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上觥籌交錯,歌舞歡愉。
不少官員夫人來捧場。
徐知蘭竟然也勉強來了。
李竹兒自然也在。
不同於徐知蘭的憔悴,李竹兒紅光滿麵。
白天,李昪大大地誇讚了王久安。
玉山公主也說王久安勤勤懇懇,一路辛苦,任勞任怨。
“哎呀,我的兒子呀,確實不像有的公子,不善於修飾自己,不善於言辭,也不善於抬高身價,說什麽西都第一公子之類。但是,有時候可靠的男人,才討人喜歡呢。長公主,您說是不是啊?”
徐知蘭把頭偏向一邊,不理她。
宋齊丘的夫人魏堪折看到了這一幕,隻是想笑。
兩個廣德長公主,總是互相鬥法。
如今徐知蘭輸得可真慘。
宋摩詰也挺慘的。
迴家之後,滿臉頹廢。
明明跟著公主走了一路,可是玉山公主並不提起他,李昪也不提。
好像是他宋摩詰死皮賴臉非得跟著一般。
魏氏笑了笑。
活該。
這個侄子對她這個嬸母少有尊重。
魏氏明明知道玉山身懷絕技,也不和宋齊丘透露。
讓宋摩詰碰壁去吧。
晚宴上的除了各位宮妃、各位王爺,以及官員的夫人們,徐知證和徐知諤也來參加。
他們是以家人的身份參加的。
徐知證和徐知諤是徐溫的第五個兒子和第六個兒子。
他們在徐溫死之後,快速選擇了站隊,馬上和徐知誥站在了一起。
現在,徐知證被封為了江王,徐知諤被封為了饒王。
“哎呀,玉山侄女真是國色天香,氣度不凡啊。”
徐知證舉著酒杯不住恭維。
他們還是以李昪的家人自居。
宋福金笑眯眯地點頭:
“五叔真是過獎了,不過玉山真是出色,雖然我不是她的生母,可是也覺得玉山作為聖上的女兒,優秀至極,果真是陛下的骨肉,才有這種風姿。”
徐知諤也舉起酒杯:
“哎呀呀,玉山侄女這種人才,為了大唐的福祉在寺廟裏麵靜修這麽多年,真是讓人心疼呢,應該好好補償一下。叔叔我手裏麵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哪天給侄女送一些。”
徐知諤家裏麵有不少珍玩,還養了很多伶人。
宋福金看向玉山:
“六叔對玉山真是疼愛,玉山,還不快謝謝叔叔。”
玉山淡淡地說:
“我不喜歡那些。”
徐知諤有些怔住,旋即尷尬地笑了笑。
徐知證也不再說話。
宋福金笑著說:
“玉山剛來宮裏,還不太習慣,諸位多多包涵。”
玉山開口:
“為什麽要包涵,我可是做了什麽錯事?既然為了李家江山送我去寺廟,難不成還要我一邊念佛一邊學會宮裏麵的長袖善舞和八麵玲瓏?既然如此,就不必包涵,我在這裏說了,我這人不喜歡熱鬧,不喜歡同人多交往,不喜歡裝模作樣。這個皇宮容得下我就容,容不下送我迴廟裏。父皇,您說是也不是!”
玉山一席話下來,大家鴉雀無聲。
大家麵麵相覷。
李昪氣得胸口疼。
可是,他還是忍住了。
“玉山為國祈福,虔誠修行,喜好安靜清修,也是一件好事。大唐剛開國,自當節儉。玉山清心簡仆,深合朕意。”
大家都舉起酒杯,稱頌李昪節儉賢明,是個明君。
可是這樣,宋福金就比較尷尬。
宮中難得飲宴,她準備了好久,才布置得富麗堂皇,如此隆重華美。
現在玉山這麽一說,她的努力全都白費。
然而李昪還給女兒撐腰,說什麽崇尚簡仆。
那自己的這一番功夫不但沒有功勞,反而是多此一舉。
宋福金臉色不好看。
但是她依舊保持得體笑容。
李昪心中對玉山再不滿,他想靠嫁女兒籠絡大臣,那麽玉山必須是完美無瑕的公主。
否則一身毛病,嫁給誰家,難不成想是害誰家?
玉山公主不再多說話,該吃吃,該喝喝。
晚宴又有一些冷場。
永興公主錦琅還病著,沒有參加。
趙兮兒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把錦珊也打扮得十分美麗。
她當然知道這是給玉山舉辦的晚宴,可是來了好幾位大官夫人,她想讓這些夫人們注意到錦珊。
錦珊也十二歲了。
再過兩年,也應該出嫁。
到時候再找婆家多倉促啊,現在就應該琢磨著。
“皇上,錦珊最近琴藝越發出色了。”
趙兮兒端著酒杯站起來,笑嗬嗬地對李昪說道。
宋福金皺眉。
這個趙兮兒,永遠隻想著自己,不看場合。
今天是為了玉山舉辦的宴席,她非得借機誇自己的女兒。
是不會看眼色,還是臉皮厚呢?
