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贇長得很英俊。
估計像他的爺爺。
高挺的鼻子,深邃的眼睛。
他很年輕。
“見過公主。”
玉山公主在皖口停留,實屬意外。
朱匡業父子沒什麽準備。
景達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玉山。
“姐姐,你不會知道朱小將軍是個美男,所以……”
玉山斜著眼睛瞟他。
“是你想登樓船,關我什麽事?”
景達摸了摸鼻子:
“姐姐聽聞有美男在此,心中正有打算,恰好我提出想登樓船,所以……”
“笑話,美男這種事物,我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看一眼也看不出故事,不看也沒有損失。何必遮遮掩掩,真是無聊。”
玉山漫不經心。
景達縮了一下腦袋。
朱匡業在金陵的時候不多。
他一向在軍中奔波,並不迴西都。
當年,他的母親王氏,聽說朱延壽已經殞命,便一把火燒了自己。
楊行密把朱延壽的其他兒子都殺死了。
朱匡業是最小的兒子,那時他在朱夫人身邊。
朱夫人無子。
可是她特別喜歡孩子。
但偏偏妾室一個接一個生,她自己並無子嗣。
她討厭楊行密的孩子。
每一個看起來都那麽煩人。
所以,她把弟弟朱延壽最小的兒子放在了自己身邊。
殺掉朱延壽後,楊行密來到自己的後宅。
“你有什麽話可說嗎?”
朱夫人抱著朱匡業麵無表情。
“從你開始想要在這個天下爭一爭,阿壽就跟著你。他身上左一道傷痕,右一道傷痕,哪次不是為了你?”
朱夫人平靜地說著。
楊行密問:
“你為何要如此對我?”
“妾,剛嫁給您的時候,也滿心期待。可是,您似乎從來不願理會妾的心思。”
朱夫人淡淡地說。
楊行密閉上眼睛:
“你被朝廷封為燕國夫人的時候,我特意請求朝廷,讓才子薛延珪親自給你寫誥命製文。你忘了嗎?”
【楊行密妻朱氏進封燕國夫人製】
敕。具官楊行密妻朱氏,作嬪藩翰,宜爾室家。六姻以寧,四德具美。俾我行密,為吾藎臣。統戎有方,述職無怠。繄爾輔佐,致之輯柔。慶澤所加,序進惟允。全燕列壤,大國疏封。式示寵榮,以旌賢淑。可進封燕國夫人。
“六姻以寧,四德具美。嗬嗬,四德具美!你哪裏有四德?朱氏,你為何要恨我?”
朱夫人看了他一眼:
“夫君,在我麵前一直裝瞎子,您也辛苦了。”
楊行密心頭一陣苦澀。
他忽然好累。
“我不殺你,也不殺朱延壽的這個小兒子了。不過,你不再是我的妻子。我會給你寫一封休書。”
朱夫人站起來,緩緩給楊行密行了一個禮。
“那我把匡業帶走了。”
楊行密想了半天。
朱夫人抱著朱匡業就這麽看著他。
“你,你們走吧!”
楊行密饒過了朱延壽的這個小兒子。
很多人以為,不會有人敢娶朱夫人。
然而吳地有一位世家公子,聽說朱夫人被休,竟然毫不猶豫決定娶她。
是新昌石氏的公子。
聽說一直愛慕朱夫人。
朱家家產豐厚,詩書傳家。
楊行密就是個反賊出身。
唐朝朝廷為了安撫楊行密,讓他當了廬州刺史。
朱家世代居住在廬州,為了家族的興旺發達,硬把女兒嫁給了楊行密。
廬州朱家的小姐,曾經多麽出名啊。
她善於彈箜篌,精於香道。
一襲紅裙,像一朵盛開的牡丹。
本來家裏想過把她嫁給新昌石氏的公子。
經曆過黃巢之亂,石家和朱家很幸運地躲過一劫。
黃巢當時並沒有攻打廬州。
這是曆史上的一大謎團。
不過黃巢確實放過了廬州城。
而石家,正好隱居在偏僻的鄉村,也僥幸避險。
朱家作為廬州的世家大族,雖逃過一劫,卻在精神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他們明白,亂世中,必須得找到一座可靠的靠山才行。
所以,朱小姐就這樣成了朱夫人。
成親的時候,朱小姐十五歲,花朵一般的年齡。
楊行密已經三十多歲。
洞房花燭夜,掀開蓋頭,一個虯髯大漢。
絕無風度翩翩之姿。
朱夫人覺得,出嫁的當晚,她就已經死了。
沒想到,還有能改嫁的一天。
聽說前妻又要嫁人,楊行密隻是長歎一聲。
當初見到嬌妻的第一眼,他自己都曉得,兩人不合適。
朱夫人是盆栽的牡丹。
他這個反賊出身的土鱉,根本不懂得怎麽讓一朵花開心。
“給那個姓石的一個官當當,就蘄州刺史吧。”
然而石家公子婉拒。
“他不去當這個官也無所謂,把刺史的俸祿給他。夫妻一場,不想她過得太差。”
楊行密對自己的這個夫人,心中說不出的滋味。
兩年後,他就去世了。
朱匡業長大了,徐溫在軍中給了他一個小官。
然而他和徐知誥的交情一直很好。
所以,馬上成了徐知誥的人。
玉山想,南唐就是建立在一團亂麻之上。
楊行密殺了小舅子,當時他找來策劃商量怎麽殺小舅子的同謀,是徐溫。
提拔了小舅子兒子朱匡業的是徐溫。
最後朱匡業成了李昪的將軍。
把這些理清楚了,人恐怕都老了。
樓船真是武威。
特別是有一艘,船體更加堅實威武。
“這一艘船叫餘皇,是聖上當年親自督造的。”
餘皇是春秋時期吳國的船。
吳楚長岸之戰。
楚軍繳獲了吳軍旗艦【餘皇】。
吳公子光見狀,安排熟悉水性的吳軍士兵組成敢死隊,潛伏在水中。
晚上,吳軍忽然齊聲高唿餘皇!
