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璉卸了精氣神,整個人破敗下去。
玉山公主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小貝,茶涼了。”
“公主呀,兩位王爺迴來了。”
景遂和景達聽說玉山已經醒了,趕緊要見她。
“咦?楊璉為什麽也在這裏?你來幹什麽?在這裏哭天抹淚,一副可憐模樣,讓玉山姐姐可憐你?”
景達對楊璉很是不滿。
“我不用他可憐!!!”
楊璉絕望地吼了一句。
景遂走過去扯住他的衣領。
“你吼叫什麽!趕緊滾開,看到你就晦氣!”
楊璉用那隻沒受傷的手拂開景遂的胳膊。
他跌跌撞撞地離開。
“真是的,不明白,父皇還給了他節度使的官職,怎麽他還不知足。”
景達嘟囔。
景遂倒是沒多評價。
父皇李昪一直處心積慮削弱節度使的權力。
在洪州的時候,周彥就找機會和玉山聊過這件事。
唐朝節度使例兼治所州刺史之職,還兼領支郡,管好幾個州。
南唐的節度使權力小很多。
比如這迴讓周宗做了鎮南節度使,本來應該兼任洪州刺史,但刺史確是徐玠。
當然,這是宋齊丘故意使壞,非得這麽折騰兩個人。
但也是李昪的意思,他想看看,能不能把軍事和政事分開,節度使和刺史分立。
不過周宗和徐玠都認為,這種切割並不利於地方上的治理。
老百姓和下麵的小官吏,都習慣於伺候一個主子,兩個主子在頭頂上壓著,到底該聽誰的,分不清楚,難辦。
而讓楊璉做了康化軍節度使,本來也應該兼領池州刺史。
但是楊璉隻有一個節度使空頭名號,實際權力在刺史這裏。
李昪怎麽會把兵權交給一個前太子呢。
這隻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這種情況也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宋齊丘才不停攛掇李昪,讓永興公主跟楊璉和離。
因為,宋齊丘覺得楊璉這個節度使當不長,早晚死翹翹。
李昪現在不殺楊璉的理由,確實是因為永興公主的一腔愛意。
如果不是怕永興公主傷心,李昪早就想殺了他。
玉山說的不錯。
楊璉瞧不起錦琅的情愛。
殊不知正是這份情愛保護了他。
楊璉瞧不起情愛,卻試圖用情愛打動玉山公主,讓她去救楊璘。
本來楊璉準備好了更加情深意切的一套說辭,期望能打動玉山。
不過,剛一見麵,玉山那一巴掌五指禪,以及冰冷的眼眸,就讓楊璉渾身一顫。
他終究和玉山見麵太少,不了解這個人。
楊璉以為,玉山從小清心寡言,沉迷佛經,都是假的。
那都是得不到重視,不得已而為之。
實際上,玉山一定希望有人愛著自己,喜歡自己。
如果,讓玉山知道,楊璘一直默默地心愛玉山,缺少愛滋潤的女人,難道不會被這種真情打動嗎?
可是當楊璉說起楊璘的愛戀之後,玉山隻迴答:
“他的想法頗多,不過我不知情。”
楊璉的心拔涼拔涼的。
這個女人,沒有心嗎?
所有的話術在一瞬間瓦解而空。
當看到玉山寫給他的信,並且發現送信人杜平光的身手之後,楊璉確信,玉山真的有辦法救他離開。
玉山的師父恐怕真的不是凡人。
楊璉心中升起渴望。
不能放棄這次機會。
如果玉山公主能把弟弟救出去,再和弟弟生個兒子,那麽楊家就有救了!
否則,被困在永寧宮,那真是,毫無天日。
楊璉決定要見玉山一麵,但是他又不能答應玉山的幫助。
他不能浪費這次機會,讓玉山把他和錦琅救出去。
那麽,他們隻能做一對浪跡天涯的夫妻,喪家之犬,遠離故國。
楊璉想,再堅持一下,如果玉山能被打動說服,把楊璘救出去的話,玉山能保護楊璘,也不用做喪家之犬,那就還有希望。
然而,還是失敗了。
他貶低錦琅,他抬高玉山。
女人都是吃這一套的吧。
玉山不屑一顧。
最後,還被玉山猜到了所有意圖。
楊璉失魂落魄。
玉山,就不是個女人,她是石頭,是冰塊,她迴來做什麽呢?不如直接去出家!
楊璉憤恨地想著。
“玉山姐姐,那楊璉看起來半死不活地,你教訓他了?”