反正目的達到了。
這種場合,李昪不能訓斥她,隻得說:
“是嗎?那錦珊不如獻上一曲,為宴席增色。”
錦珊站起身,從容說道:
“為了迎接玉山姐姐,錦珊練習了好久,特意獻上一曲《平沙落雁》。”
宋福金內心裏麵哼了一聲。
這母女倆,真是做足了準備。
錦珊的琴彈得確實不錯。
官員夫人都露出欣賞的表情。
李昪忽然覺得,其實等兩年,等錦珊長大也可以。
不必非得想著利用玉山的婚事。
然而,像李淨凡宋摩詰,年齡都很大了,人家未必願意等。
李竹兒就希望兒子娶玉山。
要是再等到錦珊長大,王久安的年齡實在太大了。
李竹兒不覺得玉山的脾氣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她不太喜歡宋福金,能看到宋福金不自在,她覺得解氣。
當初錦琅出生的時候,她去跟宋福金商量,想讓王久安和錦琅定娃娃親。
宋福金不冷不熱拒絕了。
沒看上她這個徐知誥的親妹妹。
“哎呀,她女兒確實成了太子妃,那又怎麽樣?楊家完了,她女兒整天就會哭,那楊璉半死不活地,這門親事就是笑話,活該。”
李竹兒幸災樂禍。
後來,錦琳出生了,她又跑到宋福金麵前,想讓王久安和錦琳定娃娃親。
宋福金又是不冷不熱拒絕了。
李竹兒恨死了。
錦琳嫁給了馬仁裕。
“哈哈哈哈哈哈哈,還以為她女兒能嫁給天神當老婆呢,結果嫁了一個爹,馬仁裕那老頭子,比我家久安好嗎?活該!哈哈哈哈哈哈。”
李竹兒在家裏又是一頓笑話。
李竹兒不想讓兒子娶錦珊這種小丫頭,玉山的年紀剛剛好。
錦珊出了風頭,李竹兒看不過去。
“哎呀,今晚是玉山的迴家宴,錦珊這琴彈奏得好呀。不過,我們玉山也一定會一些才藝吧?”
李竹兒覺得自己是好心。
她是給玉山找場子呢。
玉山就是隨便念一段佛經,大家都得給麵子,說念得跟西方梵音似的。
玉山迴答:
“我會舞禪杖,要看嗎?正好帶著呢。”
不少官員夫人來捧場。
徐知蘭竟然也勉強來了。
李竹兒自然也在。
不同於徐知蘭的憔悴,李竹兒紅光滿麵。
白天,李昪大大地誇讚了王久安。
玉山公主也說王久安勤勤懇懇,一路辛苦,任勞任怨。
“哎呀,我的兒子呀,確實不像有的公子,不善於修飾自己,不善於言辭,也不善於抬高身價,說什麽西都第一公子之類。但是,有時候可靠的男人,才討人喜歡呢。長公主,您說是不是啊?”
徐知蘭把頭偏向一邊,不理她。
宋齊丘的夫人魏堪折看到了這一幕,隻是想笑。
兩個廣德長公主,總是互相鬥法。
如今徐知蘭輸得可真慘。
宋摩詰也挺慘的。
迴家之後,滿臉頹廢。
明明跟著公主走了一路,可是玉山公主並不提起他,李昪也不提。
好像是他宋摩詰死皮賴臉非得跟著一般。
魏氏笑了笑。
活該。
這個侄子對她這個嬸母少有尊重。
魏氏明明知道玉山身懷絕技,也不和宋齊丘透露。
讓宋摩詰碰壁去吧。
晚宴上的除了各位宮妃、各位王爺,以及官員的夫人們,徐知證和徐知諤也來參加。
他們是以家人的身份參加的。
徐知證和徐知諤是徐溫的第五個兒子和第六個兒子。
他們在徐溫死之後,快速選擇了站隊,馬上和徐知誥站在了一起。
現在,徐知證被封為了江王,徐知諤被封為了饒王。
“哎呀,玉山侄女真是國色天香,氣度不凡啊。”
徐知證舉著酒杯不住恭維。
他們還是以李昪的家人自居。
宋福金笑眯眯地點頭:
“五叔真是過獎了,不過玉山真是出色,雖然我不是她的生母,可是也覺得玉山作為聖上的女兒,優秀至極,果真是陛下的骨肉,才有這種風姿。”
徐知諤也舉起酒杯:
“哎呀呀,玉山侄女這種人才,為了大唐的福祉在寺廟裏麵靜修這麽多年,真是讓人心疼呢,應該好好補償一下。叔叔我手裏麵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哪天給侄女送一些。”
徐知諤家裏麵有不少珍玩,還養了很多伶人。
宋福金看向玉山:
“六叔對玉山真是疼愛,玉山,還不快謝謝叔叔。”
玉山淡淡地說:
“我不喜歡那些。”
徐知諤有些怔住,旋即尷尬地笑了笑。
徐知證也不再說話。
宋福金笑著說:
“玉山剛來宮裏,還不太習慣,諸位多多包涵。”
玉山開口:
“為什麽要包涵,我可是做了什麽錯事?既然為了李家江山送我去寺廟,難不成還要我一邊念佛一邊學會宮裏麵的長袖善舞和八麵玲瓏?既然如此,就不必包涵,我在這裏說了,我這人不喜歡熱鬧,不喜歡同人多交往,不喜歡裝模作樣。這個皇宮容得下我就容,容不下送我迴廟裏。父皇,您說是也不是!”