潛在水裏的吳軍躍出水麵一唿百應。
楚軍騷亂,吳軍乘勢掩殺,楚軍大敗。
吳軍重新奪迴了餘皇。
玉山公主承認,自己的父皇還挺善於取名字的,非常會鼓動軍心。
徐知誥當升州防遏使兼樓船副使的時候,吳國正處於擴張的階段,打了幾次漂亮仗,收了大片土地歸自己所有。
年輕的徐知誥剛被委以重任,造出了如此高大好船,取名餘皇,多麽鼓舞士氣。
也難怪徐溫對他一直刮目相看。
景達一定要登上餘皇看一眼。
人家皇子就提出這麽一個要求,如果不滿足,做臣子的豈不是太不給麵子。
朱匡業當然答應。
戰船很高。
登上去頗為不容易。
“公主小心腳下。”
朱令贇在一旁出言提醒。
玉山公主足下一點,嗖一下子就上去了。
“樓船上果真寬敞。”
玉山點頭。
“姐姐自己說上去就上去了,真是不管弟弟們。”
景達他們還在吭哧吭哧往船上爬。
估計像他的爺爺。
高挺的鼻子,深邃的眼睛。
他很年輕。
“見過公主。”
玉山公主在皖口停留,實屬意外。
朱匡業父子沒什麽準備。
景達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玉山。
“姐姐,你不會知道朱小將軍是個美男,所以……”
玉山斜著眼睛瞟他。
“是你想登樓船,關我什麽事?”
景達摸了摸鼻子:
“姐姐聽聞有美男在此,心中正有打算,恰好我提出想登樓船,所以……”
“笑話,美男這種事物,我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看一眼也看不出故事,不看也沒有損失。何必遮遮掩掩,真是無聊。”
玉山漫不經心。
景達縮了一下腦袋。
朱匡業在金陵的時候不多。
他一向在軍中奔波,並不迴西都。
當年,他的母親王氏,聽說朱延壽已經殞命,便一把火燒了自己。
楊行密把朱延壽的其他兒子都殺死了。
朱匡業是最小的兒子,那時他在朱夫人身邊。
朱夫人無子。
可是她特別喜歡孩子。
但偏偏妾室一個接一個生,她自己並無子嗣。
她討厭楊行密的孩子。
每一個看起來都那麽煩人。
所以,她把弟弟朱延壽最小的兒子放在了自己身邊。
殺掉朱延壽後,楊行密來到自己的後宅。
“你有什麽話可說嗎?”
朱夫人抱著朱匡業麵無表情。
“從你開始想要在這個天下爭一爭,阿壽就跟著你。他身上左一道傷痕,右一道傷痕,哪次不是為了你?”
朱夫人平靜地說著。
楊行密問:
“你為何要如此對我?”
“妾,剛嫁給您的時候,也滿心期待。可是,您似乎從來不願理會妾的心思。”
朱夫人淡淡地說。
楊行密閉上眼睛:
“你被朝廷封為燕國夫人的時候,我特意請求朝廷,讓才子薛延珪親自給你寫誥命製文。你忘了嗎?”
【楊行密妻朱氏進封燕國夫人製】
敕。具官楊行密妻朱氏,作嬪藩翰,宜爾室家。六姻以寧,四德具美。俾我行密,為吾藎臣。統戎有方,述職無怠。繄爾輔佐,致之輯柔。慶澤所加,序進惟允。全燕列壤,大國疏封。式示寵榮,以旌賢淑。可進封燕國夫人。
“六姻以寧,四德具美。嗬嗬,四德具美!你哪裏有四德?朱氏,你為何要恨我?”
