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迴到春禧殿,吩咐白繡和翠微去請賀弘文和陵容過來。
陵容先到的,不知明蘭有什麽事,於是開口詢問:“姐姐請我來,是有什麽事嗎?”
明蘭:“你喝了那麽久的藥,想讓太醫給你看看身體。”
陵容:“姐姐的意思是。”
明蘭:“眼下,咱們雖然靠著皇後,可是我冷眼瞧著,皇後並不能作為依靠,她多行不義之事,不能長久,咱們須得另謀出路才好。”
正說著,賀弘文來了。
明蘭:“賀太醫來了,辛苦太醫跑一趟,是想請太醫給安嬪號一下脈。”
賀弘文:“小主言重了。”
賀弘文說著,拿出工具,幫陵容號脈。
號完之後開口道:“小主的身體,似乎有些不對。”
賀弘文知道宮中的醃臢事不少,所以也斟酌著開口。
陵容倒是大大方方開口:“我喝過一些時日的避孕湯藥。”
賀弘文見她坦誠,也就不遮掩了:“是,小主的身體,的確有經常服藥的跡象。”
明蘭:“那安嬪的身子,還能有孕嗎?”
“若是好好調理,是可以的,不過這避孕湯藥,可不能再喝了。”
明蘭開口:“這是自然,若是調理的話,要多久能調好?”
“至少得養半年,待體內的避孕藥物殘留全部排出體外,才會有有孕的希望。”
明蘭:“我明白了,那就有勞太醫費心了。”
賀弘文走後,陵容開口:“可是姐姐,我眼下並無力拒絕皇後,不喝湯藥。”
明蘭握住陵容的手:“陵容,你願意信我嗎?”
陵容見明蘭少有的鄭重其事,於是點頭:“在這宮裏,我最信的,就是姐姐。”
明蘭:“好,依我的意思,讓賀太醫隨意找個借口,就說你身子不好,避寵半年,你願意嗎?”
陵容有些猶豫:“可是,宮內無寵便不能存活,我怕......”
“所以說,你若是願意信我,這半年,我定盡力護著你,沒有孩子的話,一切恩寵都是虛的,蟄伏半年,是為了更好在宮裏立足。”
陵容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隨即開口:“好,我聽姐姐的。”
送走陵容之後,明蘭喊來小桃:“我聽皇後娘娘說,春禧殿的廚房倒是不小。”
小桃點頭:“是,奴婢已經看過了,比延禧宮要寬敞許多呢。”
“收拾過了嗎,現在可能用?”
“小主自從麝香一事之後,甚少下廚房,所以廚房隻是大概收拾了一下,能用是能用,隻是東西尚不齊全。”
“沒事,咱們去廚房,做些點心,給皇上送去。”
“小主還是第一次主動找皇上呢。”
明蘭笑笑:“是啊,從前我想著不過能在後宮安穩度日,如今看來,倒是由不得我了。”
午間,明蘭帶著新做的魚湯和筍絲,去養心殿找皇帝。
蘇培盛老遠看到明蘭過來,連忙迎上去:“盛嬪娘娘,您來了,真是難得呀。”
明蘭笑笑:“蘇公公,我做了些吃食,想著皇上批折子辛苦,所以送來給皇上嚐嚐。”
蘇培盛進去稟告,皇帝也是第一次見明蘭主動來,又想起她做的吃食最是不錯,正好自己批折子也累了,就去暖閣見她了。
明蘭進去把食盒裏的東西放在桌上,皇帝打量了一眼明蘭:“你今日這身青藍色的衣裳,配上這白玉步搖,倒是素雅。”
明蘭笑笑:“臣妾來見皇上,自然是精心打扮的,皇上喜歡,臣妾的功夫就沒有白費。”
也是在顧廷燁那裏明白的,男人有時候,就喜歡女人對他上心,明蘭直白地告訴皇帝,自己是為他費心的,反而更會引起對方的好感。
皇帝聽了果然滿意:“你心細安靜,自然有你的好處,坐吧。”
明蘭隨即坐在炕桌另一側,給皇帝盛了一碗魚湯,皇帝接過嚐了一口。
“你的手藝向來是不錯的,折子批的朕嘴裏發苦,這魚湯很鮮美,倒是讓朕有了些胃口。”
說著,又嚐了一口筍絲:“這筍也不錯,可見你是用心的。”
明蘭笑笑:“皇上連日裏批折子,總是忙碌著,所以難免心火大,嘴裏發苦沒味道,這筍絲微辣鮮鹹,最適合皇上,配上魚湯,剛好讓陛下開開胃。”
皇帝點頭:“嗯,你果然是會吃的,如此細心也是難得。”
吃完東西,皇帝也有些倦,便想歇歇再去批折子,隨手揀了一本詩詞看,明蘭吩咐小桃收了碗筷,安靜地坐在一邊陪侍。
皇帝看得入迷,開口說了句:“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明蘭聞言開口:“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入水水如天。陛下這是有感而發,還是感同身受了?”
