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風風火火,果真很快迴來了。
“可有收獲?”
“有糖!”
小貝拿出一種酥糖,用糯米芝麻加上粗糖烤製。
“嗯,別說,還挺香的,你這隨便一買也能買到如此美味。”
小貝十分得意。
“這是一個叫什麽鎮,哦,叫順安鎮上的老爺爺拿到城裏售賣,非常受歡迎。城裏各家,都愛他的酥糖,奴婢好不容易搶到一份。”
玉山公主點頭。
“這麽好吃的酥糖,殊為難得。都以為錢是好東西,結果一朝天子一朝錢。到最後,錢換了一茬又一茬,沒準這糖反而千年後還是這個糖呢。”
玉山評價。
景遂吃著糖,聽玉山說這話,差點一口噎死。
“你是護國公主,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話嗎?”
“什麽好聽?江山永固,國祚永存?我要是說什麽就能實現什麽,那可就糟了。”
景遂愣了,那怎麽還糟了?
“其他國家非得聯合起來,怎麽也得把我搶走。之所以沒人搶,那就是大家都明白,我說的話不比放屁有用。”
景遂仰天長歎:
“玉山姐姐,你是公主啊。”
“那就改成,我說的話不比出虛恭管用。”
景遂無可奈何。
“去吧,帶上酥糖,給景達嚐一嚐,趕緊迴你的船上。跟縣令說一下,我們著急,多補給一些日用品,馬上開船。”
“公主呀,聽別人說,這裏也未嚐沒有美景,隻不過銅山名氣太大,不如我們……”
小貝正說著,被玉山懟嘴裏一塊酥糖。
“你什麽也沒聽別人說過,吃糖。”
船行提速,如在江上穿梭。
不長時間就到了建平軍。
“公主呀,我們在建平軍都不多待兩天嗎?這裏以前可是叫做當塗縣!”
徐知誥剛當上皇帝時候,把當塗縣改成建平軍。
軍和縣差不多,不過是駐軍屯田的地方。
同時把當塗的一部分劃出去,歸在了蕪湖縣。
建平軍也好,蕪湖也好,都是魚米之鄉。
玉山公主迴頭:
“你這麽喜歡李白?”
“啊?李白?”
“否則你為什麽對當塗情有獨鍾?”
“靈音師太說過,當塗的蟹子也特別有名。”
“蟹子?”
“對啊,蟹子。”
小貝目光炯炯。
玉山想了想:
“李白《月下獨酌》寫的,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你說得對,可不是蟹子嘛。問題是,會不會有點兒過季節了?”
蟹子這東西,吃的是個鮮勁兒,一茬的事兒,幾天就過季了。
“好好找找,說不定能吃到呢。”
玉山搖頭。
“都說了,放出風我想吃什麽,勞民傷財。”
貴池的杏花村,縣令騰半天找到的,也不能說不好喝,可是實在不如忘憂君。
反而勞動了很多人去找。
所以,出了貴池,玉山也懶得在一個地方多停。
小貝目光炯炯:
“奴婢去找啊!”
玉山他們的禦船行得快,這幾天鉚足勁走,周彥他們的船有些跟著吃力。
徐知蘭和李淨凡的船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跟著。
徐知蘭給玉山好不容易遞送上一封信。
擺足了長輩的架勢,教訓玉山一通,接著就是讓玉山懂事一些,把柳廚娘交給她。
玉山公主迴信:
“父母未曾生我時,我是誰?
把徐知蘭問懵了。
“什麽,這寫的是什麽?父母未生我時我是誰?她這是問什麽?”
徐知蘭拿著信對兒子說。
李淨凡所謂的禮佛就是沒事穿得仙氣飄飄去寺院跪拜跪拜,引得廟裏麵大姑娘小媳婦一陣讚賞。
他哪裏懂得玉山寫的,其實是佛門公案。
“還能是什麽?自然都是狗屁不通大逆不道之語。”
李淨凡總算得到表現機會了。
他就驢上坡把玉山一頓臭罵。
徐知蘭冷著眼睛看兒子在那裏滔滔不絕。
她看看手裏的紙,總覺玉山不會隨便寫這麽一句話。
可是她又不明白。
心裏頭又憋成了一團火。
“這個玉山,我一定要去聖上那裏說一說,再不管教,堂堂大唐公主,如此目無尊長,不是丟朝廷的臉嗎?”
徐知蘭委屈死了,恨不得李昪即刻給她做主。
“母親,孩兒就說不能娶她,您看吧……”
徐知蘭又一次打斷兒子話。
“淨凡,你爺爺的事情,母親白說了。”
李淨凡攥緊拳頭。
“我還非得娶這麽個女人嗎?”
徐知蘭嘴臉因為悲傷耷拉下來。
她以為,把李德誠的病情告知兒子,能讓他有幾分承擔家庭重任的責任感。
結果,屁放了還能熏到幾個人,她的話說出去,李淨凡隻是擔心,以後沒人寵著他了。
“那周宗的兒子比你大多少,多穩重!那宋齊丘的侄子,又多狡黠。你呢,你到底會什麽?便是王久安,對了,她李竹兒的兒子王久安,天天陪著公主在一起!!”