朱夫人看了他一眼:
“夫君,在我麵前一直裝瞎子,您也辛苦了。”
楊行密心頭一陣苦澀。
他忽然好累。
“我不殺你,也不殺朱延壽的這個小兒子了。不過,你不再是我的妻子。我會給你寫一封休書。”
朱夫人站起來,緩緩給楊行密行了一個禮。
“那我把匡業帶走了。”
楊行密想了半天。
朱夫人抱著朱匡業就這麽看著他。
“你,你們走吧!”
楊行密饒過了朱延壽的這個小兒子。
很多人以為,不會有人敢娶朱夫人。
然而吳地有一位世家公子,聽說朱夫人被休,竟然毫不猶豫決定娶她。
是新昌石氏的公子。
聽說一直愛慕朱夫人。
朱家家產豐厚,詩書傳家。
楊行密就是個反賊出身。
唐朝朝廷為了安撫楊行密,讓他當了廬州刺史。
朱家世代居住在廬州,為了家族的興旺發達,硬把女兒嫁給了楊行密。
廬州朱家的小姐,曾經多麽出名啊。
她善於彈箜篌,精於香道。
一襲紅裙,像一朵盛開的牡丹。
本來家裏想過把她嫁給新昌石氏的公子。
經曆過黃巢之亂,石家和朱家很幸運地躲過一劫。
黃巢當時並沒有攻打廬州。
這是曆史上的一大謎團。
不過黃巢確實放過了廬州城。
而石家,正好隱居在偏僻的鄉村,也僥幸避險。
朱家作為廬州的世家大族,雖逃過一劫,卻在精神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他們明白,亂世中,必須得找到一座可靠的靠山才行。
所以,朱小姐就這樣成了朱夫人。
成親的時候,朱小姐十五歲,花朵一般的年齡。
楊行密已經三十多歲。
洞房花燭夜,掀開蓋頭,一個虯髯大漢。
絕無風度翩翩之姿。
朱夫人覺得,出嫁的當晚,她就已經死了。
沒想到,還有能改嫁的一天。
聽說前妻又要嫁人,楊行密隻是長歎一聲。
當初見到嬌妻的第一眼,他自己都曉得,兩人不合適。
朱夫人是盆栽的牡丹。
他這個反賊出身的土鱉,根本不懂得怎麽讓一朵花開心。
“給那個姓石的一個官當當,就蘄州刺史吧。”
然而石家公子婉拒。
“他不去當這個官也無所謂,把刺史的俸祿給他。夫妻一場,不想她過得太差。”
楊行密對自己的這個夫人,心中說不出的滋味。
兩年後,他就去世了。
朱匡業長大了,徐溫在軍中給了他一個小官。
然而他和徐知誥的交情一直很好。
所以,馬上成了徐知誥的人。
玉山想,南唐就是建立在一團亂麻之上。
楊行密殺了小舅子,當時他找來策劃商量怎麽殺小舅子的同謀,是徐溫。
提拔了小舅子兒子朱匡業的是徐溫。
最後朱匡業成了李昪的將軍。
把這些理清楚了,人恐怕都老了。
樓船真是武威。
特別是有一艘,船體更加堅實威武。
“這一艘船叫餘皇,是聖上當年親自督造的。”
餘皇是春秋時期吳國的船。
吳楚長岸之戰。
楚軍繳獲了吳軍旗艦【餘皇】。
吳公子光見狀,安排熟悉水性的吳軍士兵組成敢死隊,潛伏在水中。
晚上,吳軍忽然齊聲高唿餘皇!
潛在水裏的吳軍躍出水麵一唿百應。
楚軍騷亂,吳軍乘勢掩殺,楚軍大敗。
吳軍重新奪迴了餘皇。
玉山公主承認,自己的父皇還挺善於取名字的,非常會鼓動軍心。
徐知誥當升州防遏使兼樓船副使的時候,吳國正處於擴張的階段,打了幾次漂亮仗,收了大片土地歸自己所有。
年輕的徐知誥剛被委以重任,造出了如此高大好船,取名餘皇,多麽鼓舞士氣。
也難怪徐溫對他一直刮目相看。
景達一定要登上餘皇看一眼。
人家皇子就提出這麽一個要求,如果不滿足,做臣子的豈不是太不給麵子。
朱匡業當然答應。
戰船很高。
登上去頗為不容易。
“公主小心腳下。”
朱令贇在一旁出言提醒。
玉山公主足下一點,嗖一下子就上去了。
“樓船上果真寬敞。”
玉山點頭。
“姐姐自己說上去就上去了,真是不管弟弟們。”
景達他們還在吭哧吭哧往船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