皇帝聞言倒有些驚訝,抬頭看向明蘭:“我從前竟不知,你也懂詩?”
明蘭笑笑:“算不上懂,小時候和家中兄弟姐妹一起上過幾日學,聽過一點。”
皇帝饒有趣味地放下書,盯著明蘭:“那你對這句有何見解?”
明蘭開口:“哪裏算得上什麽見解,臣妾以為,前人的詩中,道盡了不少憂愁,不過大部分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皇帝:“那你覺得,這首《江樓舊感》,也是強說愁了?”
明蘭:“是不是強說愁又有什麽重要呢?日子總是要向前看的,如何能隻沉浸在過去。
比起趙嘏這首詩的憂愁,臣妾倒是更喜歡劉禹錫的豁達,‘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或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若是人生在世,若也能如他一般豁達,這世間又有什麽難事是過不去的呢?”
皇帝眼裏閃過一絲驚豔,他從前隻知明蘭不愛說話,乖巧,卻不知她其實也頗有才學見地,於是和明蘭討論起來,一眼一語間,也不知過去了多久。
蘇培盛進來問皇帝要不要在養心殿用晚膳,皇帝開口:“那就在養心殿用吧,朕和盛嬪一起用。”
蘇培盛點點頭,出去安排。
皇帝說:“朕記得你哥哥就頗有才學,也忠直能幹,沒想到你也有如此才學,看來盛家於教養子嗣一事上,頗有見地。”
明蘭道:“是,父親小時候常常教導我們,做人最重要的是忠君愛國;我二哥哥也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凡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讓功曹神明皆知這世上多是正直忠勇之人。”
“你父兄為人勤勉謹慎,所以你也很是妥帖周到,說起來,若是六阿哥放在你身邊照顧,日後能如你二哥哥一般聰慧能幹,朕也就滿意了。”
明蘭:“在皇上麵前,臣妾這些不過都是些不入流的微末功夫,皇上若是能多看看六阿哥,讓六阿哥多沾沾您身上的正氣,便是來十個我二哥哥那樣的,也是比不過的。”
皇帝被這話哄得高興,笑道:“從前也不知你是會說話的,朕也有些日子沒見六阿哥了,正好,明日散了早朝,你和朕一起去景仁宮看看六阿哥。”
明蘭點頭稱是。
第二天散了朝,明蘭在養心殿等皇上收拾好,和他一起去了景仁宮。
皇後見皇帝過來,也連忙吩咐剪秋去把六阿哥抱來。
皇帝掂了一下六阿哥:“嗯,重了不少,皇後辛苦了。”
皇後端著賢德的麵具笑道:“臣妾不辛苦,六阿哥身份貴重,自然應該好好照料。”
說著,年幼的六阿哥忽然對著皇帝笑了,嘴裏說著:“重了,重了。”
皇後見狀開口:“六阿哥很喜歡皇上呢,知道皇上來看他,瞧瞧他多高興。”
剪秋也捧場道:“六阿哥果真是十分聰慧,皇上不知道,六阿哥這幾日,也就今日見到您才笑,外麵都在說是皇上治國有方,六阿哥是上天對您的肯定呢?”