徐知蘭也會派人盯著禦船。
小貝買迴酥糖,眾人分食,王久安恰好那時站在船頭了望四周。
玉山公主親自拿了幾塊給他。
這一幕被盯著的人如實告訴徐知蘭。
“李竹兒的兒子,自小哪有你伶俐?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現在卻是玉山公主的心尖人。你風度翩翩,是西都公子中的翹楚,人家對你的母親都不假辭色。淨凡,你該長大了!!”
就算不娶公主,也不能讓皇家人討厭吧。
徐知蘭沒辦法,一改措辭,忽然十分和藹可親,又給玉山遞了一封信。
在到達建平軍的時候,信交到玉山手裏麵。
這迴全是好話。
什麽玉山公主一路為國祈福,實在辛苦,乃是公主的典範,皇族的福星,她作為長輩,真是為皇家有這樣的公主感到感到驕傲自豪。
玉山迴信:
【瓶中鵝】。
“她這又是什麽意思!!!!”
徐知蘭幾乎想把信扔在地上用腳踩爛了。
玉山公主是瞧不起她嗎?
對啊,一定是瞧不起,一定是。
她算什麽公主,玉山現在才是正經公主。
她的廣德長公主,不過是李昪肯給他們徐家剩下的人臉麵而已。
李昪還當自己是妹妹嗎?
徐知蘭一臉怨憤。
“她是仗著什麽這麽對我啊!!”
徐知蘭嗚嗚嗚嗚地掩麵痛哭。
“這個玉山公主,她欺人太甚!!我,我,我去,罵她幾句!”
李淨凡看著母親難過,他心裏也不舒服。
可是他虛弱無力。
“我兒,你長大一點,就長大一點……母親不求別的,你能做到王久安的一半中的一半,母親便心滿意足。”
李淨凡聽明白母親的意思了。
讓她這個做娘的總豁出去一張老臉,跟玉山公主周旋,人家根本沒買賬。
也該他這個兒子自己去解決問題了。
總讓母親解決一切,太不像個男人了!
“我兒呀,你得頂門立戶了。”
徐知蘭有氣無力。
李淨凡沒有辦法。
他決定找個時機,給玉山公主認真道歉,態度一定誠懇。
誠懇到母親滿意為止。
“可有收獲?”
“有糖!”
小貝拿出一種酥糖,用糯米芝麻加上粗糖烤製。
“嗯,別說,還挺香的,你這隨便一買也能買到如此美味。”
小貝十分得意。
“這是一個叫什麽鎮,哦,叫順安鎮上的老爺爺拿到城裏售賣,非常受歡迎。城裏各家,都愛他的酥糖,奴婢好不容易搶到一份。”
玉山公主點頭。
“這麽好吃的酥糖,殊為難得。都以為錢是好東西,結果一朝天子一朝錢。到最後,錢換了一茬又一茬,沒準這糖反而千年後還是這個糖呢。”
玉山評價。
景遂吃著糖,聽玉山說這話,差點一口噎死。
“你是護國公主,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話嗎?”
“什麽好聽?江山永固,國祚永存?我要是說什麽就能實現什麽,那可就糟了。”
景遂愣了,那怎麽還糟了?
“其他國家非得聯合起來,怎麽也得把我搶走。之所以沒人搶,那就是大家都明白,我說的話不比放屁有用。”
景遂仰天長歎:
“玉山姐姐,你是公主啊。”
“那就改成,我說的話不比出虛恭管用。”
景遂無可奈何。
“去吧,帶上酥糖,給景達嚐一嚐,趕緊迴你的船上。跟縣令說一下,我們著急,多補給一些日用品,馬上開船。”
“公主呀,聽別人說,這裏也未嚐沒有美景,隻不過銅山名氣太大,不如我們……”
小貝正說著,被玉山懟嘴裏一塊酥糖。
“你什麽也沒聽別人說過,吃糖。”
船行提速,如在江上穿梭。
不長時間就到了建平軍。
“公主呀,我們在建平軍都不多待兩天嗎?這裏以前可是叫做當塗縣!”
徐知誥剛當上皇帝時候,把當塗縣改成建平軍。
軍和縣差不多,不過是駐軍屯田的地方。
同時把當塗的一部分劃出去,歸在了蕪湖縣。
建平軍也好,蕪湖也好,都是魚米之鄉。
玉山公主迴頭:
“你這麽喜歡李白?”
“啊?李白?”
“否則你為什麽對當塗情有獨鍾?”
“靈音師太說過,當塗的蟹子也特別有名。”
“蟹子?”
“對啊,蟹子。”
小貝目光炯炯。
玉山想了想:
“李白《月下獨酌》寫的,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你說得對,可不是蟹子嘛。問題是,會不會有點兒過季節了?”
