山點頭:
“倒也無妨,我這裏風水不錯,正好養豬。”
錦琳胖了幾斤。
她捏捏臉上的肉:
“姐妹一場,你卻把我當豬。”
“豬肉能吃,你卻隻能費錢。”
李昪大方,再加上最近的一係列事情,他沒少給玉山錢財。
本來是送了很多珠寶玩器的,玉山通通不要。
“修行許多年,難脫俗骨,我隻要阿堵物。”
李昪沒辦法,把賞賜換成金銀和銅錢。
錦琳撅嘴。
“我能吃你幾個錢,小氣死了。”
玉山歎氣。
“吃吧吃吧,別吃得胎兒過大就好,到時候生產不易。”
每天小貝會架著李錦琳硬要她活動。
錦琳不願意,奈何小貝力氣太大。
“興國公主,您就算再懶,也得走走,腿要有力氣。我和我家公主出去遊方修行的時候,見過婦人生產,那腿有力氣的,生孩子好似下個蛋,沒有力氣的就慘多了。”
柳廚娘挺著肚子在一旁行走如風。
“是這麽個道理,多走一走十分有好處。”
錦琳翻翻白眼。
這府裏的主仆都沒有正形的。
李璟見錦琳頑固不化的樣子,他也不好說什麽。
其實,連李璟都覺得玉山這裏輕鬆。
他來了也不想馬上走,喝著茶,想和玉山說幾句話。
“玉山,我要去廬山了,聽說那裏景致非常美,你是見過的,覺得如何?”
玉山看了他一眼,微微歎氣:
“多在那裏待些時日也好。恐怕去了你便不是很想迴來。”
李璟笑了,他舉著茶杯,很向往:
“要是能在廬山建個行宮,時常能住一段一時也好。”
“最好不要,不能因為天家的喜好,妨礙民眾的生活。若是皇家在廬山建行宮,那份美景世人就無法肆意享受了。”
李璟愣了一下。
“原來如此……怪不得皇家之人隻能拘束在皇城,原來是這個道理。”
李璟看了看玉山:
“你若是皇子,倒是比我們悟性更高。”
“我若是做皇子,也未必會更好,就因為不是,才能更看透一些。”
李璟慢慢喝著茶。
從廬山迴來,估計父皇就會讓他做太子了,他卻有些迷茫和膽怯。
如果隻是一個皇子,做不了儲君,做太平王爺就好。
可是,廢太子的下場,沒有好的。
“玉山,有一天我若有事,你也會幫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