皇帝來了興趣:“是嗎?外麵都說什麽了?”
剪秋道:“說六阿哥在肚子裏的時候就是吉星高照,失而複得,老天也不敢收。又在正月初一的破曉出生,這是預示著大清在陛下的治理下,正要如新春一般,萬物複蘇呢。”
皇帝聽的高興,又把六阿哥接過來抱著逗弄了一會,和皇後說道:“朕從前隻知道盛嬪妥帖,卻不知她也頗有才學,也難怪六阿哥天資聰穎了。”
皇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明蘭,道:“是啊,盛嬪雖不愛說話,臣妾卻聽她說起過漢唐史,也是極通呢。”
送走了皇帝和明蘭,乳母抱走了六阿哥。
皇後開口道:“好一個盛姝蘭,本宮小看你了,原以為不過是一個畏首畏尾的,沒想到她還真沉得住氣,竟有她翻身起來的一日。”
剪秋:“娘娘,那怎麽辦,她不會想把六阿哥要迴去吧。”
皇後:“哪有那麽容易,本宮給六阿哥籌謀了這麽久,她如今還想坐吃本宮的籌謀不成?她若是真敢從本宮手裏搶走六阿哥,本宮就讓她有命要,沒命養。”
剪秋:“可是娘娘,近來皇上很喜歡她,她風頭正盛呢。”
皇後:“後宮裏有哪個女人能一直有恩寵,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找個人分寵,輕而易舉。對了,安嬪呢?近來怎麽不見她?”
剪秋:“太醫院的人來說,安嬪最近受了寒,患了咳疾,聲音已經不似從前了。”
皇後:“無用的東西!本宮用得上她的時候又不在了!去請祺貴人來。”
剪秋應了一聲,出門往儲秀宮去了。
自從發現明蘭其實頗有才學之後,皇帝對明蘭也很喜歡,常常讓他去伺候筆墨,皇帝無論說什麽,明蘭都接得上話,而且點到即止,從不越距,皇帝對她十分滿意。
明蘭也隱隱有了一枝獨秀之勢。
皇後因為無法掌控明蘭,有了危機感,急於提拔自己的手下。
這日趁著皇帝高興,皇後開口給祺貴人提晉位。
皇後:“祺貴人近來侍候皇上,可還盡心?”
皇帝:“倒也頗盡心。”
皇後:“說起來,祺貴人的位份也很久沒晉了,過些日子就是元旦了,皇上不如給她晉晉位份。”
皇帝:“說起來,也該給她晉晉位份了。就晉為祺嬪吧。”
皇後滿意道:“是,臣妾會好好辦的。”
皇帝接著開口:“正好,這些日子,朕也想著一事,盛嬪伺候朕也盡心盡力,朕想著,給她賜個封號。”
皇後笑意有些僵硬,強撐笑道:“是嗎?皇上可有好字了?”
皇帝點點頭:“朕原先想著,她名字裏那個‘姝’字,極不錯,也很適合她。不過若是用名字裏的字,顯得不夠重視。
她既然喜歡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朕便打算用同音的‘瑜’字給她做封號。
瑾瑜,美玉也!很適合她。”
皇後也沒想到,皇帝已經對明蘭這麽上心了。從前選封號,不過是皇帝自己想一個合適的,或者隻是讓內務府去擬,可是現在給明蘭選封號,不僅要貼合明蘭,還要考慮到明蘭的喜好。
不過皇後麵上還是一副賢德大方的樣子點頭:“恰如其分,皇上選的極好。”
這邊,明蘭正在春禧殿裏請了賀弘文來給雲貴人號脈。
陵容先到的,不知明蘭有什麽事,於是開口詢問:“姐姐請我來,是有什麽事嗎?”