蟹子這東西,吃的是個鮮勁兒,一茬的事兒,幾天就過季了。
“好好找找,說不定能吃到呢。”
玉山搖頭。
“都說了,放出風我想吃什麽,勞民傷財。”
貴池的杏花村,縣令騰半天找到的,也不能說不好喝,可是實在不如忘憂君。
反而勞動了很多人去找。
所以,出了貴池,玉山也懶得在一個地方多停。
小貝目光炯炯:
“奴婢去找啊!”
玉山他們的禦船行得快,這幾天鉚足勁走,周彥他們的船有些跟著吃力。
徐知蘭和李淨凡的船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跟著。
徐知蘭給玉山好不容易遞送上一封信。
擺足了長輩的架勢,教訓玉山一通,接著就是讓玉山懂事一些,把柳廚娘交給她。
玉山公主迴信:
“父母未曾生我時,我是誰?
把徐知蘭問懵了。
“什麽,這寫的是什麽?父母未生我時我是誰?她這是問什麽?”
徐知蘭拿著信對兒子說。
李淨凡所謂的禮佛就是沒事穿得仙氣飄飄去寺院跪拜跪拜,引得廟裏麵大姑娘小媳婦一陣讚賞。
他哪裏懂得玉山寫的,其實是佛門公案。
“還能是什麽?自然都是狗屁不通大逆不道之語。”
李淨凡總算得到表現機會了。
他就驢上坡把玉山一頓臭罵。
徐知蘭冷著眼睛看兒子在那裏滔滔不絕。
她看看手裏的紙,總覺玉山不會隨便寫這麽一句話。
可是她又不明白。
心裏頭又憋成了一團火。
“這個玉山,我一定要去聖上那裏說一說,再不管教,堂堂大唐公主,如此目無尊長,不是丟朝廷的臉嗎?”
徐知蘭委屈死了,恨不得李昪即刻給她做主。
“母親,孩兒就說不能娶她,您看吧……”
徐知蘭又一次打斷兒子話。
“淨凡,你爺爺的事情,母親白說了。”
李淨凡攥緊拳頭。
“我還非得娶這麽個女人嗎?”
徐知蘭嘴臉因為悲傷耷拉下來。
她以為,把李德誠的病情告知兒子,能讓他有幾分承擔家庭重任的責任感。
結果,屁放了還能熏到幾個人,她的話說出去,李淨凡隻是擔心,以後沒人寵著他了。
“那周宗的兒子比你大多少,多穩重!那宋齊丘的侄子,又多狡黠。你呢,你到底會什麽?便是王久安,對了,她李竹兒的兒子王久安,天天陪著公主在一起!!”
徐知蘭也會派人盯著禦船。
小貝買迴酥糖,眾人分食,王久安恰好那時站在船頭了望四周。
玉山公主親自拿了幾塊給他。
這一幕被盯著的人如實告訴徐知蘭。
“李竹兒的兒子,自小哪有你伶俐?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現在卻是玉山公主的心尖人。你風度翩翩,是西都公子中的翹楚,人家對你的母親都不假辭色。淨凡,你該長大了!!”
就算不娶公主,也不能讓皇家人討厭吧。
徐知蘭沒辦法,一改措辭,忽然十分和藹可親,又給玉山遞了一封信。
在到達建平軍的時候,信交到玉山手裏麵。
這迴全是好話。
什麽玉山公主一路為國祈福,實在辛苦,乃是公主的典範,皇族的福星,她作為長輩,真是為皇家有這樣的公主感到感到驕傲自豪。
玉山迴信:
【瓶中鵝】。
“她這又是什麽意思!!!!”
徐知蘭幾乎想把信扔在地上用腳踩爛了。
玉山公主是瞧不起她嗎?
對啊,一定是瞧不起,一定是。
她算什麽公主,玉山現在才是正經公主。
她的廣德長公主,不過是李昪肯給他們徐家剩下的人臉麵而已。
李昪還當自己是妹妹嗎?
徐知蘭一臉怨憤。
“她是仗著什麽這麽對我啊!!”
徐知蘭嗚嗚嗚嗚地掩麵痛哭。
“這個玉山公主,她欺人太甚!!我,我,我去,罵她幾句!”
李淨凡看著母親難過,他心裏也不舒服。
可是他虛弱無力。
“我兒,你長大一點,就長大一點……母親不求別的,你能做到王久安的一半中的一半,母親便心滿意足。”
李淨凡聽明白母親的意思了。
讓她這個做娘的總豁出去一張老臉,跟玉山公主周旋,人家根本沒買賬。
也該他這個兒子自己去解決問題了。
總讓母親解決一切,太不像個男人了!
“我兒呀,你得頂門立戶了。”
徐知蘭有氣無力。
李淨凡沒有辦法。
他決定找個時機,給玉山公主認真道歉,態度一定誠懇。
誠懇到母親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