景達問。
玉山沒有迴答。
“走吧,我們迴禦船,準備啟程,快點迴西都吧。”
景遂和景達聽玉山如此說,也趕忙做好出發的準備。
隻是景遂還是憂心。
“玉山姐姐,我們不需要再去化城寺,再燃一迴燈……”
“不需要。”
玉山斬釘截鐵。
她看了看景遂。
“這世上有兩種人會特別成功,一種是十分順承天意,一種是逆天改命。有一種過得最不好,那就是,眼巴巴指望著天降好運給自己。景遂,你是皇子,你想當哪一種?”
景遂聽得臉一紅。
他不再言語。
刺史聽說公主迴禦船了,也鬆了一口氣。
他心想,趕緊走,趕緊走,快點走吧!
楊璉也繼續醉生夢死。
公主迴禦船上之後,自然知道徐知蘭來過了。
“長公主徐知蘭?嗬嗬,一個廚娘,至於她從西都跑出來,親自處理嗎?那肚子裏懷的,是她的孫子,非得要趕盡殺絕嗎?”
玉山也是佩服。
徐知蘭覺得,玉山公主迴到船上之後,怎麽也得給自己一個交代,說兩句道歉的話吧。
根本沒有。
“啊,她,她,她,她這真是在寺廟裏麵待得,連禮數是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了嗎?”
李淨凡在旁邊說著:
“兒子說過了,她就是個夜叉一樣的野女,您怎麽就不信呢?”
徐知蘭用手扶住腦袋。
“你閉嘴,你閉嘴,你閉嘴!”
李淨凡越發慌張。
在西都的母親不是這個樣子的。
她溫和得體,落落大方。
“事到如今,也不瞞著你了。你爺爺,勉強能挺到明年。他老人家一走,你爹的仕途,究竟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徐知蘭有氣無力地說著。
李淨凡傻眼了。
“什麽?這,這這這……爺爺……不可能……他一向很硬朗,雖然我曉得他身體不比從前了,可是我以為總可以再挺幾年……母親,你騙我……你騙我……不可能!”
李淨凡失魂落魄。
“一直沒告訴你實話,怕你受不了。可是,如今,你得拿出點兒大人樣子了。淨凡,咱們家全仗著你爺爺呢。他走了,你父親再撐一撐。可是,淨凡,你必須得有自己的主意和主張。你是我親兒子,我也得實話實說,你平庸得很,做駙馬是不多的一條路了,你懂不懂啊?”
李淨凡跌坐在地上。
玉山公主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小貝,茶涼了。”
“公主呀,兩位王爺迴來了。”
景遂和景達聽說玉山已經醒了,趕緊要見她。
“咦?楊璉為什麽也在這裏?你來幹什麽?在這裏哭天抹淚,一副可憐模樣,讓玉山姐姐可憐你?”
景達對楊璉很是不滿。
“我不用他可憐!!!”
楊璉絕望地吼了一句。
景遂走過去扯住他的衣領。
“你吼叫什麽!趕緊滾開,看到你就晦氣!”
楊璉用那隻沒受傷的手拂開景遂的胳膊。
他跌跌撞撞地離開。
“真是的,不明白,父皇還給了他節度使的官職,怎麽他還不知足。”
景達嘟囔。
景遂倒是沒多評價。
父皇李昪一直處心積慮削弱節度使的權力。
在洪州的時候,周彥就找機會和玉山聊過這件事。
唐朝節度使例兼治所州刺史之職,還兼領支郡,管好幾個州。
南唐的節度使權力小很多。
比如這迴讓周宗做了鎮南節度使,本來應該兼任洪州刺史,但刺史確是徐玠。
當然,這是宋齊丘故意使壞,非得這麽折騰兩個人。
但也是李昪的意思,他想看看,能不能把軍事和政事分開,節度使和刺史分立。
不過周宗和徐玠都認為,這種切割並不利於地方上的治理。
老百姓和下麵的小官吏,都習慣於伺候一個主子,兩個主子在頭頂上壓著,到底該聽誰的,分不清楚,難辦。
而讓楊璉做了康化軍節度使,本來也應該兼領池州刺史。
但是楊璉隻有一個節度使空頭名號,實際權力在刺史這裏。
李昪怎麽會把兵權交給一個前太子呢。
這隻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這種情況也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宋齊丘才不停攛掇李昪,讓永興公主跟楊璉和離。
因為,宋齊丘覺得楊璉這個節度使當不長,早晚死翹翹。
李昪現在不殺楊璉的理由,確實是因為永興公主的一腔愛意。
如果不是怕永興公主傷心,李昪早就想殺了他。
玉山說的不錯。
楊璉瞧不起錦琅的情愛。
殊不知正是這份情愛保護了他。
楊璉瞧不起情愛,卻試圖用情愛打動玉山公主,讓她去救楊璘。
本來楊璉準備好了更加情深意切的一套說辭,期望能打動玉山。
不過,剛一見麵,玉山那一巴掌五指禪,以及冰冷的眼眸,就讓楊璉渾身一顫。
他終究和玉山見麵太少,不了解這個人。
楊璉以為,玉山從小清心寡言,沉迷佛經,都是假的。
那都是得不到重視,不得已而為之。
實際上,玉山一定希望有人愛著自己,喜歡自己。
如果,讓玉山知道,楊璘一直默默地心愛玉山,缺少愛滋潤的女人,難道不會被這種真情打動嗎?