明蘭:“你喝了那麽久的藥,想讓太醫給你看看身體。”
陵容:“姐姐的意思是。”
明蘭:“眼下,咱們雖然靠著皇後,可是我冷眼瞧著,皇後並不能作為依靠,她多行不義之事,不能長久,咱們須得另謀出路才好。”
正說著,賀弘文來了。
明蘭:“賀太醫來了,辛苦太醫跑一趟,是想請太醫給安嬪號一下脈。”
賀弘文:“小主言重了。”
賀弘文說著,拿出工具,幫陵容號脈。
號完之後開口道:“小主的身體,似乎有些不對。”
賀弘文知道宮中的醃臢事不少,所以也斟酌著開口。
陵容倒是大大方方開口:“我喝過一些時日的避孕湯藥。”
賀弘文見她坦誠,也就不遮掩了:“是,小主的身體,的確有經常服藥的跡象。”
明蘭:“那安嬪的身子,還能有孕嗎?”
“若是好好調理,是可以的,不過這避孕湯藥,可不能再喝了。”
明蘭開口:“這是自然,若是調理的話,要多久能調好?”
“至少得養半年,待體內的避孕藥物殘留全部排出體外,才會有有孕的希望。”
明蘭:“我明白了,那就有勞太醫費心了。”
賀弘文走後,陵容開口:“可是姐姐,我眼下並無力拒絕皇後,不喝湯藥。”
明蘭握住陵容的手:“陵容,你願意信我嗎?”
陵容見明蘭少有的鄭重其事,於是點頭:“在這宮裏,我最信的,就是姐姐。”
明蘭:“好,依我的意思,讓賀太醫隨意找個借口,就說你身子不好,避寵半年,你願意嗎?”
陵容有些猶豫:“可是,宮內無寵便不能存活,我怕......”
“所以說,你若是願意信我,這半年,我定盡力護著你,沒有孩子的話,一切恩寵都是虛的,蟄伏半年,是為了更好在宮裏立足。”
陵容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隨即開口:“好,我聽姐姐的。”
送走陵容之後,明蘭喊來小桃:“我聽皇後娘娘說,春禧殿的廚房倒是不小。”
小桃點頭:“是,奴婢已經看過了,比延禧宮要寬敞許多呢。”
“收拾過了嗎,現在可能用?”
“小主自從麝香一事之後,甚少下廚房,所以廚房隻是大概收拾了一下,能用是能用,隻是東西尚不齊全。”
“沒事,咱們去廚房,做些點心,給皇上送去。”
“小主還是第一次主動找皇上呢。”
明蘭笑笑:“是啊,從前我想著不過能在後宮安穩度日,如今看來,倒是由不得我了。”
午間,明蘭帶著新做的魚湯和筍絲,去養心殿找皇帝。
蘇培盛老遠看到明蘭過來,連忙迎上去:“盛嬪娘娘,您來了,真是難得呀。”
明蘭笑笑:“蘇公公,我做了些吃食,想著皇上批折子辛苦,所以送來給皇上嚐嚐。”
蘇培盛進去稟告,皇帝也是第一次見明蘭主動來,又想起她做的吃食最是不錯,正好自己批折子也累了,就去暖閣見她了。
明蘭進去把食盒裏的東西放在桌上,皇帝打量了一眼明蘭:“你今日這身青藍色的衣裳,配上這白玉步搖,倒是素雅。”
明蘭笑笑:“臣妾來見皇上,自然是精心打扮的,皇上喜歡,臣妾的功夫就沒有白費。”
也是在顧廷燁那裏明白的,男人有時候,就喜歡女人對他上心,明蘭直白地告訴皇帝,自己是為他費心的,反而更會引起對方的好感。
皇帝聽了果然滿意:“你心細安靜,自然有你的好處,坐吧。”
明蘭隨即坐在炕桌另一側,給皇帝盛了一碗魚湯,皇帝接過嚐了一口。
“你的手藝向來是不錯的,折子批的朕嘴裏發苦,這魚湯很鮮美,倒是讓朕有了些胃口。”
說著,又嚐了一口筍絲:“這筍也不錯,可見你是用心的。”
明蘭笑笑:“皇上連日裏批折子,總是忙碌著,所以難免心火大,嘴裏發苦沒味道,這筍絲微辣鮮鹹,最適合皇上,配上魚湯,剛好讓陛下開開胃。”
皇帝點頭:“嗯,你果然是會吃的,如此細心也是難得。”
吃完東西,皇帝也有些倦,便想歇歇再去批折子,隨手揀了一本詩詞看,明蘭吩咐小桃收了碗筷,安靜地坐在一邊陪侍。
皇帝看得入迷,開口說了句:“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明蘭聞言開口:“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入水水如天。陛下這是有感而發,還是感同身受了?”