玉山一席話下來,大家鴉雀無聲。
大家麵麵相覷。
李昪氣得胸口疼。
可是,他還是忍住了。
“玉山為國祈福,虔誠修行,喜好安靜清修,也是一件好事。大唐剛開國,自當節儉。玉山清心簡仆,深合朕意。”
大家都舉起酒杯,稱頌李昪節儉賢明,是個明君。
可是這樣,宋福金就比較尷尬。
宮中難得飲宴,她準備了好久,才布置得富麗堂皇,如此隆重華美。
現在玉山這麽一說,她的努力全都白費。
然而李昪還給女兒撐腰,說什麽崇尚簡仆。
那自己的這一番功夫不但沒有功勞,反而是多此一舉。
宋福金臉色不好看。
但是她依舊保持得體笑容。
李昪心中對玉山再不滿,他想靠嫁女兒籠絡大臣,那麽玉山必須是完美無瑕的公主。
否則一身毛病,嫁給誰家,難不成想是害誰家?
玉山公主不再多說話,該吃吃,該喝喝。
晚宴又有一些冷場。
永興公主錦琅還病著,沒有參加。
趙兮兒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把錦珊也打扮得十分美麗。
她當然知道這是給玉山舉辦的晚宴,可是來了好幾位大官夫人,她想讓這些夫人們注意到錦珊。
錦珊也十二歲了。
再過兩年,也應該出嫁。
到時候再找婆家多倉促啊,現在就應該琢磨著。
“皇上,錦珊最近琴藝越發出色了。”
趙兮兒端著酒杯站起來,笑嗬嗬地對李昪說道。
宋福金皺眉。
這個趙兮兒,永遠隻想著自己,不看場合。
今天是為了玉山舉辦的宴席,她非得借機誇自己的女兒。
是不會看眼色,還是臉皮厚呢?
反正目的達到了。
這種場合,李昪不能訓斥她,隻得說:
“是嗎?那錦珊不如獻上一曲,為宴席增色。”
錦珊站起身,從容說道:
“為了迎接玉山姐姐,錦珊練習了好久,特意獻上一曲《平沙落雁》。”
宋福金內心裏麵哼了一聲。
這母女倆,真是做足了準備。
錦珊的琴彈得確實不錯。
官員夫人都露出欣賞的表情。
李昪忽然覺得,其實等兩年,等錦珊長大也可以。
不必非得想著利用玉山的婚事。
然而,像李淨凡宋摩詰,年齡都很大了,人家未必願意等。
李竹兒就希望兒子娶玉山。
要是再等到錦珊長大,王久安的年齡實在太大了。
李竹兒不覺得玉山的脾氣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她不太喜歡宋福金,能看到宋福金不自在,她覺得解氣。
當初錦琅出生的時候,她去跟宋福金商量,想讓王久安和錦琅定娃娃親。
宋福金不冷不熱拒絕了。
沒看上她這個徐知誥的親妹妹。
“哎呀,她女兒確實成了太子妃,那又怎麽樣?楊家完了,她女兒整天就會哭,那楊璉半死不活地,這門親事就是笑話,活該。”
李竹兒幸災樂禍。
後來,錦琳出生了,她又跑到宋福金麵前,想讓王久安和錦琳定娃娃親。
宋福金又是不冷不熱拒絕了。
李竹兒恨死了。
錦琳嫁給了馬仁裕。
“哈哈哈哈哈哈哈,還以為她女兒能嫁給天神當老婆呢,結果嫁了一個爹,馬仁裕那老頭子,比我家久安好嗎?活該!哈哈哈哈哈哈。”
李竹兒在家裏又是一頓笑話。
李竹兒不想讓兒子娶錦珊這種小丫頭,玉山的年紀剛剛好。
錦珊出了風頭,李竹兒看不過去。
“哎呀,今晚是玉山的迴家宴,錦珊這琴彈奏得好呀。不過,我們玉山也一定會一些才藝吧?”
李竹兒覺得自己是好心。
她是給玉山找場子呢。
玉山就是隨便念一段佛經,大家都得給麵子,說念得跟西方梵音似的。
玉山迴答:
“我會舞禪杖,要看嗎?正好帶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