可是當楊璉說起楊璘的愛戀之後,玉山隻迴答:
“他的想法頗多,不過我不知情。”
楊璉的心拔涼拔涼的。
這個女人,沒有心嗎?
所有的話術在一瞬間瓦解而空。
當看到玉山寫給他的信,並且發現送信人杜平光的身手之後,楊璉確信,玉山真的有辦法救他離開。
玉山的師父恐怕真的不是凡人。
楊璉心中升起渴望。
不能放棄這次機會。
如果玉山公主能把弟弟救出去,再和弟弟生個兒子,那麽楊家就有救了!
否則,被困在永寧宮,那真是,毫無天日。
楊璉決定要見玉山一麵,但是他又不能答應玉山的幫助。
他不能浪費這次機會,讓玉山把他和錦琅救出去。
那麽,他們隻能做一對浪跡天涯的夫妻,喪家之犬,遠離故國。
楊璉想,再堅持一下,如果玉山能被打動說服,把楊璘救出去的話,玉山能保護楊璘,也不用做喪家之犬,那就還有希望。
然而,還是失敗了。
他貶低錦琅,他抬高玉山。
女人都是吃這一套的吧。
玉山不屑一顧。
最後,還被玉山猜到了所有意圖。
楊璉失魂落魄。
玉山,就不是個女人,她是石頭,是冰塊,她迴來做什麽呢?不如直接去出家!
楊璉憤恨地想著。
“玉山姐姐,那楊璉看起來半死不活地,你教訓他了?”
景達問。
玉山沒有迴答。
“走吧,我們迴禦船,準備啟程,快點迴西都吧。”
景遂和景達聽玉山如此說,也趕忙做好出發的準備。
隻是景遂還是憂心。
“玉山姐姐,我們不需要再去化城寺,再燃一迴燈……”
“不需要。”
玉山斬釘截鐵。
她看了看景遂。
“這世上有兩種人會特別成功,一種是十分順承天意,一種是逆天改命。有一種過得最不好,那就是,眼巴巴指望著天降好運給自己。景遂,你是皇子,你想當哪一種?”
景遂聽得臉一紅。
他不再言語。
刺史聽說公主迴禦船了,也鬆了一口氣。
他心想,趕緊走,趕緊走,快點走吧!
楊璉也繼續醉生夢死。
公主迴禦船上之後,自然知道徐知蘭來過了。
“長公主徐知蘭?嗬嗬,一個廚娘,至於她從西都跑出來,親自處理嗎?那肚子裏懷的,是她的孫子,非得要趕盡殺絕嗎?”
玉山也是佩服。
徐知蘭覺得,玉山公主迴到船上之後,怎麽也得給自己一個交代,說兩句道歉的話吧。
根本沒有。
“啊,她,她,她,她這真是在寺廟裏麵待得,連禮數是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了嗎?”
李淨凡在旁邊說著:
“兒子說過了,她就是個夜叉一樣的野女,您怎麽就不信呢?”
徐知蘭用手扶住腦袋。
“你閉嘴,你閉嘴,你閉嘴!”
李淨凡越發慌張。
在西都的母親不是這個樣子的。
她溫和得體,落落大方。
“事到如今,也不瞞著你了。你爺爺,勉強能挺到明年。他老人家一走,你爹的仕途,究竟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徐知蘭有氣無力地說著。
李淨凡傻眼了。
“什麽?這,這這這……爺爺……不可能……他一向很硬朗,雖然我曉得他身體不比從前了,可是我以為總可以再挺幾年……母親,你騙我……你騙我……不可能!”
李淨凡失魂落魄。
“一直沒告訴你實話,怕你受不了。可是,如今,你得拿出點兒大人樣子了。淨凡,咱們家全仗著你爺爺呢。他走了,你父親再撐一撐。可是,淨凡,你必須得有自己的主意和主張。你是我親兒子,我也得實話實說,你平庸得很,做駙馬是不多的一條路了,你懂不懂啊?”
李淨凡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