皇帝聞言倒有些驚訝,抬頭看向明蘭:“我從前竟不知,你也懂詩?”
明蘭笑笑:“算不上懂,小時候和家中兄弟姐妹一起上過幾日學,聽過一點。”
皇帝饒有趣味地放下書,盯著明蘭:“那你對這句有何見解?”
明蘭開口:“哪裏算得上什麽見解,臣妾以為,前人的詩中,道盡了不少憂愁,不過大部分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皇帝:“那你覺得,這首《江樓舊感》,也是強說愁了?”
明蘭:“是不是強說愁又有什麽重要呢?日子總是要向前看的,如何能隻沉浸在過去。
比起趙嘏這首詩的憂愁,臣妾倒是更喜歡劉禹錫的豁達,‘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或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若是人生在世,若也能如他一般豁達,這世間又有什麽難事是過不去的呢?”
皇帝眼裏閃過一絲驚豔,他從前隻知明蘭不愛說話,乖巧,卻不知她其實也頗有才學見地,於是和明蘭討論起來,一眼一語間,也不知過去了多久。
蘇培盛進來問皇帝要不要在養心殿用晚膳,皇帝開口:“那就在養心殿用吧,朕和盛嬪一起用。”
蘇培盛點點頭,出去安排。
皇帝說:“朕記得你哥哥就頗有才學,也忠直能幹,沒想到你也有如此才學,看來盛家於教養子嗣一事上,頗有見地。”
明蘭道:“是,父親小時候常常教導我們,做人最重要的是忠君愛國;我二哥哥也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凡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讓功曹神明皆知這世上多是正直忠勇之人。”
“你父兄為人勤勉謹慎,所以你也很是妥帖周到,說起來,若是六阿哥放在你身邊照顧,日後能如你二哥哥一般聰慧能幹,朕也就滿意了。”
明蘭:“在皇上麵前,臣妾這些不過都是些不入流的微末功夫,皇上若是能多看看六阿哥,讓六阿哥多沾沾您身上的正氣,便是來十個我二哥哥那樣的,也是比不過的。”
皇帝被這話哄得高興,笑道:“從前也不知你是會說話的,朕也有些日子沒見六阿哥了,正好,明日散了早朝,你和朕一起去景仁宮看看六阿哥。”
明蘭點頭稱是。
第二天散了朝,明蘭在養心殿等皇上收拾好,和他一起去了景仁宮。
皇後見皇帝過來,也連忙吩咐剪秋去把六阿哥抱來。
皇帝掂了一下六阿哥:“嗯,重了不少,皇後辛苦了。”
皇後端著賢德的麵具笑道:“臣妾不辛苦,六阿哥身份貴重,自然應該好好照料。”
說著,年幼的六阿哥忽然對著皇帝笑了,嘴裏說著:“重了,重了。”
皇後見狀開口:“六阿哥很喜歡皇上呢,知道皇上來看他,瞧瞧他多高興。”
剪秋也捧場道:“六阿哥果真是十分聰慧,皇上不知道,六阿哥這幾日,也就今日見到您才笑,外麵都在說是皇上治國有方,六阿哥是上天對您的肯定呢?”
皇帝來了興趣:“是嗎?外麵都說什麽了?”
剪秋道:“說六阿哥在肚子裏的時候就是吉星高照,失而複得,老天也不敢收。又在正月初一的破曉出生,這是預示著大清在陛下的治理下,正要如新春一般,萬物複蘇呢。”
皇帝聽的高興,又把六阿哥接過來抱著逗弄了一會,和皇後說道:“朕從前隻知道盛嬪妥帖,卻不知她也頗有才學,也難怪六阿哥天資聰穎了。”
皇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明蘭,道:“是啊,盛嬪雖不愛說話,臣妾卻聽她說起過漢唐史,也是極通呢。”
送走了皇帝和明蘭,乳母抱走了六阿哥。
皇後開口道:“好一個盛姝蘭,本宮小看你了,原以為不過是一個畏首畏尾的,沒想到她還真沉得住氣,竟有她翻身起來的一日。”
剪秋:“娘娘,那怎麽辦,她不會想把六阿哥要迴去吧。”
皇後:“哪有那麽容易,本宮給六阿哥籌謀了這麽久,她如今還想坐吃本宮的籌謀不成?她若是真敢從本宮手裏搶走六阿哥,本宮就讓她有命要,沒命養。”
剪秋:“可是娘娘,近來皇上很喜歡她,她風頭正盛呢。”
皇後:“後宮裏有哪個女人能一直有恩寵,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找個人分寵,輕而易舉。對了,安嬪呢?近來怎麽不見她?”
剪秋:“太醫院的人來說,安嬪最近受了寒,患了咳疾,聲音已經不似從前了。”
皇後:“無用的東西!本宮用得上她的時候又不在了!去請祺貴人來。”
剪秋應了一聲,出門往儲秀宮去了。
自從發現明蘭其實頗有才學之後,皇帝對明蘭也很喜歡,常常讓他去伺候筆墨,皇帝無論說什麽,明蘭都接得上話,而且點到即止,從不越距,皇帝對她十分滿意。
明蘭也隱隱有了一枝獨秀之勢。
皇後因為無法掌控明蘭,有了危機感,急於提拔自己的手下。
這日趁著皇帝高興,皇後開口給祺貴人提晉位。
皇後:“祺貴人近來侍候皇上,可還盡心?”
皇帝:“倒也頗盡心。”
皇後:“說起來,祺貴人的位份也很久沒晉了,過些日子就是元旦了,皇上不如給她晉晉位份。”
皇帝:“說起來,也該給她晉晉位份了。就晉為祺嬪吧。”
皇後滿意道:“是,臣妾會好好辦的。”
皇帝接著開口:“正好,這些日子,朕也想著一事,盛嬪伺候朕也盡心盡力,朕想著,給她賜個封號。”
皇後笑意有些僵硬,強撐笑道:“是嗎?皇上可有好字了?”
皇帝點點頭:“朕原先想著,她名字裏那個‘姝’字,極不錯,也很適合她。不過若是用名字裏的字,顯得不夠重視。
她既然喜歡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朕便打算用同音的‘瑜’字給她做封號。
瑾瑜,美玉也!很適合她。”
皇後也沒想到,皇帝已經對明蘭這麽上心了。從前選封號,不過是皇帝自己想一個合適的,或者隻是讓內務府去擬,可是現在給明蘭選封號,不僅要貼合明蘭,還要考慮到明蘭的喜好。
不過皇後麵上還是一副賢德大方的樣子點頭:“恰如其分,皇上選的極好。”
這邊,明蘭正在春禧殿裏請了賀弘文來給雲貴人號脈。